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柚不是西游
-
要泡出一杯好茶,我认为最正确的方法是用心最重要。用心了,就能泡出一杯好茶。需要用心去准备器具,用心去精确选择茶叶数量,用心去掌握水温和泡茶时间。只有做的这些你才能把完美的把泡茶的:温壶、置茶、温润、醒茶、冲泡、奉茶、品茶这几个步骤发挥到极致。
下面跟大家聊聊泡茶的这个步骤
一、温壶:就是用热水淋茶壶,提高茶壶温度,以免泡茶时水温被茶壶抢走,影响茶汤的风味。
二、置茶:等待茶壶温热的时间里,将要泡的茶叶从茶仓中取出,放入茶则(普及一下,茶则就是从茶叶罐里取茶叶用的工具和量器)。
这时可以请朋友赏茶,也借这个机会与朋友交流,介绍他们认识此茶的特色,香气、颜色、外观等。赏完茶后再放回原处。三、温润泡:将热水均匀地淋在茶叶上,使茶叶受热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后立刻倒出来。目的在使某些比较紧结的茶舒张,这样茶汤才会均匀好喝,也有些人觉得这样比较卫生,但并不是每一种茶都适合温润泡这道手法,一般适合珠露茶,岩茶这种类型的。
四、醒茶:将温润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当中,静待一段时间让茶叶舒缓,醒茶可以让泡出来的茶更香更淳。
五、冲泡: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数决定,放入的茶种,与茶叶量多寡都会影响冲泡所需的时间。
六、奉茶:将茶壶内所泡的茶完全倒于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并沉淀杂质。将茶倒入闻香杯中约七分满,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图样对正面图像,倒过来奉茶增添品茶的乐趣(基于卫生考量,扣杯的方式只适用于第一泡)。
七、品茶:喝茶的时候不要手拿杯缘,如果以右手喝茶,应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点钟方位,拇指放六点钟方位,并以八点钟方位喝茶。并分成三次喝,感受热茶,温茶,与冷茶的滋味。
最后提醒大家用沸腾的开水泡茶,会破坏很多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C、P等,在水温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还易溶出过多的鞣酸等物质,使茶带有苦涩味。因此,泡茶的水温一般应掌握在70℃-80℃。尤其是绿茶,如温度太高,茶叶泡熟,变成了红茶,便失去了绿茶原有的清香、爽凉味。
nicf
-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泡一杯茶已经成为了许多人追求放松和享受的一种方式。然而,要想泡出一杯香气扑鼻、滋味醇厚的好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泡茶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心境,需要耐心、细致和专注。
下面分享一下泡茶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泡出一杯好茶,品尝到生活中的美好。
具体步骤:
1.选择好茶叶
选择好的茶叶是泡茶的关键,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泡法和泡水温度。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适合用80℃以下的水泡,红茶、黑茶、普洱茶适合用100℃的水泡。
2.准备好泡茶器具
泡茶器具包括茶具、茶杯、茶托、茶盘等,不同的茶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茶具应该干净卫生,不应该有异味。
3.烧开水
烧开水是泡茶的必要步骤,水质也是影响茶水口感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使用纯净水或者过滤后的水泡茶会更好。
4.洗茶
洗茶是为了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和杂质,同时也是为了让茶叶展开更好,释放更多的香气和味道,洗茶的水温应该与泡茶的水温相同。
5.注水
注水是泡茶的关键步骤,一般来说,茶叶的用量应该根据茶具的大小和茶叶的种类来确定。注水的高度也应该根据茶具的大小和茶叶的种类来确定,通常注水的高度应该是茶具的1/3到1/2。
6.控制泡茶时间
泡茶时间也是影响茶水口感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泡茶时间。一般来说,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泡1-3分钟,红茶、黑茶、普洱茶泡3-5分钟。
7.倒茶
倒茶也是泡茶的关键步骤,倒茶的顺序应该是先倒出茶具的第一杯茶,然后再倒出其他杯茶。倒茶时要保持手腕稳定,不要倒出茶渣或茶叶。
8.品尝茶水
品尝茶水是泡茶的最后一步,要用鼻子、舌头、喉咙等多个感官来感受茶水的香气、味道、滋味等特点。好的茶水应该有清香、鲜爽、甘醇、回甘等特点。
红茶
分享一下我泡红茶的正确方法和心得体会:
我选择的是一款高山红茶,它的茶叶形态完整、色泽鲜艳,透露出一股迷人的香气。
准备好茶具后,先用开水将茶壶和茶杯冲洗一遍,然后再用干净的茶巾擦干净。
