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t白
-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被誉为"茶仙、茶圣"。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
相关推荐
陆羽为什么能被奉为茶圣?他对中国的茶文化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在茶文化方面的发展是非常令人推崇的,也正是因为有它的存在,让很多人发现了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饮用;陆羽对于中国的茶文化起到了非常结束的贡献,也是路与把所有的文化总结起来,对后世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2023-06-20 21:31:453
陆羽简介:撰有茶经旧时被视为茶神
陆羽,唐学者。字鸿渐,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冈子,复州竟陵人。性格幽默诙谐,闭门著书,不愿为官。一度曾为伶工。与女诗人李季兰、僧皎然颇友好。以嗜茶著名,并对茶道有精深研究,撰有茶经,旧时被视为茶神。又能诗,但传世者仅数首陆羽的家世现已无从考证,传说他幼小时被父母遗弃,是一僧人把他收养的,他长大后,不想当和尚就逃离了寺庙离开了寺庙,陆羽漫无目的的走在大街上,这时他看到很多人围着看热闹,走近一看,人围里正玩杂技:吞刀吐火,扛鼎走索,劈砖钻碗,钻圈驯兽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些功夫,令他兴奋不已,简直着了魔。陆羽被这伙杂耍艺人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走到哪里,陆羽就跟到哪里,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逃出寺院无家可归的人等到天黑了,小陆羽向戏班的班头哭诉自己无家可归,想随杂耍戏班学艺,戏班师父十分同情他,便收留了他。从此,陆羽成了杂耍戏班中的一员,走街串巷,四处奔波,风餐露宿陆羽演技渐渐成熟了。演戏之余,他熟读前人传下的脚本,慢慢地自己开始学着编脚本写唱词。他先后写了谑谈三篇,写了教坊录,对戏剧作过一番研究和探讨。他很快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成了师父级的人物天宝五年春天,竟陵郡的官员们为给新任太守接风洗尘,命陆羽所在的戏班为他们表演戏剧。那天,陆羽的演技,赢得阵阵喝彩声,很受观众的喜欢演出完毕后,新任太守亲自召见了陆羽,赏赐他一些诗书,还给了他一个说书的书场,陆羽在说书攒了一些钱后到火门山拜邹墅为师学习儒家经文邹墅,是位饱学经书的老夫子,才华横溢,情操高洁,一生隐居不仕,名望极高火门山紧连龙尾山。陆羽来到火门山邹墅居处后,便潜心向邹墅学习。在诵读诗书之余,他常常到山上去采撷野茶,为邹墅烹制。对于陆羽的煮茶技艺,邹夫子十分赏识。火门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清澈,水质甘甜。陆羽用此泉水煮出来的茶,馨香醇厚。邹墅赞不绝口。有了邹墅的鼓励与支持,陆羽对茶事的兴趣更浓了,他除了实践之外,还进一步加以考察和研究五年以后,陆羽告别邹墅,开始了考察茶事的旅程陆羽先抵达义阳,到车云山、震雷山、云雾山、天云山、脊云山、黑龙潭、白龙潭等茶叶产区访问茶农,了解茶叶制作工艺、山区的土质以及天气的状况。他对于茶树的一芽二叶,白毫锋苗,都要亲口品尝,然后采集一部分制成标本保存陆羽接着又到光州、舒州、黄州、泰州和淮南各地茶区去考察那里的制茶工艺。第二年春天,陆羽又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巴山,采集了茶树标本,并为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想出了许多办法至德二年,陆羽渡江南下,遍访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沿途考察茶树的生长环境和生产情况,搜集了大量关于采茶、制茶的工艺庐山种茶历史悠久,东晋时,庐山已遍种茶树。到了唐代,庐山茶叶已远近闻名奇秀甲天下的庐山茶浓醇鲜甘,滋味清爽,是上等的好茶。在五老峰下,陆羽品尝了它拜别庐山,陆羽又慕名拜访了名重江南的湖州诗僧皎然,并和他经下了深厚的友谊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人,是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生卒年不详,生活于上元、贞元年间。皎然曾游历三江五岳,遍访古刹名寺,学识渊博皎然当时住在湖州南郊的杼山妙喜寺,是妙喜寺主持妙喜寺四周木树参天,茶林遍山,环境幽雅。陆羽在妙喜寺居住期间,常外出寻访山寺茶区,同皎然烹茶论诗,作诗谈画,过着悠闲的生活不久,陆羽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在湖州城郊将军山麓的苕溪旁,盖了一间房子,从此便定居下来宝应二年,陆羽又到苏州,随皎然看望了贬谪南巴后北归苏州的刘长卿。刘长卿很会写诗,皎然与他有文字之交。陆羽、皎然和刘长卿,在苏州一起游历了虎丘。在虎丘,陆羽品尝了清润甘甜的观音泉,并题写了天下第五泉五个大字清明时节,陆羽为弄清钱塘的茶叶品质,专程游览了美丽的西子湖,品尝了龙井茶,虎跑泉的好茶好水,并记下了当时杭州茶叶的制作过程无锡惠山上的泉水无色透明,含矿物质少,水质优良。煮茶后色泽明亮,滋味鲜甘。陆羽品尝后,誉此为天下第二泉。此后,天下第二泉之名为历代文士名流所公认。当地人为纪念陆羽,在泉上建了一座陆子祠堂贞元八年,年届花甲的陆羽又千里迢迢来到湖州的青塘另业,看望好友皎然,重游他往日去过的旧地。除此而外,便是闭门著书,他先后写成了茶经、吴兴历官记和湖州刺史记等贞元二十年冬天,茶圣陆羽在湖州的青塘别业去世,终年71岁陆羽一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著茶经,吟诗文,为中国的茶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前往妙峰寺陆羽坟前去凭吊他,尊奉他为茶圣。2023-06-20 21:32:111
茶圣陆羽的故事概括 陆羽传里面讲了什么故事
