- 黑桃猪
-
白狼山位于今天的辽宁葫芦岛市建昌县,白狼山之战是发生于东汉末年(公元207年),曹操为消灭北方乌桓势力和袁氏残余势力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在曹操的主力军队尚未到达白狼山战场之前,临时持麾的张辽就已经指挥先锋部队击破了乌桓军队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 因此,白狼山之战和之前的官渡之战一样,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战役的结果曹操方面取胜,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乌桓的领地则被摧毁,之后乌桓的势力被逐渐削弱,该部落的人口融入汉人或鲜卑部落,最终淡出历史舞台。
这次战争和曹操一生其他的战役并没什么不同,但是后世有些书籍记载了曹操曾经在此遇到一不知名的“神兽”。
西晋张华(232~300)编撰的《博物志》中记载了曹操在白狼山遇到一只狮子,结果这只狮子伤了曹军多人,曹操也没有将其擒获。这时候,树林中跑出一只不知名野兽,狮子见了立刻就怂了。曹军趁此机会将狮子擒获。
后魏武帝伐冒顿(蹋顿),经白狼山,逢狮子。使人格之,杀伤甚众,王乃自率常从军数百击之,狮子哮吼奋起,左右咸惊。王忽见一物从林中出,如狸,起上王车轭,狮子将至,此兽便跳起在狮子头上,即伏不敢起。于是遂杀之,得狮子一。还,来至洛阳,三十里鸡犬皆伏,无鸣吠。
针对这一段记载,后世之人一直在研究这个像狸的动物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狮子见了它会如此害怕?为何三十里内的鸡犬不敢发声?
有的人说这个动物是我国传说中的神兽犼。可是犼的形象出现的很晚,宋朝之后关于犼的记载才多了起来,而且各家所说不同。
宋代《集韵》解释:“犼,兽名,似犬,食人。”
明朝文学家陈继儒编撰的《偃曝馀谈》中倒是记载了犼能够降狮子伏虎的原因:“东海有兽名犼,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
原来犼的尿液有强烈腐蚀性。但是陈继儒说的犼的形象更像兔子。
到了清朝,犼又变成了僵尸的进化体。
袁枚《续子不语》:“常州蒋明府言:佛所骑之狮、象,人所知也;佛所骑之犼,人所不知,犼乃僵尸所变。”,“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
连犼的形象我们都不能确定,当然不能说曹操遇到的就是犼了。
其实这件事也简单,《博物志》说曹操在白狼山遇到了狮子,这本身就是杜撰的,不要说中国境内自古没有狮子这个物种,就是有也不可能生活在那么靠北的地方。看看今天的狮子的活动范围,全部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北那么天寒地冻的地方,有狮子也会变成冻柿子。
《博物志》只是张华编撰的神话志怪小说集,并没有很多的史料价值,像里面还最早记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难道世间真的存在牛郎和织女?
- LuckySXyd
-
公元207年,为了彻底清除北五环的隐患。曹操听从谋士郭嘉的建议,率军北上征吴欢。但由于雨季的限制,原本行进的路线泥泞不堪,无法通行。于是曹操决定改变行军路线,绕过渤海湾,经卢龙塞(今西峰口、冷口)进入柳城(今朝阳)。
8月,曹操率军来到白浪山,即现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部小凌河的松岭。但是在白狼山上,曹操遇到了一只不是中国出生的狮子。
根据《自然史》记载:
魏武帝伐冒顿,路过白狼山,遇见他的老师,制造他的人格,杀死许多人。王鼐以自己的速度尝试了几百下来自军队的打击,师子大吼了起来,左右大吃一惊。突然,国王看到一个物体从森林中出来,像一只浣熊,它承担了上帝的马车的轭。当主人走近时,野兽跳起来,爬到主人的头上。师傅摔倒了,不敢起来,就把他打死了。
根据这种描述,这种貉大小的小动物是狮子的克星。它跳到狮子头上,连百兽之王狮子都无法反抗。
这还不算,后续的记录更是惊人。根据《自然史》记载:
来到洛阳,三千里鸡犬无吠。
曹操打败五环塔墩回到洛阳时,三千里的路程听不到公鸡打鸣和狗叫声。这野兽的力量可见一斑!
那么,这个像浣熊一样的小家伙是什么动物呢?怎么会这么厉害?
公元207年,曹操在辽宁喀左白浪山捕获的怪兽是什么动物?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上类似的记录
同样,在《自然史》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汉武帝时,大元北的胡人送了一样东西,大如狗,但声能惊人,鸡犬闻声而去,故称猛兽。当皇帝看到它时,他责怪它太小了...当老虎看到这只野兽时,他低下头,落在地上...而这只野兽看到老虎,舔舔嘴唇,摇摇尾巴,站在老虎头上,非常开心。因为他在老虎脸上撒尿,老虎闭上了头,不敢爬。他下去后,老虎的尾巴低下了头。
根据这个记录,这个怪物是老虎的克星。即使他在老虎头上撒尿,老虎也不敢反抗,甚至老虎也不敢看它的眼睛。
《海中十州》也有类似的记载。
经过三年的媾和,梁武帝有幸安定下来...并提供了一个野兽,看起来像一只狗在五六十天,像一只浣熊一样大,黄色的颜色...并问信使,“这个小东西是可以制造的。什么是野兽?.....所以当老虎闻到野兽的味道时,它会像死老虎一样聚集和弯曲。动物进入花园,走到小路上的老虎头上,淹死老虎的嘴,十步来了。他们照看老虎,闭上眼睛。
可见《博物志》和《海中十国》记载的是同一个东西,这个怪物的特点和曹操在白朗山上捕获的怪物是一样的。世界上好像也有这样的怪物。
小狗大小的动物有能力降伏狮子和老虎,这是一个神话。而《博物志》和《海中十国》的出处,被后世视为野史地方志之类的书,可以看做故事,但将其视为信史就有些牵强了。所以大多数人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动物。
公元207年,曹操在辽宁喀左白浪山捕获的怪兽是什么动物?