将适量的红茶叶放入茶壶中。根据茶壶的大小和泡茶的人数,掌握好红茶的用量非常关键,如果放太少茶叶,泡出来的红茶会变得过于清淡;如果放太多,味道会过于浓厚。
用沸水将茶叶冲泡,注意控制好水温,一般在90℃-95℃之间为宜。初泡时间约为20秒左右,这一步也叫“茶洗”,主要是用来去除茶叶上的杂质和沉淀,让泡出来的红茶更加纯净和醇厚。
进行二泡,将沸水倒入茶壶中,二泡时间为1分钟左右。这一步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口感调整,如果想要更淡的口感,可以缩短泡茶时间;如果喜欢更浓郁的口感,可以延长泡茶时间。
最后,将泡好的红茶倒入茶杯中,看着杯中红茶的颜色和香气,心情十分舒畅。红茶的滋味醇厚、口感柔和,我十分喜爱。我在喝红茶的时候,会享受它带给我的温暖和美好。
总结:
泡茶是一种修行,需要心、意、手的合一,需要耐心、细致和专注。每一次泡茶,我都会用心准备器具,认真选择茶叶,精确掌控水温和泡茶时间。最终,我能够品尝到一杯令人心旷神怡的好茶,这种感觉,令人难以忘怀。当你的心情烦躁,压力沉重的时候,不妨泡一杯茶,让茶香和茶味沁入心脾,慢慢地放松下来。
小n
-
喝茶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的一件事情,泡茶也是非常有讲究的。若是泡茶方法不对的话,会影响茶叶的挥发以及茶水的口感。正确的泡茶方法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1、清洗茶具
有的人,懂得喝好茶,也热衷于布置茶室环境,对泡茶颇有讲究。但对茶具的清洗和保养,并不在意,甚至可以说很随意。每次喝茶前后,也没有注重清洗的意识。直接将茶叶投入盖碗中,便开始烧水准备冲泡,完全不考虑茶具是否干净。
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泡茶前,将所需要用到的一整套茶具,包括盖碗、公道杯、品茗杯、杯垫等等,都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一遍。一来,可以洗去附着在上面的灰尘;二来,若是茶具上有遗漏的茶渍没有洗净,也可以起到二次清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盖碗除了实用性强以外,还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一套干净、整洁、光亮如新的茶具,也能让人心情放松,提升愉悦感。另外,如果在招待客人的场合下,茶具上留有残迹污渍,不仅看起来不雅观,更会带来嫌恶的感觉。
可以说,茶具清洗不到位,是对好茶,以及品饮者的一种不负责任。纵使茶叶的品质再优秀,风味再美妙,但碰到了不干净的茶具,心情就会瞬间被破坏。因此,喝茶能怡情,也需要从小事做起。
2、烫壶温杯
这一步骤,往往发生在将茶具清洗结束以后,正式冲泡之前。即便要使用的茶具,都已经清洗干净,但依然要先用沸水将茶具都淋个彻底。不少人好奇,清洗后再烫壶,会不会显得很累赘,多此一举?
其实不会。冷水清洗,可以洗去附着在茶具表面上的污渍和浮尘,而沸水的作用,在于去除异味和水味。所谓的“水味”,指的是自来水在茶具中留下的味道,嗅觉比较灵敏的茶友可能会留意到。若是省略烫壶温杯,直接开始冲泡,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茶叶本身的香气和滋味。所以,用沸水再次冲洗茶具,不仅是清洗、去除异味,也能让茶味更加的纯净。
在茶桌礼仪上,烫壶温杯也成为了一个关键步骤。在客人面前,用沸水将茶具通通烫洗一遍,杀菌消毒,让对方饮茶时更加舒心、放心。
与此同时,也是一种细心和贴心的表现。烫壶温杯的另外一个作用,在于闻干茶香。将茶叶投进温热过的盖碗,盖上盖子,轻摇三下,再凑近鼻端轻启盖子,茶香馥郁。干茶的香型,便能一一捕捉,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一款茶叶。
3、投茶
投茶,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不容许马虎。网络上,关于投茶量的讨论,众说纷纭。有人说,不论什么茶类,薄薄的铺满碗底就够了。也有人说,要装满大半个盖碗,到中位线才够。还有人说,抓一把茶叶,是多少就投多少,随缘喝茶。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答案是,全错。
想要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光靠手感和眼力,不如相信精准的仪器。一个小小的克秤,就能解决众人的燃眉之急。不同的茶类,不同的盖碗容量,投茶量都不尽相同。以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为例,如果用来冲泡白茶,则需要投茶5克。白茶中,有芽头肥壮的白毫银针,有芽叶秀美的白牡丹,还有粗枝大叶的寿眉。三者的外貌和体积虽然不同,但投茶量却应该保持一致,不应该随意增减。
而冲泡红茶时,同样也是投茶5克。但倘若是冲泡武夷岩茶,则需要投茶8克,不多也不少。这些茶水比例,是根据多年的冲泡经验得出,能够符合大多数茶友的口味和喜好。黄金比例,才能保持茶汤的浓淡适宜,滋味恰到好处。
4、注水、出汤
大多数茶类,适合用环壁注水。顾名思义,就是让水流呈环壁式,沿着盖碗的边缘注入,再一圈一圈地往内收拢,形似日语里的“の”字。
这样的做法,有利于让干茶在时间内被充分浸润。同时,也可以让滋味物质均匀析出,而不至于在前几冲中滋味寡淡。将沸水以环壁注水的方式,浇注在干茶上,随后迅速合盖,快速出汤。在理想状态下,从注水到出尽大部分茶汤,控制在7-8秒左右,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快出水”。
