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豆staR
-
作为茶中珍品,茶膏一直是茶界皇冠上的明珠,下面依照时代顺序介绍茶膏的制作的工艺变迁: 1、 茶膏的雏形始于唐代。陆羽《茶经》中,用七个工序来总结制茶:采、蒸、捣、拍、焙、穿、封,在“蒸、捣、拍”三个工序中,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但是这种仅仅是“含膏”,外观上体现出“含膏者皱”。 2、 茶膏的真正形成是在宋代。制茶业在宋代空前繁荣,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也就是通过榨取的方式提出独立的茶膏。 宋代茶膏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作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名茶录,比如“玉蝉膏”、“缕金耐重儿”等极品茶。 二是在龙团凤饼等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像宋徽宗赵洁的《大观茶论》的《鉴辩篇》就对此进行了描述,“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首面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歙以实”。大意就是,膏稀者,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膏稠者是好茶的代表。 3、 茶膏在明代消失了,明代禁止龙团凤饼这样的紧压茶,推广散形茶,这个重大变故导致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至此,饮茶方式回归原始形态,把玩叶片,究极水的使用,开始偏离了茶的内涵,这种影响直至今天。 4、 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作为边疆地带的云南,因为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和饼茶的生产,虽然没有宋代茶饼的精致,但是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清代,伴随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最初是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茶膏工艺,借鉴了唐宋的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为“煮”,这种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 这种熬膏方式影响至今,市面上几乎都是这种方式的熬膏。从科学的角度看,熬制茶膏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一、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煮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像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开放性熬煮,大量营养物质随着水蒸气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成缺失。 5、 清代宫廷普洱茶膏。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此把茶膏的制作迁入皇宫内的御茶房,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代御茶房的制茶工匠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类似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得出品的宫廷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命名。清宫廷还把茶膏差异化,形成“玉龙胜雪”、“红运当头”‘“黑珍珠”等若干品种,品质和外观差异都很大。其中,玉龙胜雪又称“普洱茶石乳”,表面呈现白霜,汤色宝石红,厚重感极强,是内含天然药物最为丰富的保健佳品,品饮和药用价值极高;红运当头是上投茶,可悬浮在水上端,极具观赏性。 今天故宫依然保留着一百多年前的清代宫廷普洱茶膏,图案文字依然清晰可见,再次验证了宫廷精品茶膏的工艺确实精湛。清代著名药学家赵学敏对普洱茶膏的功效和价值大加赞赏,在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能见到很多关于普洱茶膏的描述。 随着清朝皇室的解体,宫廷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也随之终止。 6、 近代普洱茶膏的制作还是延续了大锅熬制茶膏的方式,中国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曾经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熬制一批茶膏,供应援藏干部。本意是熬制三吨左右,实际仅仅生产了一吨多,就停止了,因为熬制茶膏品质太差,援藏干部普遍不愿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 7、 现代普洱茶膏的研究始于2002年,到2005年基本完成了对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破译与复原,同时,科研部门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科技生物手段,成功地从云南临沧地区的晒青毛料中分离了普洱茶后发酵所独有的菌种,采用超临界萃取、超低温干燥等工艺,初步实现了普通级普洱茶膏的规模化生产;2006年,科研部门又成功分离了思茅地区普洱茶特有的菌种,完成了普洱茶膏的极品”玉龙胜雪”的研发工作,自此,标志现代普洱茶膏的第一阶段工作的基本完成,也预示着现代普洱茶膏开始走向成熟。 2005年底,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正式面市的高端茶品。2006年1月6日,蒙顿把一块重约750克的普洱茶母(提纯度最高、结晶度最高的茶膏,属于普洱茶膏的发酵基)正式捐赠给云南省博物馆收藏,在捐赠仪式上,云南省博物馆也表示:作为一个产茶大省,省博是第一次收藏茶品作为藏品。蒙顿捐赠的普洱茶母象征着目前茶界最高的科技水平,而且是引发几百年来饮茶方式革命性的茶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的意义是跨时代的。 