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n
-
简朴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地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民公仆”,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周恩来的一生,为了他挚爱的人民,为了他眷恋的祖国,为了他信仰的共产主义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周恩来是真正的人民公仆的楷模,他直到逝世前,胸前仍然佩戴着“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毕生的座右铭。看看周恩来的衣食住行用,我们会有非常深刻的感受。
周恩来的“衣”
1941年春到 1943年夏,为实现国共合作抗日,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的全权代表,留在灯红酒绿的重庆,继续同国民党谈判。当时,他还兼任国民党军队政治部的中将部长,又是国民党军队参政会的参政员,每月薪水几百元,加之写文章的稿费,收入很可观。但是,周恩来总是勤俭节约,每月薪水只用去很少一点,剩下的全部交了党费。他有一条藏青色哔叽裤子,穿了多年,磨得光光的,就因为裤子上还没有打补丁,所以,只有出席会议或会客时才舍得穿它。有一回,工作人员发现这条裤子边磨毛了,便劝他买条新的,可他执意不肯。一位同志说:国民党官员们都是穿的崭新的高级毛料衣服,您经常和他们打交道,穿得太破也说不过去呀。周恩来立刻严肃地说:我们是共产党、八路军,怎么能和他们比呢?他们的钱是剥削劳动人民得来的,我们是为人民利益工作的,怎么能增加人民的负担呢?要比,和解放区的同志比,他们穿着粗布衣裳在前线流血流汗,我们在这里的条件好多了,穿得干干净净就行了。就这样,周恩来那条裤子的裤脚破了三次,缝了三次,裤子越缝越短,周恩来都照常穿着它迎宾会客。
1951年周恩来做的一套睡衣和睡裤,颜色都褪光了,穿破了就补,再破再补,一直穿到他逝世。一条浴巾用了20多年,正反补了14块补丁,住院时,还把它当枕巾。一顶帽子都破了,他还舍不得扔掉。一双夏天穿的黄颜色的皮凉鞋,一双春、秋、冬穿的黑皮鞋,穿了20多年,修补过多次,由于没有多余的皮鞋可换,工作人员几次给他换鞋底,都是利用他睡觉的时间修理的。周恩来穿的袜子,都是织补了又织补。一个补袜板,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用的,从西柏坡带到北京,一直留着织补袜子用。
有一次在沈阳接待外宾,周恩来幽默地说:“今天该穿那套‘礼服"啦。”工作人员拿出来一看,上衣后腰上有一处是刮破后又用线织补上的。这位同志十分感动地说:“总理,您这套‘礼服"早该换换啦!”周恩来笑着说:“这就满好的啦。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也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又说:“穿补丁衣服照样可以接待外宾。”
周恩来的“食”
建国以后,在中南海里经常召开国务院工作会议,出席者都是部长以上的干部,有时因为时间较长。需要准备工作餐。周恩来规定:工作餐即家常便饭,四菜一汤。主食一般是大米饭、馒头;副食都是普通蔬菜和豆腐、粉条之类。一次晚餐也是这样的饭菜,贺龙元帅望了一眼每张桌子上的饭菜,风趣地对周总理说:“国家经济好转了,这饭桌上怎么没有体现出大好形势来呀。”周恩来笑着说:“大好形势是靠大家奋斗得来的。将来国家富强了,也不能丢掉艰苦朴素的传统啊。”有时在周总理家里开会,就餐时常常是周总理自己掏钱,自己的一份工资开销完了,就用邓颖超的钱,吃完以后,周恩来就补一句:“这次是邓大姐请客。”在周恩来家里吃这种合餐,还常常用一种“盆菜”,即一大盆菜里放上多种原料搅在一起,味道很浓,花样也多,也很省事。周恩来常常说这种盆菜营养很好,经济实惠。
