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炖火锅
-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原作如下: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
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飞应诺。
北境漫步
-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南阳邓县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牛云
-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原作如下: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
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飞应诺。
不好意思,你整一下吧.
++++++++++++++++++++++++++++++++++++++++++++++++++++++
隆中道上,日
刘备与关羽、张飞打马急行;
远远地可见茅庐,刘备早早下马,与关羽、张飞牵马朝茅庐步行而去。
茅庐外
诸葛均迎面过来,刘备忙施礼:“令兄在庄否?”
诸葛均:“昨夜黄昏方归,将军近日可与相见。”言罢,飘然自去;
张飞:“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
关羽赶忙拉一下张飞的衣袖,张止住;
诸葛均走远,刘备责怪张飞:“路上已说过,万万不可失礼。”
张忙用手捂住嘴,三人前至庄前。
刘备轻扣柴门,小童开门;
刘备:“有劳转报,刘备前来拜见先生。”
小童:“先生虽在家,却正在草堂午睡未醒。”
刘备悄声对关羽、张飞:“你二人在门边等候,先生未醒,不便惊动!”
关羽、张飞只好站在柴门边等候;
刘备进柴门立于阶夏,小童轻声说:“将军何不进堂内等候?”
刘备:“且等先生醒来再进。”
小童轻轻进屋,孔明卧于堂内席上;
刘备一动不动立于阶下;
篱笆墙上,藤蔓青青;
茅庐幽静,只听竹林中一声声鸟啼;
石桥之下,流水清澈,淙淙流淌;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张飞显得烦躁不安,他和关羽走入柴门,见刘备立于阶下,张飞大怒:“这先生如此傲慢!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也不起!”
关羽死死拉住张飞,张飞恼得抱头蹲下;
草堂内,孔明长嘘一声,刘备紧张得忙站直酸累的身子,谁知孔明只是翻了个身又朝里睡着;
小童要去禀报,刘备忙用手制止:“且勿惊动!”
门外两人已烦累难忍,关羽耷拉着脑袋靠着门柱呆呆看着天,张飞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头一栽栽地打瞌睡;
刘备一动不动,又立了一个时辰。
草堂内
孔明躺平身子,长长地伸了个懒腰,口吟诗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吟罢坐起,刘备顿时来了精神,整衣理冠;
屋内孔明的声音:“有俗客来否?”
小童的声音:“刘皇叔已在堂外立侯多时。”
孔明的声音:“何不早报!容我更衣相见。”
孔明转入内室;
又是好一会儿功夫;
小童掀起竹帘,孔明出现——面如冠玉,头代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气概;
关羽、张飞惊而呆望着;
刘备躬身大礼:“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两次晋谒,不得一见。”
孔明:“南阳野人,疏懒成性,屡蒙将军妄临,不胜惭愧。”
二人见礼毕,孔明引刘备等入室内;
室内,又是一番相见之礼。
小童献茶,饮罢,孔明道:“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国忧民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将军下问。”
刘备:“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是虚谈?望先生不弃弊贱,曲赐教诲。”
孔明:“德操、元直均乃当今高士,亮乃一耕夫,安敢谈天下大事?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
刘备:“大丈夫抱惊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孔明笑着问:“如此,愿闻将军之志。”
刘备:“汉室倾颓,奸臣当道,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只是智术短浅,迄无所就,惟望先生开备愚鲁而拯救危难,实为万幸。”
孔明:“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孔明席地与刘备对座,娓娓而谈;
刘备入神地听着,在他眼中,孔明由清晰而至朦胧,由朦胧而叠现如下画面:
——兵马厮杀,尸陈四野,血流成河的战场;
——冲过熊熊火焰的大队马蹄;
——群臣朝拜天子,曹操不可一世地仗剑立于一侧,俯视着文物百官;
——夜风瑟瑟,衰草遍布的残破的袁绍墓地。
以上画面进行中,孔明纵论天下的旁白声一直继续;
孔明旁白:“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画面消失,刘备又从朦胧中回复到与孔明对座谈论的现实中来;
孔明品一口茶,继续说道:“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
孔明言至此打住,含笑望着刘备。
刘备如梦初醒,惊喜不已,抑制不住激动心情,望着孔明;
孔明:“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
孔明摆手,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
孔明:“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刘备激动地走向画轴看着,转过身来,嘴唇翕动,却半晌话未出口;
孔明:“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立基业,形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
一席掷地有声的话使得刘备惊喜失色,眼含泪水,深深的躬身拜谢:“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见青天。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
孔明:“我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于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益州久后必归将军。”
刘备闻言,连忙施礼道:“先生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功听教诲。”
孔明:“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刘备:“先生不肯出山相助?”