这个动物应该是“侯”
但是古人的记载不会空穴来风,凭空捏造,一定是有根据的。那么,这个小动物是什么?
据史料记载,这种小动物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尧”。
遗憾的是,虽然很多古籍都说“后”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尔雅》中,但作者在检索《尔雅》时并没有找到出处。只在积云发现的。
据齐云,侯是北方猛兽的名字。像狗一样,同类相食。
结果似乎令人失望!书中没有记载“后”有降狮救虎的能力。
此后,动物“后”在世界上一直没有发现,直到明代陈继儒的《颜曝玉谭》中又出现了“后”。
据《颜揭发余谭》记载:
在东海,有一种叫羌的野兽,形状像兔子,耳朵很长,只有一英尺多长。狮子怕了,淹死了就烂了。虽然体型小,但能打龙,赢了就吃。
在这个记录中,“后”的形状从小狗变成了兔子,并且明确指出了狮虎等大型动物害怕他的原因,即大呼小叫(后)、溺水(撒尿)、腐烂。
与《集云》中的记载相比,《燕谭玉谭》中的记载是典型的神话。在我看来,《颜曝玉谭》前半段的记载应该是真的,因为动物都有以尿分己境的习惯,而动物“后”的尿对于狮虎里的一只猫来说只是克制,所以你闻闻它会瞬间失去战斗力也是真的。这种东西在自然界也是存在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可以很清楚的解释为什么汉武帝时期动物会在老虎脸上撒尿,也就是老虎因为撒尿而失去战斗力。
同样,曹操在白浪山遇到的动物也是如此。
- 大鱼炖火锅
-
建昌县白狼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占地近百平方公里,珠峰高达1140.2米,自然景观奇伟瑰怪,动物种类繁多。它美丽古老又神秘幽邃,有许多与其有关的故事和传说,这神兽也的确让曹操头痛,除了头痛以外,他还心痛,因为征伐辽东倒是胜利了,可是却损失了自己的心腹郭嘉,这个损失之大在后来的火烧赤壁一战中,他就自己感叹过,临时持麾的张辽就已经指挥先锋部队击破了乌桓军队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 因此,白狼山之战和之前的官渡之战一样,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东汉末年,北方乌桓进犯边疆地区,并且他们与北方强大的袁绍势力相勾结又很是让曹操头痛。为了一石二鸟,永绝后患,曹操决定远征北方乌桓。曹操以极短的时间平定四州,人心未服。而袁绍很得四州汉、夷民心,如袁尚利用父亲的威望,将对四州的稳定造成巨大的隐患!怪兽是相对而言的,人认为兽怪,同样兽也会认为人怪。生活在大洋深层的各类生物,本来在他们自己的生活层面,与人无交集,
跟陆地牛筋草差不多,人若以为是硬地面,一脚踏上去,就陷进沼泽里,几乎没救。除非大力之人迅速将那人拔出来,可是又不太敢靠近,乌巢,前有淳于琼万于军马,后有紧急来援的袁绍军,五千曹军骑兵一夜破营,生擒淳于琼!白狼山一战,是北方基本一统的最后一战,当时民心,军力,智囊等多种有利因素都在曹操阵营,虽然以少胜多,但也是大势所趋!
人们口中的怪物,在我看来其实也就是地球上的生物罢了,只是它可能长得丑陋,或者身体庞大而已!可能怪物也是脆弱的生物,不然人类还抵不过它们。
- 北有云溪
-
中国东北自古出神兽,现在长白山还有天池湖怪一直让人觉得很神秘,而在东汉末年,曹操在北征乌恒的时候,偶然行军遇上了两头神兽,而其中一头神兽到底是什么,至今众说纷纭。
那么这头神兽是怎么出现,又怎么遇上曹孟德的呢?