周恩来吃的饭菜很简单。通常是两个普通的菜,一个汤,每周吃两顿粗粮。困难时期,周恩来提出领导干部必须带头节俭,有几样东西不能吃:鱼、肉、蛋,肉制品也不行。他说,毛主席在党中央带头,我在国务院带头。一次,管理员偷偷买了点香肠,切成碎末拌在咸菜里,周恩来发现后,马上叫邓颖超到厨房里去查看,并说服大家不要买了,还把剩下的香肠分给工作人员。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对管生活的同志说:“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憋着一口气战胜困难,你给我弄好的吃,我怎么能咽得下去呢?”他还常常到中南海食堂排队买窝窝头和菜汤,和同志们一起吃饭。
周恩来外出工作,老百姓吃啥,他就吃啥。1961年 5月,周总理到河北省武安县进行调查。5月3日,他一到伯延村,就同公社、大小队干部和群众进行谈话,询问庄稼长势和群众生活。中午12时多了,他坚持要去视察群众食堂。在食堂里,周总理看到锅里还有剩下的玉米面糊糊,就对炊事员王三贵说:“在你们这吃饭行吗?”王三贵一听周总理要吃饭,看了看锅里的糊糊,为难地说:“这……”周总理和蔼地说:“这就可以嘛!群众能吃的我就能吃。”王三贵看总理真要吃,就拿起碗来准备给总理盛饭。这时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把碗要过去,从口袋里掏出手绢准备给总理擦碗。总理说:“这没关系。”又把碗接过来送给了炊事员。总理高兴地喝完了玉米糊糊。在四天的视察中,总理坚持和群众同吃一锅饭。
1964年春,周恩来出国访问后回到成都,第一餐饭是四菜一汤,周恩来一看,就说:菜多了,吃不完浪费,要注意节约,吩咐服务员端一个下去,晚餐再热上来吃。有一天夜里,工作人员看他工作到深夜还未睡,就做了一小碗银耳羹端上来,周总理一面感谢,一面说:“这个价太高,我不吃,以后不要搞了。”服务员说以后不搞了,这一回请总理吃了吧。结果,周总理还是未吃。
1973年9月 16日下午,周恩来来到杭州西泠印社的楼外楼就餐,他请姜师傅做一个醋鱼,并对姜师傅说:“有醋鱼就可以了,这是你们的名菜,再搞两个菜就行了,不要搞多了,我们就这几个人,搞多了,吃不完,浪费。”姜师傅随即到厨房安排去了。用餐时,周总理向随同人员讲他过去来过楼外楼的情况,并称赞楼外楼的醋鱼味道鲜美,做法很好。当干菜肉、霉千层上桌时,周总理高兴地说:“这是家乡菜,你们大家多吃一点。”饭后,周总理叫秘书结帐,而自己一边服药片,一边批阅文件。秘书结完帐后,周恩来问付了多少钱,当知道菜馆只收了10元多一些钱时,就对姜师傅说:“那么便宜,那不行。”他向秘书交待,再去加钱,要按全价付足。这时姜师傅表示再收5元。周总理又说:“不够的,不要骗小孩那样,你收不足钱,我就不走了。”姜师傅只得又收下了 10元钱。可是过了一个多小时,杭州机场来了电话,说是周总理上机前留下10元钱,补付今天午饭钱。原来周恩来上飞机前唯恐楼外楼菜馆没有收足钱,又拿出10元钱,托省接待处同志转交。这样,周恩来三次共交了30多元钱。于是,楼外楼菜馆只好将周总理午餐用的饭菜按市价—一计算,用料除鱼、虾、鸡价格较高外,其余干菜、豆芽、霉千层等都是极普通的,算完细帐,总共才19元多一点。菜馆于17日给周总理详细地写了一个报告,并附上菜价清单,把多收的钱请有关部门的同志转交给周总理办公室。
周恩来的“住”
周恩来从西柏坡进北京城以后,一直住在中南海西花厅。那是一座老式旧平房,年久失修,墙上的砖有不少斑痕,墙皮老旧出现了碱印;柱子上的油漆大部分脱落,有的柱根已要糟朽;地面是大方砖,每到夏天就泛潮;窗户裂着大缝,冬天还要用纸糊窗缝;天花板也很陈旧;厕所不在卧室,上厕所还要走一段路。由于房屋潮湿,周总理常闹腿病。有关部门几次要给周总理修房,均遭到周总理的拒绝。他说:“这个条件,比起延安的窑洞好多了。我们经济还很困难,又在抗美援朝,怎么能为我花这个钱?”
