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境漫步
-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了,月饼浓浓的香气伴着家家喜气洋洋的气氛,使人感到惬意极了。而也就在今天晚上,我也将同爸爸、妈妈一起,品尝美味的月饼,观赏今天的中秋之月。
在丝丝小雨的洗礼之后,人们期盼已久的、美丽的夜晚终于到来了。家家都灯火通明,喜气洋洋。我也同爸爸妈妈一起,其乐融融的聚在了阳台边上。再看桌子上,也摆满了水果、零食、糖果以及中秋必不可少的月饼。我们一家子也一边吃着月饼、美食,一边观看中秋晚会,时不时也注视一下天空,看看月亮出来了没。
突然,妈妈大叫一声:“快看快看,月亮出来了!”我急忙朝着天空望去。只见黑黑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月亮,它显得如此清晰,如此明亮,就像是从天空中长出来一样,是天空中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被丝丝浮云包围着,散发出一种神秘感,又似一位羞涩的姑娘。我又注视着月亮,只见它徐徐穿过了一缕一缕轻纱般的云层,缓缓向上爬,越爬越高,最后来到了楼顶。我欣赏着这明亮高挂的月亮,忽然想起了一首古诗“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这圆圆的明月,难道不像诗人所描绘的,一个巨大无比的白玉盘吗?
中秋之夜,这月光好似也格外的皎洁。月亮撒下了银白的月光,它就犹如轻纱一般,铺盖了整个大地,为大地换上了一件新衣。月光透过树叶,星星点点的洒在大地上,显得宁静而美丽。
中秋,合家欢聚的日子;中秋,全家团圆的日子。这个中秋,我与爸爸妈妈欢聚在了一起,得到了许多欢乐及幸福。
- kven
-
狮子王
这是非洲草原上最欢乐的一天,所有的动物都聚集到这里,争相目睹狮王木法沙和王后沙拉碧产下的小王子辛巴。
此时,巫师拉飞奇枣一只充满智慧的老狒狒正在为小辛巴举行洗礼。他捧起一捧细沙撒在小辛巴头上,然后高高地举起小王子。立刻,所有的动物都发出了欢乐的吼声,向着狮子王国未来的统治者俯首跪拜。
庆祝仪式结束后,木法沙到处寻找他的弟弟刀疤。当他找到刀疤时,发现他正在戏弄自己最信任的顾问犀鸟沙祖。
刀疤低声咬牙切齿地回答:“要不是辛巴的诞生,王位的继承人应该是我!”说完,便无礼地转身离开了。
时光飞逝,辛巴已经长成健康、聪明的小狮子了。在一个寂静的清晨,辛巴用父亲教导他的国王应有的姿态站在国王崖上。他指着最北边问父亲:“那边有阴影的地方是哪里?”木法沙严肃地回答:“那里已经超出了我们的国界,你绝不可以去那里!”接着他又告诉辛巴,要成为一个好国王就得了解枣不管弱小的动物还是凶猛的动物都有他们自己的位置,都是互相依存的。
小辛巴渐渐长大了。一天,辛巴带着他的好朋友娜娜去国界外的大象墓地探险。沙拉碧不放心地派沙祖跟在后面保护他们。
辛巴和娜娜并肩跑着,辛巴兴奋地对娜娜说:“刀疤叔叔告诉我,只有最勇敢的狮子才敢到大象墓地去呢!”
当辛巴和娜娜甩掉沙祖到达阴森森的大象墓地时,三只受刀疤指使的鬣狗,正鬼鬼祟祟地准备围攻辛巴。“哈!就是他,我们的‘小王子"特餐来了!”三只鬣狗中的老大桑琪得意忘形地说。
就在辛巴和娜娜奋力逃脱鬣狗的追杀时,狮王木法沙突然出现了。他怒吼一声,吓得鬣狗们撒腿就逃。辛巴和娜娜得救了。
派沙祖护送娜娜回家后,狮王开始严肃地与辛巴谈话。辛巴很惭愧自己没有遵守规定,他说:“我只是想证明自己是一只勇敢的狮子。”
“孩子,勇敢的狮子是不会自找麻烦的。”狮王说完,父子俩静静地仰望满天的繁星。木法沙温和地对辛巴说:“你看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他们就是那些死去的国王们。有一天,我也会到那上面去的,但我将永远俯视着你,指引你生活的方向。
大象墓地事件后,刀疤来到三只鬣狗那里对他们咆哮:“你们为什么让辛巴逃走?”