茶圣陆羽的故事概括 相传陆羽南下,一路考察了各地的茶叶,并且品鉴了很多泡茶泉水,曾著《水品》一文。一天,陆羽正在扬子江河畔考察,刺史李季卿碰巧遇见了陆羽,便邀请他同船而行。李季卿告诉陆羽说,听闻用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泡茶非常好,便派遣了随身小吏驾船前往取水。 小吏取水回来时候不小心将打满的江水洒了一半,为了掩人耳目,小吏舀了一些岸边的江水。小吏将水递给陆羽,陆羽尝了一口,连连摇头,称此水不是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李季卿再一次派遣小吏前往扬子江中心取水,回来后,陆羽尝了一口,认为第二次取的水才是扬子江中心的南零水。取水小吏十分佩服陆羽,便告诉了陆羽为何两次取水的味道不同,随后陆羽品茶鉴水的高超技艺很快就被传开了。 很多书籍都有记载陆羽的身世。有一说法是,陆羽被智积大师抚养成才,陆羽虽然生活在龙盖寺,但是他对佛家经典没有太高的兴趣。陆羽想要下山学习,智积大师并不支持陆羽这一想法。智积大师为了考验陆羽,便让他学习怎么才能煮出一杯有味道的茶。陆羽在学习的过程中,偶然遇见了一位老妪,她教会了陆羽泡茶的方法和技巧,并以茶为例。教给了陆羽很多为人处世的经验。不久之后,陆羽掌握了冲茶的精髓,便给智积大师泡了一杯茶。智积大师喝完后,便答应陆羽下山学习。 陆羽传里面讲了什么故事 《新唐书陆羽传》记:“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新唐书》对陆羽有了基本介绍,文中提及陆羽喜欢喝茶,曾写三篇关于茶的专著,对茶的起源,喝茶泡茶的方法,泡茶所用的器具都逐一研究说明,陆羽可以称得上是茶文化的佼佼者。 陆羽是一位其貌不扬的人,但是后人都被他的才华所折服。陆羽曾写过一本自传,书中开篇写到:陆羽,不知何许人也?自嘲式的悲凉迎面而来。在《新唐书》和《唐才子传》中,写到了陆羽的悲惨身世。陆羽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被父母抛弃在了竟陵西郊的一个石桥下。随后,智积禅师路过时听见桥下有大雁在哀鸣。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大雁用翅膀围护着一个小婴儿,小婴儿被冻得全身发紫,智积将男婴抱回了寺中收养。积公是一位得道高僧,他让儒士李公收养这名男婴,随后改名为李季疵。季疵长到七八岁时,李公夫妇打算回老家湖州。季疵便回到龙盖寺呆在积公身边,积公为季疵卜了一卦,积公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为季疵改名为陆羽。积公对喝茶有很深的见解,陆羽自幼深受熏陶,在品茶方面有很高的天分。陆羽十二岁时,离开了龙盖寺,为了生计陆羽先后做过丑角演员和编剧。 但是,关于陆羽身世存在争议一说。有说陆羽是一个弃儿,在陆羽所著的《茶经七之事》中,陆羽提到了家庭关系,他的远祖为陆纳,曾担任湖州太守一职。 后来,陆羽花费了26年时间,著成《茶经》一书。陆羽晚年时候,享有很高名气,但是轻薄功名富贵。随后,一直过着隐居生活,专注于茶文化的研究,于公元804年去世,享年72岁。 茶圣陆羽是谁及其资料 陆羽,字鸿渐,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和诗人。因为在茶道上有很卓越的贡献,被世人美誉为“茶圣”。陆羽生于公元733年,卒于公元804年,享年七十二岁。他所著作的《茶经》为中国的茶业发展做出了显著而卓越的贡献。 说起陆羽,不得不提的就是《茶经》一书了。陆羽在此书中,提到了很多新鲜的观点,让人们在饮茶中亲临其境般的体会喝茶的博大精深。《茶经》不过七千余字,但是却花费了陆羽26年的光阴。陆羽为了所提观点的准确性,他将自己转化为一个茶农,关于茶的多种方面力求面面俱到。陆羽在书中提出,茶有香味,世人在品尝茶叶之前,需要品茶香。所谓“嚼味嗅香”,才是喝茶的正确方式。想要喝到好茶,需要大费一番功夫。茶有自身的生长习性,也有采摘时节,更有喝茶时令。做法一旦有误差,不但不会喝到茶叶的真正味道,可能还会喝出病来。这些观点都是陆羽第一次提出,世人拜读《茶经》后,收获颇丰。 后人说,陆羽之后,才有“茶”字,也才有“茶学”。陆羽一生为茶学而努力,因为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使过程很累,很枯燥,天生乐观的陆羽,依然将这些困难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历练。读《茶经》知道陆羽的毕生所成,更从中体会出陆羽是一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人。 而他所著的《茶经》一书,丰富了世人对茶的认知,开启了茶业新时代。2023-06-20 21:32:181
陆羽在《茶经》中设计了多少种茶器?茶圣陆羽泡的茶叫什么?
一共设计了20多种茶器,他泡的茶叫做龙井茶,因为他是用井做的茶器来泡的,是特别的清甜的。2023-06-20 21:32:364
被称为茶圣的陆羽是干嘛的?
陆羽是唐朝的大家,是研究茶道的,但是他相貌丑陋,曾经在寺庙生活过, 能成就一番事业也是很不容易的了。2023-06-20 21:33:224
茶圣陆羽是哪个朝代的
茶圣陆羽是唐代的。陆羽,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陆羽不仅是茶圣,也是茶仙、茶神。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撰《茶经》三卷,对茶的种植、采制、性状、产地、烹饮、品质、器具等皆有论述。陆羽善于写诗,但其诗作世上存留的并不多,曾编写过《谑谈》三卷,《全唐文》存文五篇,《全唐诗》存诗二首。 陆羽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 陆羽所著《茶经》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分别为:卷一,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二,四之器;卷三,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酷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载有陆羽的一首歌,正体现了他的品质:“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2023-06-20 21:34:331
“茶圣”陆羽的故乡,是今天的哪里?