周恩来的“行”
周恩来的专车是红旗牌。在我国的解放牌汽车生产出来之后,周总理指示要自力更生尽快研制出我国自己生产的轿车。红旗牌轿车刚研制出来,他就将这种车定为自己的专车。他说:“我喜欢坐国产车。”当工作人员劝他说:“这种车刚研制出来……等产品完全定型后再说。”周总理笑着说:“我是试用,不保险才试用,保险了还谈什么试用?我坐上了可以促进他们改进,促进我们的民族工业发展。我坐了红旗车,就是为他们做广告。”后来,国家又进口了一批高级奔驰车,有关部门想给周总理换一辆奔驰车,周总理严肃地说:“那个奔驰车谁喜欢谁坐去,我不喜欢,我就坐红旗车。”
周恩来的“用”
周恩来办公室的陈设十分简陋,室内只有写字台、小会议室桌各一个和几把椅子,连沙发都没有。周总理不允许给他购置办公用品。两只落地台灯是中南海的工人用铁管子、洋铁皮做的。两个笔筒,一个是价钱最便宜的普通玻璃杯,另一个是山水玻璃笔筒,破碎后,里外用橡皮膏粘合继续使用。
周恩来戴的手表是上海牌。自从我国自己能生产手表起,周总理就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戴着。有一次,这快手表坏了,送去修理,有的同志看到周总理戴这样一块普普通通的上海牌手表,怀着对周总理崇敬的心情,给他送来了一块外国新型表。但是周恩来微笑着摇摇头,退了回去。
- 左迁
-
关于周总理,给楼主说几个关于他的小故事吧 供楼主参考下 呵呵
某次,一个美记者采访周恩来时,看见桌上放着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他以一种讥讽的口气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为什么还要用美国的钢笔呢?"
周恩来淡淡一笑,答道:"谈起这支派克钢笔话就长了。这是一个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他是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想,无功不受禄,就推辞。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派克钢笔。"
和老百姓一起坐公共汽车
1954的冬天,周总理听说北京的公共汽车很拥挤,老百姓坐车很困难。一天下午五点多钟,正是人们下班的时候,周总理对秘书和卫士说:“群众反映现在坐公共汽车很拥挤,等车要一两个小时,现在咱们去了解一下情况,你们不要通告保卫部门。”
周总理一行三人来到北京图书馆附近的汽车站,人确实很多,等大家都上了车,周总理才最后上去。车里人很多,已经没有座位,周总理往车里走了走,抓住吊环,汽车开动了。一开始,人们都没有注意。过了几分钟,一位乘客发现了总理:“哎呀!这不是周总理吗?”顿时,车里沸腾起来,许多人站起来给总理让座,不少人往他身边挤,有的人还把手伸过来要和总理握手。秘书和卫士都非常着急,怕把总理挤倒。周总理挥着手大声说:“请坐,请坐,别挤!”这时,一位乘客挤过来,握着总理的手激动地说:“总理,你那么忙,怎么还来坐公共汽车?”周总理笑着说:“我也来体验一下你们的生活吗!”有的乘客非要让总理坐下,总理坚决不肯,一直站着和大家亲切地说着话。总理向他们在哪儿工作,住在哪里,生活怎样,每天上下班坐车要多少时间。车走了几站以后,秘书和卫士劝总理下车,说:“情况也就是这样了,咱们赶紧回去吧!”总理还坚持坐下去,下了车以后,总理又上了无轨电车,在寒冷的夜晚走了大半个北京城。
情况搞清楚了,总理很快召集有关部门同志负责研究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他还提出许多可行的具体建议。比如,画出人行横道线,在繁华路口的马路中间设安全岛等,就是周总理提出来的,都是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
.