盖碗中的茶汤,呈瀑布状,流入公道杯中。如果出汤太慢,或是断断续续,会在无形中造成闷泡。茶叶与水接触时间太长,必然会导致物质析出过量,造成汤水浓酽苦涩。
在泡茶的过程中,最明显,也是最容易犯的错,就是闷泡。最后,当汤水大部分汇入公道杯后,再将手腕尽可能地翻转,向左边方向倾斜。让盖碗与水平面形成130度的夹角,直到彻底沥干盖碗里的茶汤。
5、分汤品饮
正常情况下,到了这里,冲泡已经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要到了喝茶阶段。但在分汤的步骤中,其实也有不少的讲究,很细节。倘若是一人饮茶,则不需要太多的繁文缛节,怎么开心怎么来。但如果是招待客人,还是得以“礼仪”为上。
将公道杯里的茶汤,沿着品茗杯的边缘,缓缓倒入每个客人的杯中,注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端起杯垫,双手奉到客人面前,以茶奉客是中国古代的礼仪之本。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轻啜慢饮,感受汤水中的鲜醇美妙。
以上就是关于正确泡茶的一些方法了,泡茶中每个动作的出现,必定有它的道理。一个看似小小的习惯,却藏着许多的学问和作用。正确的冲泡,既是礼仪之举,也是让茶更好喝的技巧。
wpwipi
-
很多人在泡茶的时候比较随意,可能和我一样就是直接倒水、放茶叶,所以即使买到的是好茶叶,泡出来的味道也不好喝。泡茶的方法不对,再好喝的茶叶也白搭,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一款茶,有些人泡出来的茶汤香气高扬,滋味鲜美;而有些人泡出来的滋味苦涩,色香全无的原因了。其实泡茶是有讲究的,不同的泡茶步骤,能够让茶叶呈现不一样的滋味;只要牢记住以下3点,大家都可以轻松泡出香高、味美的茶汤。
第一点、泡茶之前一定要温杯
很多人在泡茶之前都会忽略这个步骤,认为没有必要。但其实温杯这个步骤在泡茶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温杯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其一,温杯烫壶,是将茶具尽可能洗净,去除异杂气味。
其二,可提高茶杯的温度,有助激发茶香,让泡出来的茶汤更美味。一般用于温杯的水,必须是煮沸的开水,这样在消除掉杯中异味的同时,还能起到提高茶壶、水杯的温度的作用。随后我们把温杯里的水倒掉就可以开始泡茶了。
第二点、投茶方式
在泡茶的过程中,茶叶如何投放也会影响茶汤最后的滋味。不同种类的茶叶,特点不同,所使用的茶叶投放方式也是不同的。一般茶叶的投放方式分为: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三种。
上投法:一般茶叶的茶骨比较重实,茶毫明显,这样的茶叶就比较适合上投法。就是采用先倒水,后放茶叶的步骤,像我们比较熟悉的碧螺春就比较适合这样的投放方法。这样的投法,在茶叶下降的过程中,能够完全释放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中投法:这种方法就是先倒一部分水,然后放茶叶,最后再把杯子注满水即可。这样的方法比较适合像六安瓜片这样的茶叶。这种方法,让茶叶既能让茶叶的营养物质完全释放,又不会妨碍茶叶的香气。
下投法:这种方法和上投法相反,是采用先放茶叶,后倒水的步骤,这也是我们大家常用的投放方法。这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而且也能让茶叶完全舒展开来。但无论是采用哪种投放方法,一定要记住,在取茶叶的时候尽量使用茶匙,不仅取量会标准一些,也不会因为手不干净而污染茶叶。
第三点、注水方式
注水的时候,首先手法需流畅,水柱最好不要直接和茶冲撞,这样泡出来的茶汤喝起来才会更加丝滑顺畅。其次,注水的时候,我们可以高扬一些,这样可以降低水的温度,因为有的茶叶比较细嫩,避免因为水温太高而烫坏茶叶,而且注水高扬还能完全激发茶叶的香气。
其实泡茶并不难,只要注意细节,不管是不是喝茶多年的人,都能泡出美味的茶汤。除了要注意泡茶的步骤外,一款好茶也是至关重要的,不然再好的手法都是徒劳。只要茶友们按照我以上的步骤去操作,就很容易泡出一碗好茶。
泡茶先识茶
肉眼看外形和颜色,大致区分茶的种类,更需要用感官去判断条索紧结程度、外形大小、揉捻程度、萎凋轻重等多个方面,再根据自己对茶的认识,选择最恰当的冲泡方法的选择。
绿茶:大多为黄绿带翠; 白茶:身披白毫,表面多显白色; 黄茶:条索嫩黄、肥壮挺直; 乌龙茶:绿叶镶红边,条索肥厚卷曲; 红茶:乌金色、茶芽少,带有甜香; 黑茶:乌润色泽,独特陈香。
泡茶的水温
不同水温不同味在同一浓度的茶汤中,高温冲泡出的茶汤较强劲,低温冲泡出来的茶汤较温和。嫩度较高的茶叶宜低温冲泡,避免烫坏茶叶;粗老的茶叶可以用高温冲泡,以激发出茶的香气和滋味。品茶时可先嗅其香气,待茶汤温度略有下降,即可品饮。
不同茶类建议冲泡的水温:绿茶、黄茶、红茶:80-90℃乌龙茶、普洱茶、黑茶:100℃白茶:嫩度高的白茶80-90℃,老白茶100℃
泡茶的时间
针对功夫泡茶法,浸泡时长的掌握需要综合考虑茶的品类、形态以及冲泡次数等因素。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比如红茶,首泡的浸泡时间约为3-5秒,然后快速出汤。坐杯的时间可根据泡数而定,后面的每一泡可根据前一泡的坐杯时间适当地延长3-5秒。
另外茶叶如果较碎,则内含物质浸出速度快,需要适当减少时间,防止滋味苦涩。茶饼压制较紧时,醒茶不容易将茶叶完全泡开,则需要适当延长冲泡时间。
侠客
-
当茶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泡茶就变得重要起来。想要冲泡一杯好茶,除了需要优质的茶品,还要靠泡茶人的好技术。
