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
-
李联标
李联标,茶学家、茶树栽培专家,茶叶科学研究先驱之一。在国内他首先发现野生乔木型大茶树,对研究茶树起源与原产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研究旧茶园改造、新茶园养成技术、探索茶树高产优质规律和茶树品种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成就。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中文名:李联标
别名:李子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六合县
出生日期:1911年7月14日
逝世日期:1985年1月29日
职业:农学家
毕业院校:金陵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主要成就: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对研究茶树起源与原产地作出贡献
代表作品:十年来的茶叶科学,改造旧茶园的技术经验,论建设大面积高产茶园
生平概况
李联标,原名李子丰,1911年7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六合县。1917~1923年就读于私塾,6年的学习使他
熟练地掌握了古汉语。1923年考入南京金陵中学,1930年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农学系,193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
起步
大学毕业后,在福建省福安茶叶改良场从事茶叶研究工作。1936年间到中央农业实验所河南开封工作站,从事小麦推广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迁往四川成都。1939年转赴贵州湄潭,筹办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任技士并负责技术工作。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茶叶科研生涯。
他一向勤奋好学,在湄潭期间,白天工作繁重,晚上还经常学习到深夜。194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部进修,从事茶叶中酶性质的研究,与勃纳博士联名在美国《生物化学》杂志(1947年)发表了茶叶中多酚氧化酶的研究论文。他是中国早期从事茶叶酶化学研究的少数学者之一,研究成果受到茶学界的关注。
建国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正值帝国主义对我实行海上封锁,影响了茶叶的出口。那时,李联标在南京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茶叶技术研究工作,为适应茶叶出口前苏联的需要,他率队赴浙江平水茶区,领导
绿茶改制红茶成功,推动了各地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扩大了茶叶的出口贸易。
治学思想
李联标治学严谨,敢于坚持真理,经常教育学生在学术上不要随风倒,他自己也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1952年,中国遗传学界出现了背离“双百”方针的一些做法,在孟德尔遗传学说遭到批判的情况下,他毅然参加了由华东农林水利局主办的米丘林农业植物选种及良种繁育研讨会,他身为学习小组长,承受着压力,坚持自己的观点。对学派之争,他不轻率下断语,也不附和任何权威,而是力主分析判断。
取得成绩
1951~1958年,他在浙江茶叶改进所和浙江省农业厅任工程师与茶叶科科长期间,当时浙江省重点产茶县的荒芜茶园达60%~70%,个别的竟达80%~90%,生产基础薄弱,技术推广任务繁重。他学有专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待生产技术问题从不孤立侧重某一方面,而是正确贯彻方针政策,从资金、物资、技术上扶持茶农恢复与发展茶叶生产,因而在垦复荒芜茶园、改造老茶园和发展新茶园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1957年全省产茶46万担,比1949年增长2.3倍,对浙江省茶叶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李联标一向注重实践,每年由他编写茶叶技术指导纲要和主编茶叶训练班教材,主讲生产技术,深受茶叶生产第一线同志的欢迎。
贡献
早期的贡献
1939年,李联标担任湄潭实验茶场技术室主任,建场当年就拟订了“全国茶树品种征集与鉴定”研究项目,先后在全国13个省征集了270个地方品种。50年代末和70年代中,他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栽培研究室主任,又在杭州领导建立了大规模的茶树种质标本圃,收集保存了一批茶树种质资源,为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1941年,整理出黔北四县(湄潭、风冈、务川、德江)地方茶树品种10个,有的在农家推广后受到好评。
1979年,年近古稀的李联标依然主持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茶树品种资源保存利用研究,他一直认为我国茶树品种的种质资源是世界基因库的一部分,应尽力保存,提供利用。在他指导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1年共同组成茶树资源调查组,对我国茶属植物分布最集中的西双版纳等16个地区(州)60个县进行了普查,征集茶树资源材料410份,丰富了我国茶树种质资源宝库。该项目获1987年农业部技术进步二等奖。并受到国家科委、农牧渔业部关于“农作物品种资源征集工作成绩优异”的表彰。
他发表的《不同生态型茶树引种研究》(1983年)论文,以引种15年以上的13个省87个品种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得出了茶树在跨多纬度引种后,只要有自然驯化其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都能保持相对稳定,以及一些外部形态虽易变化,但具有恢复性的论点,这就为异地换种提供了依据。此外,还对我国茶树品种资源种质特性以及形成品种的各种因素,他还作了探索性研究,旨在着力开辟我国茶树生态学研究。
理论贡献
李联标的茶学理论基础深厚,对茶叶科技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掌握国内外茶树栽培和茶树选种发展动态,从而提出过不少带有方向性的研究课题,如“旧茶园改造技术研究”、“茶树播种方式与密度试验”、“茶树高产规律与技术指标的研究”、“茶树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等。20多年的实践证明,他提出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既促进了全国茶叶产销的发展,又促进了茶叶科学研究逐步向纵深发展。