这要说到老曹在官渡之战以弱胜强之后,袁绍很郁闷的吐血一病不起。曹操趁热打铁北上坐山观虎斗,趁着袁绍的儿子和女婿内讧,一举获得了袁绍的地盘,当然此时曹丕更是得到了“洛神”。而后大家都想回到许昌去放假,随便就是庆祝一下,可是这时候郭嘉给到曹操一个建议,就是让他趁热打铁,继续北上征伐乌恒,因为此时的袁绍两个儿子,跑去和塌顿单于哪里,而袁家和乌恒的关系非常的铁,为了已决后患,决不能放虎归山。
曹操听取了他的正确提议,就立刻休整了一下以后,开始北伐,但是队伍走得太慢了,郭嘉觉得这样走,猴年马月才到,就建议了曹操轻装上阵,机动快速的穿插,以最快的速度到底当时的东北地区,并且利用了迷惑的手段,让乌恒放松了警惕,这样一来,变被动为主动,要的就是打的乌恒措手不及。
而他们到达了当时的白狼山是,忽然遇上了一头狮子,这里要说明,古代中原是没有狮子的,狮子都是西域引进过来的,所以在东北深山老林,见到狮子而不是老虎,现在都让人觉得很以外,这个也是一种神兽之一,比较古代的狮子也是威猛的象征,
这狮子挡住了曹操的去路,并且一度伤了不少士兵,而大家对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就在狮子要袭击曹操时,忽然跳出了一只小兽,大小跟狗差不多,这小兽站在了车辕上,等着狮子跳过来,就一跃站在了狮子头上,这狮子就非常害怕地趴到在地上。
后来这只小兽就给着曹操回到了洛阳,奇怪的是都城三千里内的鸡和狗都不敢出声,回到了都城以后,曹操问了大家这是啥神兽,大臣们研究了很久,终于一个人说,这有点像是“吼”,跟着就解释了“吼”就古代的一支神兽,在汉武帝时被进贡过,看样子确实很像,但是却无法解释狮子老虎,为啥怕吼
到了明朝时期,吼又被记载,而这时明朝人秉承着科学的精神,研究了一些吼为何能那么利用,他们的解释,就是吼的气味,能够让狮子老虎和鸡犬非常的害怕,不过吼的出现太少了,历史上就那么几次而已,所以到底吼是不是曹操的这个神兽,我们现在也说不清楚。
大千世界那么大,星空那么广阔,很多神奇的生物我们可能还不知道,毕竟人类的文明只有万年,而地球的进化已经无数年了,所以很多神奇的生物我们不知道也很正常的。
- cl
-
“白狼山之战”一直是历史学家的热门话题。几千年来,研究三国历史的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收获颇多。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是:曹操在白浪山看到的神秘动物有哪些?是真的野兽,还是只是一个神秘的传说?今天,我们将跟随历史学家的脚步,探索这座神奇的山峰。
战争背景
东汉末年,北方的吴欢入侵边疆,他们与北方势力强大的袁绍势力勾结,让曹操头痛不已。为了一箭双雕,曹操决定北征五环。
战争的开始
曹操的决定遭到大臣们的反对。他们以为袁尚成了散兵游勇,不能被贪婪的吴欢利用。只有郭嘉提出异议,认为五环处于边缘,毫无准备是必然的,应该给五环一个惊喜;而且考虑到袁氏家族的势力还在,不应该掉以轻心。曹操深以为是,决定按原计划进行北伐。
207年,曹操率军北伐,但雨季道路泥泞,行军计划耽搁很久。吴欢也注意到了,做了准备。大觉和曹操请了一个向导,田畴,给他指路。
田畴为他指出了一条偏僻的道路,郭嘉建议在这里做标记,以误导吴欢认为曹操已经撤军。曹操大喜,一一照办。吴欢被忽悠了。在郭嘉的建议下,曹操一行丢弃了一些财物,轻装上阵,迅速行进。
白狼山之战
八月,曹操急行军,在白梁山遇到袁尚、五环集结的军队。原来他们在实现了曹操一行人的计划之后,就匆匆集结了一队人马来抵御敌人。一战双方都有些顾虑,但曹操抓住了敌人仓促集结兵力、士气参差不齐的弱点,一口气消灭了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根据《博物志》记载,曹操的胜利除了战斗出色,还和一只神奇的小动物有关。这是怎么回事?
神秘的动物
《博物志》原文是这样说的:“魏武帝伐陵,路过白朗山,遇师,造其人格,杀多人。王乃尝受军数百击,师儿大吼而起,左右皆惊。突然,国王看到一个物体从森林中出来,像一只浣熊,它承担了上帝的马车的轭。当主人走近时,野兽跳起来,爬到主人的头上。师傅摔倒了,不敢起来,就把他打死了。来洛阳,三千里无鸡犬。”
翻译成白话文:魏武帝曹操经过白浪山时,遇到一头狮子。他派人去打狮子,结果狮子杀了很多人。曹操亲自带了几百名在军中打过仗的人去攻打。狮子吼叫着跳了起来,两边的人都吓坏了。曹操突然看到一只小动物从树林里出来,像浣熊一样跳到他的轭上。狮子一来,它就跳起来,跳到狮子的头上。狮子下来了,不敢起来,大家就把狮子打死了。回到洛阳,鸡犬三千里不哭。
那么,这个连狮子都害怕的生物是什么呢?狮子为什么害怕它?
