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迁
-
分类: 理工学科
问题描述:
见题.
解析: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 *** 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 *** 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岸。根据现有的古文物及历史文献资料,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抗日战争中,当沿海沦陷和滇缅公路被日寇截断之后,“茶马古道”成为中国当时唯一的陆路国际通道。茶马古道简介
世界海拨最高的古文化传播通道——茶马古道
每次打开地图,我的视线立即会被亚洲大陆中部的奇异地貌所吸引。这里高山群峙,大江汇集,呈南北纵向,仿佛是地球母亲紧蹙的眉头。这就是著名的横断山脉。山脉西侧,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北方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土高原,东边是奇妙的云、贵、川地区,南面是富饶的东南亚、南亚诸国。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在滇、藏、川“大三角”地带的高山峡谷、原野丛林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
踏上古道,古道石板上嵌有的二寸多深的马蹄印历历在目,欲说风尘;道旁的嘛呢堆上刻画着各种神佛像和宗教箴言,几经沧桑;深山的洞穴中,陡岩下,时时可见森森白骨;许多岩洞、道旁被火烟熏得黝黑的巨石在倾述着无数代马帮风餐露宿、如歌如泣的传奇经历;上了年岁的老人喝着酥油茶,用苍凉的声音向人们讲述着千百年来茶叶入藏的故事……
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最险峻也最遥远的文化传播古道之一——茶马古道。
中华民族拥有一个地理上自成格局的生存空间,要发展,要交流,就必须打破地理环境的拘束。“茶马古道”作为大西南地区自古以来联接地域文化,打通对外交流途径的道路,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大致说来,茶马古道的主要线路有这么两条:一是从云南的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甸、奔子栏、德钦到 *** 的左贡、邦达、然乌、察隅或昌都、洛隆、边坝、嘉黎、工布江达、 *** ,再经由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一条是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理塘、巴塘、昌都(或从康定到甘孜德格、昌都),与上述线路重合,到 *** ,再到尼泊尔、印度;或经阿里西行克什米尔。在两条主线沿途,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蛛网般密布在这一地带的各个角落,将滇、藏、川“大三角”区域息息相关地联络在一起。
在过去,这些道路无一例外全靠马帮、牦牛帮连接起来。是他们一步一步踩踏出了茶马古道。就是这千千万万马帮、牦牛帮抛家别子,风餐露宿,常常逾年不归的来来往往,从一个山谷到又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到另一个村寨,硬是踏出了一条山道,终于“流淌”成各地间相互沟通的“生命”大动脉,成为大西南地区的联系纽带,成为中国与外面世界沟通的又一条通道。那些马帮集中住足停留,进行商品集散的驿站,往往就成了后来的城镇。古道上经济物资的大量交流,必然带来相应的其它文化的传播和相互影响,更由于行进在茶马古道上的“马帮”这种极特殊的“载体”,使得茶马古道逐渐形成了联系沿途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
“茶马古道”的历史渊源
在水、陆、空交通发达的今大,对很多人来说,从未听说过什么由横断山脉东侧的云南和四川进入世界屋脊____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自遥远的、开放的唐代开始,直到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修通为止。至今,在短途区域里,仍在通行。
(一)茶马古道的起源
1、旧时,昌都沟通外地的人畜小道,是由于人畜长期行走而自然形成的。
在陡峭的羊肠小道和绝壁上开凿极为简陋的栈道、云梯,十分险峻,行走极为艰辛。1930年出版的《 *** 始末纪要》一书,形容 *** 交通状况时说:“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环境,昌都地区交通运输一直处于人背畜驮的骡马驿道原始状态。
2、公元7世纪,昌都地区的路道状况。
唐仪凤至调露年间,吐蕃占领了滇西北广大地区,并在吉比顶设置了神川都督府,派一员大伦统领,在滇西北设立了16个军事据点,史称铁桥16域。昌都境内各宗(县)都有人畜小道相通,山区过河路涧有溜索和溜索桥,少数江河上还架有石木结构分层向前延伸的悬臂桥和铁索吊桥。15世纪的噶举派僧人汤东杰布,编演藏戏,募铁造桥。传说他曾建造58座铁索桥和60座木桥,昌都索曲铁索桥就是其中的一座。过去,昌都境内的溜索桥、溜筒桥和伸臂桥最多。
3、唐初,吐蕃南下,在中甸境内金沙江上架设铁桥,打通了滇藏往来的通道。
吐蕃把比较发达的高原畜牧业、水利、冶炼技术传入中甸和滇西北地区,而南昭的传统工艺和茶叶为吐人所喜爱,神川铁桥成为畜产品和茶叶交易的枢纽,形成“茶马互市”、“绢马交易”的肇端。隋唐时,驿道交通进一步发展,从长安经兴元、利州(今广元)、剑州(剑阁)、成都、彭州的驿道可通昌都;唐蕃通婚后,从四川经昌都至吐蕃的驿道有:“西山路”、“灵关路”、“和川路”三条。
4、宋代,“关陕尽失,无法交易”,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转移到西南。