遇到亲朋好友聚会、公司商务接待需要泡茶的时候,掌握这几个简单步骤,能够让你成为泡茶能手,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备茶
泡茶先识茶,不同的茶叶冲泡的方法也会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茶叶外形、颜色、条索紧结情况、揉捻程度等大概区分茶的种类。接着再去了解它的特性,只有了解了茶的特性,顺着茶性去冲泡,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出茶叶的精华。
2、备具
准备好泡茶需要的一系列茶具,具体为主泡器(壶或者盖碗)、公道杯、品茗杯、茶漏、茶荷、茶巾、随手泡等。根据不同茶的特点选择更适合的泡具,也是看茶泡茶的步骤之一。
3、温杯洁具
用沸水将泡茶用的茶具(盖碗、公道杯、茶杯等)烫洗一遍,不仅清洁茶具,同时让茶具的温度升高,有利于激发茶香。
4、投茶
使用茶刮把茶荷中的茶叶轻轻地拨至盖碗或壶中,注意这时候的动作要尽量轻,切忌把茶叶给拨到的外边。
5、醒茶
将事先准备好的茶叶放入冲泡的容器中,倒入热水后迅速盖上盖,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醒茶的是唤醒茶叶的过程,茶叶在热水中舒展开来。
6、冲泡
醒茶之后,再沿茶具边缘注入热水,即可出汤,这时的茶汤就可以品饮了。冲泡过程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的茶,冲泡水温、注水方式都有讲究,而冲泡时间,要在实际泡茶过程中去体会和调整,每一泡茶的出汤时间依次递增。
7、斟茶
泡好茶后,可斟入小杯内饮用,斟茶只斟七分满,留得三分是人情。斟茶要低斟,也就是壶嘴凑近杯沿,一是为了防止茶汤降温太快,二是防止香味散失和起泡。
8、品茶
刚刚冲泡好的茶,不要急于饮用。观汤色、闻汤香,品滋味。
泡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每次按照泡茶步骤,多实践多练习。泡的多,喝的多,对茶的认识逐渐加深,泡茶技术也会慢慢提高。
一颗苹果
-
泡茶是一门艺术,现代人喝茶讲究很多,比如说泡法、饮用等等。喝茶是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而泡茶则是一门艺术,今天就来详细介绍正确的泡茶方法,有需要的朋友都一起来看看如何泡茶好吧!
一、正确泡茶的步骤:
1、烫壶: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2、温杯:用烫壶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3、置茶: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正确的泡茶方法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4、高冲: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5、刮沫:刮去茶叶表层的一层泡沫,之后盖上壶盖静置稍许。
6、低斟:把泡好的茶斟入杯中,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这样不会起泡沫,也不会溅出。
7、闻香: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8、品饮:正确的泡茶方法先要举杯将茶汤送入鼻端闻香;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举杯倾少许茶汤入口,含汤在舌尖回旋细品,顿觉口有余甘;一旦茶汤入肚,鼻口生香,咽喉生“两腋生风”,回味无穷。
二、正确的泡茶方法包括三个要素: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和冲泡时间。
泡茶时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1. 泡茶先识茶
肉眼看外形和颜色,大致区分茶的种类,更需要用感官去判断条索紧结程度、外形大小、揉捻程度、萎调轻重等多个方面,再根据自己对茶的认识,选择最恰当的冲泡方法的选择。
绿茶:大多为黄绿带翠;
白茶:身披白毫,表面多显白色;
黄茶:条索嫩黄、肥壮挺直;
乌龙茶:绿叶镶红边,条索肥厚卷曲;
红茶:乌金色、茶芽少,带有甜香;
黑茶:乌润色泽,独特陈香。
2. 水为茶之母
要泡出好茶,就要先找到最适合它的水。泡茶用水的最基本原则:要用软水,纯净水、矿泉水、过滤水,都比较适合用来泡茶。泡茶用水最低要求就是要煮沸,哪怕是需要85℃冲泡,也需要先烧至100℃再放凉。嫩度较高的茶叶宜低温冲泡,避免烫坏茶叶;粗老的茶叶可以用高温冲泡,以激发出茶的香气和滋味。
3. 器为茶之父
茶器要结合冲泡的茶类选择,盖碗和茶壶适用的茶类范围很广,平时多练习使用,泡一般茶类即可得心应手,但注意绿茶通常要用玻璃器皿冲泡。
其他的辅助性的器皿,如公道杯、品茗杯等,也需要看场合搭配使用。
4. 体积投茶法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为茶壶的1/2-2/3。
有的茶细小、扁平,或者是紧压茶,看起来一点点,实际上已经够重量了;有的茶粗壮、蓬松,看起来很多,却轻飘飘的,差不多放大半壶才够。因此,根据茶叶的形态而使用“体积投茶法”,是比较科学且便捷的方法。也可根据个人口感和实际情况调整,体积投茶量仅供参考。一泡茶水,不同的茶,形态不一样,需要投放的茶量“看起来”差别真的很大!
