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有云溪
-
首先这是一部个人风格非常浓的片子,讲的是一个社会底层男人为了避免大陆超生二胎罚款而想尽方法去香港生孩子的故事。故事很不错,但是问题在于,浓烈的导演风格以及一些平缓的情节设计让整个片子看起来毫无商业片惯有的爆点,比如大场面大反差悬念等等。这样干直接导致了我看的时候硕大个放映厅没超过十人,途中几人离场,旁边还睡着两人这样尴尬的局面。类似这样的局面我记忆里还发生过两次,一次是看《一次别离》的时候,一次是看《桃姐》。没错,《过界》的整体风格和它们一样:都是典型的文艺片。
上网查了一下数据,果然《一次别离》在中国的票房同样惨淡。《桃姐》因为有刘德华这样的特殊型演员撑着,某种程度上又算商业片,所以票房好坏不做参考。
而《过界》之所以票房这么差(太容易预料的事),评分又这么低原因是什么呢?很明显,它选错上映时间了。它选在了情人节这一天上映并在片名后面加了男女两个字,以为这样就能票房叫座了。但是它完全低估了一个问题:大多数选择在情人节去看电影的情人们,整体文化水平使他们喜欢并热论的只会是《小时代》《致青春》《失恋33天》等等这类型的电影。而你即使起一个吸引他们兴趣的名字,再找一个吸引他们的演员(陈坤),也抵不过导演和故事所营造的强烈的文艺片风格。
如果能做一项调查数据我想结局肯定是这样的:这些情人们(他们最容易传播信息)回去给他们的同事朋友和准备去看的情侣们讲起这部电影时说,不好看,而且每次想亲一下的时候那背景那音乐,都他妈像要分手了一样。豆瓣里正好这一天看过的情侣们可能在一夜之间点了无数的一星。连锁反应后,再加上一些常年在豆瓣上泡的跟风狗(别人点低分为了显示自己品味比别人强绝对不会点高分)这样,就部片子的悲剧就诞生了。
以上拿《过界》作为例子分析一下“好片子为啥在中国电影市场失败”这个话题。现在该来聊聊“烂片子为啥在中国电影市场成功”了。
说起我们的烂片,星罗棋布,最近火的比如《富春山居图》《小时代》《爸爸去哪儿》等等,骂声此起彼伏为啥还有那么好的票房呢?想讲清楚原因,太过庞大,都不知道从哪儿说起了,我觉得这可能涉及到了....中国近代史,文明社会在中国的发展等等听起来很扯淡的东西。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文化和思想层次较低者在我国社会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占了大多数。因为历史和X党的种种原因导致了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我们就不聊了。思想上一直以来很受禁锢,文明的发展较发达国家也很落后,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外《一次别离》那么受欢迎,在中国它那么惨淡的原因。
如果把如上提到的一些片子类型做一个按文明社会发展的理解程度排一个顺序的话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从高文明到低文明):一次别离类>爸爸去哪儿类>小时代类。
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排序?追求真理(一次别离)>不被我们社会文明重视的父子关系(爸去哪儿)>高富帅白富美们的拜金青春?(小时代)
在这样的排序下很明显相较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喜欢金钱名牌喜欢帅哥美女的文明理解程度最为容易,追求真理自由科学民主....这些的理解程度最难(没达到追求这些的时候)。终于把这个麻烦的问题解释完了,接下来就比较容易了。 这样来说,就可以很明显的明白为什么文艺片的市场在中国这么差了(文艺片表达的大部分为此)。之所以《爸爸去哪儿》《小时代》这样的片子能在中国票房这么火爆,是因为他们的文明程度最容易被中国现阶段的观众所理解和喜爱。这就奠定了中国电影市场上,好票房影片类型的基础:别讲的太深了。