蒙顿普洱茶膏是采用冷等静压、细胞破壁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低温干燥等当今最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制作而成,因此从技术上就奠定了高品质茶膏的基础;剔除了农药残留、解决了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保证了产品的食品安全;再由于是低温萃取、低温干燥,因此保留了茶内营养物质的活性,使得蒙顿茶膏具备了后续转化的“动能”,在后期的厌氧后发酵过程中,越陈越香;同时蒙顿普洱茶膏非常侧重茶叶中天然药物的生物转化,使得出品的茶膏更具天然药物的特性。 在工艺和分类方面,蒙顿的茶膏都有独到的特色。原料经过人工二次接种和二次发酵,提升了茶膏的品质和价值,蒙顿已经培养并分离出了普洱茶主产区后期厌氧发酵所独有的菌群,这也是企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另外,蒙顿积极把产品类别不断细化,展现出不同茶膏的差异。比如蒙顿现有的茶膏产品中有“两绝”,都是传统茶膏所未展现出来的。 “红运当头”普洱茶膏是其中一绝,它是整个茶行业唯一的一款上投茶,投入水中后,茶膏在水中呈絮状散发,最终将茶汤渲染成绚烂的酒红色,因此而得名。始终悬浮水面上方是它的特色,哪怕溶化到只剩下一丁点儿,依然不会沉底,非常具有观赏性,“红运当头”在研制中应用了纳米技术,也是蒙顿的核心技术之一。 “玉龙胜雪”是蒙顿研发的另“一绝”,它的表面呈现出白霜,且时间越久,白霜越厚,香气越强。白霜实际上是儿茶素和咖啡碱络合的产物,营养和品饮价值都很高。它注重口感上的厚重,没有任何杂气,有陈年茶膏的灵韵。 2008年4月,经过国家相关质量检验部门漫长的两年反复破坏性的试验和严酷检测,蒙顿茶制品有限公司获得中国大陆目前唯一一张茶膏相关制品的(QS)生产许可证(QS2102 1402 0008),也揭示了进入一个真正的纯茶制品深加工行业,要跨过多么高的技术门槛。 在《普洱》杂志对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的采访中,蒙顿表示,作为一个进入茶业的外资企业,他们会始终从事茶膏相关产品的研发,未来蒙顿会开发很多产品,比如蒙顿已经研发出普洱茶纯茶饮料的母液,这项成果属国内空白,蒙顿正与国内几个从事茶饮料生产的大企业洽谈,寻求采取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中国大陆首款普洱茶纯茶饮料。同时,蒙顿非常关注传统茶行业的健康发展,今年蒙顿正在着手“我的手工茶——2008抢救民间手工艺茶”大型公益活动,既是弘扬精品手工艺茶,也帮助广大茶友发掘出一些即将失传的好茶;同时蒙顿愿意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拓展行业交流,通过无偿的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兄弟企业改进工艺、提高品质,为茶行业的健康有序向上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信在蒙顿的带领下,将来会具备同样科技实力和技术储备的企业进入纯茶制品深加工行业,让茶膏这个高端茶品市场更加丰富,产品线更长,口感和品质差异化迎接最挑剔的饮茶者,让最健康最营养的茶品惠及越来越多的爱茶者。 作为我们消费者,也希望看到更多的让消费者完全没有食品安全顾虑,同时营养最容易为人体吸收的茶品出现在市场中,希望更多的像蒙顿这样的非常负责任的茶企业能够尽快出现。
- 牛云
-
楼主,我替你仔细查询了一下,现代普洱茶膏是超临界萃取超低温干燥,是可以陈化的纯茶精品,是普洱茶的精华。它大约有60年的生命周期。熬制的没法喝,农残超标厉害,别考虑了。我喝茶,但是还没有喝过茶膏呢,有机会我买一点喝喝。
- 苏州马小云
-
这个问题我估计最有发言权,我自己和朋友熬制过几个茶区的茶膏,非常好玩,满屋飘香,就是泡出来汤色浑浊,苦涩的厉害,冬天还长霉了,我靠。不过真正的极品茶膏不是这么弄出来的,我有个朋友是经销蒙顿茶膏的,他给我讲解过蒙顿是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工艺,茶膏品质和熬制天壤之别。后来我喝过,确实完全不一样,我自己收藏了一些,慢慢喝,看它的口感变化,香气的转化。
- 真可云
-
①轻蒸、解块、淋洗。将云南上贡来的顶级团茶和饼茶进行蒸湿,然后解块,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 ② 采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使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与分解; ③ 小榨去水、大榨出膏。采用压榨技术,先将水分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内存的茶汁压出,并反复压榨,收汁: ④ 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淀,并分层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 ⑤ 收膏、压模。将分层析出的茶汁经低温干燥,获得稠密度高的软膏,再入模干燥后成形,但绝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块,放入高档瓷瓶中。 古代普洱茶膏(主要指清朝宫廷御茶膏)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缺乏先进性。这与当时科技落后有关。因为受时代的局限,必然造成制作普洱茶膏的工艺极其复杂,且出品率低,并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带来饮用上的不安全性。 而现代普洱茶膏的制作则采用当今最为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其冷等静压、细胞破壁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冷冻干燥等技术的运用,使现代普洱茶膏的生产过程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相比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品质更高。
- 猫帽
-
茶膏我以前听过都是熬制的,后来听到有高科技萃取的,叫什么蒙的公司,楼主你可以百度查下,应该可以找到的。
- 一颗苹果
-
我家就是易武茶山的,我叔叔就会熬茶膏,不过不好喝,味道也不好闻。反正我也不喜欢喝茶,无聊的狠,还是可口可乐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