“他们可不是单独来的,难道我们能把木法沙杀了吗?”桑琪说。
“没错!”刀疤阴险地对鬣狗们说,“木法沙和他的儿子都得死,到时候我就是国王,而你们也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狮子王国了!”
几天以后,刀疤又引诱辛巴到了一个山谷,然后指使三只鬣狗追击角马。刹那间,大地颤抖,数以百计的角马如洪水般朝辛巴狂奔过来。幸好木法沙及时赶到,救出了辛巴,但他自己却被角马群困在山谷里。
木法沙奋力往上一跃,挣扎着紧紧攀住一块岩壁。他向突然出现在岩石上的弟弟刀疤求救:“刀疤,救救我!”可是,阴险的刀疤却冷冷地说了一声:“国王万岁!”接着,把国王木法沙推下了山谷!
洪水般的角马群冲过了,辛巴在死寂的山谷里发现了一动不动的父亲。他心里悲痛而内疚,他以为是自己害死了父亲。别有用心的刀疤极力怂恿辛巴:“你逃吧,永远别再回来!”
辛巴刚走,刀疤便命令鬣狗们:“去,杀死他!”辛巴在荆棘丛的掩护下逃脱了。鬣狗们向着辛巴逃远的背景尖叫道:“永远别再回来,回来就杀死你!”
当刀疤登上国王崖向大家宣布木法沙和辛巴死讯的时候,动物们纷纷低头悼念敬爱的木法沙国王。这时,残酷的刀疤却大声宣布自己已成为新的国王,并欢迎鬣狗们进入狮子王国。
辛巴一路奔逃,直到再也跑不动昏倒在地上。当秃鹫在他头上盘旋时,两位好心的朋友救了他,一个是机智聪明的猫鼬丁满,一个是心地善良的非洲野猪彭彭。
彭彭问丁满:“他是只又累又饿的小狮子,我们带他走,好吗?”
丁满尖叫起来:“你有没有大脑啊?狮子是我们的敌人啊!”
不过,最后丁满还是和彭彭拖着辛巴回丛林去了。
虽然辛巴很快就恢复了体力,但他始终忘不了狮子王国那可怕的最后一天。丁满和彭彭一直试图教导辛巴枣生活要无忧无虑,不想过去,不想未来,也没有责任,只要为今天而活就可以了。渐渐地,辛巴也认为忘掉过去才是对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辛巴在无忧无虑中成长为一头英俊的雄狮。
有一天,彭彭被一只母狮攻击,辛巴奋不顾身地与母狮搏斗,突然发现那只母狮居然是他儿时的好朋友娜娜。
“我以为你死了!”娜娜惊讶地说。
“你看起来与以前不一样了。”辛巴注视着娜娜说。是呀,他们都长大了。
黄昏时,这对儿时的玩伴在森林中散步。娜娜告诉辛巴,自从刀疤当上国王后,狮子王国的日子就像恶梦一样。
“我以为再也找不到人帮助了。”娜娜说。
“留在这里和我在一起,”辛巴温柔地对娜娜说:“只有我们俩。”
娜娜也想这么做,但是不行。娜娜说:“你是国王,你不能背弃你的子民,难道你能眼看着他们和你的母亲受苦受罪吗?假如你不回去,每个人都将生不如死!”