孔明:“实难从命。”
刘备不觉大惊,泪流满面:“先生不出,如苍生何?”
言罢,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呜咽有声;
孔明心内急剧思考着,缓缓踱至窗前,遥望窗前景色,万般思绪于心中翻腾;
好一会儿,孔明慢慢转过身,见刘备心意甚诚,说:“将军既不相弃,亮愿效犬马之劳!”
刘备大喜,尽管泪水依然滚落,却换成满脸笑容,嘴唇动几次,却说不出一句话。慢慢将拳抱起,深深躬身,庄重一拜。然后命关羽、张飞入室拜见孔明,献礼物,孔明不受。
茅庐外 晨
林木葱绿,花香鸟语,流水淙淙;
刘备陪孔明走出茅庐,诸葛均、小童送出;
孔明留恋地望着茅庐许久,感慨地收回目光,嘱咐诸葛均:“我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你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歌声舒缓而起
孔明上马,一行人缓缓走出隆中。
卧龙岗
山岗青青,轻云浮绕,岗如盘卧之龙;
孔明立马岗上,回首茅庐;
岗下田畴,诸葛均与童子正耨草
xinz
-
不好意思,你整一下吧.
++++++++++++++++++++++++++++++++++++++++++++++++++++++
隆中道上,日
刘备与关羽、张飞打马急行;
远远地可见茅庐,刘备早早下马,与关羽、张飞牵马朝茅庐步行而去。
茅庐外
诸葛均迎面过来,刘备忙施礼:“令兄在庄否?”
诸葛均:“昨夜黄昏方归,将军近日可与相见。”言罢,飘然自去;
张飞:“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
关羽赶忙拉一下张飞的衣袖,张止住;
诸葛均走远,刘备责怪张飞:“路上已说过,万万不可失礼。”
张忙用手捂住嘴,三人前至庄前。
刘备轻扣柴门,小童开门;
刘备:“有劳转报,刘备前来拜见先生。”
小童:“先生虽在家,却正在草堂午睡未醒。”
刘备悄声对关羽、张飞:“你二人在门边等候,先生未醒,不便惊动!”
关羽、张飞只好站在柴门边等候;
刘备进柴门立于阶夏,小童轻声说:“将军何不进堂内等候?”
刘备:“且等先生醒来再进。”
小童轻轻进屋,孔明卧于堂内席上;
刘备一动不动立于阶下;
篱笆墙上,藤蔓青青;
茅庐幽静,只听竹林中一声声鸟啼;
石桥之下,流水清澈,淙淙流淌;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张飞显得烦躁不安,他和关羽走入柴门,见刘备立于阶下,张飞大怒:“这先生如此傲慢!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也不起!”
关羽死死拉住张飞,张飞恼得抱头蹲下;
草堂内,孔明长嘘一声,刘备紧张得忙站直酸累的身子,谁知孔明只是翻了个身又朝里睡着;
小童要去禀报,刘备忙用手制止:“且勿惊动!”