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 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
--------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总理钻。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位记者想:
问“中国有没有妓女”这个问题,你周恩来一定会说“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提问的阴毒就在这里。当然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回答既识破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也反衬出大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台湾的对比。哎呀,周总理考虑问题周密细致,同时又那么快速反应,你不佩服他也难啊。
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 猫帽
-
我之人格观 (1916年)
周恩来
有大物焉,其生也不知其几千万年,其至也不知其几千万里。渴吸太空之气,饥饱四海之光。蛟若明星,清如流水。张而广之,天地莫能容;范而羁之,方寸无不备。现则世界承平,家国齐治,社会安良,亿兆之幸也;隐则奸宄立朝,盗贼蜂起,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息,水旱频仍,群黎之祸也。孔、耶、释、回以之鸣于宗教。禹、汤、文、武以之鸣于政纲。伊尹、周公、孟轲、诸葛亮、王守仁、华盛顿之徒,以之鸣其圣。许由、伯夷、屈原、张良、贾谊、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玛志尼、路德、苏格拉底之徒,以之鸣其贤。是物也,发其本性,普照万物。挥其戈矛,驱逐异类,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浸浸乎有席卷天下之势。虽然人生递嬗,治一乱,天地循环,无平不陂。时或开雾睹青天,抑或浮云蔽白日。故光辉之耀,不过百年,大物之退,已避三舍。乡愚蛮貊,拜火礼物之教兴。桀、纣、幽、厉、秦皇、汉武、拿破仑、路易之君出,于是宗教厄矣!政纲隳矣!不仅此也,王莽称新,曹丕篡汉,司马之立晋,赵氏之建宋,元清入关,朱明称帝,以及欧洲之中世,各以其奸诈之术,欺压之力,蒙蔽上下,愚弄黎元。贤圣之人,于焉俱斩。而大物遂亦不得不忍辱含垢,屈伏自处于霾云瘴雾之下,待时而动,乘机以兴。又百余年,义声起于新陆,一线光明,大物乃凭之以起。蟠为根据,昂首东鸣,冀故乡之士,闻而兴起。其声哀,其志壮,西欧之民,感而应之。大物遂得张其势于东,全力以驱异类。未及百年,神州古族,跃跃欲试。大物以其可力取也,不计利害,骤于搏战。孰意攻之者急,失之者速,求其极也,恶魔之势益盛。大物且因之顿丧西欧之凭藉,退处一隅,以卫其朝不保夕之躯。茫茫旧陆,遂为异类磅礴之所,复日张其爪牙,鼓其余勇,激挑奄奄之大物,冀与背城一战,据其穴而戕其命,浩浩统一四海,遂其所为,危乎殆哉!盖今日之大物也,噫!是何物欤!其生死存亡关系于人类若是其重哉!曰:是常道也。张而广之,孔之忠恕,耶之性灵,释之博爱,回之十诫,宗教之所谓上帝也,圣贤之所谓仁、义、礼、信、忠、孝、廉、耻也。范而羁之,亦即一生之人格耳。
然人格之字义,固漫无限制,推以演绎浩荡无垠。何者合于人格,谓广义所言数事,即足以限之耶,则数事代名词耳,何足以言全部。是求之于文义事功,辄未能得精确之解释。然则吾以 归 纳 法 论 之。夫人之一生,集无量数生物分子所成者肉躯也,集少数之肉躯以成家,多数之肉躯以成国,大多数之肉躯以成世界。是肉躯也,原成于最微分子,其极也,足以结合最大之世界。俾大地之上,不虞岑寂,众生之中,赖以扶持。然设以是属诸肉躯,吾行见其尸居余气,蠢如鹿豕,禽兽之不若,又安冀超然作万物之主人翁哉!曰:是岂别有属耶,盖即宗教家之所谓灵也、仁也、德也。统言之人格耳。
赞 0
2004-5-22 12:31回复
61.233.157.* 2楼
夫人格之造就,端赖良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道所在,正理趋之,处世接物,苟不背乎正理,则良心斯安,良心安,人格立矣。大禹下车泣罪,商汤祷雨桑林,是圣人以背于正道,而引以为良心未安。放太甲于桐,避成王于东,是伊尹、周公之未安于良心也。王道衰微,孟子求用于齐;汉室凌夷,诸葛竭智攻曹;王守仁履虎尾而不惊;华盛顿伸大义于天壤;帝王之尊,许由、伯夷鄙如敝屣;屈原、贾谊卒以自沉;博浪之椎,张良义击,黄龙痛饮,武穆忠怀;文天祥、史可法国仇未复,饮恨九泉;玛志尼壮志已伸,光荣祖国;路德以宗教之黑暗,创为新派;苏格拉底以愚民混沌,揭以哲学。其他若汉之党锢,明之东林,美之花旗之战,要皆能发以正义,补其良心之所未安。呜乎!茫茫天壤,莽莽大地,所以得生存于世界,而向全盛之境、大同之世以共趋者,岂非恃此一线之人格耶!