5. 不同水温不同味
对于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正确的泡茶方法不能用100度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度(指水烧开后再冷却)左右为宜,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
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
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因茶叶较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
不同茶类适应冲泡的水温:
绿茶、黄茶、红茶:80-90℃
乌龙茶、普洱茶、黑茶:100℃
白茶:嫩度高的白茶80-90℃,老白茶100℃
6. 浸泡时长
针对功夫泡茶法,浸泡时长的掌握需要综合考虑茶的品类、形态以及冲泡次数等因素。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比如红茶,首泡的浸泡时间约为3-5秒,然后快速出汤。坐杯的时间可根据泡数而定,后面的每一泡可根据前一泡的坐杯时间适当地延长3-5秒。
另外茶叶如果较碎,则内含物质浸出速度快,需要适当减少时间,防止滋味苦涩。茶饼压制较紧时,醒茶不容易将茶叶完全泡开,则需要适当延长冲泡时间。
7. 适口为珍才是好茶
品茶≠评茶,我们日常泡茶时,可以随着当时的情境和心情选择喝茶的口味。
不一定要追逐珍稀昂贵的茶品,也不一定苛求冲泡技术,只要能够享受当下喝茶的心情,享受有茶生活的美好,便是一杯好茶。毕竟适口为珍才是喝茶最大的快乐。
泡茶是中国人的发明,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正确的泡茶方法可以让你真正品味出茶的韵味,更是放松心情的好活动。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环境、心境,甚至着装(礼服)等等。在泡茶之前,人们只会把茶叶放在嘴里咀嚼。在泡茶之后,茶饮才真正实现了普及,成为中国人和世界各地茶人的至爱。
晓月
-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喝茶,但是懂得茶的人却不多,懂得泡茶的人就更少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如何泡茶吧。
第一步:头茶温杯洗盏
有句话说:头茶温具客不饮,待客饮头茶,欺客早归家!为什么这样说?只因,“头茶”是洗茶温杯所用!温杯和洗盏一方面是起到消毒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则是为了令茶汤更好喝!“高温可以杀死细菌”是生活中的常识,所以喝茶前先烫洗一下茶具,卫生又干净!而高温温盏也是泡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一杯茶汤好不好喝,要看的是茶叶中的营养物质析出多少,如何才能达到正好的程度呢?这就要谈一谈温杯了!
温杯就是用开水烫一下杯子,然后倒掉开水。倒掉开水之后,杯中还有余温,这个时候将茶叶投进去,左右摇晃。此时你会发现,茶叶的香味变浓郁了!这就是达到了“醒茶”的作用!醒茶之后有助于茶叶内在营养物质的析出,所以温杯这一步可以提高茶汤滋味!
第二步:投茶
投茶是切忌:不要用手取茶投茶!用茶匙取茶最佳。手指有细菌,细菌会影响茶汤滋味,所以不要用手取茶!
第三步:注水洗茶
茶叶也需要洗一洗!因为茶叶表面会有少量浮灰,洗一洗能够洗去浮灰,令茶汤滋味不受影响!
第四步:注水出汤
洗完茶之后,就可以注水出汤了!出汤时注意一定要“快”,因为茶叶不能久泡,泡久了会影响滋味!
以上四步骤掌握之后再泡茶喝,你会发现此时所泡茶汤比之前好喝了许多!所以,以上“通用版”泡茶技巧学起来吧,学会就算半个喝茶行家了!