其次就是典型的商业片道路了,用大牌。越红越好,越大牌越好。能请刘德华就别用赵小光。能保证大牌云集,已经完成了最简单的炒票房大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年一到过年各种贺岁片里无数大牌,光看偶像的粉丝基本就已经能挤塌电影院了。
- CarieVinne
-
因为有点累,整场我都是歪着身子半躺着,仿佛除了脑神经,所有细胞都停止了运转。看着电影名打出来,A4纸上打出的默认字体一样,忍不住调侃实在是太过节省。
然后阿辉出场,冷色调的长镜头让面目都是模糊的,仿佛只剩下走路的脚步声。这只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重复的某个瞬间,那么平常和无趣,却让我想起那个走进苏丽珍小店的背影,虽然他们一个被生活压垮着肩膀努力的捱着一天又一天,一个被日子蒙住了心灵得过且过,没有什么相同。
但时间永远是相同的,不同的只不过是平行空间里的你我他。
在那个时间里,阿辉为了第二个孩子,曾与人同站窗台边心中挣扎了百转千回终于还是不自然的笑着说出求人的话,曾听着别的夫妻商量着生产的流程细节手掌计算了脸上每一寸皮肤最后还是无奈的走出去,曾在吸完一支连烟灰都是颤抖着掉落的香烟的时间里换掉了老板的车上零件,曾对着那个仓促而慌乱逃走的背影大声喊着你为什么不能帮帮我。
人生中总有这样的时期,想尽了办法,却仍不知道该怎么捱下去。自行车倒了不去扶,放在楼下不上锁,门反锁了不用钥匙直接踹开,所有的压抑找着释放的出口,最后却仍只能卖着车上刹车面对朋友的问题强颜欢笑,然后继续捱。
而李太,这个在慈善会上,骄傲而优雅的舞蹈后说着温暖的场面话的富家太太,一个会抱怨丈夫吃东西总不记得擦手的妻子,一个给女儿手机留很多言撒娇的母亲,毫无准备的发现了丈夫的失踪,账户的冻结。她以为这是一个过程,总会过去,请了风水先生改了房间的摆设,穿起紫色的衣服,用现金代替刷卡,却在自己账户少量的现金和抛售就亏损太多的股票面前意识到,这其实是个结果。然后她卖掉了改财运的金象,好像也放弃了心里的一点幻想。
她在曾经做慈善的房间外徘徊了很久,心中的幻想好像越来越小,让她最终转身走掉了。去了母亲的住处,听着她的近期安排,听着她说会打湿你的头发,喃喃自语的回答着我也可以的,最后还是在不停的踱步后回到了家,看着满室的凌乱和看房子的客户,丢掉最后的幻想。
那个黄昏,望着已经没有了佛像对望的窗外,好像每个细胞都经历了一场衰老。她试过了自己开车,卖掉房子里的古董甚至结婚时的画,试过了路边吃一顿饭,看着阿辉手抖脚抖的抱起临产的妻子赶向医院,那个曾趴在方向盘上无助的哭着的女人,那个又哭了的女人,终于相信这一切的确只是个过程。
我喜欢电影里很多的长镜头,冷色调下的浓密的树木,总让人恍惚着思绪跳转回那个不让生母看见的倔强着无情和脆弱的背影,跳转回火车外闪过的一层层绿色。在这样的夏天,在一个夏天,开始了,不知道怎么结束。
每当我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总是发现大概太久没有看过这样纯粹的电影,脑海里居然只剩下那些浮华的故事情节。连自己都忍不住嘲笑自己。在逐渐迷失的岁月里,我逐渐忘记了生活这件事情本身该有的样子。
整场戏没有故作的碰撞和高潮,像是某段生活的24小时直播,激烈的从来不曾出现,所有的只是暗里的波涛汹涌。就那样平缓的冷着色调讲着某段时间的生活,却让人仿佛能看到某段时光的某个自己。
风终于吹过夏季的树叶,仿佛歌唱,她停止哭泣,慢慢的走回去。像那只被放生的淡水龟,终有一天可以回到水里,虽然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片水域。而生活就是生活,其实从来没有什么离开或者过去,有的不过都是继续而已。
- 贝勒
-
想要卖好票房,会制造舆论就等于成功。为什么《富春山居图》那么烂的片子依然能赚钱?除了刘德华和志玲姐姐,其他应该全部要归功于他们的“烂片营销”。《富春山居图》的团队不研究电影,研究开兵法了,一招将计就计让电影票房直升。你们跟富春山居图比谁骂它自己骂的更狠,显然它成功了。其实不论《小时代》还是《失恋33天》等等,都带着些烂片营销的方法来炒作自己。他们以此来达到自己的舆论热度,人们都奔着”他妈的究竟有多烂“这样凑热闹的好奇心去看个究竟,票房就这么上来了。甚至我觉得现在的电影也好明星也好,可能都怀抱着”求你往死里骂我吧“这样积极向上的心态。
