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懂运营
-
金戈铁马、保家卫国的百战将军,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够成为民族和家国的骄傲。千百年的历史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杨家将,杨家儿郎用一杆银枪,独身闯过千军万马,驰骋于沙场之上。
虽然杨家将的故事,经过民间小说家的刻画,远比正史上要光辉伟大和繁荣昌盛,但是满门忠烈的杨家,仍然向人们展现着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这次要带大家去了解的,就是民间的杨家将十代英雄。
杨衮的画像第一代英雄,就是生于乱世的杨衮,他是虚构人物,所属时期是残唐五代。杨衮跟随父亲学习武艺,他的枪技和锤技可谓一绝,在当时很少有能够与他一较高下者。根据评书中记载,杨衮曾与刘知远等人结拜为兄弟,并且在辽国入侵中原时,自立兵马向辽太宗开战,也是一代传奇人物。第二代英雄就是杨衮的儿子,世人所熟知的老令公杨业,他的妻子也是名震天下的佘赛花,本为汉朝名将,后归降北宋立下赫赫战功。
杨业剧照杨业遭小人算计,最终被辽兵困于两狼山,不愿被俘最终碰壁而死。第三代英雄杨延昭,他是唯一有正式记载的杨家将,曾经跟随父亲北伐,在杨业去世以后,他担任着军中主帅,从老令公的肩膀上接过了抗辽重任。杨延昭守护边疆之时,北宋边境最为安定。第四代英雄杨宗保,他虽是杨延昭之子,其实也是演义中虚构的人物,曾和妻子穆桂英一同大破天门阵,最后东征西夏,死于敌人的万箭穿心,此后民间演义中的故事主要倾向于杨门女将。
杨宗保剧照第五代英雄杨文广,他是杨宗保之子,正史中也并无记载,影视剧中杨宗保去世之时杨文广并未成年,战争结束后杨家一门归隐,不问世事。不过演义里的杨文广和影视剧中有较大出入,杨文广年少成名,曾带领着杨家将平定了交趾叛乱,立下赫赫战功,也是杨家将的代表名将之一。
杨怀玉第六代英雄杨怀玉,他也为演义中虚构人物,不过他的故事也颇为精彩。杨怀玉在书中带领军队西征西夏,不料被困庆州,经历一系列坎坷,结识妻子孟久环,最后成功逼退西夏大军。第七代英雄杨士瀚,评书中杨怀玉之子,他是整个杨家后期有名的猛将,他的父亲杨怀玉和太子出征御敌,不料被敌军所困,杨士瀚奉皇帝之命带兵解救出父亲和太子,平叛了边境战乱。
杨士瀚第八代英雄杨金豹,根据评书中得知,当他的父亲杨士瀚战死沙场以后,他和妻子相继从此下落不明,直到杨家一门被小人陷害处于危难之际,他才再次出山认祖归宗,救出了杨家一门老小。虽然他也学的一身好武艺,不过再也没有像父辈一样上场杀敌,而是跟着150多岁的佘太君去到了西宁。
杨家将剧照第九代英雄杨满堂,评书中的杨满堂虽为杨家后人,但是父母不详,在宋徽宗时期,送老太君命进京探亲,结果机缘巧合就下敌国公主。宋徽宗得知他的身份以后,命他率军出征,最后得到有情人萧玉娇相助,夺回雁门关,杨家将再立一功。第十代英雄杨再兴,史书中曾有记载,他曾是跟随岳飞抗金的一员猛将,只是在清朝的小说中,他被塑造为了杨家后人,最后为国捐躯。他的故事结束以后,此后这世间再无杨家将。
- 苏萦
-
真正历史上的杨家将杨家将,第一个是老令公杨业。杨业原是北汉名将,后在北汉灭亡,后投降宋朝。雍熙三年宋太宗派大军征讨辽国,潘美为三军总帅,杨业为他的副将。起初讨伐辽国进展顺利,可惜中路潘美率领的军队失利。宋太宗命令其他人班师回朝。这时候辽国反应过来,派10万大兵反击宋朝军队。宋太宗让潘美,杨业他们把四洲的百姓都转移到内地。杨业为了保护百姓安全撤离,主动领兵出击骚扰辽国军队,他与潘美约定。在陈家谷会合接应杨业。可惜了,潘美无才又无德,他忘记了他与杨业的约定直接率兵逃跑,杨业最终被擒,绝食三天而死。