“我不想回去!”辛巴痛苦地回答说。虽然他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但父亲的死使他感到愧疚,他不愿再回到狮子王国。
这天晚上,巫师拉飞奇奇迹般地出现在辛巴面前,他启发辛巴要做出明智的选择。拉飞奇对辛巴说:“你的父亲木法沙在时时刻刻地注视着你!”
这时,星空中出现了木法沙的影像,辛巴又一次听到父亲深沉的声音:“孩子,你的才干非凡,又是唯一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你必须回到属于你的国土上去。”
渐渐地,影像消逝了。“不要离开我!”辛巴哭喊着,“爸爸……爸爸……”
最后,辛巴决定遵照父亲的教导回到狮子王国去,拯救他的子民。
第二清晨,娜娜醒来发现辛巴不见了,急忙叫醒丁满和彭彭。
突然,一个来自森林深处的奇怪声音说:“你们不用再找了,小狮王已经回去啦!”娜娜立刻明白辛巴回去向刀疤挑战了,她立刻带领丁满和彭彭追赶辛巴去了。
当辛巴来到国王崖时已是黄昏,环视四周,土地荒凉干裂,黑暗的天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暴风雨就要来了。
就在辛巴到达的同时,刀疤正在大发雷霆。因为动物们纷纷离开这片土地,母狮们捕不到猎物,连沙拉碧也因此被刀疤殴打。
辛巴看到母亲挨打,愤怒地冲了上来,他向着刀疤大喊:“我回来啦,你选择吧,要么退位,要么接受挑战!”狡猾的刀疤并不想投降,他不断以辛巴害死父亲为借口责骂辛巴,好拖延时间。辛巴心中充满着内疚与气愤,一不小心从岩石上滑了下去。刀疤看着无助的辛巴恶狠狠地说:“在你死之前,有件事告诉你:是我杀死了你父亲!”
“凶手!”辛巴咆哮着,奋力跃起,将刀疤一下打倒在地。刀疤知道敌不过辛巴,他假装可怜地求饶,但辛巴坚决要他离开王国。这时,刀疤突然发起反攻,幸好被辛巴及时避开,并将这个卑鄙的叔叔刀疤赶下了国王崖。刀疤成了鬣狗们的一顿美餐。
这时,大雨倾盆而下,好像在滋润干涸已久的土地。辛巴在母亲和朋友们的欢呼与祝福声中,正式宣布执掌政权。
狮子王国又重新恢复了平和与宁静。不久,娜娜和辛巴又有了小王子。举行大典的这天,拉飞奇抱着小王子来到国王崖上,将小王子高高举起。立刻,所有的动物都发出了欢乐的吼声,向着狮子王国未来的统治者俯首跪拜…
- mBeta
-
找了4篇,将就将就吧.
一:
吃月饼要看着月亮,这样眼睛会变得更明亮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上网给我查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我看到资料上说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中秋节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所以,中秋也称“团圆节”。
爷爷给我讲了中秋吃月饼的来历,在元朝的时候,朱元璋和他的部下已经做好起义的准备了,但朝廷的官兵查的很严,传递消息很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了一个办法,命令属下把“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月饼里,派人把月饼送到每个家里。很快,徐达就攻下了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朱元璋很高兴,将月饼赏给大家。
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下来。
中秋节的晚上,奶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吃完饭后,我们把月饼和柚子搬到阳台上,这时月亮已经升到天空了,奶奶告诉我,吃月饼要看着月亮,这样眼睛会变得更明亮,我们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