《博物志》之前也有记载,汉武帝时,有个胡人赠送了一种能在老虎头上撒尿的小动物;《海上十大王国》中也有类似记载,说明这种动物的存在并非空穴来风。那么,它有名字吗?有学者考证,可能是古籍记载的一种名叫“后”的动物。这种动物让狮子老虎这类野兽退避三舍,大概是因为它的尿液有一种特殊的作用,可以让接触的动物腐烂,所以害怕它的尿液。
总结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这种神奇的动物还没有明确的结果,甚至这个传说可能是假的。无论如何,历史研究是严谨的,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一切都只是假设,无法得出最终结论。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个奇怪生物的真实身份会被揭开。
- 还要旺仔
-
导读
“白狼山之战”,一直是史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千百年来,研究三国史的学者对此以各种各样的角度进行研究,收获颇丰。其中一个重要课题便是:曹操在白狼山看到的神秘动物究竟是什么?它到底是真实存在的某种兽类,还是只是一个神秘的传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跟随史学家的脚步,到这座神奇的山上一探究竟。
战争背景东汉末年,北方乌桓进犯边疆地区,并且他们与北方强大的袁绍势力相勾结又很是让曹操头痛。为了一石二鸟,永绝后患,曹操决定远征北方乌桓。
战争的开始曹操的这一决定遭到了群臣反对。他们认为袁尚已经成为散兵游勇,并不能为贪婪的乌桓所用。唯有郭嘉提出异议,认为乌桓地处边缘,必然疏于防备,应当打乌桓一个出其不意;并且考虑到袁家势力的威力仍在,不可掉以轻心。曹操深以为是,决定按原计划进行北伐。
207年,曹操率兵北伐,却碰上雨季,道路泥泞不可走,行军计划耽搁了很久,乌桓亦有所察觉做了准备。夜长梦多,曹操便请来了一位向导田畴,为他指点迷津。
田畴为他指了一条偏僻的小路,郭嘉还建议在此地做上标记,误导乌桓让他们以为曹操已经撤军。曹操大喜过望,一一照办,乌桓果然被蒙骗住了。曹操一行人在郭嘉的建议下丢弃一部分财物,轻装上阵,急速行军。
白狼山之战八月,曹操一方急速行军时,在白狼山遇见了袁尚一方与乌桓集结起来的军队。原来,他们察觉到曹操一行人的计划后,仓促集结了一支队伍前来御敌。这一战,双方都有所顾虑,而曹操一方抓住敌方仓促集结军队,军心不齐的弱点,一口气剿灭了敌军,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在《博物志》中记载,曹操的胜利除了作战有方,还与一种神奇的小动物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
神秘的动物《博物志》原文是这样说的:“魏武帝伐冒顿,经白狼山,逢师子,使人格之,杀伤甚众。王乃自率尝从军数百击之,师子哮吼奋起,左右咸惊。王忽见一物从林中出,如狸,起上帝车轭。师子将至,此兽便跳起,上师子头上,师子即伏不敢起,于是遂杀之。来至洛阳,三千里鸡犬皆无鸣吠。”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魏武帝曹操讨伐冒顿,经过白狼山,碰到一只狮子。他派人去打狮子,结果狮子杀伤了很多人。曹操就亲自带着数百个曾经从军打仗的人上去攻击它,狮子咆哮大吼着跳起来,左右两边的人都受到了惊吓。曹操忽然看见一个小动物从树林中钻出,像狸一样跳上了他的车轭。狮子一要过来,它就跳起来,上跳到狮子头上去,狮子就趴下不敢起来了,因此大家就杀掉了狮子。等他们回洛阳的时候,三千里的路,鸡狗都没有发出叫声。
那么,这个连狮子都害怕的生物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狮子会怕它呢?
《博物志》之前也有记载汉武帝时,有胡人进献了一只可以在老虎头上撒尿的小动物;而《海内十洲记》亦有类似的记载,说明这种动物的存在不是空穴来风。那么,它是否有名字呢?有学者考证,它可能是古书上记载过的一种叫“犼”的动物。这种动物使狮子老虎这样的猛兽都退避三舍,可能是因为它的尿液有着特殊的功效,能够使接触到的动物腐烂,所以它们惧怕它的尿液。
小结这个神奇的动物直到现在,学界也没有一个肯定的结果,甚至这个传说都有可能是假的。无论如何,史学研究是严谨的,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一切都不过是假说,不可盖棺定论。也许未来的某一天,这种奇特生物的真实身份就会水落石出。
- 贝勒
-
很多人猜测是犼,但我个人觉得这事是不是真实存在还另说。
01、大家的猜测是犼。这事现在在网上大家都认为那动物是犼,他们的猜测也是有一些根据的,先来说说他们的猜测吧。这事发生在公元207年,曹操获得官渡之战后,袁绍两儿子逃到乌桓三郡,在谋士郭嘉的建议下曹操征乌桓。
而当时正逢下雨天,曹操不得不绕路,于是就来到了白狼山,就是历史上的白狼山之战,曹操来到白狼山后,发现了一头猛兽狮子(你没看错,就是狮子),曹操一行人发现狮子后大惊,毕竟没有见过这玩意。
就在此时,一个像狸的小动物突然窜出来,一下子跳到这狮子头上,这狮子就怂了,动都不敢动。这事记载在《博物志》中,因此很多人又联想到《博物志》另一处记载,上面记载的是有一小动物似狸,是老虎的克星,只要跳到老虎的头上撒尿,老虎必逃之。
同时在《尔雅》中有关于犼的记载,上面记载犼是一种神兽,似犬,较小,食人,而在《偃曝馀谈》也记载犼能让狮子害怕,而且它的尿能有腐蚀的效果。因此大家都猜测当时曹操捕捉的那种动物就是犼。
02、这事未必真的就存在过。这个说法看似是有一定的逻辑性,但实际上这事很大可能就是假的。曹操确实是在公元207年征乌桓了,也绕路来到了白狼山,在这里是发生过一场战争。
但未必曹操就遇到了犼或者遇到了什么怪兽,首先《博物志》的那个记载就存在很大问题,曹操在白狼山遇到了狮子,这事就不科学,你说遇到老虎还有一定的说服力,但狮子这玩意出现在白狼山,也就是现在的辽东地区,就离谱,如果是真事也算是个伟大发现啊。
光这个漏洞就无法说服别人,再则这个《博物志》其实就不是个什么靠谱的书,《博物志》大家对于她的分类是怪物杂记哪类,里面记载的全是一些非科学的存在,比如里面还有什么龙的,反正就停离谱的。
基本上没有人会把它当做一种史料看待,最多就是看做神话小故事,因此这个东西基本上是不能相信的,再来说说他们的那些证据。
《尔雅》比起《博物志》确实是要靠谱很多,但《尔雅》只是记载词类,而非历史,就好比现在的《新华词典》,而在古时候人们是相信很多神兽存在的,因此在《尔雅》里面看到犼的解释是很正常的。
再来说《偃曝馀谈》,这东西其实和《博物志》是一丘之貉,都是哪种非科学的东西,也是信不过的,而犼本身就是存在于神话之中的神兽,在现实是不存在的。
因此第一可以佛否认的是曹操遇到的根本不是犼,第二曹操遇到怪物这事大概率是假的。
- 苏萦
-
公元207年,曹操在辽宁喀左白狼山捕获的怪兽,到底是啥动物?