第二代是杨六郎,原名杨延广后改名为杨延昭。杨延昭英勇善战。最后死于上任路上,年仅57岁。第3代杨文广。杨文广是杨延昭的第3个儿子,杨文广其实他一生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与他的祖父和父亲相比,他属于平平淡淡的那种。但是他一生都想平定北方兴复失地。可惜了,祖孙三代都生错了朝代,生在了宋朝这个重文轻武的朝代。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演义的十代杨家将。一代英雄杨衮。他是全能武将啥都会,和皇帝是兄弟。二代武将杨继业,佘太君的老公。杨继业,被人尊为杨令公,死于两狼山。三代将杨延昭。四代将杨宗保,他就是穆桂英挂帅里面的娶穆桂英的人。五代将杨文广在演义中,杨文广武艺双全。杨文广挂帅讨伐国内叛逆。
六代五将杨怀玉。杨怀玉义释大智王,逼退西夏军队。七代英雄杨世汉。八代英雄杨金豹。杨金豹早年流落在外,拜道人为师,学了一身武艺,认祖归宗。九代英雄杨满堂。十代英雄杨再兴。杨再兴可以说是比较出名的,他是和岳飞一起抗击金朝,杨再新的死法也比较壮烈。中百余箭而不倒。
- 康康map
-
在民间传说当中,关于穆柯寨、辕门斩子、雁门关、血战金沙滩、李陵碑、穆桂英挂帅u2026u2026这些关于杨家将的故事经久不息,其中所表达的忠肝义胆,誓死报国的精神至今依旧充满了向上的意义。
但是杨家将所谓十代英雄确实是子虚乌有的事情,由于杨家将故事的流传而被后人汇编成演义小说中,在真实的历史上,关于杨家将真正情况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杨家将第一代名将,应该是杨业,这一点不论是演义还是历史,都是同一个人,在演义里面,他就是杨老令公,而在历史上,他就是著名的将军杨业,我们先说演义里面的杨业,演义里面的杨业。在传统的演义当中,老令公是被奸臣潘美所害,所幸,杨老令公与妻子佘老太君一共生有九个孩子,七儿二女。
而在现实的历史当中,杨业最早是军阀的儿子,当时中国正是乱世,五代十国乱悠悠,将近50年的乱世,使得中华文明大为萧条,并且遭到了游牧民族的窥视,杨业的家族来自北方,先是投靠了当时的北汉割据政权,在北汉的日子里,由于北汉政权和游牧民族契丹关系非常密切,平日里杨业观察到契丹民族对汉人的欺压,心中越发不满,但苦于北汉政权国策如此,并且国力低下,也只得作罢。因为杨业他是一个非常忠诚的人,他不愿意轻易地投靠南方新崛起的宋朝政权。
后来到了宋太宗发动北伐灭亡北汉这个时候,北汉君主选择投降,得之北汉君主已经投降的消息后,杨业这才选择了投降。投降后的杨业一开始就被宋太宗所重用,宋太宗之所以对他进行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早在南方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人骁勇善战还有才华,于是,宋太宗对他进行了高官厚爵的赏赐。
再往后,由于宋太宗对契丹用兵失败,契丹大军倾世宋朝,经常侵略宋朝,其他将领都抵挡不住,这个时候,宋太宗想起了杨业,于是他就被调回故地,重新负责北方的军政工作。
但是,由于宋太宗这个人一向对武将非常不放心,尽管杨业被调回北方后屡次立战功,宋太宗依旧派遣大量文臣来监视或者指挥,大将潘美也是被监视的武将之一,这两个人其实在真正历史上是属于难兄难弟,宋太宗一向秉承的是将从中御原则,所有的将领都有按照他绘制的那一幅平戎万全阵进行打仗,可是战场情况瞬息万变,要想打胜仗,必然不能遵循,后来,杨业被文官逼迫,带兵去攻打朔州,后来果然死于战争之中。