这个中秋节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这真是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二: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 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三:
中秋节的晚上,月光柔和,凉风习习,我们全家聚在一起,正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月饼。突然,爸爸兴致勃勃地说:“我们来猜谜吧!”我和妈妈都同意了。
这是抢答谜语,大家轮流出题,另外两个人抢答。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错一题扣十分,从一百分开始计数。
第一个是爸爸出题:“一间小黑房,不能开门窗,窗儿开一开,万物能进房。打一日用品。”大家思考起来,我也手托着下巴思考起来。忽然,我看到了桌子上的照相机,就没往下想,说:“是不是照相机?”爸爸连连点头,说:“给你加十分。”我高兴地吹起了口哨。
轮到我出题了,我故意放慢速度:“一个老头九十九,天天早上喝冷酒。打一日用品。”大家有沉入思索。妈妈说:“是不是杯子?”我摇摇头。大家又想了起来。爸爸突然发疯似地喊道:“水瓢!水瓢!”我连忙点点头,说:“给爸爸加十分,妈妈减十分。”爸爸得意地望了望我们,哼起了小曲儿。妈妈则无奈地摇摇头。
好不容易轮到妈妈出题了,只见她先想了一会儿,说:“我出一个超难度的谜语,一物生来两面坡,坡顶好像马蜂窝,对着蜂窝吹口气,陪你唱起动听歌。打一乐器。”“是排箫吗?”我问。“是小号吧?”爸爸说道。妈妈对我们摇摇头,因此我们非常生气,因为好不容易夺来的十分被抢走了,我和爸爸都气得咬牙切齿直跺脚。我想起了电子琴上写的一些乐器:大号、圆号、唢呐、单簧管、口琴……对了,口琴!我连忙说:“口琴!”妈妈说:“对!给你加十分。”
“现在我宣布:获得第一名的是谢文君同学,第二名是我本人,第三名是妈妈!”爸爸像个主持人似地说。
这个中秋节过得真愉快!
四:
中秋,对我来说,也只不过就是吃个月饼,没有多大的乐趣。这几年都是在学校过的,老师也会发个月饼以表示节日到了,大家聚在一起热闹热闹。
嘿,今年的中秋可不同了,节日在星期五,我可以回家过中秋了。想着一家人围着桌子坐着,桌上放着一盘月饼,然后大快朵颐,心里便美美的,只是——表哥和表姐居然凑热闹说要来我家,看来我可得早做准备了。表哥表姐学问好,每次在一起,就会合起来“对付”我。表哥自诩李白,只不过人称“诗窃”,他专门改别人的诗,然后就“名正言顺”地成了自己的了。表姐也不差,应付应付表哥还是绰绰有余的。最可惨的还是我,他们的长处恰恰是我的短处,正好这又是中秋,诗兴大发的日子啊!
一放学,我就往家赶,还没进家门就傻眼了:表哥表姐早已到我家了。我几乎什么也没准备!唉,不管了,豁出去了,只能随机应变了,准备应战!我很快跑上了楼,把身上的大包小包甩个满地,然后“哗哗”地一阵乱翻书,几乎把家里所有有关“月”的诗句都抄了下来,还读了好几遍——到时候把这些纸条拿出来可不好意思啊!
吃过晚饭,月亮出来了,又大又圆,好一个明亮的大银盘!我们在院子里摆好桌子,放上茶水、月饼、果盘,兄妹几个围着桌子,喝茶,嗑瓜子,天南地北地畅聊。
没一会儿,表哥终于熬不住了,说:“大妹,小妹,我们来玩个游戏吧!简单点,就看谁说的诗句多,前提是诗中必须带‘月"字,怎么样?”表姐自然不甘示弱,当场叫好。我也长长嘘了一口气,这个还算简单,毕竟在学校里还读过几首古诗词的,应该还能应付。
作为东家,他们要我带个头,从我开始。我连忙随口说了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表姐接口:“明月当空照。”表哥装出一副书生模样,摇头晃脑道:“玉梯横绝月中钩。”就这样,我们依次“接龙”带“月”的诗句:“蓬莱宫中日月长”,“行宫见月伤心色”,“泗水文章昭日月”,“两表于今悬日月”……
表哥越说越来劲,还没轮到他说,就接了下去:“明月几时圆?”“十六!”突然响起一个稚嫩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弟弟。表姐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表哥咧着嘴说:“过来,也算你一个,小子!”