然而此往事矣。今也何若?欧战方酣,群相为敌,丧数千万之人民,耗无量数之资财,以供彼一二帝王之快欲。炮弹一声,人烟寂矣,鱼雷一炸,巨舰渺矣。以世界之中心,顿化为枪林弹雨之场。工停其业,商止其贾,士投其笔,农罢其耕,牺牲其宝贵之生命,从事于杀人杀敌,按之于宗教之义、圣贤之言,果足合耶?问其良心,足以安耶?是人格之已失,尚何大道之可求?乃各国独夫,犹日祈其上帝,诚不知上帝果将谁助。
呜呼!大道沦丧,人失其格,固无品评之价值也。然此犹异族之背于良心也,而同类则如何?辛亥光复,于今五载,拥共和之名,行专制之实,民可以无议院,政治可以揽独权。然专制设果有裨于国是也,则为之何伤。无如良心已失,人格已丧,颜为无廉耻之行,使举国尽由妾妇之道。民意可造也,私法可定也,反手为云,覆手为雨,暮四朝三,愚鼓黔首,忽而帝制,忽而共和,腾笑万邦,贻羞后世,使居世界四之一之人民,蒙不洁之耻,占四万万方里之禹域,载无耻之民。吾为国耻,吾为民愧,吾益为世界之人种辱,世界之土地羞也!
然追原祸始,罪安归乎!是不得不归过于教育也。盖无识者非创议之士,亦决非治事之人。欧战由来,神州陆沉,其远因咸出于学者之号招〈召〉,全洲全国风从,亦一般学者之作用,使非数万万人咸趋于无良心,失人格之境不止也。是以欧土学者众多,响应之势亦巨。神州黑暗,遂演成二三子欺瞒之结果。但究其极,均学者之过。学者之过,教育之失旨也。是欧洲人士,训养教练数十年,仍未入乎正轨。吾国兴学数十年,固茫茫如五里雾也。然而追溯百数十年,人格之尊又如彼,岂前之教育宗旨异于今耶?抑治国别有其道耶?痛定思痛,是不得不痛恨于清末之委颓不振。俾斯麦之铁血主义,有以致今日之欧洲大战,神州陆沉也。呜呼噫嘻!东瞻美土,西望欧洲,大物根据之动,渐如风雨飘摇,恶战结果,靡所底止。返顾国中政体虽已复原,而昏暗愈甚,招魂不返,凭依失所,茫茫宇宙,芸芸众生,哀人格之失,怅知音谁是?吾党青年,有兴起者耶?时乎时乎,不再末〈来〉矣!
- 振金
-
某次,一个美记者采访周恩来时,看见桌上放着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他以一种讥讽的口气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为什么还要用美国的钢笔呢?"