杨业虽然死了,但是还有儿子,他儿子杨延朗是他的长子,当时根本就没有受到父亲战死消息的影响,带兵一直将朔州攻下方才大哭。
他的事迹感动了朝廷,朝廷就任用代替他父亲继续主持掌管北方的军事,这也是演义当中的第二代将门,大家所熟悉杨六郎的原型,即使杨六郎并不是排第六,人家明明是长子,与他的父亲一样,他的一生也是被文官压迫的一生,宋朝皇帝秉承重文轻武的原则,多次偏向北方文官的一面之词,对他进行责备,后来他病重而亡,当然也有人说他是抑郁而亡。
他的儿子名叫杨文广,与爷爷和父亲相比,他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因为此时,随着宋朝与辽国逐渐和解,北方很多军人没了用武的机会,甚至被大量的裁撤。不过,这个人他由于爷爷和父亲的遭遇,他对文学很感兴趣,他凭借着自己的文学素养成功的吸引了朝中大佬的注意,完成了从将门变成文官的转变,宋朝皇帝非常欣赏这样的转变,此后,他被任命为各地的知州,一生掌管军事的时间远远小于担任文官的时间。最后,在文官任上病逝。
再往后面正史当中关于杨文广的儿子们的记载就很少了,更多的都出现在所谓的演义小说当中,其实,关于杨文广的儿子们没有记载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为史书篇幅有限,这户人家从爷爷搬到孙子,三代为将,之后又成功的转成了文官,可以讲,已经算了不得的门户了,所以才能在有限的史书上留下如此多的记载,也为民间演绎,创造了条件和基础。
- 一颗苹果
-
第一代英雄杨衮:杨衮生于乱世的残唐五代,他自幼随父学刀,练会全身武艺,名震中原。他曾与刘知远、高行周结拜为兄弟。后来刘知远当上后汉皇帝,时逢辽兵进犯中原,杨衮联合了三十六寨兵马,在火塘寨自立为火山王。打出“扶汉灭辽”大旗,一举打败辽兵。但是他也认清了刘知远并非明君,拒不接受皇封,仍归火塘寨而去。
第二代英雄杨继业:杨衮之子杨继业,娶妻佘赛花。夫妻二人归宋后,南征北战,威名远震。杨继业为边关八大令公之一,人称杨令公;佘赛花生有七子,并收一义子,人称佘太君。
第三代英雄杨延昭:是杨继业的长子,由于在杨家同辈份的人中排第六,因此被称为杨六郎。小说和戏曲中也将他描述为杨业的第六子。
第四代英雄杨宗保:杨延昭之子,少年从军,曾和穆桂英在御辽中大破天门阵,娶穆桂英为妻。
第五代英雄杨文广:是杨宗保和穆桂英的儿子。不过有些史料上却记载杨文广为杨延昭之子,杨宗保为《杨家府演义》虚构人物 。
第六代英雄杨怀玉:杨文广的儿子,人称玉面虎。后被封太平王。
第七代英雄杨士瀚:是杨怀玉的第三个儿子,人称“震北侯”。
第八代英雄杨金豹:宋哲宗时,杨士瀚战死疆场。其妻陆云娘和儿子杨金豹也失踪多年,只有其女杨彩凤还在府中。后来记载他在辽东铁砂山八宝灵云洞拜李长庚为师,学会一身武艺后下山,在凤翔府力杀四门,认祖归宗。
第九代英雄杨满堂:宋徽宗时,杨满堂奉余老太君之命进京探亲,途经飞鹰涧,救下芷兰公主,并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萧玉姣。
第十代英雄杨再兴:这个杨再兴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就是杨满堂之子,也是后来在岳飞帐下屡立战功的杨再兴。只是后来误走小商河,被金兵乱箭射死。
杨家将在世间广为流传,以至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对于杨家将忠心报国世代相传的优良家风,对于一个家族前赴后继捍卫祖国既忠又勇的行为,人们传诵他们,缅怀他们,崇敬他们,以各种形式,为他们竖起一座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