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ven
-
一 怎样鉴别茶叶的优劣?
茶叶审评时一般可从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来鉴别。正常的茶叶应该具有该类茶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含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异臭、无霉变。
条形茶的外形称作条索。以紧细、圆直、勾齐、重实的为好;以粗松、弯曲、短碎、松散的为差。
鉴别茶叶的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及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多少;一般以芽头多、峰苗多、叶质细嫩为好;叶质老、身骨轻为次。
红茶的光泽有乌润、褐润和灰枯的不同;绿茶的色泽分为嫩绿、翠绿、青绿、青黄等;光泽分光润和干枯的不同。红茶以乌润者为好;绿茶以嫩绿、光润者为好。净度以无梗、末和其他夹杂物的为好。
拿一撮茶叶放在手掌中,用嘴哈气,使茶叶受微热而发出香味,仔细嗅闻,用嗅觉来审评香气是否纯正和持久。可反复多嗅几次,以辨别香气的浓淡、强弱和持久度。此外,还可以嗅嗅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是否有烟味、焦味、霉味、馊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花茶还要看花香是否鲜浓持久。
取一小撮茶叶(3~5克),放入150毫升左右的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并盖上杯盖。5分钟后,打开杯盖,先嗅杯中香气,再看汤色、品尝滋味,最后看茶叶的叶底。
(1)汤色 茶叶内含物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所呈现的色泽称为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一般以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为好;以汤色灰暗、浑浊者为差。红茶以红艳明亮者为优,绿茶以嫩绿色者为上品。
(2)滋味 茶叶经沸水冲泡后,大部分可溶性有效成分都进入茶汤,形成一定的滋味。滋味在茶汤温度降至 50℃左右时为最好。品尝时,口含少量茶汤,用舌头细细品味;从而辨别出滋味的浓淡、强弱以及鲜爽、醇厚或苦涩等。另将少许干茶叶置于口中慢慢嚼,细品其滋味。
(3)叶底观察杯中经冲泡后的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还可用手指按压,以判断它的软硬、薄厚和老嫩程度。优质茶叶的叶片鲜嫩,加工充分,水中浸出物多;因此茶汤色泽艳丽、澄清透明,无混杂;并且具有本品种茶叶的正常香气,香气清爽、醇厚、浓郁、持久、新鲜纯正,没有其他异味。红茶汤以红艳明亮、醇厚甘甜、喉间回味长、叶底鲜明为优。绿茶汤应碧绿清澈。乌龙茶汤应为鲜亮橙黄色,先感觉稍涩,而后转甘,鲜爽醇厚,并具有翠绿而明亮的细嫩鲜叶,在叶底被面有白色毫毛。花茶汤应为明亮蜜黄色,滋味清爽甘甜,鲜花香气明显,叶底绿色均匀,稍带黄色且明亮。
劣质茶叶的茶汤亮度差,色淡,略有浑浊。陈茶或霉变茶的茶汤无光泽,色暗淡,浑浊。香气淡薄,持续时间短,无新茶的新鲜气味,有的具有烟焦、发馊、霉变等异常气味。劣质红茶味淡、苦涩,无回味或回味短;叶底粗老,色泽发暗。劣质绿茶味淡、苦涩或略有焦味;叶底粗老、灰黄、破碎;若绿茶调青不及时或不彻底,还会出现红叶或红梗。劣质花茶味淡,回味短,叶底色泽暗褐,杂而不匀。
二 十大名茶鉴别方法
1 西湖龙井
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龙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清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不光滑。
2 碧螺春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1.5厘米,每500克有5.8-7万个芽头,芽为白豪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假的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齐,呈黄色。
3 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其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银绿隐翠,内质香气新鲜,叶底嫩绿匀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假的为卷曲形,叶片发黄。
4 君山银针
产于湖南岳阳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看起来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假银针为清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
5 六安瓜片
产于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叶呈绿色光润,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亮。假的则味道较苦,色比较黄。
6 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叶呈金黄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鲜,水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假茶呈土黄,味苦,叶底不成朵。