这一声“十六”打断了我们诗句接龙的气氛,表姐说:“算了,各人作一首诗就是了,别在这儿充当诗人了!明天就要回学校了,今天可是特地回来,我们兄妹几个好久不见了,正好趁这个节日聚一聚。”对啊,听表姐这么一说,还真是!到底有多长时间没有相聚了,我还真记不清了。
言归正传,表姐提议作诗,这下完了,我哪会作什么诗啊,作出来还不笑掉人家大牙!表哥似乎看出我的心思,就笑着说:“你们啊,也就别在这大好月光下丢人现眼了,听我作一首就好了。”说罢,站起来面朝明月,吟诵道:“明月几时圆,把茶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夜是何节……”还未等表哥念下去,弟弟就嘲笑道:“平时都要偷李白的诗,今天改行偷苏东坡的词啦!”弟弟说完撒腿就跑,表哥紧追了出去,我和表姐笑成了一团。
唉,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有聚必有散。待表哥表姐走了之后,我收拾“残局”时才发现月饼一个也没动过,我笑着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只见里面有一张纸条,写着一句诗:“更入清风明月。”原来这些月饼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做的,肯定花了他们不少心思和心血……
这个特别又新鲜的中秋“圆月诗会”,让我难忘。
- 豆豆staR
-
庆中秋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这天刚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庆祝生日,共度佳节。
来到酒店门口,哗!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尽情地品赏着各种各样的海鲜和名菜。
吃完晚饭,我们就到海滨泳场看花灯。这时,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气特别好,九点十五分,我们来到目的地时,沙滩上已经灯火辉煌,游人如织了。我们沿着沙滩一边观赏一边向前走。走进大门,“奇灯异彩耀水湾,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对联则提醒游人千万不要忘记了在此赏月的大好时光。进入泳场,只见偌大的泳场里到处都是火树银花,奇灯异彩。游人的欢歌笑语此起彼伏。沙滩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摆开锅碗瓢盆,搞起烧烤;有的在沙滩上铺开塑料纸,放上月饼、饮料等等,围在一起,对月举杯;有的人还手拉手跳起舞;热闹无比。
今天晚上的花灯令我大饱眼福,真是流涟忘返。当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
中秋月夜
吃了晚饭,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要带我去看烟火。我听了真是兴奋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间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因为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爸爸的摩托车声从窗外传来,他大声地喊道:“俪俪,快点下来,再多穿点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楼,车“嘟”地一声离开了家。一路上,凉风阵阵,开始觉得蛮舒服,渐渐的,感觉有点冷,让我尝到秋风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时,前面的汽车、自行车都堵住了,我们的车只能停停开开,开开停停,慢得像龟爬。我心里真着急,眼看着前边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开不快,可能是全嘉兴的人都想办法跑出来了,想看看这难得一见的美妙烟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我们停了车,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天上的圆月跟随着我,今晚是团圆的日子,月色是多么迷人。突然,天上“啪”地一声,礼花像流星一样出现了。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声一片连一片,使人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烟花连续绽放了近30分钟,一会儿如天女散花,一会儿又有繁花似锦的“菊花”布满夜空,一会儿晶莹透亮的“星星”向你扑来,一会儿又见“五彩蘑菇云”向上升腾……