公元207年,为了彻底解除北方乌桓的隐患。曹操听从了谋士郭嘉的建议,率军北征乌桓。可是因受到雨季的限制,原定的行军路线泥泞不堪,无法通行。因此,曹操决定更改行军路线,绕开渤海湾,取道卢龙塞(今喜峰口、冷口一带)进军柳城(今朝阳一带)。
八月,曹操率军登上白狼山,即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境小凌河源松岭。可就在白狼山上,曹操却遇到了本不产于我国的狮子。
据《博物志》记载:
魏武帝伐冒顿,经白狼山,逢师子,使人格之,杀伤甚众。王乃自率尝从军数百击之,师子哮吼奋起,左右咸惊。王忽见一物从林中出,如狸,起上帝车轭。师子将至,此兽便跳起,上师子头上,师子即伏不敢起,于是遂杀之。
根据这段描述,这一只大小如狸一般的小动物是狮子的克星,跳到狮子的头上,就连百兽之王的狮子都不敢反抗,可谓是神兽。
这还不算,随后的记载更是惊人。据《博物志》记载:
来至洛阳,三千里鸡犬皆无鸣吠。
在曹操战胜乌桓蹋顿回军洛阳的时候,三千里路的行程竟然听不见鸡鸣狗吠,该兽的厉害可见一斑!
那么,这个像狸一样的小家伙究竟是个什么动物呢?它怎么会这么厉害呢?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上类似的记载
同样,在《博物志》中,还有这一条类似的记载。
汉武帝时,大苑之北胡人有献一物,大如狗,然声能惊人,鸡犬闻之皆走,名曰猛兽。帝见之,怪其细小......虎见此兽即低头着地......而此兽见虎甚喜,舐唇摇尾,径往虎头上立,因搦(尿)虎面,虎乃闭目低头,匍匐不敢动,搦鼻(毕)下去,下去之后,虎尾下头起,此兽顾之,虎辄闭目。
根据这条记载,这个怪兽是老虎的克星,连往老虎头上撒尿,老虎也不敢反抗,甚至,老虎都不敢与它对视。
在《海内十洲记》中有着类似的记载。
征和三年,武帝幸安定......献猛兽一头,形如五六十日犬子,大似狸,而色黄......问使者:“此小物可弄,何谓猛兽?......于是虎闻兽来,乃相聚屈积如死虎伏。兽入苑,径上虎头,溺虎口,去十步已来,顾视虎,虎辄闭目。
由此可见,《博物志》和《海内十洲记》记载的是同一件事,而这个怪兽的特征“形如五六十日犬子,大似狸,而色黄”又和曹操在白狼山捕获的那个怪兽相同。看来,世上还真的有这种怪兽。
一个像小狗般大小的动物竟然具有降狮伏虎之能,说出来大家都会以为这是神话。而出处的《博物志》和《海内十洲记》又都被后世人认为是野史方志一类的书籍,当做故事看看还可以,可要把它当做信史就显得有些牵强。因此,大多数人是不相信世界上是会有这种动物的。
图片来自网络
这只动物应该是“犼”
但古人的记载是不会空穴来风,凭空编造的,必定是有所本。那么,这个小动物究竟是什么呢?
