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木生
-
1929年华尔街股市大崩盘
1929年10月29日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
竖立在汽车上的牌子写道:“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轿车。在股市上丧失了一切,急需现钞。”
在这个被称作“黑色星期二”的日子里,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抛售股票的旋涡之中,这是
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影响波及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发生在1929年10月29日的华尔街大崩盘或许是金融世界遭受过的最大灾难。
在致命一天到来前的18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的,随着投机者大量蜂拥进股市追
求快速、大量的利润,一些主要工业股票的价格竟翻了一倍多。一段时间以内,每天的成交量多达50O万股。随
着投资者大把将钱撒进股市,一些基金也急忙从利润较低的投资领域撤出转向股市。欧洲的资金也洪水般涌进
美国,银行总共贷款约8O亿元供给证券商用以在纽约股票市场进行交易。赫伯特-胡佛当选总统之后不久,曾试
图通过拒绝借款给那些资助投机的银行来控制股市,但股价仍不断猛涨,到1929年9月3日到达历史最高点。当
天一天的成交量便超过800万股。
同月,股市价格首次开始下挫,但专家和政府的声明却向公众保证,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他们大错特
错了。在10 月24日,股市掉落到谷底。随着股市以平均每天18点的速度狂泻,惊慌失措笼罩了华尔街。由于投
机者们蜂拥着争取在股价跌得更低之前卖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行情。
仅10月24日一天,便发生了1200万笔交易,一个由银行组成的联盟迅速采取行动以控制局势,但这仅仅是暂时
的拖延。股价不久便又开始了无情的下跌,到10月29日甚至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随着一些主要股票的
价格缩减超过2/3,在大崩溃的头一个月便有260亿美元在股市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
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但这仅仅是大萧条的第一轮可怕打击。
过去,美国也曾经历过股市恐慌与金融萧条,但没有一次像这一次一样对美国普通市民的生活产生如此深
刻的影响,因为紧接而来的大萧条将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难。
20世纪20年代,在经历了一次大战和死亡2000万人的1918年全球大流感后,世界进入一个暂时的和平时期
,人们开始享受灾难之后的欢愉:经过几年的调整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尤其是美国,它在许多
经济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和稳定的国家。
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乐观的情绪为20年代的股市大发展创造了条件。1921年,美国资本市场新发行的证券是
1822种,到1929年达到了6417种。《纽约时报》工业指数从1921年的低点66.24反复攀升至1929年9月19日
469.49的历史最高点。
当时,融资购买股票十分流行,而且人们还可以通过“定金交易”花一美元买到价值10美元的股票,人们
第一次发现赚钱的机会是那么多。于是,大量中小投资者争相涌进股市。每天,人们热切地讨论着股票走势,
小道消息满天飞。随着股价扶摇直上,华尔街陷入了狂热之中,电梯工、接线员和报童也和金融巨头一起玩起
了股票。华尔街甚至成了远道而来的旅游者参观的去处:每天早上,旅游者们夹道欢迎那些来上班的经纪人们
,向他们鼓掌。
美国做了个噩梦
危机已经悄悄降临,人们却没有注意到。1926年秋,在20年代的投机狂潮中被炒得离谱的佛罗里达房地产泡
沫首先被刺破了。然而,这丝毫没有给华尔街的疯狂带来多少警醒。从1928年开始,股市的上涨进入最后的疯
狂。事实上,在20年代,美国的许多产业仍然没有从一战后的萧条中恢复过来,股市的过热已经与现实经济的
状况完全脱节了。
1929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股票价格的高涨感到了忧虑,宣布将紧缩利率以抑制股价暴涨,但美国
国民商业银行的总裁查尔斯?米切尔从自身利益考虑,向股市中增加资金投入以避免下跌,股票经纪商和银行家
们仍在极力鼓动人们加入投机。甚至一些著名的学者也失去了冷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耶鲁大学的欧文?费雪,
这位大经济学家不仅自己融进了投机者的行列,而且还在公开演讲中宣称:“股票价格已达到了某种持久的高
峰状态。”
不过,也有不少人保持着冷静的头脑,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就是及早从股市中脱身
者之一。他对自己说,如果连擦鞋匠都在买股票,我就不想再呆在里面了。这个明智的选择使他提早撤出资金
,为其家族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1929年夏,股票价格的增长幅度超过了以往所有年份,崩溃已经近在眼前。9月3日,华尔街的一位统计学家
罗杰?巴布森在华尔街的金融餐会上说了一句话:“股市迟早会崩盘!”这句话被《道琼斯金融》发表。其实,
这位先生在此前的两年中一直重复着这句话,却只被人们当做笑谈,没想到这次竟一语成谶,千古留名。此话
不久就传遍了全美国,投资者信心开始动摇,股市立刻掉头向下。
股市下跌的消息惊动了总统胡佛,他赶紧向新闻界发布讲话说:“美国商业基础良好,生产和分配并未
失去以往的平衡。”有关的政府财政官员也出面力挺股市。但此时人们的神经已经异常脆弱,股市在经过昙花
一现的上扬后,就开始了噩梦般的暴跌。
跳楼的不仅是股指
1929年10月的最后10天,集中了证券史上一连串著名的日子。
10月2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即遭大笔抛售,全天抛售量高达600多万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动记录器到
收盘1小时40分后才记录完最后一笔交易。
10月23日,形势继续恶化,《纽约时报》指数下跌31点。
10月24日,这一天是股市灾难的开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刚刚开市,股价就如决堤之水轰
然下泄,人们纷纷脱手股票,全天换手1289.5万股。虽然当天中午多位银行家和财团老板决定出资托市,暂时
稳住了股票价格,不过这只是暂时的稳定。
10月25日,胡佛总统发表文告说:“美国的基本企业,即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
础之上的”,力图以此刺激新一轮投资。然而,过了一个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费了。
10月28日,史称“黑色星期一”。当天,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9点,道琼斯指数狂泻38.33点,日跌幅达13%
,这一天,已经没有人再出面救市。
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早晨10点钟,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刚开市,猛烈的抛单就铺天盖地席卷而
来,人人都在不计价格地抛售,经纪人被团团围住,交易大厅一片混乱。当天收市,股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