据史书记载,唐时 *** 就有了饮茶的习惯。到了宋代,“茶马互市”成为藏汉民间交往的主要贸易活动。因此,进藏路线也称“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有川、滇两条,一是四川雅安产的砖茶(获茶),以康定为集散地,马帮由此上路,经甘孜、昌都到 *** ,转运 *** 各地:另一是云南版纳、思茅产的砣茶(碗茶),以大理为集散中心,商队由此上路。经丽江、中甸、德钦到 *** 的邦达、察雅、昌都、洛隆、工布江达、 *** 、再转运江孜、……日喀则、阿里等地。
5、元朝,大力开辟驿路、设置驿站。
根据《汉藏史集》记载,从汉藏交界处起直到萨诩以下,共设置27个大驿站,仅朵甘思宣慰司(下辖今青海玉树、甘孜州北部、昌都地区北部、那曲地区北部等)下就设立9个人站。驿站是接待和迎送以金字使者为主的过往旅客的机构,也是萨沙的帝师、本钦以及蒙古和 *** 的使者们来往的道路。各大站负责的区域中又设若干小站。各小站间的距离,大约为骑马者一大的路程。备站户以乌拉差形式确保驿站供应和应差。大站几千户,小站几百户。
6、明朝继续加强驿道建设。
明代丽江木氏土司占据中甸,滇商每年从丽江、鹤庆、大理、普洱运来茶、糖、铜器、粮食、副食品到中甸、康南、江卡、盐井等地销售,又从这些地区运出羊毛、酥油、藏香、氆氇和虫草、麝香等山货药材,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明永乐五年(1407),下令藏区阐化王,护教王、赞善王和国师率川藏各族合力恢复驿站,并开辟雅州(今雅安)乌思藏驿站,使中原通往乌思藏的驿道保持在南北两条。无论南道北道,昌都是必经之地。当时昌都的重要驿站有朵甘、灵藏、笼答、上下邛部等。
7、清朝将 *** 的邮驿机构改称“塘”,对塘站的管理更加严格细致。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 地方 *** 要求在中甸互市,得到清朝皇帝的批准,中甸正式立市,商号、喇嘛藏商、古宗驮队相继出现,矿业、手工业在中甸得到发展,外来客商不断增多,中甸成为滇藏贸易的主要市场和商品集散地。清朝对驿站规模、人户多寡、住宿情况、地理环境进行造册登记,还增辟了西宁经玉树、昌都至 *** 的入藏驿道。《清史稿》记载,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为驱逐准噶尔军入侵,清王朝派兵进藏,修建和改善了康定至 *** 的驿道。1910年,驻藏大臣联豫派臧汉官员查看 *** 至昌都道路情况,并报告清王朝请将这条路修成“宽一丈五,能通牛车两辆为度”,但清王朝无力实施。咸丰、同治年间。因为战乱,商道阻塞,清末民国初又有恢复。
8、清末民初,茶商大增。
商人除藏商外,还有汉族,纳西族等,商人将茶叶、食盐、布匹等运进 *** ,再将藏区的兽皮、药材等土特产品运往川、滇两省。在藏区往返运货,有时还得雇请人力背运和牦牛驮运,遇到江河激流只有靠溜索和牛皮船。
9、抗日战争中后期茶马古道的情形。
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抗日战争中,尤其是1942年缅甸陷入日本侵略军的魔爪,中国当时唯一的一条国际交通道路滇缅公路被截断,从丽江经 *** 再转道至印度的茶马古道,顿时成为抗日战争中后期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一时间沿途商号林立,马帮云集,其繁忙景象非今日所能想象。滇藏运输线上,每年马帮达一万多匹,双程运量,每年一千多吨,财贸总值每年近一千余万元。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条神秘的古道,其源头在思茅,她向南延伸到东南亚;向北直达昆明,入昆后可快马直上北京;往西蜿蜓直上青高藏原。她具有悠悠1800年的沧桑历史……古道沿途高山逶迤,峡谷纵横,风光旖旎,气候多变,民风古朴,她曾经见证过普洱茶贸易的盛衰,她是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她,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源头翠云区、普洱是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中心。普洱茶和其他产品交换流通以马帮为主要驮运工具,是中国民间国际贸易、茶文化交流的通道。古道由思茅为始发点,经景东、大理、丽江、中甸等进入 *** ,沿途为人烟稀少的高山深谷,原始森林,险绝的雪山,炎热的澜沧江、李仙江、元江、金沙江河谷,哀牢山、无量山、梅里雪山,海拔从普洱茶的产区千余米到4千多米。古道莽莽苍苍,悠悠漫漫,让世人深深感受到开道者的艰辛与无畏。
翠云区、普洱等地的麻栗坡、那柯里、茶庵塘茶马古道遗址,现今仍何留着石头、石条、石板,并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现在石板上都长满了青苔、杂草等。茶马古道的石板上还保留着几厘米深的马蹄印,这就是历史的风证。
茶马古道,是双向物资交流通道,马帮将普洱茶驮运道到国内外后,又将那里的工业品、土特产品驮运到云南普洱、思茅等地,互通有无,各得其利。
山间铃响马帮来。蹄嗒蹄嗒的马蹄声和清脆悦耳的钤铛声,使边远的山寨、寂静的山林充满了生机。也让山里人充满了对外界的遐想。古道马帮一般由20—50人至百人以上组成,每人都要随身携带刀、枪等工具,浩浩荡荡。赶马人当中还要有人懂得沿途各少数民族语言、风俗和路线、天时地利、马帮宿营地点是否有草料等。在茶马古道上,马帮连接起来长达3—5公里。从一个山谷到另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到另一个村寨,浩浩荡荡,甚为壮观。
五条茶马古道主要线路是:
北道:翠云至昆明,途经15个驿站。由于人马流量增大,道光三十六年(1850年),翠云至昆明的茶马古道由原来的土路改为石镶路,后来,此路延至六大茶山,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马古道。
西道又称后路马帮,经翠云、景谷、景东、弥渡等13个驿站入下关,然后再分两路:一路经保山入缅甸、印度;一路经丽江、中甸、德钦入 *** ,此道是更为古老的银生茶马古道。
南道分三线,即东出老挝、越南,南出缅甸、泰国,西出缅甸、印度。
无论哪一条道,都均为思茅、版纳而出。因此,翠云区是各路茶马古道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