据历史文献记载,这种小动物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犼”。
可令人很遗憾的是,虽然在很多典籍中都说“犼”最早出现在于战国时期的《尔雅》,可是笔者翻遍《尔雅》也没有找到出处。只是在《集韵》中发现了它的踪迹。
据《集韵》记载:犼,北方兽名。似犬,食人。
结果似乎有些叫人失望!书中根本没有记载“犼”有降狮伏虎的本事。
从此之后,“犼”这种动物就在世间没有了踪迹,直到明朝陈继儒的《偃曝馀谈》中,“犼”再一次出现。
据《偃曝馀谈》的记载:
东海有兽名犼,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体型虽小,亦能搏龙,胜后以其食之。
在这段记载中,“犼”的形体发现了变化,由一条小狗变成了一只兔子,并且还明确指出了狮虎一类大型动物害怕他的原因,即吼(犼)溺(尿)着体即腐。
相对于《集韵》的记载,《偃曝馀谈》的记载就是典型的神话了。我倒是认为,《偃曝馀谈》的记载前半段应该是真的,因为动物本来就有着靠撒尿来划分自己地盘的习性,而且“犼”这种动物的尿液恰好对狮虎一类猫科动物具有克制性,只要是一闻到它,就会瞬间丧失战斗力也是有的。这种事情在自然界中也是存在的。如果事实真是如此
,那么,在汉武帝时期的那只动物为何要向老虎脸上撒尿就可以解释清楚,即“犼”就是通过撒尿来使老虎丧失战斗力的。
同样,曹操在白狼山遇到的那只动物也是如此。
图片来自网络
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只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怪兽应该就是“犼”,而且,它并不是自身的攻击性有多么强,而是它的尿液对其他动物,尤其狮虎一类的猫科动物具有很强的麻醉性或者其他伤害,因此,每当这种动物出现的时候,狮虎瞬间被麻醉,其他动物则退避三舍,避之唯恐不及。不过,这种动物应该已经是灭绝了。
当然了,这只是笔者的一种猜测,如果大家能够有更好的解释,也希望能够不吝赐教!
- 王木生
-
这只动物应该是犼但古人的记载是不会空穴来风凭空编造的,必定是有所本那么这个小动物究竟据历史文献记载,这种小动物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犼可令人很遗憾的是,虽然在很多典籍中都说犼最早出现在于战国时期的尔雅,可是笔者翻遍尔雅也没有找到出处。只是在集韵中发现了它的踪迹据集韵记载犼,北方兽名似犬食人结果似乎有些叫人失望书中根本没有记载犼有降狮伏虎的本事。曹操征讨乌桓其实是一个匈奴鲜卑乌桓打乌桓的战斗你要知道,乌桓人只有1.7万落不到3万丁,分别来自上谷郡9千落和辽东郡7千落,曹操的骑兵来自袁绍,袁绍的2.5万骑兵来自匈奴鲜卑乌桓,官渡之战1.5万骑兵基本被曹操几次漂亮的攻击全收拾了剩下5千匈奴鲜卑乌桓归了曹操,
首先是道路不通三郡乌桓的老巢在柳城今辽宁朝阳县,进军柳城的路线是从无终位于天津蓟县出发,沿着滨海大道过碣石今秦皇岛市山海关一带穿越辽西走廊最后到达柳城。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率军到达无终,却遭遇大雨连绵,道路泥泞低洼,既不能骑马也不能行船,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大军被迫在无终滞留了两个月。其次是冒险曹操大军滞留无终,乌桓自然得到消息,他们在曹操必经之路险要处埋伏,等待曹操大军到来。北征面临进退两难之时,无终当地豪杰田畴献策,还有一条小路可以到柳城从无终沿海至柳城这条平缓大道不通,还有一条出卢龙塞经平冈至柳城的西汉故道,只是这条道路年久失修,要在崇山峻岭中开辟新路。
两旁设置大木表,写道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乌桓的斥候看到了,果真以为曹操大军撤军了。此时郭嘉再次出奇策兵贵神速,现在千里远征,辎重太多行军缓慢,乌桓知道一定会有所防备。不如抛弃大部队和辎重,只带精锐部队出其不意。本来跨越崇山峻岭、千里远征乌桓就够冒险了,郭嘉还建议抛下大部队轻装疾行,一旦中途被乌桓主力察觉先锋部队很可能会被乌桓包饺子但曹操同意了郭嘉的策略,并且亲自担当先锋至此北征乌桓的危险系数达到最高。
三国志对曹操进军路线描述是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卢龙塞即今河北遵化喜峰口,白檀在今河北承德境内平冈位于今辽宁喀喇沁左翼,中途还要穿越鲜卑人的王庭,最后直指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曹操大致进军路线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曹操大军放着辽西平原大道不走,反而在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中艰难地穿梭前行,没有粮食就杀数千匹马作为军粮,没有水就凿地三十丈取水这可以说是一次史诗般的军事行动。行军至距离柳城二百里处,乌桓人终于发现曹操踪迹。去柳城二百余里虏乃惊觉曹操亲自带领的这支先锋部队,和乌桓蹋顿袁尚兄弟的数万骑兵,终于在白狼山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遭遇了这是一次遭遇战更是一场决战,因为双方的首领都来了。
- CarieVinne
-
白狼山位于辽宁建昌县城东5公里处,风光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镶在辽西大地上的绿色明珠。
建昌县白狼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占地近百平方公里,珠峰高达1140.2米,自然景观奇伟瑰怪,动物种类繁多。它美丽古老又神秘幽邃,有许多与其有关的故事和传说,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各方诸侯野心勃勃,均想一统天下。曹操与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后袁绍便一蹶不振,残部北逃,与乌桓相互勾结,妄图东山再起。为了解除北方乌桓的隐患,公元207年曹操听从谋士郭嘉的建议率军北征。可是由于雨季限制,原定的行军路线泥泞不堪行军难度很大,于是曹操决定绕道前行,途中登上了白狼山,在白狼山还发生了一段奇遇。
据《博物志》记载:
后魏武帝伐冒顿,经白狼山,逢师子,使人格之,杀伤甚众。王乃自率尝从军数百击之,师子哮吼奋起,左右咸惊。王忽见一物从林中出,如狸,起上帝车轭。师子将至,此兽便跳起,上师子头上,师子即伏不敢起,于是遂杀之,得师子一还。来至洛阳,三千里鸡犬皆无鸣吠。
是说当时曹操在白狼山上的林间遇到了本不应出现在我国境内的狮子,并且发生正面冲突,狮子战斗力非常强大,杀伤了很多魏军。曹操亲自带领将士们想将其格杀,但是狮子咆哮一声左右搏杀,大家都不敢上前。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从山林里冲出来一个小动物,好像狸猫一样,跳上了曹操的车辙。狮子要冲进来的时候,这个小动物就跳起来跑到了狮子头上,狮子立刻就趴在地上不敢起来。于是魏军便趁机把狮子杀掉了。甚至战后回洛阳途中,三千里的鸡和狗都不敢发出声音。
为什么这样一只小动物可以有如此大的威力,不仅连凶猛异常的狮子都伏地不起,甚至威压可以远播甚广,鸡犬不闻呢?