湖北天门市。这个地方在当时发展的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风景是非常好看的,现在的风景依旧非常好。2023-06-20 21:34:415
“茶圣”陆羽著有什么书?
陆羽被称为茶圣嘛,他所写的书当然是茶经了2023-06-20 21:36:1114
在陆羽之前,古人是怎么喝茶的?陆羽为什么能被称为茶圣?
古人最早开始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茶是用来解毒的,由古人直接嚼碎吃,“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2023-06-20 21:36:375
谁有关于茶圣陆羽的资料?越详细越好
我也在找,不过没好的,不然给你看看2023-06-20 21:37:422
茶圣陆羽有什么著作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全唐文》有《陆羽自传》。2023-06-20 21:38:011
茶祖陆羽什么时候死的?
陆羽72岁时病逝于湖州天杼山2023-06-20 21:38:081
在《茶经》中,陆羽设计了多少种适于烹茶、品饮的茶器?
二十五种好吗?2023-06-20 21:38:183
茶圣陆羽轶事三则
陆羽,就是唐朝时期、因撰写《茶经》而闻名于世,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茶圣。 在此来分享唐朝茶圣陆羽的三个比较不为人知的小故事:陆羽从小是个弃儿,被丢弃与芦苇丛中。后来被龙盖寺的高僧智积禅师抚养,留在寺庙里面煮茶打杂。 等到他10多岁的时候,智积禅师见陆羽悟性极好,且一出生就降临在佛寺门前,自然与佛门有缘,所以希望他可以熟读佛经、梯度出家、皈依佛门。 但小陆羽从小一看佛经就想打瞌睡,更重要的是:他认同的是儒学,对佛法根本不不感兴趣。听到禅师说想让他剃度当和尚、非常为难啊!但又不敢正面反抗。 这时候小家伙灵机一动,想到个点子。 他说:“师傅,虽然您是从芦苇荡里面把我捡来的。但不知道我在俗家还有没有兄弟。如果没有兄弟,而我又出家成了佛门弟子,那岂不是断了祖宗的香火。在儒家眼里,我就是一个不孝的...” 智积禅师听到这里非常生气:“大胆!你这臭小子竟敢胡说我佛门弟子不孝!”抄起家伙就想打他...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他孑然一身云游天下、四海为家,认真收集茶文化资料、著书立说。 他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绯闻女友,叫李治。 李治的原名为李季兰,是饱学儒士李松柏家的千金。只可惜后来李公家道中落、又被奸人所害、夫妇二人不幸去世。独留一个弱女子于世。这位大家闺秀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还会吟诗赋词、多才多艺。可怜父母双亡,被仇家卖入青楼、做一名雅妓,改名李治。后来被几位诗僧赎出,在女冠做一名道姑。 陆羽从师学成归来,发现阔别10年、两小无猜的儿时玩伴,此时已经亭亭玉立,是才貌双全的女文豪。但经历了人间沧桑,她已遁入空门,与古佛青灯相伴。 陆羽和李治两人久别重逢,一见面就抱在一起、哭成一团、互诉衷肠... 此后二人,一起品茶吟诗、整天眉来眼去的玩暧昧,可以说是“郎有情来妾有意”。才子佳人,是一对心心相印的恋人。 但无奈的是,李治曾经身陷烟花柳巷,又已遁入空门,做了道姑。两个人还怎能再想男婚女配之事呢? 真的是造化弄人! 后来,李治被征召入宫,给公主们教课。再后来又被人嫉妒陷害,招来杀身之祸。临死之前,她写了一首绝笔诗,留给陆羽: 竹马青梅心相连,玉蝶纷飞泪涟涟。 十年邂逅青丝断,开元冠里情绵绵。 可恨天子为私欲,汉宫高强音信绝。 今生连理天无意,来世比翼再结缘。陆羽在茶文化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在《茶经》中对茶叶的出处、制作、煮饮等论述得非常清楚。但他还有一绝,便是对水的研究。 唐朝状元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记载了一则“陆羽品水”的故事: 唐代宗时期,李季卿刺官湖州,经过维扬路上巧遇陆羽,便邀陆处士到扬子驿站一起吃饭。席间,李季卿问陆羽煮茶用什么水最好?陆羽回答说是扬子江的南零水。 李季卿便派了两名军士去取南零水。两名军士挑回水后,陆羽用勺在桶里漂了漂,尝了尝,断定那桶水不是南零水,而是附近的江水。这两名军士辩称他们的确取了南零水,当时在场的百余人可以作证。 陆羽不声不响,把那桶水倒掉一半后再尝,断言桶里剩下的水才是真正的南零水。这两个军士顿时傻了眼,诚惶诚恐地将实情一一道明,他们奉命取回南零水,却在返途中不小心将桶水荡失了一半。为了交差,他俩就取附近的江水将桶加满。 李季卿与在座的其他宾客都大为惊叹!李季卿便问陆羽:“既如是,所经历处之水,优劣精可判矣。” 陆羽于是将自己品鉴过的各地之水排出二十个等级。 陆羽可以尝一口水,就能说出水的出处。 这个有点神乎其神…不太敢相信其真伪。 但看一看《茶经》五之煮,关于煮水的技巧: 是说,水烧开了、滚一下。但不能烧太久,水烧老了就不能喝了...这个还是比较有道理的!—END—2023-06-20 21:38:321
茶圣陆羽是什么朝代的人茶圣陆羽所属的朝代
1、茶圣陆羽是唐朝人。2、陆羽,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唐代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3、陆羽生性诙谐,与女诗人李季兰、诗僧皎然交厚。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唐朝上元初年,陆羽隐居苕溪,撰茶经三卷,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皆有论述。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2023-06-20 21:38:511
茶圣陆羽咏茶的诗句
1. 关于茶圣的诗句 关于茶圣的诗句 1.关于茶文化的诗句 1、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译: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 3、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黄庭坚《品令·茶词》 译: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4、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黄庭坚《满庭芳·茶》 译: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5、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6、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洢《核舟记》 译: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8、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译: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9、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译: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10、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译: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2.