的历史最高纪录。《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1点,而道琼斯指数比星期一又下跌了12%。一名交易员将这一天形容
为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记的人跳楼自杀。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
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到1947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不堪回首二十年
这场史无前例的股市大暴跌从1929年延续到1932年,并成为整个30年代大萧条的导火索。从1929年最高的
381点到1932年7月的最低点41点,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了89%,到1933年7月,美国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值只相
当于1929年9月的1/6。
股灾造成了美国股市、银行与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形成了恶性循环,并从美国波及到了整个世界,使
人类经历了5000万人失业、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银行倒闭、生产停滞、百业凋零的黑色大萧条年代。
经济学家研究,这次股市崩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股市的过度狂热没有得到适时的引导,而融资买卖
和定金交易使股市在卖压之下失去控制。二是当时美联储运用调高利率的错误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给量大幅
减少,造成市场资金转向其他投资工具,加速了股市的下跌走势。
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对美国证券监管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1934年7月6日,美国证券
交易委员会成立,理智的约瑟夫.肯尼迪被任命为主席。此后,经过罗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战对经济的刺激,美国
股市逐渐恢复元气,到1954年终于回到了股灾前的水平。
历史名词解释:
经济大萧条(经济大恐慌),是指1929年至1939年之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
大萧条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衰退都要来得深远。这次经济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首先
发生在木材的价格上(1928年),这主要是由于苏联的木材竞争的缘故;但更大的灾难是在1929年到来,加拿
大小麦的过量生产,美国强迫压低所有农产品产地基本谷物的价格。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澳洲,农业衰退由
于金融的大崩溃而进一步恶化,尤其在美国,一股投机热导致大量资金从欧洲抽回,随后在1929年10月发生了
令人恐慌的华尔街股市暴跌。1931年法国银行家收回了给奥地利银行的贷款,但这并不足以偿还债务。这场灾
难使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的制度破产了:它导致了德国银行家为了自保,而延期偿还外债,进而也危及到了在
德国有很大投资的英国银行家。资本的短缺,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中,都带来了出口和国内消费的锐减:没有
市场必然使工厂关闭,货物越少,货物运输也就越少,这必然会危害船运业和造船业。在所有国家中,经济衰
退的后果是大规模失业:美国1370万,德国560万,英国280万(1932年的最大数据)。经济大恐慌对拉丁美洲
也有重大影响,使得在一个几乎被欧美银行家和商人企业家完全支配的地区失去了外资和商品出口。
原因
关于经济大恐慌的成因一直众说纷纭。最早解释到这一点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他认为市场对商品总
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因而提出由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策略来刺激需求,从而带旺经济。这一
点成为了五、六、七十年代时人们普遍的看法。
但也有一些人提出不同的观点。现任联邦储备局主席伯南克认为是因当时美国兴起了消费借贷所致。持续性
的借款终使美国人个人债务日增,而所造成的消费热潮也就在大萧条时期结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佛利民则
认为是当时美国政府在大萧条前对经济做了很多管制所致,尤其是对银行的管制,使银行无法对货币需求做出
反应,在通货紧缩下导致经济大恐慌。
经过
1920年代被称为「新时代」,财富和机会似乎向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美国人敞开了自己吝啬的大门
。整个社会对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趋之若鹜,「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胡佛总统也认为,「我们正在取
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的前夜,贫民窟将从美国消失」。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迎来了它的「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
跌入深渊,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从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
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但美国股票巿场崩溃不过是一场灾难深
重的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
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随着股票巿
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
关门。
金融危机时期
今日领导传输了时下最为流行的金融危机,回家又运用了“80”后的习惯百度了一下金融危机,条条标题
波及眼球,危机、辞职、创业,一些出镜率颇高的词汇占去了大面积的屏幕,随手进入几条,大致了解一番,
- CarieVinne
-
产能过剩,生产出的物品远远超过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导致产品积压,企业破产股市崩盘工人失业,造成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动荡。加上各国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引发货币战争导致国际经济混乱,各国经济萎靡,由此引发29年经济危机。而这也是为二战埋好了引信。(纯属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 余辉
-
根本原因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简单说是生产的太多而老百姓没有钱去购买
- meira
-
供给远大于需求,贫富差距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