LuckySXyd
-
很多人都喜欢喝茶,但是很少人真正懂得泡茶的正确方法,往往泡出来的茶味道,口感都很不好,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正确的泡茶方法。
1. 温杯
像玻璃杯中注入沸水,是杯的容量的1/3或者1/4,将杯子尽量水平倾斜,左手扶杯底部,右手扶杯身,以杯底为圆心旋转一周,温烫整个杯子内壁,然后将水倒入水二盂用茶巾擦拭玻璃杯外壁,中下部和底部滑落的水滴,然后就是温烫盖碗,盖碗中注入1/3的容量的沸水,转动杯身温烫,倒水时温烫盖碗盖。
2. 置茶
置茶就是将适量的茶叶放入杯中,一般放入的茶叶要跟你茶具的大小选择适当的量。
3. 冲泡
置茶后,将开水冲入壶中,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水温不能超过80度,如果温度过高就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 鞣酸的含量就会过多,茶会有些苦味,所以泡茶的温度通常是70度至80度之间。
4. 倒茶
冲泡好的茶应先倒进茶海里,然后再从茶海倒进客人的茶杯中。
5. 奉茶
奉茶时,需要用茶盘托着送给客人,放置客人右手前方,请客人品茶。 表达敬意的一种待客之道。
6. 品茶
茶泡好之后不可急于饮用,当饮用一口茶之后好好回味茶的余香,再慢慢喝第二口茶,品茶真的非常不错。
- 饮茶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茶宜常饮,不宜过浓过量。茶有助消化、解油腻、祛暑热、提精神的功能。可上清头目,中消食滞,下利二便。但过量饮浓茶,有可能导致胃功能失调,不可不予注意。
2.茶宜择时饮,不宜频频盲饮。“饭后茶消食,午茶长精神”。饭后与午间饮些茶是比较有益的,而饭前与晚睡前这段时间,就不宜再饮茶,否则“空腹茶心慌,晚茶难入睡”。
3.茶宜温饮,不宜烫饮。“烫茶伤五内”。常吃烫的食物,有致癌的危险。所以一般认为“淡茶温饮保年岁”。
4.茶宜淡饮,不宜浓饮。为降火解毒,饱食蛋、奶、鱼、肉者为消食去腻,可饮些浓茶外,一般不宜饮浓茶。长期饮浓茶,会减弱胃肠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引起贫血或维生素B缺乏症。
天涯
-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品茶是和外公在一起,那时候候只觉得茶的味道非常苦,没有糖水饮料好喝,长大以后经历了很多事情才懂得泡茶不仅仅是在喝它的味道,更是品味其中的意境,这个时候在品茶就不是完全苦的味道,而是苦中带甜,也就是品人的一生.现在我就来教一教大家怎样正确的泡茶方法.
虽然很多人都在喝茶,但是很少人知道正确的泡茶方法,可能有人觉得泡茶非常的简单,只要把茶叶放在杯子里,然后直接倒热水,就可以了吗?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却不正确,我一开始不懂得真正品茶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总品不出来茶真正的味道,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一款茶,用不同的方法冲泡,滋味却相差这么大的原因了。
后来听外公的讲述才知道因为茶叶的品类不同,特性也不同,对于冲泡的要求也不同。如果所有的茶都直接倒热水冲泡,不仅不会喝到醇美的滋味,还浪费了茶叶,简直是暴殄天物。所以以后泡茶的时候,别再直接倒热水了,记住这3个泡茶小技巧,就算是新手也能泡出醇甘味美的茶汤。
1、掌握好茶叶用量
泡茶时,茶叶的用量讲究适中,这样泡出来的滋味才更好。一般情况下,茶水的比例保持在1:50(1克茶叶配50毫升的水)左右。
像我一开始比较喜欢喝浓茶,觉得越浓的茶越好味道越足,所以在泡茶的时候,就会放很多茶叶。殊不知,这样做不仅不会喝到茶叶最好的滋味,长期喝浓茶还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危害很大。
2、控制好水温
因为每一种茶适合的水温不同,所以要根据你所选择的茶的品种选择适合的水温,比如我比较喜欢喝绿茶,所以这个时候泡茶的水温是在85度左右。
其实我一开始品茶的时候确实没有对水温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只是觉得放开水就可以了,但是后来听外公说水温也是泡茶中很关键的一个点,如果水温掌握不好的话,有的茶叶可能泡不开,有的茶叶则可能就直接被泡坏了,所以说,泡茶时控制好水温是非常重要的。
3、把控好冲泡时间
一次放三克的绿茶,用200毫升的80度开水浸泡4到5分钟即可。
外公曾经告诉我,泡茶的时间上是很有讲究的,出汤时间也决定了茶汤的滋味。在泡茶的时候,我们要根据茶叶的特性来判断出汤时间,这样的话,才会让茶叶发挥出最好的滋味。我按照外公的方法,泡同样的茶味道果然和我以前喝到自己泡的茶的味道不一样.
外公告诉过我不同的茶叶出汤时间也各不相同
· 绿茶和黄茶,特性差不多,一般12秒内出汤口感最佳。
· 红茶的话,茶汤时间保持在10秒内,往后每一泡多延迟1-2秒。
· 乌龙茶,10秒内出汤滋味最好。
· 而老白茶和黑茶的话,冲泡时间会相对来说久一点,保持在20-25秒内滋味最佳。
掌握好以上3种泡茶技巧,就是外公教会我的泡茶方法,按照我的方法学习以后,就算是新手也能泡出醇甘味美的茶汤.