门外两人已烦累难忍,关羽耷拉着脑袋靠着门柱呆呆看着天,张飞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头一栽栽地打瞌睡;
刘备一动不动,又立了一个时辰。
草堂内
孔明躺平身子,长长地伸了个懒腰,口吟诗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吟罢坐起,刘备顿时来了精神,整衣理冠;
屋内孔明的声音:“有俗客来否?”
小童的声音:“刘皇叔已在堂外立侯多时。”
孔明的声音:“何不早报!容我更衣相见。”
孔明转入内室;
又是好一会儿功夫;
小童掀起竹帘,孔明出现——面如冠玉,头代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气概;
关羽、张飞惊而呆望着;
刘备躬身大礼:“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两次晋谒,不得一见。”
孔明:“南阳野人,疏懒成性,屡蒙将军妄临,不胜惭愧。”
二人见礼毕,孔明引刘备等入室内;
室内,又是一番相见之礼。
小童献茶,饮罢,孔明道:“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国忧民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将军下问。”
刘备:“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是虚谈?望先生不弃弊贱,曲赐教诲。”
孔明:“德操、元直均乃当今高士,亮乃一耕夫,安敢谈天下大事?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
刘备:“大丈夫抱惊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孔明笑着问:“如此,愿闻将军之志。”
刘备:“汉室倾颓,奸臣当道,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只是智术短浅,迄无所就,惟望先生开备愚鲁而拯救危难,实为万幸。”
孔明:“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孔明席地与刘备对座,娓娓而谈;
刘备入神地听着,在他眼中,孔明由清晰而至朦胧,由朦胧而叠现如下画面:
——兵马厮杀,尸陈四野,血流成河的战场;
——冲过熊熊火焰的大队马蹄;
——群臣朝拜天子,曹操不可一世地仗剑立于一侧,俯视着文物百官;
——夜风瑟瑟,衰草遍布的残破的袁绍墓地。
以上画面进行中,孔明纵论天下的旁白声一直继续;
孔明旁白:“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画面消失,刘备又从朦胧中回复到与孔明对座谈论的现实中来;
孔明品一口茶,继续说道:“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
孔明言至此打住,含笑望着刘备。
刘备如梦初醒,惊喜不已,抑制不住激动心情,望着孔明;
孔明:“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
孔明摆手,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
孔明:“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刘备激动地走向画轴看着,转过身来,嘴唇翕动,却半晌话未出口;
孔明:“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立基业,形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
一席掷地有声的话使得刘备惊喜失色,眼含泪水,深深的躬身拜谢:“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见青天。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
孔明:“我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于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益州久后必归将军。”
刘备闻言,连忙施礼道:“先生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功听教诲。”
孔明:“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刘备:“先生不肯出山相助?”
孔明:“实难从命。”
刘备不觉大惊,泪流满面:“先生不出,如苍生何?”
言罢,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呜咽有声;
孔明心内急剧思考着,缓缓踱至窗前,遥望窗前景色,万般思绪于心中翻腾;
好一会儿,孔明慢慢转过身,见刘备心意甚诚,说:“将军既不相弃,亮愿效犬马之劳!”
刘备大喜,尽管泪水依然滚落,却换成满脸笑容,嘴唇动几次,却说不出一句话。慢慢将拳抱起,深深躬身,庄重一拜。然后命关羽、张飞入室拜见孔明,献礼物,孔明不受。
茅庐外 晨
林木葱绿,花香鸟语,流水淙淙;
刘备陪孔明走出茅庐,诸葛均、小童送出;
孔明留恋地望着茅庐许久,感慨地收回目光,嘱咐诸葛均:“我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你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歌声舒缓而起
孔明上马,一行人缓缓走出隆中。
卧龙岗
山岗青青,轻云浮绕,岗如盘卧之龙;
孔明立马岗上,回首茅庐;
岗下田畴,诸葛均与童子正耨草
寻云
-
乙:各位好!首先作个自我介绍,我姓夏,是寰宇制片有限公司的编剧。近日,本公司正筹划拍摄一部新片--三顾茅庐,约好与本片胡导演在此商议此事,他怎么还没来?哎,你可来了,“胡导”。
甲:你好,你好,“夏编”。
乙:好嘛,一个瞎编,一个胡导。
甲:咱这三顾茅庐的剧本完成了吗?