至少在当今社会真实存在的动物中我们找不到类似的动物满足这个描述,所以我们只能从古书上了解当时是否真的有过这样的生物,又或者只是人们虚构出来的神兽。
我未与三国相关的书上找到过与博物志这段相类似的描述,但在《博物志》中,这个故事之前,还有另一个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两个故事在描述上很类似:
汉武帝时,大宛之北,胡人有献一物,大如狗,然声能惊人,鸡犬闻之皆走,名曰猛兽。帝见之,怪其细小,及出苑中,欲使虎狼食之。虎见此兽即低头著地,帝为反观,见虎如此,谓欲下头作势,起搏杀之。而此兽见虎甚喜,舐唇摇尾,径往虎头上立,因搦虎面,虎乃闭目低头,匍匐不敢动;搦鼻下去,下去之后,虎尾下头起。此兽顾之,虎辄闭目。
这个故事中的小动物与曹操在林中遇到的动物有四个共同点——体型小、鸡犬不闻、窜立虎(狮)头、虎(狮)伏地不起。而关于这个故事我在《十洲记》里也找到了记载:而且提到了非常关键的一点
兽入苑,径上虎头,溺虎口,去十步已来,顾视虎,虎辄闭目。
原来之前提到过的兽上虎头,是为了“溺虎口”!
于是我想到了一种传说中的生物:犼。
犼的出现要晚于大部分的神话生物,早期形象只是一种似犬的野兽,复合前文提到的体型大小,在《偃曝馀谈》里记载:
东海有兽名犼,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
也与前文提到的种种特点一一吻合,所以很可能曹操在林中遇到的就是“犼”。但由于不论《十洲记》还是《偃曝馀谈》均 志怪程度更高一些,真实可信性不强,所以可能犼从来不曾真实存在过,只是传说中的一种生物。
- 可品
-
传说是犼,犼和女娲娘娘、伏羲大帝、昊天上帝都是盘古身上最有灵性的四大部分所化,可以说是四大古神了。犼可以算是所有神兽和凶兽的鼻祖,它是天地初开第一只兽类,据说是盘古的头骨所化,有人说是额前骨,也有人说是反骨,总之是很硬的。
犼因为智力不高,所以经常兴风作浪,可以当作是一个孩童一般的神灵,随性而为,不服另外三位的管教。直到逐鹿之战的时候,又一次入世捣乱,被女娲联合伏羲给封印了肉体,另外将其灵魂抽出镇压在不同的地方。
但是别忘了,犼的战斗力是另外三位古神都望尘莫及的,就算是灵魂不强,也不会弱到什么地步的。还有一点大家应该都没有去想的,就算是犼是一个白痴,几万年,几百万年的时间,也够它学会很多东西的,而且它还是一个神。
所以本人对犼的理解大概是这样子的:
犼作为天地之间第一兽,拥有世人无法匹敌的战斗力和防御力,刚开始成长的时候,另外三位哥哥姐姐还可以收拾它,慢慢的,另外三位打他和挠痒痒没什么区别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犼对外界的探索和认知也是慢慢健全的,犼的智商也是在慢慢提高的,它也认知到,灵魂是唯一的弱点。
但是犼没想到的恐怕就是,它成心造就的一个局面,却没有按照它的剧本走下去,顺利的被女娲和伏羲封印了肉体,但是灵魂却被一分为三了。原本没有了肉体的束缚,灵魂应该可以得到很好的成长,结果一分为三后,每一道灵魂都互相不服,没有了主次之分。这才是真正体现犼智力不足之处。
犼的肉身据说是封印在连接天地的山下,基本上这个时期,天地灵炁是流动的,接天地之处,绝对是一个流动的交换之处,犼的肉身绝对是天地至宝,天地万般精华,犼都应该是拥有的,但是由于脑子的原因,它绝对是一个暴戾的存在,所有从此世上的灵炁隐含了暴戾之气,也逐渐的让天地之间形成了另外一种让人兽疯狂的能量。
这才应该是僵尸形成的一个原因,而不是像香港文化里面说的,犼的灵魂附身出现了僵尸始祖,就算是始祖,意义上也应该是犼,没有了灵魂,肉身依然存在,肉身散发出去的能量气息,接触到了尸体后,可以让尸体进行变化,形成僵尸。
而且将臣,赢勾和后卿,是真的没有在神话历史上出现过,是现代香港的玄幻故事。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不要把犼和金毛吼、望月犼、望天犼等,混为一谈,犼世间只有一只,其他的犼类顶多算是孙子辈的,是犼与龙等生物的遗种。
- 站长在线
-
西晋张华(232~300)编撰《博物志》中曾经记载了曹操远征乌桓,在白狼山遇到一只狮子,结果这只狮子伤了曹军多人,曹操也没有将其擒获。这时候,树林中跑出一只不知名野兽,狮子见了立刻就怂了。曹军趁此机会将狮子擒获。