茶圣陆羽的名言有哪些 你好 陆羽——禅茶一味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文章:翼而飞,毛而走,[口去]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原注:俞,当作渝。巴渝也间,以为比屋之饮。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病字头下奄]茶。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于戏!天育有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译者注:此处有脱文]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座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3.关于茶叶的诗句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糖嵯悴槐洌 钗队庑隆!?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选自《金瓶梅》) 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 (选自《金瓶梅》)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 (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唐·徐 夤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宋·范仲淹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元·林锡翁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清·陆廷灿御茶园里筑高台,惊蜇鸣金礼数该。 那识好风生两腋,都从著力喊山来。——清·周亮工武夷黄山一片绿,采茶农夫如蝴蝶。 岂惜辛勤慰远人,冬日增温夏解渴。——当代·郭沫若得天独厚大红袍,味到岩茶意气豪。 ——当代·潘主兰 一溪牵乱山,万绿沉竹筏; 上岸拾云去,岩前煮新茶。——当代·贾平凹《尝茶》 〖唐〗刘禹锡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4.关于茶文化的诗句 关于茶文化的诗句: 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 4.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6.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 钱起《与赵莒茶宴》 7.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陆游《幽居初夏》 8.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2023-06-20 21:39:071
从“茶圣”陆羽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酷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载有陆羽的一首歌,正体现了他的品质: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全唐诗第308卷007首〖歌〗》 我想这应该是现代人最欠缺的了2023-06-20 21:39:261
陆羽的《茶经》是哪个朝代问世的
陆羽的《茶经》是唐朝问世的。《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汉族茶文化的发展。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民间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2023-06-20 21:39:364
陆羽为什么被称为茶仙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汉族,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2023-06-20 21:39:512
典籍里的中国茶经中陆羽的扮演者
《典籍里的中国》茶经陆羽扮演者是王劲松,此王劲松非彼王劲松,他的艺名叫“气壳”。王劲松现在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他出生在哈尔滨,1990年考进北影。王劲松曾出演过不少的影视作品,比如《天下第二》、《第三军团》、《孙武》和《赵氏孤儿》等。他爱茶一生、写茶一生,倾尽毕生著成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他三岁沦为孤儿,一生无儿无女,却是一个享尽世间温情的人。他就是被誉为“茶圣”的唐代茶学家陆羽。3月5日晚八点档,《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将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八期,“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千年,带领观众在袅袅的茶香之中品读《茶经》,感悟陆羽“精行俭德”的传奇一生。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南方地区便有了饮茶风俗,到了唐朝时期,饮茶之风日盛。为了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需要,陆羽(字鸿渐)在定居浙江湖州期间,将积累有关茶的知识和经验总结出来,著成《茶经》。书中内容涵盖与茶相关的历史文化,茶叶从生产、加工到消费各个环节的技术,以及由此而来的品饮艺术等,让茶文化上升到一个全新阶段。2023-06-20 21:39:581
典籍里的中国陆羽在第几集
第三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第三集是关于陆羽和《茶经》的,该集的标题是《茶事之秘》。2023-06-20 21:40:161
茶圣陆羽是美国的国父?
最近,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一项提案,选举唐代中国的茶圣陆羽作为国父,而且,特朗普为此发去了贺电,有许多州还举行了狂欢。看到这则消息,笑得我不行不行的。美国人这是要干嘛?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这是在取悦中国,忽悠中国么? 发布这则消息的是一个叫做“龙门说事”的网友,他说,陆羽之前,美国有56位国父,给人的印象是,美国人但凡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到处找爹。网友调侃说,生意做的很好的范蠡,善用兵的孙武,讲究养生的李时珍,都有可能成为美国的国父。 以美国人的傲慢,即使在疫情严重的时刻,也不大可能去取悦中国人,这件非常奇葩的事情,表明了不同民族思维模式的不同,对于美国民众乃至于美国总统有奶便是娘的实用主义,我们往往嗤之以鼻 ,很不习惯。2023-06-20 21:40:221
陆羽被誉为什么
茶圣2023-06-20 21:40:443
"茶圣"陆羽的老师是谁?