根据茶叶生产发展的需要,1981年由他牵头编写出版了《茶树栽培技术》一书,以深入浅出的理论和介绍先进的实用技术,受到读者的欢迎。1984年,农牧渔业部委托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主编《中国茶树栽培学》。他深知这是一部反映中国茶树栽培科学技术水平的论著。他独具匠心地起草了编写提纲,知人善任地组织全国科研、教学、生产等方面学者30余人共同完成。在他古稀之年,虽经常病魔缠身,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和独到的见解完成了他所分担的写作任务。李联标终因积劳成疾,于1985年1月29日于杭州逝世。
野生茶树
1941年,李联标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茶场工作期间,虽然当时贵州的交通十分不便、生活极端困难,但
他却自带行李步行,对湄潭、风冈、务川、德江四县的茶树地方品种作调查时,在务川县老鹰山岩上首次发现中国野生乔木型大茶树,把驻印英军勃鲁士少校宣布的在印度阿萨姆皮珊新福区发现的野生茶树所引起的原产地争论,又掀起辩论高潮。
李联标列举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和继他之后中国茶叶工作者与茶农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的原始森林中发现许多乔木型野生大茶树,根据植物演化历史与古地理、古气候的研究成果以及茶树原始型形态、生化、细胞学特征,进一步指出勃鲁士(英)、司徒博士(荷兰)、威廉乌克斯(美)等所谓“茶叶非中国原产”的根本性错误;并以印度阿萨姆的地理位置和物种在地理上的分布规律,论证茶树应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强调茶树野生资源不可能由印度阿萨姆逆流而上分布到中国境内,从而否认了原产印度和其他的二元论、多元论的论点,进一步确证了茶树原产地为中国。
独到见解
李联标是一位面向实际的茶树栽培专家,他认为茶叶科学属于应用科学,目的是为发展茶叶生产服务。长
期以来,他的研究选题都和茶叶生产紧密关联。
50年代初,中国旧茶园面积很大,牵制了茶叶生产的迅速提高,1962年在他的亲自主持下,派科技人员到全国重点产茶地之一的浙江嵊县和富阳建立基点。经过调查研究,了解到旧茶园改造技术之所以推不开,一是低产原因不清,技术没有因地制宜地得到推广、应用;二是长远利益与眼前收入有矛盾,群众不敢轻易接受新技术。他提出“根据茶树生物学特性,全面规划,分期分批改造”的建议,使长短期的利益得到统一,从而推动了旧茶园的改造。
茶树密植一直是学术讨论的热点,李联标在搜集研究国外主要产茶国种植密度和调查国内不同种植密度生产效应的基础上,于1963年亲自主持各种密植试验,探明了密植增产的科学规律,提出了株数、覆盖度、芽密度的种植密度概念及茶树丰产的动态概念。这对密植增产原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实践证明,他的这些论点和技术措施基本上是正确的。
对于70年代后期提出的“密植免耕”栽培法,他认为实际上是在条栽密植的基础上采用多条植的方式来增加茶园密度,与条栽密植比较,该法既能缩短投产年限,又能速成高产。但是,他在研究后认为,不同密度茶园随着树龄的增长,高密度的产量变异呈渐近曲线变化,生育状况亦趋下降。他以实验资料为依据,实事求是,从不违心说话。这一富有成效的见解,对提高科学种茶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卓越成果
李联标一贯强调,要发展茶叶生产,必须坚持科研导向。60年代起由他主持“茶树丰产综合栽培技术研
究”直到80年代他仍担任重点科研项目,即“茶树高产栽培技术及其规律的研究”,几乎是组织全研究室的力量,分几个子课题协作攻关。他从中提出了茶叶产量的形成特点;茶园最适种植密度范围;最佳定型高度;高产茶园的主要土壤理化指标;最适田间持水量和灌溉技术参数以及如何提高技术经济效益等问题。可见,这个大项目虽是集体完成的,而李联标作为组织者和主持人,以他渊博而扎实的专业功底作了原则性、方向性的指导,才能使这项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晚年,他对丰产研究更加重视向纵深发展,指导研究生用15N同位素示踪法研究茶树在秋冬季对氮的吸收、运转和分配规律,得出了秋肥的作用和适宜的供氮期。在不同茶园水分的条件下,研究了茶树活性、碳氮代谢及吸收功能,得出适宜的供水条件可以提高体内氧化还原酶促反应及碳氮合成代谢的结论,并引出今后应加强灌溉的自动监测控制研究。
作出贡献
1964、1965和1976年,他先后参加了甘肃、西藏和山东发展新茶区的考察工作,以他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为祖国新茶区的扩展与延伸做了许多工作。西北地区和山东省原是中国茶叶的主要集散地,那里荒地多,但气候高寒、雨量稀少,土壤偏碱。为了科学地论证上述地区是否可以发展茶叶生产,农业部、对外贸易部和国家民族委员会组织多专业科学家作实地考察。李联标作为首席茶叶专家,根据收集到的气象、土壤和社会经济资料,取得了在若干地区发展茶叶生产的依据,并提出了初步规划。甘、藏部分地区的茶叶生产已发展了起来,且产量亦逐年有所增加,不仅弥补了上述地区茶叶需要量的不足,而且还降低了运输成本,减轻了消费者的负担。李联标为开创新区所付出的劳动,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1976年山东新区遇到一次特大冻害,灾情之重、范围之广是试种以来未曾有过的。他闻讯后,立即组织力量去那里调查茶树冻害情况,提出了许多加强茶树越冬管理的技术措施,并亲自调查了日照、莒南、蒙阴、胶南、荣成、乳山、太安、新太等县的茶树冻害,总结了茶园地形、方位的选择、有效抗寒防护措施,以及引种抗寒品种,采用增强茶树抗寒力等栽培技术措施。这些对该区茶树受害后的救护与培育都起了重要作用。
培养人才
李联标在湄潭实验茶场工作期间,正值日本侵略军侵华之际,半壁山河沦陷。他深知,为挽救国家的命运,必须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因此,他决心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教育学生“应当立大志做大事,不要当大官,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提倡机关学文化,倡导职业教育,他担任了湄潭职业学校第一期茶科班主任,深受学生敬爱,师生感情甚笃。后来,这些学生成了贵州茶叶事业的骨干力量。
筹建茶叶研究所
