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Beta
-
“最美银辉驿站”舟山乡村善治学堂
发挥银龄夕阳红作用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在马岙村,有一处古朴的四合院,展示着这几年来马岙街道在基层社会治理探索经验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善治”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这里就是“舟山乡村善治学堂”,内设善治堂、善治展厅、四合党建展厅、议事厅等多个功能区块。在各种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成为马岙街道老年干部、老党员、老年群众的“快乐老家”。
2020年6月,舟山乡村善治学堂正式挂牌成立。马岙街道以“党建+正能量”为重点,推进“银辉”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在舟山乡村善治学堂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进一步完善各个展厅、活动区的功能布局,把它打造成为离退休干部党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和有效平台。
为不断满足老年群众的精神文化和生活服务需求,马岙街道精心设计策划了各种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多次举办了门球、广场舞等老年健身娱乐活动和健康义诊、知识竞猜等文体活动。“我们通过送文化进村、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丰富了老干部、老党员的业余生活,增强了老年群体中的文娱氛围和老年人健康养老意识,同时通过马岙‘爱心联盟"民间道德协会等机构,帮扶困难党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马岙街道的工作人员张梦玲告诉记者,舟山乡村善治学堂充分发挥乡土文化底蕴优势,深挖民间老年人的文艺力量,形成了文化自治的良好氛围。“三星村的老年人门球队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自治"代表,去年参加浙江省‘苏溪·农商杯"门球锦标赛暨第十一届门球单项争霸赛,获得了团体赛季军,这可是一支平均年龄在65岁的门球队。”
舟山乡村善治学堂受到不少老年人的喜爱和认可。“平常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就来这里逛逛,看看书,他们还会不定期开展一些知识讲座,交关好。”马岙村的老党员林国元告诉记者,“舟山乡村善治学堂开学以后,除了家门口的小公园,来最多的就是这里了。”
挂牌成立近一年来,舟山乡村善治学堂为老同志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和乡村治理创设了平台。矛盾纠纷调解团、心连心志愿团等团队中老党员、老同志充分发挥威望优势、经验优势,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民法典等宣传资料发放、村内矛盾纠纷调解等活动。目前,已有20余名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这支队伍发挥老党员、老干部余热的同时,还丰富老干部们的退休生活。
采访过程中,70多岁的老党员林友娣正在学堂的乡村志愿汇给群众量血压。她从马岙街道卫生院退休后,经常到舟山乡村善治学堂为大家服务。“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也就是一脚三轮车的事情,能发挥余热为大家服务,我开心大家也高兴。”
原勤丰村党支部书记林统裕,从村“两委”退下来以后,依旧不忘初心,热心参与乡村建设,当起了村里的政策宣传员、和谐促进员,发宣传单、调解邻里纠纷、排查困难群众,曾被评为定海区群众工作能手。在马岙村“风情乡村”建设中,他主动请缨加入项目政策处理组,认领了“风情乡村”线路中段的“洒墨轩”征地工作。这个项目共涉及36户村民,他和村干部不分昼夜逐户上门做思想工作,33户村民在两天内就同意签字,最后几户通过集中攻坚再加上老书记面子也都最终同意签字,征地工作在一周时间顺利完成。
哪里有老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就有丰富多彩的党的组织生活。如今,舟山乡村善治学堂不仅成为老党员、老干部健康养老的重要阵地,还使老干部、老党员在乡村振兴的建设与发展中找到归属感。而在马岙街道美丽乡村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抗击“新冠”疫情等众多关键时刻,处处闪现着这些老年人活跃的身影,他们成为舟山乡村善治学堂发挥自治、善治作用的一支重要力量,助力乡村发展和振兴。
弘扬先进文化,凝聚社会文明力量。岛城多处银辉驿站在推动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日前,选树的“最美银辉驿站”除了舟山乡村善治学堂,还有舟山绿城颐乐学院党员活动室、市军休服务管理中心党建室、昌国街道香园社区银辉驿站、普陀老年大学老党员驿站、幸福驿站、银发好网民之家、岱山县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党员驿站、岱山先锋联盟中心银辉驿站、嵊泗县菜园镇东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银辉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