烟花晚会结束了,人们陆续回家,我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着中秋的凉风,回家了。天上的明月还是那么圆,那么亮…… 中秋节作文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 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中秋赏月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在这天,人们坐在月亮下赏月光、吃月饼。这不,趁着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也开始赏月光、吃月饼了。
我们全家人围站在阳台上,把大团圆月饼分成几块,分着吃。这时,我望向了远处的月亮。虽然说“月到中秋分外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周身围绕这一股叫做“思念”的愁云。这时,我想起了远在他乡的好朋友----苗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描述了我此时的心情,不知她现在是否也在望着月亮,思念着远在他乡的我呢?只是月亮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那股愁云已经消失了,仿佛在告诉我不要太悲伤。现在的月亮特别明亮,圆月像一只雪球高悬中天,皎洁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几朵灰白色的、轻纱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纱巾翩翩起舞。月光洒满了我的衣服,温暖着我的心。我觉得太阳的温暖过于热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能这般地恰到好处。我的周围被月光照得雪亮。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挂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月光照得树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婀娜多姿的柳树的稀疏的倩影,别提有多美了。
爸爸告诉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那天,相传,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那里面有黑色的影子,那就是广寒宫里的嫦娥、吴刚、玉兔和桂花树。
我凝神望着月儿,口里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家乡的好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在我快乐的童年里,有一件让人一“闻”就笑的事,很搞笑哦!大家请看!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了。听老人们说:“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落竿。”到奶奶家打枣,是我每年最快乐的事。
金色的阳光洒在奶奶的小院子里,映红了那枣树上的“玛瑙”。你看那一堆堆、一簇簇挂满枝头的枣,真是好看。他们给中秋节带来了丰收的喜庆。
我不顾一路上的疲劳,操起与我手腕一样粗的竹竿,吃力的举起来,没头没脑地向枣树乱打,枣子噼里啪啦的砸在我的头上,疼的我哎哟哎哟直叫唤,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奶奶说:“傻孩子,哪有这样打枣的?应该有方法呀!”
我又向奶奶要了一把大椅子,站在上面,再拿起竹竿吊住树枝使劲地摇。没想到树枝竟把我的竿吊了上去。我一失手,脚也踩了个空,身子一晃,“啪”地来了一个“后空翻”坐在地上。
表哥看我那狼狈相,笑得直不起腰来,用手指着我:“瞧瞧瞧,表弟还会‘武术"了!”我哭笑不得。连奶奶也笑得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我不服气地想:“我不就是手没握紧竿吗?这回我一定打下好多来,让你们看看。”
我又上了椅子,瞅准有一大串枣的枝条,把竿勾了上去。这回我拽住竿,使劲往下拉,然后上下来摇。枣子劈里啪啦往下掉,我开心得大喊:“下枣子雨啦!下枣子雨啦!”
打了一会儿,我放下竹竿,找来竹篮,和兄妹们一起开始捡枣。枣多得怎么也捡不完。这时,我多么想变成一只小刺猬,只要在地上打一个滚,就能捡到那么多枣。我们捡完了,再一看,嗬,这儿一盆,那儿一筐,真不少。
晚上,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享受这劳动的成果。我们吃啊笑啊,奶奶也笑得合不拢嘴,望了我一眼,意味深长地说:“打枣也不易呀!”是啊,干什么事都不容易。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我嚼着这脆脆的枣子,觉得格外的香甜。
这一件事让我很快乐,令我难忘。
- gitcloud