1958年,中央农业部决定在杭州建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李联标是筹建人之一,从所址选择、土地征用、基本建设、人才培训、学科设置与课题确立等,他无不亲自参与。建所初期,许多研究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科研业务不熟,他凭着多年从事试验研究的经验,组织讨论、座谈、报告会、参观交流等,想方设法提高试验研究水平。他要求科研人员既要着重研究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重要技术问题,重视总结茶农技术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当年的同事都把他当做良师益友,无不乐于聆听他的教诲与指导。
辅导留学生
1960~1966年间,李联标先后为前苏联、尼泊尔、喀麦隆、越南等国的留学生和进修生讲授茶树栽培学,并进行实习和辅导。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了这些国家茶叶生产或科研部门的主管。晚年,他仍不辞劳苦招收研究生,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继续奉献。
李联标为人正派,品德高尚。他一人的工资收入要负担夫人和5个子女的生活、教育费用,家庭经济拮据,但他从不伸手要组织补助。身为名专家,他不搞特殊化,住的是古老破旧的木板平房。他身患胃病,吃不下硬饭,常常是一碗面条就算是一顿午餐。
“文化大革命”中,李联标身心受到摧残。但他相信蔽日乌云总有一天会被一扫而尽。1982年落实政策后,他精神振奋,不顾年迈有病,加倍努力工作,一心想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生病期间,领导上要他在家休养,但他仍坚持去外省考察、讲学,他那忘我的工作作风,令人敬佩。
李联标的一生,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受到了党和人民的信任与尊敬,曾被选为浙江省第三、五、六届人民代表。人们将永远缅怀这位为中国茶叶事业奋斗一生的茶学专家!
人物简历
1911年7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六合县。
193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农学系,获学士学位。
1935—1936年任福建省福安茶叶改良场副技师。
1936—1938年任全国稻麦改进所驻开封工作站技佐。
1939—1945年筹建中央农业实验所贵州湄潭实验茶场,任技士、技术室主任、代理场长。
1945—1946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生物部进修。
1946年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中央大学农学院兼职副教授。
1947—1948年在福建崇安任中央农业实验所实验茶场技正。
1949—1951年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正。
1951—1958年任浙江省茶叶改进所工程师,浙江省农业厅特产局茶叶科农技师、第一副科长。
1958—1985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栽培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顾问。
1980—1985年任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站顾问。
1982—1985年任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1984年任浙江农业大学兼职教授。
1956—1985年任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顾问。
1964—1985年任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顾问。
1978—1981年任浙江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协会常委。
1979—1982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一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1979—1985年任浙江省农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和名誉理事。
1985年1月29日在杭州逝世。
2011年7月20日,“纪念李联标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召开。来自浙江省农业厅、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贵州茶叶研究所、福建茶叶研究所等多个单位离退休专家、在职中青年科技人员近百人,和李联标先生的儿女们一起回忆李老的生平点滴、缅怀李老的踏实、艰苦奋斗、不遗余力扶持后辈的精神!与会同志们表示要继续发扬李联标先生等老一辈留下的“和敬信廉”茶叶所精神!
主要论著
1李联标.《十年来的茶叶科学》.茶叶,1959(4).
2李联标.改造旧茶园的技术经验.中国农业科学,1963(8).
3李联标,汪莘野,孟庆恩.茶树播种方式与密度试验.科学研究年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63:7—14.
4李联标.葛铁钧,陈绰文等.茶树丰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科学研究年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63.
5李联标,胡海波.论菜园深耕.浙江农业科学,1964(1).
6李联标.论建设大面积高产稳产茶园.江苏省农业厅,学习论文资料汇编,1964.
7李联标.国外农业概况(茶叶部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5.
8李联标,虞富莲.山东冻害与防冻技术的调查报告.茶叶科学年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76.
9李联标.国际茶叶生产与茶叶科学的进展情况.国外茶叶动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78(3).
10李联标等.茶树栽培技术.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11李联标等.不同生态型茶树引种研究.茶叶科学研究年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83.
12李联标等.中国茶树栽培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