陆羽的老师便是龙盖寺的智积大师,陆羽在他的影响之下,对茶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学习了茶文化最终成为一代宗师。茶叶在我国的历史悠久,它不仅清香扑鼻,而且有着丰富的茶文化,历朝历代茶叶都是非常尊贵的东西,即便在饮品众多的今天,茶叶仍然占据着重要位置,而被尊称为茶圣的陆羽,对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陆羽出生在一户普通家庭,父母辛苦劳作一年只能勉强混个温饱,陆羽长到一岁的时候,不仅容貌很丑,还有很严重的口吃,被父母嫌弃,之后将他遗弃在荒郊野外。恰好当时是夏日,陆羽在野外坚持了三四天的时间,被外出化缘回来的智积大师发现,智积大师是龙盖寺的得道高僧,心生怜悯,不忍心失去一条鲜活的生命,便将陆羽抱回了寺庙,命一个小和尚精心照顾他。恰好智积大师的好友到庙中拜访,这位好友成亲多年都没有子嗣,见到被遗弃的陆羽非常喜欢,和智积大师商量之后将陆羽带回府中教养。在陆羽八岁的时候,智积大师的好友举家搬到龙盖寺附近居住,这给了陆羽很大的方便,他经常溜出府来到龙盖寺,跟随在智积大师的身边。智积大师研习佛法的空闲时间喜欢品茶,对于茶叶的烹调有着独到的见解,陆羽在身边耳濡目染之下渐渐对茶叶有了浓厚的兴趣。陆羽跟随智积大师学习种茶,采茶,分辨茶叶的好坏以及如何泡茶,日积月累之后陆羽的茶文化越来越深厚,之后陆羽决定放弃学业,专心研究茶文化。为了更好的学习,陆羽走遍大江南北,和种植茶叶的茶农认真交谈并做好记录,而且陆羽还亲自访遍各处的泉水,总结出最适合烹茶的水,并著书传世。2023-06-20 21:40:501
茶圣陆羽是唐朝哪个时期的,他的生平事迹?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汉族,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全唐文》有《陆羽自传》。 据《新唐书》记载: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 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天宝中,州人酺,吏署羽伶师,太守李齐物见,异之,授以书,遂庐火门山。貌侻陋,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朋友燕处,意有所行辄去,人疑其多嗔。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也。久之,诏拜羽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贞元末,卒。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有常伯熊者,因羽论复广著茶之功。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临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执器前,季卿为再举杯。至江南,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2023-06-20 21:41:181
十二圣的茶圣陆羽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于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翁,又号竟陵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门县)。陆羽是个弃儿,自幼无父母抚养,被笼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所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据《纪异录》载,唐代宗时曾召积公入宫,给予特殊礼遇,可见也是个饱学之士。陆羽自幼得其教海,必深明佛理。积公好茶,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艺茶之术。不过晨钟暮鼓对一个孩子来说毕竟过于枯燥,况且陆羽自幼志不在佛,而有志于儒学研究,故在其十一、二岁时终于逃离寺院。此后曾在一个戏班子学戏。陆羽口吃,但很有表演才能,经常扮演戏中丑角,正好掩盖了生理上的缺陷。陆羽还会写剧本,曾“作诙谐数千言”。陆羽与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过往甚密,皇甫兄弟同样对茶有特殊爱好。陆羽在茶乡生活,所交又多诗人,艺术的薰陶和江南明丽的山水,使陆羽自然地把茶与艺术结为一体,构成他后来《茶经》中幽深清丽的思想与格调。2023-06-20 21:41:361
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是什么?
《茶经》茶圣陆羽说茶不能不说陆羽,陆羽的身世颇有传奇色彩。陆羽本是一名战祸中难民的弃儿,由竟陵龙盖寺住持积公从湖边抱回收养,转托于李老家中。童蒙时代接受儒学,后来在积公身边当小沙弥,兼作僮役,抄写经文,学习佛事,供奉茶水,服侍师父。他不愿为僧,却爱读诗文,曾与积公辩论佛儒之道激怒了师父,被罚为贱役,洗厕刷墙,割草放牛,并常受师兄的鞭挞。繁重的劳务,加上严酷的折磨和责罚,都不能使生性倔强的陆羽回心转意。他决不皈依佛门。13岁时,终于逃离了龙盖寺,独自谋生。最初他匿身于杂耍戏班里,充当丑角。时而替戏班编剧本作曲。以后又撰写“谑谈”三篇,在戏台上表演后博得观众好评,卖座率高,他的名气也因此大了起来。虽然如此,他在空闲时仍手不释卷,学业较前更加进步。李齐物谪守竟陵,巧遇陆羽,发现其材可以深造。于是升他为伶师,亲授诗文,还推荐他去火门山邹夫子门下授业,使他有机会苦学七年。天宝11年(公元752年),陆羽19岁,学成下山,回到竟陵城外的西湖畔。陆羽为人正直,讲义气,守信用,多诙谐,善言谈,生性淡泊,不慕名利,到处为家,随遇而安,他当过地方小官,在他任职期间,以傣禄所得积了一些钱。有了钱,他也知道享受。可他的享受与众不同。他不求生活奢侈,而是买了最好的茶叶和茶具。烹煮香茗与朋友同享,这是他唯一的乐趣。这与从小就在龙盖寺受积公泡茶的影响分不开。他由嗜茶而对茶进行研究,终于形成了一种向社会推广的学问。从那时起,他已决心写《茶经》,让后人都知道种茶、焙茶的技术以及饮茶、品茶的益处和乐趣。不久,李齐物改官别处,朝廷另派礼部郎中崔国辅来竟陵郡。崔也时常邀陆羽宴游,共品佳茗。两人过从甚密,遂成莫逆。陆羽的志趣不在功名利禄,而是以身许茶。他的抱负和决心得到崔国辅的赞许和支持,崔公将自己心爱的白驴,乌犎牛和文槐书函赠送给陆羽,并乘船亲自送他出西江之滨。21岁的陆羽,从此开始了对茶的考察游历。他一路风寒,饥食干粮,渴饮茶水,经义阳、襄阳,往南漳,进入四川巫山。每到一处,都与当地村叟讨论茶事,详细记入“茶记”。还将各种茶叶制成大量标本,随船这回竟陵。最后隐居苕溪,从事对茶的研究著述。他历时五年,以实地考察茶叶产地32州所获资料和多年研究所得,写成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研究著作《茶经》的初稿。以后又经增补修订,于五年后正式出版,时年已47岁。历时26年完成这部巨作。《茶经》面世后,陆羽名扬海内。不久唐皇慕名而召见他,有意留他在京为官,但他陈辞不就,仍周游各地,推广茶艺,影响所及,茶事大盛。唐朝以前,茶的用途不广,一般只把它当作药用,仅少数地区以茶作饮料。茶盛于唐,是陆羽出世之后,竭力主张饮茶,于是茶的地位日益提高,自此以后,茶因此成为有经济价值的商品,致使朝廷要征收茶税。又因文人墨客士大夫饮茶之风日盛,饮茶品茗遂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此,人们归功于陆羽以身许茶的精神和他的《茶经》。陆羽72岁时病逝于湖州天杼山。死前,他有一首《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充分体现他的人品似茶叶一般清纯。2023-06-20 21:41:523
中国文史十六圣
网上找找。2023-06-20 21:41:592
茶经是谁写的?