-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这天刚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庆祝生日,共度佳节。
来到酒店门口,哗!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尽情地品赏着各种各样的海鲜和名菜。
吃完晚饭,我们就到海滨泳场看花灯。这时,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气特别好,九点十五分,我们来到目的地时,沙滩上已经灯火辉煌,游人如织了。我们沿着沙滩一边观赏一边向前走。走进大门,“奇灯异彩耀水湾,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对联则提醒游人千万不要忘记了在此赏月的大好时光。进入泳场,只见偌大的泳场里到处都是火树银花,奇灯异彩。游人的欢歌笑语此起彼伏。沙滩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摆开锅碗瓢盆,搞起烧烤;有的在沙滩上铺开塑料纸,放上月饼、饮料等等,围在一起,对月举杯;有的人还手拉手跳起舞;热闹无比。
今天晚上的花灯令我大饱眼福,真是流涟忘返。当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
中秋月夜
吃了晚饭,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要带我去看烟火。我听了真是兴奋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间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因为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爸爸的摩托车声从窗外传来,他大声地喊道:“俪俪,快点下来,再多穿点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楼,车“嘟”地一声离开了家。一路上,凉风阵阵,开始觉得蛮舒服,渐渐的,感觉有点冷,让我尝到秋风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时,前面的汽车、自行车都堵住了,我们的车只能停停开开,开开停停,慢得像龟爬。我心里真着急,眼看着前边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开不快,可能是全嘉兴的人都想办法跑出来了,想看看这难得一见的美妙烟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我们停了车,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天上的圆月跟随着我,今晚是团圆的日子,月色是多么迷人。突然,天上“啪”地一声,礼花像流星一样出现了。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声一片连一片,使人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烟花连续绽放了近30分钟,一会儿如天女散花,一会儿又有繁花似锦的“菊花”布满夜空,一会儿晶莹透亮的“星星”向你扑来,一会儿又见“五彩蘑菇云”向上升腾……
烟花晚会结束了,人们陆续回家,我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着中秋的凉风,回家了。天上的明月还是那么圆,那么亮……
明月如镜,星斗满天。在八月十五幽静的月夜里,我们全家一起兴奋地来到黄河边,欣赏中秋的月亮。我反剪着手摇头晃脑地念着苏东坡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全家人逗得哈哈大笑。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朵一朵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
它高高地升起来了。圆得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多少人的丰富想象:嫦娥,因偷吃仙药,被关在寂寞的广寒宫内;吴刚,被罚砍那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在广寒宫里为嫦娥捣药……
我多想和吴刚去做伴,多想去慰问孤独的嫦娥,多想去逗逗可爱的小玉兔呀……
可你又那么遥远,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这欢乐的时刻飞向你的怀抱,可大雁也飞不了这么高;我想用长虹架起一座彩桥,去探望你这地球的少年,可当彩虹出现时,你却不知在何方……
看着这圆圆的月亮,我又思念起去世的奶奶来。她那慈祥的面庞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一想起奶奶来,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奶奶好像也在我们身旁和我们欢度佳节。这不正应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吗?