7 祁门红茶
产于安徽祁门县。茶颜色为棕红色,切成0.6-0.8厘米,味道浓厚,强烈醇和、鲜爽。假茶一般带有人工色素,味苦涩、淡薄,条叶形状不齐。
8 都匀毛尖
产于贵州都匀县。茶叶嫩绿匀齐,细小短薄,一芽一叶初展,形似雀舌,长2-2.5厘米,外形条索紧细、卷曲,毫毛显露,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清嫩、新鲜、回甜,水色清澈,叶底嫩绿匀齐。假茶叶底不匀,味苦。
9 铁观音
产于福建安溪县。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转甜,耐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假茶叶形长而薄,条索较粗,无青翠红边,叶泡三遍后便无香味。
10 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崇安县。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俗称“蛤蟆背”,内质香气馥郁、隽永,滋味醇厚回苦,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澈艳丽,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黄绿色,叶脉浅黄色,耐泡6-8次以上,假茶开始味淡,欠韵味,色泽枯暗
- 苏州马小云
-
辨别有机茶
从外观上看,有机茶和常规茶很难区分。就产品质量的认定来说,有机茶与常规茶有以下3点区别:
1.常规茶叶通常是对终端产品进行质量审定,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生产和加工过程,而有机茶的质量审定不仅要对终端产品进行必要的检测,还要审查产品在生产、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
2.常规茶叶种植过程中通常使用农用化学品,如化肥和农药,而有机茶在种植和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农用化学品和所有人工合成的助剂,不仅保护了农田的生态环境,而且实现了生物的多样性。
3.消费者从市场上购买的有机茶,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可以通过有机产品的质量跟踪记录系统,追查到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茶园和农户),这是常规茶难以具备的。
辨别绿色有机茶
为迎合公众的“无污染”需求,进而牟取暴利,目前许多厂商在茶市乱打绿色有机茶的招牌,使消费者真假难辨,甚至上当受骗。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茶才是绿色有机茶?消费者如何分辨?专家提醒,目前最直接的方法是要看防伪标志并刮开防伪涂层,且以电话查询真假.
在我国茶业市场,茶叶按品质高低分为绿色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一般常规茶。绿色有机茶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是茶叶中最高品质的代表,因此它需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严格的生产加工认证。近年来,我国共有20多个茶叶生产单位获得绿色有机茶证书,建立有机茶基地6000多亩。
“中国质量万里行”在宁夏茶叶行业的负责人强世国介绍,绿色有机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其产地一般在交通不便的山区,茶园土地的肥料都是人畜禽粪肥,或者是植物腐烂后的天然有机肥料。茶园平时的除草除虫工作都是通过生物链进行的,茶农们养一些羊,利用羊吃草的习性帮助除去杂草,保护一些茶树害虫的天敌如瓢虫、螳螂来达到以虫治虫,使生物生态达到平衡,因此,绿色有机茶茶树鲜叶中不会有农药残留。
如果泡喝绿色有机茶,比一般茶叶更加清香、甘醇,颜色更加清亮、翠绿。有着多年茶叶经营经验的强世国告诉消费者,一般应到大商场或大型茶叶专营店购买绿色有机茶,千万不要在街头小贩中购买。另外,目前市场上的绿色有机茶大都是封闭防伪包装,上贴有“有机茶”标志,且有可以刮开免费查询的防伪涂层。我国目前只有3家认证机构从事绿色有机茶叶的认证工作,它们分别是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消费者在购买绿色有机茶时,可向经销商索要验证绿色有机茶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机茶原料生产证书》《有机茶加工证书》《有机茶交易证明》三个证书,如果这三个证书没有或不全,即可证明经销商销售的绿色有机茶是假的。
- 左迁
-
主要是品尝~~~
茶是具有吸味的特性,
选茶叶?
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 、红碎茶颗粒形等等。
色泽: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
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 ,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
- 天涯
-
是的。所以现在很多人喝茶之前都需要洗茶.特别是铁观音普洱.把第一冲的茶水倒掉。光靠肉眼是无法辨别茶叶是否受污染。
- 里论外几
-
感观是看不出来的,要到检测机构去检测了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