《茶经》是著名的唐朝复周竟陵郡人,‘茶圣"陆羽写的。2023-06-20 21:42:072
一位弃婴的逆袭,陆羽如何成就茶圣?他的茶技究竟有多高?
茶圣陆羽不在乎功名利禄,一生都为风茶艺而奉献。2023-06-20 21:42:158
谁能阐述陆羽 对茶道文化的贡献
陆羽在茶道方面做出的贡献:陆羽的《茶经》,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 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 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以茶字当头排列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和以茶致富。 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饮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将中国茶叶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2023-06-20 21:43:091
陆羽为什么会被后人尊称为“茶圣”?
没有那么多因为2023-06-20 21:44:154
陆羽《茶经》全文及翻译
茶经》文|陆羽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duō)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bīng lǘ),蒂如丁香,根如胡桃。译文: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木。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达几十尺。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杆粗到两人合抱的。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摘到芽叶。茶树的树形像瓜芦。叶形像栀子。花像白蔷薇,种子像棕榈。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jiǎ),三曰蔎(shè),四曰茗,五曰荈(chuǎn)。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jiǎ)疾。译文:“茶”字的结构,有的从“草”部,有的从“木”部,有的“草”“木”兼从。荼的名称有五种:一称茶,二称槚,三称蔎,四称茗,五称荈。种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色粘土最差。一般说来,茶苗移栽的技术掌握不当,移栽后的茶树很少长得茂盛。种植的方法象种瓜一样。种后三年即可采茶。茶叶的品质,以山野自然生长的为好,在园圃栽种的较次。在向阳山坡,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芽叶呈紫色的为好,绿色的差些;芽叶以节间长,外形细长如笋的为好,芽叶细弱的较次。叶绿反卷的为好,叶面平展的次之。生长在背阴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质不好,不值得采摘。因为它的性质凝滞,喝了会使人腹胀。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huì)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qí nǐ),使六疾不瘳(chōu)。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译文:茶的功用,因为它的性质冷凉,可以降火,作为饮料最适宜。品行端正有节俭美德的人,如果发烧,口渴,胸闷,头疼,眼涩,四肢无力,关节不畅,喝上四五口,其效果与最好的饮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但是,如果采摘的不适时,制造的不精细,夹杂着野草败叶,喝了就会生病。茶和人参一样,产地不同,质量差异很大,甚至会带来不利影响。上等的人参出产在上党,中等的出产在百济、新罗,下等的出产在高丽。出产在泽州、易州、幽州、檀州的(品质最差),作药用,没有疗效,更何况比它们还不如的呢!倘若误把荠苨当人参服用,将使疾病不得痊愈,明白了对于人参的比喻,茶的不良影响,也就可明白了。二之具籝(yíng),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jǔ)。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译文:籯,又叫蓝,又叫笼,又叫筥。用竹编织,容积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是茶农背着采茶用的。灶,无用突者,釜,用唇口者。译文:灶,不要用有烟囱的(使火力集中于锅底)。锅,用锅口有唇边的。甑(zèng),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箪之,篾(miè)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箪,既其熟也,出乎箪。釜涸,注于甑中,又以谷木枝三亚者制之,散所蒸牙笋并叶,畏流其膏。译文:甑,木制或陶制。腰部用泥封好,甑内放竹篮作甑箅,用竹片系牢。开始蒸的时候,叶子放到箅里;等到熟了,从箅里倒出。锅里的水煮干了,从甑中加水进去。也有用三杈的榖木翻拌。蒸后的嫩芽叶及时摊开,防止茶汁流走。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译文:杵臼,又名碓(用以捣碎蒸熟的芽叶),以经常使用的为好。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译文:规,又叫模,又叫棬(就是模型,用以把茶压紧,并成一定的形状),用铁制成,有的圆形,有的方形,有的像花的形状。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译文:承,又叫台,又叫砧,用石制成。如用槐树、桑树做,就要把下半截埋进土中,使它不能摇动。檐,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檐置承上,又以规置檐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译文:檐,又叫衣,可用油绢或穿坏了的雨衣、单衣做成。把"檐"放在"承"上,"檐"上再放模型,用来制造压紧的饼茶。压成一块后,拿起来,另外换一个模型再做。芘莉(bì lì),一曰羸子,一曰篣筤(páng làng)。以二小竹长三赤,躯二赤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土罗阔二赤,以列茶也。译文:芘莉,又叫籯子或篣筤。用两根各长三尺的小竹竿,制成身长二尺五寸,手柄长五寸,宽二尺的工具,当中用篾织成方眼,好像种菜人用的土筛,用来放置茶。(有诗云:筤篣晓携去,蓦个山桑坞。开时送紫茗,负处沾清露。歇把傍云泉,归将挂烟树。满此是生涯,黄金何足数。)棨(qǐ),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译文:棨,又叫锥刀,用坚实的木料做柄,用来给饼茶穿洞眼。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译文:扑,又叫鞭,竹子编成,用来把茶饼穿成串,以便搬运。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译文:焙,地上挖坑深二尺,宽二尺五寸,长一丈,上砌矮墙,高二尺,用泥抹平整。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译文:贯,竹子削制成,长二尺五寸,用来穿茶烘培。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译文:棚,又叫栈。用木做成架子,放在培上,分上下两层,相距一尺,用来烘焙茶。茶半干时,由架底升到下层;全干,升到上层。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谷皮为之。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两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字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译文:穿,江东淮南劈篾做成;巴山峡川用构树皮做成,用来贯串制好的茶饼。江东把一斤称"上穿",半斤称"中穿",四两、五两(十六两制)称"下穿"。峡中则称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穿"字,先前作钗钏的"钏"字,或作贯串。现在不同,"磨、扇、弹、钻、缝"五字,字形还是按读平声(作动词)的字形,读音却读去声,意思也按读去声的来讲(作名词)。"穿"字读去声,表示一个单位。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傍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煻煨火,令煴煴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译文:育,用木制成框架,竹篾编织外围,再用纸裱糊。中有间隔,上有盖,下有托盘,旁开一扇门。中间放一器皿,盛有火灰,使有火无焰。江南梅雨季节,加火除湿。2023-06-20 21:44:401
陆羽作品
陆羽作品有:《茶经》、《六羡歌》、《会稽东小山》、《句》陆羽(约733-约804),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 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唐代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茶圣”陆羽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主要有以下几首:《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惟羡西江水,曾向金陵城下来。《句》辟疆旧林间,怪石纷相向。绝涧方险寻,乱岩亦危造。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陆羽《句》《会稽东小山》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2023-06-20 21:45:011
修改病句:《茶经》的作者是誉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写的。
修改后的:《茶经》的作者是誉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主语:作者谓语:是宾语:陆羽主语的定语:《茶经》的谓语的定语:誉为“茶圣”的唐朝人此句中没有状语和补语。2023-06-20 21:45:221
“茶圣”陆羽是哪个朝代的人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被誉为"茶仙、茶圣"。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2023-06-20 21:45:302
为什么尊称中国的陆羽为“茶圣”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道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2023-06-20 21:45:392
为什么将陆羽称作茶神?