而这样的造舆论方式还有很多种,比如《爸爸去哪儿》,大家都表示他不是电影,但依然比大部分电影好卖多了,其原因就是趁着他们刚刚播完火到没朋友的同名综艺节目,在舆论还热的同时再加入什么哪俩个小朋友天天在一起啦,青梅竹马啦这样成天各种娱乐头条的热心炒作,成为热心群众的热聊话题。再加上大过年这种一家团聚的亲情时刻导致了它《过界》导演想都不敢想的好几亿票房。《小时代》那么烂最主要票房大卖的原因是它的导演,它的导演本身已经是一个集无数死忠粉与舆论为一身的大牌。其粉丝恐怖程度不亚于”你知道他们有多努力吗“的五月天。另一方面,《小时代》如同《致青春》一样,在微博上搞起了”青春营销“,什么毕业,爱情,回忆,时代,理想等等一大堆关键词。两个以前上学时看郭敬明《圈里圈外》的粉丝,下班后,满怀青春的去电影院回忆去了。分析完后,又自我感叹了一番,这真是一个悲哀的行业。以一个正常行业里正常的发展模式来讲,你只有把握了这个行业这项技术的精髓,把专业知识修炼的越深,你才能做到这个行业的最前端。但是在中国作为一个导演,你的故事并不是太重要,你会不会导也不太重要,你更应该考虑的是怎么混圈,怎么和有钱人混好关系,让他投钱给你。只有有了钱,你才能用起大牌,才能请团队炒作,才能拍”砰砰轰“大场面。而如果你单单只是想做一个真正的导演,想拿你微薄的资金讲好一个实实在在的故事,那你可能做完第一次就夭折了。就目前中国电影和社会的发展而言,要形成一个完善科学的电影环境体系,短时间内肯定不太可能了。
今天下午还有看到好像是个影评人拿《小时代》和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合一起写影评的,影评名字起的也很郭敬明:浮光-XXXX。大致表达的意思是讲青春的电影哪个更青春(如有错误表达请更正),结论是两个都不是,某种意义上两个没区别。转发呼呼过了好几百。我评了句类似”两个有可比性吗,冯小刚和斯皮尔伯格能比吗“这样的疑问,享受了微博开号以来最热度的转发,有一个他的粉丝回我,冯小刚和斯皮尔伯格,一个亚种,一个犹太种,至少可比谁更像新美利坚高加索种......
我觉得,真的没法比。两个导演,一个是真正拍电影的,一个是商人。你觉得《两只蝴蝶》和《蓝色的多瑙河》能比吗?你觉得《小时代》(书)和《战争与和平》能比吗?姜文好歹是为数不多在中国导演里能坚持作品的,且不说他作品的好坏,起码他的表达有思考,电影拍的像电影。并且起码他在这失望的环境里证明着另一种可能。
大牌很可怕,炒作很可怕,死忠粉很可怕,但是换个角度想,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大家的口味总会越来越挑剔的,不是吗?
- cl
-
年逾80的著名导演的名作安东尼奥尼封镜之作——《云上的日子》,虽然是十几年前的电影了,但是很经典。苏菲·玛索的美貌。Kim Rossi Stuart的帅气。
《日出之前》、《日落之前》,一生必看爱情文艺片之一,法国女人和美国男人之间间隔多年的故事。青年时的偶遇以及中年时的重逢。物是人非的感慨。开放式结局。这两部电影,只属于每个观影人自己。
《八月迷情》august rush 不知是不是因为Jonathan Rhys Meyers和《黄石的孩子》。Jonny挺帅的。唯美的爱情故事。音乐获了奖。很不错。
《冷山》尼克·基德曼+裘德·洛。俊男美女的搭配。原版小说改编。大导演安东尼奥·明格拉指导。
《赎罪》畅销小说改编。我觉得小说比电影好看。各有千秋吧。时间比较近。在英国得奖比较多。凯拉·奈特莉的绿裙子。一个人的一生被一个小姑娘的一句话永远的改变了。他的人生先毁了,紧接着所有人的都毁了。
前两年的法国片《致命的艳遇》。其实翻译的名字很不贴切。没那么引起人的幻想。抑郁症少女的故事。
就这么多吧。希望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