乙:早完成了,就等您审阅了。
甲:好,当着大家的面,你先将剧情大体介绍一下。
乙:没问题,话说这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刘关张自桃园结义以来,那是屡战屡败,听闻隆中诸葛孔明之贤,于是三顾茅庐。本片分为三集,先说第一集:刘备准备亲往隆中相请诸葛亮,关云长讲话了:想那孔明一界布衣,何劳大哥亲自去请!
甲:打住,我说这三国故事流传几百年了,你说大家对这三顾茅庐熟悉吗?
乙:那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啊。
甲:既然大家都知道,那还用的着咱们拍吗?
乙:这个……
甲:咱拍的是“新三顾茅庐”,重点就在于“新”,至于如何出新吗?我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拍一部现代三顾茅庐。
乙:现代三顾茅庐?
甲:如今已是二十一世纪了,咱们就用现代的形式演义一段古代的故事,这正好满足广大观众的好奇心理,一定能大大提高收视率,咱哥俩那住房可都指着这片呢!
乙:那你说咱这戏怎么拍?
甲:现代三顾茅庐,咱首先得对这刘关张进行包装。
乙:包装?
甲:想那刘备是皇亲国戚,一方霸主,那得有老大的派头:一身西服,外套黑色风衣一件,围一条雪白长围巾,留大背头,那是油光发亮,口叼雪茄,皮鞋倍儿亮,走起路来那是呼呼带风。
乙:这什么形象啊?
甲:关张二人,虎背熊腰,身穿黑色皮夹克,留寸头,带大副墨镜,分列刘备两旁。
乙:这是俩保镖。
甲:重点还在于这语言,要符合二十一世纪的语言习惯。出发前这关云长说什么来着?
乙:想那孔明一界布衣,何劳大哥亲自去请?
甲:改啦,改啦!
乙:怎么改?
甲:关云长讲话了:老大,这姓诸葛的什么来头,这么大面子,让您老人家亲自去请?
乙:啊?
甲:刘备怎么回答?
乙:孔明乃当世大贤,我亲自一去又有何妨?
甲:改啦,这诸葛亮他可不简单哪,听说他是清华毕业,又在哈佛、剑桥深造多年,那是精通数理化,熟知史地生,人称“活字典”,乃是这襄阳城中的地头蛇呀。
乙:像话吗!那时他有清华、剑桥吗?
甲:这不突出了诸葛亮那学问大嘛!如今社会没几个文凭到哪儿都吃不开呀。
乙:嗨!
甲:下来呢?
乙:一路无话,到卧龙岗……
甲;怎么能一路无话呢?我想想啊,对,好些影视作品在这“行路”中运用音乐效果,叫什么“进行曲”,咱这里就用一段歌曲效果。你想那刘备去请诸葛亮那心情愉快啊!天气如此晴朗,阳光这般明媚,微风沙沙吹过,流水哗哗作响……
乙:好啊!
甲:(唱曲为:回娘家)风吹着杨柳他沙啦啦啦啦……
乙:回娘家啊?
甲:小河的流水他哗啦啦啦啦啦……兄弟仨人他坐着桑塔纳……
乙:桑塔纳?
甲:他们要去卧龙家。脚穿大皮靴,口中叼雪茄,发胶、摩斯全往那头上擦……
乙:嗨!
甲:左手红塔山,右手阿诗玛……
乙:这是要送礼。
甲:腰里还别着个大哥大呀,咿呀咿得儿尾。
乙:嗨!
甲:哎呀!
乙:怎么啦?
甲:转眼就到了卧龙家。
乙:嗨!