苏萦
-
泡茶有些人认为很简单,其实这里面有大学问,下面我来教您正确的泡茶方法:
工具原料:茶叶5g,紫砂壶
1、首先是用开水烫紫砂壶,一是可以去除茶壶中的异味;二是烫壶有助挥发茶香,如下图所示:
2、然后就是放入茶叶到紫砂壶中,如下图所示:
3、然后把烧滚的开水从高处倒入紫砂壶,高处倒入可以使茶叶翻滚的更厉害,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4、最后再把壶里的茶倒入茶杯中,这个时候就要尽量贴着茶杯倒入,以防茶香味挥发太快。如下图所示:
什么茶叶对身体好
绿茶、陈皮茶、菊花茶、普洱茶等泡茶对身体好,但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要喝过浓的茶,否则会影响正常的睡眠。
1、绿茶:对茶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效果,如果夏天天气比较热,可能会导致身体缺水,同时还可能会诱发中暑,在夏天适量的喝一些绿茶,可以起到去火消除的功效,还可以提神儿,止咳等。
2、陈皮茶:如果在平时经常暴饮暴食,会导致肠道消化不良,喝一些陈皮茶可以起到消化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改善食欲不振,如果在平时经常吃油腻的食物,会导致高血压和脂肪肝出现喝一些陈皮茶也能够有效的预防高血压。
3、菊花茶:菊花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茶叶,有特别好的降血脂效果,同时还能起到降胆固醇的功效,如果年龄增加以后适量的喝一些菊花茶,还能起到抗衰老的效果。、
4、普洱茶:普洱茶是橙黄色的,香气比较浓,能够起到很好的降血脂和抑菌效果,如果吃饭吃的比较饱,适量的喝一些普洱茶,还能够起到助消化的功效。长期喝普洱茶还能够降低血压,同时也可以帮助血管扩张。
黑桃猪
-
泡茶是一门学问,正确的泡茶方法可以使茶叶释放出更好的香味和营养,下面是泡茶的正确方法。
步骤一:准备好泡茶用的工具和材料,包括茶叶、茶具、开水等。建议使用陶瓷或玻璃材质的茶具,这样可以更好地保留茶叶的香气和味道。
步骤二:烧开水,将开水倒入茶具中,让茶具预热一下,同时也可以去除茶具的异味。
步骤三:将茶叶放入茶具中,建议使用适量的茶叶,一般是1:50的比例。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使用不同的泡茶温度和时间。
步骤四:注入适温的水,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使用不同的水温。茶叶的品种、等级、产地、制作工艺都会影响水温的选择,一般茶叶包装上会标注推荐的泡茶温度和时间。
步骤五:等待一段时间,茶叶会慢慢吸收水分,散发出香味,同时茶汤的颜色也会变化。等待的时间也因茶叶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一般5-10分钟。
步骤六:倒出茶汤,注意倒的时候要保持稳定,不要过急或过缓。倒完茶汤后可以在茶具内注入新的热水,继续泡制。
总之,泡茶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和泡茶方式来调整水温、泡茶时间等参数。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泡茶方法,才能品尝到最好的茶香和口感。
除了前面提到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外,以下是一些额外的细节和技巧,可以让你泡出更好的茶:
1. 水质要好:用冷静的自来水或者过滤的水泡茶会更好,避免使用含有氯气的水,因为氯气会影响茶叶的味道。
2. 茶壶的选择: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使用不同的茶壶,建议使用陶瓷或紫砂壶。如果是泡绿茶,可以选择玻璃茶具,这样可以观察茶叶的展开过程。
3. 先清洗:在泡茶前,先用热水冲洗茶壶和茶杯,这样可以预热茶具,并且去除异味和灰尘。
4. 茶叶的量: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使用不同的量,一般来说,每次泡茶使用茶叶的量为3-5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茶叶太多会导致茶汤过浓,太少则会导致茶汤过淡。
5. 茶具要干燥:将用过的茶具清洗干净,晾干之后再收纳,这样可以避免茶具滋生霉菌和异味。
北境漫步
-
泡茶是一门学道,日常中很多人喜欢在闲暇时叫上几个朋友一起喝茶,下面,一起来看看怎么正确泡茶~
1、温具
用沸水冲淋所有茶具,随后即将茶壶、茶杯沥干,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同时还起到清洁的作用。
2、置茶
置茶就是放茶叶,往泡茶的杯里置入一定数量的茶叶,茶叶的数量随个人喜好放。
3、冲泡
置茶后,将开水冲入壶中,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冲泡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冲泡次数越多,浸泡时间越长。
4、倒茶
冲泡好的茶应先倒进茶海里,然后再从茶海倒进客人的茶杯中。
5、奉茶
奉茶时,需要用茶盘托着送给客人,并放置在客人桌前的右手前方位置,请客人品茶。
6、品茶
茶泡好之后不可急于饮用,而是应该先观色察形,接着端杯闻香,再啜汤赏味。
新手必须注意的几个泡茶事项:
(1)不要用保温杯泡茶:沏茶宜用陶瓷壶、杯,不宜用保温杯。因为用保温杯泡茶叶,茶水较长时间保持高温,茶叶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减少;浸出的鞣酸和茶碱过多,有苦涩味,因而也损失了部分营养成分。