陆羽创造了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时代的标志,陆羽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称为“茶神”。他是唐朝时期的人,出生在湖北天门,是个孤儿,没人知道他的身世及父母。2023-06-20 21:46:002
陆羽本是一个弃婴,他是如何成为人人敬仰的茶圣的?
没图没真相,不回答不了你的问题,不过你可以截图,把图片发网上,或者发到你的朋友圈,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相信总有几个知道的网友会告诉你的,实在不行的就问一下你身边的朋友,或者你平时玩得比较要好的朋友,我个人只能这样建议你了,也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2023-06-20 21:46:0811
"唐代茶学家陆羽为何被尊为""茶圣""?"
因为他这个人对茶的研究非常的大,而且研究非常的深刻,所以说他才会被尊称为茶圣。2023-06-20 21:47:145
陆羽的童年十分悲惨,但他却被后世称为茶圣,他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陆羽从小生活在寺庙,童年生活很悲惨。但他不喜欢呆板的寺庙生活,离开了寺庙。他走遍大江南北,深谙茶道,有“茶圣”之称。2023-06-20 21:47:559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曾说“淮南茶,光州为上”,就是指哪儿的茶叶。
【光州,古指今河南潢川等地】【淮南茶光州上】光州,古指今河南潢川等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种茶始于东周。那时茶由原产地云贵川从川陕大道先传入陕西南部汉中地区,再沿汉水传到东周的政治经济中心——河南。在气候温和的南部生根,再向北、向东发展。向北发展到怀州(今河南沁阳),向东沿义阳(今河南信阳)、光州(今河南潢川、光山、商城等),到安徽的西部寿州(今安徽的六安)。形成淮南茶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到唐代,淮南茶区已成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北的茶区。陆羽《茶经》中记载:“淮南茶,光州上,义阳郡、舒州(今安徽舒城)次,寿州下,蕲州(今湖北蕲春)、黄州(今湖北黄冈)又下。”茶圣陆羽告诉人们:唐代八大茶区之一的淮南茶区,光州所产的茶最好。古时淮南茶区包括七个州郡,即光州、义阳郡、舒州、寿州、蕲州、黄州、扬州。光州是七州郡之一,也是产茶最好的一个州。当时的州府就设在潢川。 到了宋代光州茶更加发展。淮南茶区设了23个山场(当时官方设立收购茶叶的点,是榷茶的一种形式),就有两个在光州的商城和子安。据宋代沈括的《本朝茶法》中记载:在各山场的交易中,商城每年茶叶交易量40533斤,子安每年的茶叶交易量22803斤,两场共63336斤,占整个淮南茶区茶叶产量的7.2%,再加上外场的收购可达10%。 另外,据陆廷灿《续茶经》中讲:当时全国有26种名茶,光州就有3种。书中说:“东首、浅山、薄侧出光州。”这说明光州茶到唐宋时代不但有一定的规模,而且有了名茶。 到宋太宗时期,全国茶叶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淮南茶区首先出现了散茶。《宋·食货志》上有这样的记载:“茶有两种,曰片茶(饼茶)、曰散茶……散茶出淮南、归州、江南荆湖,有龙溪、雨前、雨后、绿茶之十一等。” 到明代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贡茶正式废团茶而改散茶。《明会典》中记载:“洪武二十四年九月,诏建中岁贡上供茶,罢团茶。令茶户惟采散茶。有司勿与,天下茶额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 光州散茶也是在这次“散茶出淮南”的变革中出现的。据说开始是模仿六安小把茶制法,后来又融入龙井茶制法,形成了毛尖茶。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信阳毛尖制法。1915年信阳县所做的毛尖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从此信阳毛尖就成了河南省的绿茶代表,即光州、义阳郡的代表名茶。此后,在1958年信阳毛尖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0年信阳毛尖又被国家授予银质奖。于是,信阳毛尖盛名于国内外,生产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01年,已有信阳毛尖茶园34000公顷,占河南茶园总面积的90%;产量每年达7800吨,占河南茶叶总量8200吨的95%。现在的信阳毛尖产区是:信阳、潢川、光山、罗山、商城、固始等县。产量主要集中在信阳等地。由于原光州的所辖区与信阳的自然条件、气候地貌基本相同,又制定了统一制茶标准,从而使“淮南茶,光州上”得到了充分发扬。2023-06-20 21:48:301
《陆羽与茶经》 陆羽为什么会被后人尊称为‘茶圣’?