周恩来淡淡一笑,答道:"谈起这支派克钢笔话就长了。这是一个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他是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想,无功不受禄,就推辞。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派克钢笔。"
和老百姓一起坐公共汽车
1954的冬天,周总理听说北京的公共汽车很拥挤,老百姓坐车很困难。一天下午五点多钟,正是人们下班的时候,周总理对秘书和卫士说:“群众反映现在坐公共汽车很拥挤,等车要一两个小时,现在咱们去了解一下情况,你们不要通告保卫部门。”
周总理一行三人来到北京图书馆附近的汽车站,人确实很多,等大家都上了车,周总理才最后上去。车里人很多,已经没有座位,周总理往车里走了走,抓住吊环,汽车开动了。一开始,人们都没有注意。过了几分钟,一位乘客发现了总理:“哎呀!这不是周总理吗?”顿时,车里沸腾起来,许多人站起来给总理让座,不少人往他身边挤,有的人还把手伸过来要和总理握手。秘书和卫士都非常着急,怕把总理挤倒。周总理挥着手大声说:“请坐,请坐,别挤!”这时,一位乘客挤过来,握着总理的手激动地说:“总理,你那么忙,怎么还来坐公共汽车?”周总理笑着说:“我也来体验一下你们的生活吗!”有的乘客非要让总理坐下,总理坚决不肯,一直站着和大家亲切地说着话。总理向他们在哪儿工作,住在哪里,生活怎样,每天上下班坐车要多少时间。车走了几站以后,秘书和卫士劝总理下车,说:“情况也就是这样了,咱们赶紧回去吧!”总理还坚持坐下去,下了车以后,总理又上了无轨电车,在寒冷的夜晚走了大半个北京城。
情况搞清楚了,总理很快召集有关部门同志负责研究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他还提出许多可行的具体建议。比如,画出人行横道线,在繁华路口的马路中间设安全岛等,就是周总理提出来的,都是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
.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 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
--------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总理钻。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位记者想:
问“中国有没有妓女”这个问题,你周恩来一定会说“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提问的阴毒就在这里。当然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回答既识破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也反衬出大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台湾的对比。哎呀,周总理考虑问题周密细致,同时又那么快速反应,你不佩服他也难啊
- ardim
-
关于周总理,给楼主说几个关于他的小故事吧 供楼主参考下 呵呵
某次,一个美记者采访周恩来时,看见桌上放着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他以一种讥讽的口气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为什么还要用美国的钢笔呢?"
周恩来淡淡一笑,答道:"谈起这支派克钢笔话就长了。这是一个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他是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想,无功不受禄,就推辞。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派克钢笔。"
和老百姓一起坐公共汽车
1954的冬天,周总理听说北京的公共汽车很拥挤,老百姓坐车很困难。一天下午五点多钟,正是人们下班的时候,周总理对秘书和卫士说:“群众反映现在坐公共汽车很拥挤,等车要一两个小时,现在咱们去了解一下情况,你们不要通告保卫部门。”
周总理一行三人来到北京图书馆附近的汽车站,人确实很多,等大家都上了车,周总理才最后上去。车里人很多,已经没有座位,周总理往车里走了走,抓住吊环,汽车开动了。一开始,人们都没有注意。过了几分钟,一位乘客发现了总理:“哎呀!这不是周总理吗?”顿时,车里沸腾起来,许多人站起来给总理让座,不少人往他身边挤,有的人还把手伸过来要和总理握手。秘书和卫士都非常着急,怕把总理挤倒。周总理挥着手大声说:“请坐,请坐,别挤!”这时,一位乘客挤过来,握着总理的手激动地说:“总理,你那么忙,怎么还来坐公共汽车?”周总理笑着说:“我也来体验一下你们的生活吗!”有的乘客非要让总理坐下,总理坚决不肯,一直站着和大家亲切地说着话。总理向他们在哪儿工作,住在哪里,生活怎样,每天上下班坐车要多少时间。车走了几站以后,秘书和卫士劝总理下车,说:“情况也就是这样了,咱们赶紧回去吧!”总理还坚持坐下去,下了车以后,总理又上了无轨电车,在寒冷的夜晚走了大半个北京城。
情况搞清楚了,总理很快召集有关部门同志负责研究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他还提出许多可行的具体建议。比如,画出人行横道线,在繁华路口的马路中间设安全岛等,就是周总理提出来的,都是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
.
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 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
--------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总理钻。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位记者想:
问“中国有没有妓女”这个问题,你周恩来一定会说“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提问的阴毒就在这里。当然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回答既识破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也反衬出大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台湾的对比。哎呀,周总理考虑问题周密细致,同时又那么快速反应,你不佩服他也难啊。
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 康康map
-
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的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蒋妈妈很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吃上这碗大米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地说。
“是呀,这十多道关,也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这香喷喷的大米饭是种田人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深刻的教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有一天,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风尘劳累,年幼的恩来已精疲力尽、呵欠连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
“不,妈妈,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说服了陈妈妈,连忙
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头脑也清醒多了。
一百个字刚写完,陈妈妈一把夺过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快睡觉!”
“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
说着,周恩来白嫩的小手又挥起笔来,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直到满意这止。
- gitcloud
-
他没写过鞋靴作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