(2)不要用沸水泡茶:用沸腾的开水泡茶,会破坏很多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C、P等,在水温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还易溶出过多的鞣酸等物质,使茶带有苦涩味。因此,泡茶的水温一般应掌握在70℃-80℃。尤其是绿茶,如温度太高,茶叶泡熟,变成了红茶,便失去了绿茶原有的清香、爽凉味。
(3)泡茶时间不要太长:茶叶浸泡4-6分钟后饮用最佳。因此时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泡出来。时间太长,茶水就会有苦涩哧。放在暖水瓶或炉灶上长时间煮的茶水,易发生化学变化,不宜再饮用。
(4)不要扔掉泡过的茶叶:大多数人泡过茶后,把用过的茶叶扔掉。实际上这样是不经济的,应当把茶叶咀嚼后咽下去,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粗纤维和其它营养物质。
(5)茶叶数量参考和蓄杯:泡一杯浓度适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叶。有的人喜欢泡浓茶。茶水太浓,浸出过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对胃肠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后可续水再泡3-4杯。
牛云
-
茶文化是一种中国的传统,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人民独特的理念和习惯。我们在喝茶的时候也要学会正确的泡茶方法 。
正确泡茶的七个步骤:
一、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是可以去除茶壶中的异味;二是烫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
也叫做“投茶”。即将称好的一定数量的干茶叶置入茶杯或茶壶,以备冲泡。用盖杯的时候可以直接用茶则置茶,投茶量也要看所冲泡的茶叶种类类以及个人的口味。
三、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处注入茶壶,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一般一冲需要倒掉(洗茶)。
四、低泡
泡好的茶就可以倒入茶盅,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内的香气过度散发,俗称"低泡"。一般一泡茶汤与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三泡茶汤与四泡茶汤混合。
五、分茶
茶盅中的茶分别倒入客人的杯子中,一般杯中的茶以七分满为宜。
六、奉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奉茶,也叫敬茶。
七、闻香品茶
品茶之前,可以先观察茶的颜色,闻茶的香味,最后才品尝。品尝有个礼仪、“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泡茶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
茶道里的五大禁忌:
一、忌讳茶具不清洁
宾客来访,先请坐后备茶。泡茶前,忌讳茶具不清洁,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净。然后再用开水冲烫一遍茶具。这是最基本的茶道礼仪。
二、忌讳茶水浓度不恰当
茶叶用量要适当,不宜过多或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泡出的茶没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询问宾客的饮茶习惯,然后根据客人的喝茶口味、浓淡习惯来进行冲泡。
三、忌讳茶水过满
倒茶给宾客,不管是大茶杯还是小茶杯,都忌茶水倒得太满。茶水量应以七分满为宜,留下三分人情给客人,是茶道的传统礼仪。
四、忌讳端茶不得法
中国的传统习俗是只要两手健全,端茶给宾客都必须是用双手奉上。对有杯耳的茶杯,最有礼节的做法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送给客人。
五、忌讳添茶不及时
待客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到宾客的茶杯,需要添茶时,一定要义不容辞及时去添茶。添茶时,要分先后,必须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在茶道礼仪中,忌讳添茶不及时,是不尊重宾客的表现。
mBeta
-
我记得最早是跟着爷爷一起喝茶,品茶的,当时只觉得特别苦,没有饮料好喝。长大之后,才懂得泡茶也是一品艺术。苦中带甜,其实就是品人的一生。好了,现在我来教一教大家怎么正确的泡茶
一、玻璃杯泡法
用玻璃杯泡茶最简单,只需要准备茶叶、水壶、装废水的水盂以及玻璃杯,如果没有水盂可以用水盆或废水桶代替。
首先温杯,倒入1/4的热水,拿起玻璃杯微侧,然后轻轻旋转杯身,让热水将玻璃杯内壁浸湿,再倒入水盂中,既可提高杯温,又可以清洁玻璃杯。
接着投茶,一般200ml左右的玻璃杯,投茶量在3g左右。
下一步醒茶,即摇香,倒入1/4的热水使它没过茶叶。轻轻摇晃杯身,让茶叶被充分浸润,这时候可以进行闻茶香。
最后注水,初学者不需要进行“凤凰三点头”,直接拉高水线高冲就可以。注水至七分满,这时可以欣赏茶叶在水中舒展的姿态,等水温稍降,就可以品茶了。
二、紫砂壶泡法
紫砂壶的器型有非常多种,一般200ml以下的小型壶单手操作,200ml以上的大型壶可以双手操作。
准备一把紫砂壶、一个可以储水的壶承、公道杯、品茗杯以及茶叶
同样地也需要先注水温壶、公道杯、品茗杯。结束后投入茶叶,注水,出汤就可以了。
从以上二种泡茶流程可以看到,我们不管用什么茶具泡茶,在投茶前都要进行温器。茶具使用前用热水冲洗一遍不仅是出于对客人的礼貌,更是为了提高茶具的温度,让茶叶的香气更容易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