甲:下边这戏怎么演?
乙:刘备三人碰见书童。
甲:如今社会好象没书童呀?哎,这书童他是干什么的?
乙:整理书斋,陪读磨墨!
甲:对了,如今社会还是有书童的嘛,只不过是名称改了,性别变了。
乙:这是?
甲:女秘书!
乙:啊?刘备碰见诸葛亮的女秘书!
甲:没错,就这么演。
乙:好吧,刘备问到:夫人……
甲:人家还没结婚呢!
乙:娘子……这,这,我叫什么好呢?
甲:要叫秘书小姐。
乙:好,秘书小姐,请问诸葛先生何在?
甲:(学秘书的动作和声调)不巧,我家诸葛老板应美国总统之邀乘专机到白宫商讨海湾问题去了!
乙:啊?象话吗?
甲:这就无形中衬托出这诸葛亮身份不一般哪!
乙:那么,打扰了,请转告先生,刘备来访,告辞。
甲:回去路上那张飞不服啊……
乙:(学张飞)兄长,我看孔明一定在家,此人如此狂妄,小弟一条麻绳捆将他来!
甲:(阴险)不行,此人还有利用价值,我们不能玩黑的,这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乙:这刘备是反面人物哪!
甲:第二集,刘关张二顾茅庐。
乙:一路无话。
甲:(唱)风吹着杨柳他沙啦啦啦啦……
乙:好吗,又回一次娘家。到卧龙岗,见秘书小姐,刘备问到:小姐,孔明先生归来否?
甲:(学秘书声调)呆会儿,没见我正忙着吗?
乙:啊?是啊,如今是有这样的秘书,架子比老板还大。
甲:(学秘书声调)你预约了吗?
乙:预约?这个,这个,尚未预约,不过……
甲:没预约,那么对不起,诸葛先生没空,请您改日吧。
乙:请通报先生:当今皇叔、领豫州牧刘备来访。
甲:皇叔?哈哈,不好意思,现在我们诸葛先生正在陪英国首相进餐。
乙:啊?那……今夜可否?
甲:晚上陪丹麦公主跳舞。
乙:那……明日可否?
甲:明天与法国总理会晤,后天同俄国沙皇谈判……
乙:嗨!那,现在预约,何时能见?
甲:我查查,俩个月后吧。
乙:如此,刘备改日再登门造访,告辞。
甲:不送了。GOOD-BYE!
乙:好吗,洋话都出来了!
甲:刘关张三顾茅庐!
乙:(唱)风吹着杨柳他沙啦啦啦啦……
甲:这位也会了。
乙:小姐,孔明先生何在,刘备三次拜访。
甲:原来是刘先生哪!诸葛先生在家、在家,昨晚忙工作忙到深夜,还没起床呢,请在客厅稍候,请吸烟、请喝茶……
乙:这回变客气了。
甲:当、当、当……壁钟敲响了十二响。
乙:好吗,这诸葛亮一觉睡到十二点啦!
甲:诸葛亮那浑厚的男中音在隔壁卧室响起:大梦谁先觉,生平我自知。
乙:这个还是原话。
甲:夜饮二锅头,醒来日迟迟。
乙:哦,喝多啦!
甲:孔明沐浴更衣,在庄重的音乐声中,那是飘然而出。(走)
乙:当当……(唱婚礼进行曲)
甲:(恍然大悟)打住,婚礼进行曲哪!
乙:这曲子庄重……
甲:别胡闹了。诸葛亮见到刘备:哎呀,这不是刘先生吗?是哪阵风把您给吹来了,我说今儿早上喜鹊怎么叫个不停呢?
乙:这到是一段典型的现代开场白。孔明兄哪!
甲:我这可是夜猫子上宅--无事不来呀。
乙:嗨!
甲:(拿出礼品)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请笑纳。
乙:(假意推辞)你看你,来就来吧,还拿什么东西,见外了不是?