因为陆羽写了茶经2023-06-20 21:49:062
陆羽在茶道方面做出了什么贡献
陆羽写的茶经~~陆羽 一名疾,字鸿渐,号季疵,别号桑苎翁,自号竟陵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约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生;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卒。农学。 陆羽对茶更是有着特殊的兴趣和感情,经常与皎然、朱放等论茶,对茶的植物学特性、采制、烹煮和饮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和研究。 他一生的著述不少,然而“世所传者特《茶经》,他书皆不传”。 《茶经》是一部历史和实际考察相结合的关于茶的专著。全书分为十经,七千余字。观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茶树的植物学特性及其加工制造,“一之原”记茶的名称考订、茶树的性状特征、生境、栽培、品种鉴定和利用;“二之具”记采茶工具;“三之造”记茶叶的加工;“八之地”记茶树的地理分布。其二,烹茶和饮茶。“四之器”记煮茶和饮荼工具;“五之煮”记饼茶的烹茶(烤、煮、酌)法;“六之饮”记饮茶法;“七之事”为历史资料汇编。前者与农学有关,而以“一之原”为其主要内容;后者则与饮茶有关,而以“五之煮”为其主要内容。 史书上称,由于《茶经》的问世,“天下益知饮茶”,虽有夸大之词,但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确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的种茶、制茶、煮茶和饮茶法在6—7世纪已先后传入朝鲜。日本佛僧不空、最澄在8世纪中叶至9世纪初先后带去饼茶、茶子,并植于日本滋贺县。后来在高僧澄西的倡导下。把煮茶、品茶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茶道。 茶道还吸收了宋代寺院的行茶仪式,不仅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交际手段,而且在佛寺中成为布道传法、修禅养生的方式。无一不受陆羽《茶经》的影响。可以说,日本的 茶道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而陆羽正是茶文化的传播者。 所以后人尊称陆羽为茶圣---茶业的祖师爷2023-06-20 21:49:214
读了茶圣陆羽的读后感
我不知道没看过2023-06-20 21:49:313
37度啤酒是什么意思
把啤酒热到37度。37度啤酒就是把啤酒热到37度,正常啤酒是没有37度的,通常说啤酒8度、10度、11度等。啤酒酒标上的度数一般有两个,一个代表酒精度数,在百分之3到百分之5左右。而一个代表的是麦芽汁浓度,在6度到20度之间,两者的代表符号不同,一般麦芽汁浓度越高,酒精度数越高。2023-06-20 21:39:111
啤酒上的酒精度3.6%vol是什么意思?
它并非指酒精度.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如50度的酒.啤酒酒标上的度数与白酒上的度数不同,它的含义为原麦汁浓度.西方国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包装上一般也是写%v/。3.6%是体积分数,也就是说含有330*0.036=11.88ml纯酒精,酒精密度约为0.8g/ml,那就是含有11.88*0.8=9.5克纯酒精。不知道你说的算下来多少度的酒是什么意思,国内的啤酒一般都是用原麦汁浓度表示浓度的,酒精度3.6%的原麦汁浓度一般在9°P左右。2023-06-20 21:39:511
原麦汁浓度11.0°p是什么意思
原麦汁浓度8.0°p是proof(酒类的标准酒精度)的缩写.西方国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copy量,规定200proof为酒精含量为100%的酒.如100proof的酒则是含酒精50%.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重量比和体积比可以互相换算.啤酒酒标上的度数与白酒上的度数不同,zhidao它并非指酒精度,它的含义为原麦汁浓度,即啤酒发酵进罐时麦汁的浓度。也就是说酒标上标有8度P指的是它是用含糖量为8度的麦牙汁酿造而成的啤酒.酒精度是%前的数字,意思是酒精含量占体积的百分比,(包装上一般也是写% v/v)原麦汁浓的原料它是原料标里的。原麦汁浓度8.0°p是酒精度 。原麦汁浓度即原麦芽汁浓度,啤酒的“度”指的是麦芽汁的浓度,“原麦芽汁浓度”是鉴定啤酒的一个硬性参考指标,是啤酒潜在烈性的代表性标志。啤酒是一种以小麦芽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的酒精饮料,含有二氧化碳、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低分子糖、无机盐和各种酶 。啤酒有“液体面包”的称呼,一个轻体力劳动者,如果一天能饮用1L啤酒,即可获得所需热量的三分之一 。 一般人饮用啤酒以每天不超过300毫升为佳,过量饮啤酒会破坏细胞功能,发生乙醇中毒,经常性大量饮用啤酒还会导致肥胖 。2023-06-20 21:39:571
酒精度数的表示法有哪几种
20℃ 条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酒精,这个比是酒精体积占总体积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或用编号GI表示。从1983年开始,欧洲共同体统一实行GL标准,即按酒精所占液体容量的百分比为度数,用符号“°”表示。这是一个国际单位,中国酒的酒度表示方法基本采用标准酒度法表示。比如茅台酒酒度为53,也就是每100毫升酒液中含53毫升的纯酒精。而在英国和法国等国,有时会将之称为“盖·吕萨克”酒度,以发明他的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而命名。但严谨的讲,由于盖·吕萨克酒度指的是15℃时测得的数值,所以两者之间还是有微小的差别的。在美国,一些州的法律和税收政策规定酒厂使用ABW标准即Alcohol By Weight,也就是指质量而非毫升。所以一些酒厂,特别是啤酒厂,特别是低度数的啤酒的酒标上,会印有ABW,而非ABV。对低度数来说,它们的对应关系约为:ABV*4/5=ABW美制酒度Proof(Degrees of Proof US)美制酒度用酒精纯度(Proof)表示,1个酒精纯度相当于0.5%的酒精含量。2023-06-20 21:38:512
p啤酒稀释而成的啤酒是什么
啤酒上的P 啤酒的麦芽浓度那个P是proof(酒类的标准酒精度)的缩写 啤酒酒标上的度数与白酒上的度数不同,它并非指酒精度,它的含义为原麦2023-06-20 21:3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