- 后魏武帝伐冒顿(蹋顿),经白狼山,逢狮子。使人格之,杀伤甚众,王乃自率常从军数百击之,狮子哮吼奋起,左右咸惊。王忽见一物从林中出,如狸,起上王车轭,狮子将至,此兽便跳起在狮子头上,即伏不敢起。于是遂杀之,得狮子一。还,来至洛阳,三十里鸡犬皆伏,无鸣吠。
《博物志》没有提到曹操是否得到了这个像狸的动物,只是说曹军带着捕获的狮子回到洛阳的时候,方圆三十里的鸡犬不敢出声。不知道这是因为狮子的缘故还是因为那个不知名动物的缘故。
这个像狸的动物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它一出现狮子就不敢动了,而且还敢在狮子头上玩耍?
《博物志》中在这段之前还记载了一种动物,二者极为相似。
- 汉武帝时,大苑之北胡人有献一物,大如狗,然声能惊人,鸡犬闻之皆走,名曰猛兽。帝见之,怪其细小。及出苑中,欲使虎狼食之。虎见此兽即低头着地,帝为反观,见虎如此,欲谓下头作势,起搏杀之。而此兽见虎甚喜,舐唇摇尾,径往虎头上立,因搦虎面,虎乃闭目低头,匍匐不敢动,搦鼻下去,下去之后,虎尾下头起,此兽顾之,虎辄闭目。
这个“大如狗”、“名曰猛兽”的动物是胡人进贡给汉武帝的,汉武帝最初看它很不起眼,准备将他喂了老虎,结果百兽之王的老虎见了这个猛兽竟然变成了Kitty猫。这个猛兽也喜欢在老虎头上搞事情,老虎低头闭目不敢动。
传说由汉武帝时期东方朔编撰的《海内十洲记》中也记载了这件事。
曹操看见的动物和汉武帝的动物应该是一种,这种动物生活在苦寒的北方地区,是狮虎猛兽的克星,这到底是什么动物呢?
后世很多人认为这种动物应该是犼。
犼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北方的食人之兽,形状如狗,传说为麒麟的祖先,以猛兽为食。但是犼的形象流传了千年才定型,宋代之后记载才逐渐多了起来。
宋代《集韵》解释:“犼,兽名,似犬,食人。”
明朝人陈继儒编撰的《偃曝馀谈》中记载:“东海有兽名犼,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
《偃曝馀谈》的犼像兔子,其尿液有极强腐蚀性,因此狮虎大型猛兽也对其敬而远之。
到了清朝,犼的形象再次发生变化。
清代东轩主人的《述异记》中记载:“康熙二十五年夏间,平阳县有犼从海中逐龙至空中,斗三日夜,人见三蛟二龙,合斗一犼,杀一龙二蛟,犼亦随毙,俱堕山谷。其中一物,长一二丈,形类马,有鳞鬣。死后,鳞鬣中犹焰起火光丈余,盖即犼也。”
袁枚《续子不语》:“常州蒋明府言:佛所骑之狮、象,人所知也;佛所骑之犼,人所不知,犼乃僵尸所变。”,“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
清同治《续修永定县志》上载:“同治二年(公元 1863 年),邑南有异兽,大如牛,尾似团扇,口阔,径直如盆,周身红毛,长数尺,噬人及诸恶兽,或以为犼云。”
清朝的犼连动物的身份都已经不确定了,反而成为了僵尸的终极形态。
结合犼的变化,曹操和汉武帝的那个小动物不可能是犼了。
其实《博物志》和《海内十洲记》的记载是否为真都是存疑的。
《博物志》只是张华编撰的神话志怪小说集,并没有很多的史料价值,像里面还最早记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难道世间真的存在牛郎和织女?
《海内十洲记》就更假了,这本书主要是记载汉武帝听说大陆之外有十州,乃仙人居住的地方,于是诏东方朔详细了解。类似于东方朔给汉武帝讲神话故事,和《穆天子传》以及《山海经》类似。
这本书的作者传说是东方朔,但是经过后人考证,这只是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人士托名而作。这本书对道教宫室、道教人物叙述颇为详细,其他奇事异闻亦充满道教气息,属于道教神话小说。
- 康康map
-
国家特级保护动物!
- 大牛哥
-
应该是比较凶狠的动物,才会让曹操去捕获,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