甲:我是来请先生涉足江湖,帮我对付曹操、孙权那两只老狐狸,统一天下,解放全国。
乙:这个吗?
甲:待遇问题,您大可放心。月薪一万怎么样?年底还有奖金、分红,给你配车,配司机,呼机、手机、商务通那是一个都不能少啊,分你一套四居室,将来革命胜利了,你作副总统!
乙:(不正面回答)请问皇叔的政府机构和人事安排可否告知?
甲:关羽任财政部长,专管批阅文件、签署合同,张飞任国防部长,统领海陆空三军,专管国防建设,带兵打仗。
乙:这样啊……那么,请问皇叔对当今世界风云变换及贵国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
甲:这个……这个……
乙:孔明虽坐隆中,天下已定三分!(拿出一张中国地图)皇叔请看!(当大家的面,分析地图)以曹操为首的魏系军阀,拥有上百万反动军队,设备精良、武器精锐,占据广大中原地区:而以孙权为首的吴系军阀却依仗长江天险,盘踞在江东一带;此两路敌军势大,我军不足与之正面冲突,当以游击战为主,阵地战为辅。而坐镇四川的刘彰却是缺乏军事头脑,毫无政治才能,我军当以荆州为踏板,出兵四川,在那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
甲:好,先生真是天才啊,我能认识先生真是三生有幸,请您务必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乙:可我现在是上有老,下有小,实在抽不开身啊!
甲:好吧,我命人在隆中为你家属建一幢小二楼,配一警卫班随时听调,另外这个待遇问题咱们还可以再商量,月薪再加一万,你看……
乙:好,我就帮你摆平曹操,搞定孙权!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剧本还真不错。
甲:我将咱这剧本拿去给台长审阅,台长看过之后,二话不说,立刻签署了两个鲜红大字!
乙:通过!
甲:胡闹!
王木生
-
最佳答案
张飞居室
张飞躺在床上气哼哼地,看见关羽进来忽的坐起。
张飞:“二哥,自从徐元直走后,大哥就像丢了魂,现在又要去请诸葛孔明,我不信兄弟三人打不下天下。”
关羽坐在张飞身旁:“三弟,我也不甚明白兄长的心思,但有一点,兄长所想比我等深远,凡事要听兄长的安排。”
张飞:“悉听尊便。”
刘备兴冲冲进屋:“二弟,三弟,礼物已齐备,前往隆中拜见诸葛孔明先生。”
张飞一下从床上蹦下来。
三人刚要出门。
报:“主公,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异常,特来相探。”
刘备:“莫非是孔明,快快有请。”
张飞:“大哥天天想孔明,这不,孔明找上门来。”
关羽:“三弟快快整衣出迎。”
门外,司马徽等候在门口。
刘备、关羽、张飞出门营入后堂。
刘备:“自别仙颜,因军务繁忙,有失拜访,今得光临,大慰仰慕之心。”
徽:“闻徐元直在此,特来一会。”
刘备:“因曹操囚其母,徐母派人驰书召唤,元直已回许昌。”
徽:“中曹操之计矣!素闻徐母贤良,虽为操所囚,必不肯驰书召唤其子,此书必诈,元直不去,其母尚存;若去,其母必死矣!”
刘备惊问:“何故?”
徽:“徐母高义,必羞见其子也。”
刘备:“元直临行,推荐南阳诸葛亮,其人如何?”
徽:“元直要去,自去便了,何又若他出来呕心沥血?”
刘备:“先生何出此言?”
徽:“孔明与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子皆为高人,然孔明更识大略,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
关羽:“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以此二人自比,是否太过?”
徽:“以我观之,非但可比此二人,还可与另二人相比。”
关羽:“哪二人?”
徽:“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刘备愕然:“不瞒先生,备正要同二位兄弟去隆中求见孔明先生。”
徽起身下阶相辞:“皇叔有事,不便打扰。”
刘备:“先生坐坐不妨。”
徽出门仰天大笑:“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也,惜哉!”言罢,飘然而去。
隆中 晨
不远处,青青一带山冈,林木葱葱,雾霭袅袅,如诗如画一般景致;
冈下,田畴青青,农人荷锄吆牛耕与田间;
在悠扬悦耳的竹笛声中,传来歌声:
苍天如圆盖,
陆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
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
辱者自碌碌;
南阳有隐居,
高卧眠不足。
刘备心旷神怡,兴奋异常地说:“此歌谣言尽人世炎凉,不知何人所作。二位贤弟,你们看看这景致,听听这歌声……”
刘备发现无人应对,回身,见关羽、张飞二人都耷拉着脸,一副无可奈何之相;
张飞低声嘟囔着:“要不是怕哥哥一人出门不便,谁有心来看什么景致,听这呀呀的歌……”
刘备:“你二人为何兴致不高?”
刘备没听见张飞的嘟囔,仍兴致勃勃地问关羽:“二弟,你说此处是否真有一派藏龙卧虎之气?”
关羽:“弟眼拙,看不出来!”
刘备:“三弟,你看如何?”
张飞:“只看见雾气腾腾。”
刘备哭笑不得;
一农夫荷锄赶牛迎面走来,刘备勒住马恭敬地问:“敢问一声,方才听田畴间歌声悦耳,词句清雅高深,此歌是何人所作?”
农夫:“卧龙先生所作。”
刘备:“卧龙先生住在何处?”
农夫:“此山之南,有一带高岗,就是卧龙岗。岗前林子中有茅庐,便是诸葛先生高卧之地。”
刘备大喜,匆匆谢过农夫,急急打马而去;
张飞、关羽相视苦笑一下,紧随其后。
卧龙岗
林木葱郁,小河潺潺;
石径通幽,竹枝掩翠;
竹林环抱一座茅庐,柴门半掩,竹帘垂遮,竹篱上青藤攀绕,野花点头,看得出主人情趣高雅,超凡脱俗;
刘备三人过小石桥,朝茅庐走去;
张飞见到柴门,抢先要去叩门,被刘备慌忙拉住制止;
只见刘备理衣整冠,一副恭敬模样儿;
关羽叹口气,不情愿地整理衣冠,做出恭敬状;
张飞哼哼着,偏将衣裳拉开,露出满是胸毛的前胸。
刘备回身见了,忙上前亲手为张飞整好衣裳;
刘备整好衣冠,抖擞精神,这才至柴门前,叩了几下,静静地等待着;
茅庐内未有动静,刘备又轻叩几声,这时,院内传来了脚步声,刘备忙后退两步,恭身而立;
柴门吱呀一声开了,刘备看都没看,躬身就拜。抬头看时,却见柴门里露出一张娃娃的脸;
小童:“何人叩门?”
刘备:“有劳禀报,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诸葛先生。”
小童一皱眉:“罗罗嗦嗦,我记不得这许多名字!”
刘备:“你只说刘备求见就是。”
小童:“先生今早已出门。”
刘备:“先生去了何处?”
小童:“踪迹不定,不知往何处去了。”
刘备:“先生几时能归?”
小童:“归期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
刘备一时没了主意;
张飞此时来劲了,嘴里唠叨:“大哥不见其人,闻声便拜,出来的却是个小娃娃,—”
关羽忙打断张飞的话:“三弟少说几句。兄长,既然先生不在,不如暂且归去。”
刘备惆怅地:“再等片时。”
关羽:“小童已说,先生归期不定,我等先回去,再使人来探听,待先生回来时再拜见不迟!”
刘备向童子:“如先生归来,烦请禀报刘备拜访之事。礼物且收下。”
小童:“礼物不能收,话已记下。”
刘备无奈,上马,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
小童吱呀一声关了柴门进去。
(未完待续)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