秋天,嫩嫩的季节,树叶一不小心就掉了;八月,浓浓的月份,桂花香飘中有着欢乐的气氛。八月中秋,点缀着整个漫长而无生机的秋天,使秋天更具有魅力。在桂花树下,泡一壶好茶,在欢乐的气氛里和亲朋好友一起肆无忌惮得聊天,这就是故乡八月中秋最美的时候了。
一年的中秋总在国庆节前后,这可乐坏了我们这些小孩,因为学校通常会在星期六、日不可,然后来一个特长假,那样我们就可以尽情地玩了。大人们也很高兴,因为可以跟家人好好团聚一下。所以,气氛在不知不觉中融洽起来。中秋前,人们就开始忙了,为小孩买衣服,为祭祀祖宗而准备,为赏月买月饼、鞭炮,等等,都有。在故乡,人们不会去买精装的月饼,通常是在一些附近的面包店里买自己乡人做的月饼,没有装饰得很漂亮,却实惠,2元一块,里面还有鸡蛋。但尽管很便宜,在故乡那片穷土地上,这算是奢侈的了。小时侯最喜欢吃这种月饼了,金黄色的诱惑,常常使我向妈妈恳求切给我吃。结果第二天喉咙嘶哑,于是就不能吃了。但经常会忍不住去偷吃,或者忍着痛大声喊,以欺骗爸妈喉咙不痛了,后来在一次谈话中得知妈妈那时是知道我喉咙还痛的,但还是给我吃了。现在想来,觉得很好笑。在吃的时候,还经常为鸡蛋的大小而和姐姐争吵,最后通常被爸妈打,不欢而散。吃月饼好时,没有用刀子或叉子,也没有如同绅士般慢吞细嚼,这样的吃法在村里会被人当另类——这小子给我装起斯文了!通常我们都是狼吞虎咽的,管他什么风度不风度的,有得吃,吃得多就风光。最后,咽着了,用手捂着喉咙吓转,这时妈妈会给我端来茶水,让我慢慢解渴,还拍着我的后背说:急什么啊!家里有没有让你给吃穷了。现在想来,大概是那时对月饼的渴望吧!毕竟在平常的生活中上很少有的。现在搬进了城里,扮起了斯文,觉得对不住老乡,后来回老家看时,发觉大家一样,都被“时代的文明”所影响,也就不会怪自己了。
到了中秋那天,故乡在前几天所积蓄的热闹才爆发出来。在早,小孩就穿着新衣服满大街乱跑,早餐也没有吃多少,因为中午要祭祀祖宗,所以留着肚子去“吃大餐”。其实对与我们现在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餐,但对于那些孩子们就不一样了,父母在这天不会管你,你只管玩,玩累了回家有东西吃,这就很不错了,在平时是没有这么好的。在祭祀祖宗之后就将“祖宗炉”搬掉,然后开始吃祭祀的东西了,意思是祖宗想吃,家人再吃,表现出对祖宗的尊敬。吃完后,大人们还在收拾碗筷时,小孩已经在床上睡了,因为晚上还要熬夜赏月,可见赏月在孩子的心中很重要。大人们在收拾碗筷就会去准备晚上拜月亮和赏月的事情,最后才和孩子们要一起睡觉,等待美丽的夜晚。大约在晚上七点半的时候,人们就在街道上摆起了自家的桌子,然后把月饼和一些食物放在桌子上,开始拜月亮。整个街道很热闹,大人小孩都很高兴。这时,我们会到村里的其他地方看看,或者去放鞭炮。我们的村子很大,约有一万多人,我们几个伙伴会趁这个时候把全村逛一遍,随便去放鞭炮。路上遇到了有人恶作剧向我们扔鞭炮,我们就会反扔他们。但这很少,我们通常去村后面的一个土堆上,看青年男女在拥抱时,就在旁边放一颗鞭炮,“啪”的一声,女的吓着了,往男孩身上扑过去,羞涩地依偎着,然后回头小声地说:臭小子!我们就会偷偷地笑。但也不是总能当“媒婆”,有时我们会在人拥抱的时候吓一吓他们,结果被追着跑,但还是觉得很好玩。在逛的时候,看到别人家的月饼在外面的桌子上,觉得很好吃,不禁指指点点,这时在同村的姐姐们就回叫我们这些小的别丢人显眼,想来,一定被别人笑掉了很多大牙。在逛完回来的时候,正好拜完了,就开始大吃特吃,水果啊,月饼啊,饮料啊,胡乱地吃,疯狂地吃,反正没有人怪我们。在院子里,大人们把茶具拿出来,开始泡工夫茶,并且在桌子上摆着月饼,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孩子们吃着月饼,在院子里快乐地奔跑着,游戏着,累了就喝茶,吃月饼。大人们就谈天说地,聊家常,气氛十分好。天晚了,有的孩子已经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没睡的孩子就有幸吃到美味的面条……
最后,在老灯的熄灭中渐渐静了下来,乡村被中秋点缀得焕发光彩……
今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嫦娥正兴致勃勃地玩着电脑,这台电脑是玉帝今年春节送给她的礼物。如今联上了互联网,嫦娥天天在网上游,一刻也没闲着。
电脑周围堆放着包装精美、品质优良的月饼。嫦娥看着这些可爱的月饼,咽了咽口水,虽说年年吃月饼,但这些品种不一、琳琅满目的月饼,还是有很大的诱惑。各路神仙送来了五花八门的月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玉帝在月饼上刻上了自己的卡通形象;王母娘娘把月饼做成了仙桃形;七仙女自己亲手做的月饼,充满了仙气,吃了可以美容养颜;孙悟空神通广大,做了一只天庭最大的月饼,打破了天庭的吉尼斯纪录,送给了嫦娥……礼尚往来,嫦娥推不过人情,又把月饼一一送出去了,自己只留了一盒礼盒上印着自己形象的月饼。这个月饼是用千年珍珠泉的泉水,把海底的珍珠磨成粉,再加上天庭上极其珍贵的灵芝做成的。味道好不鲜美,嫦娥欢喜得不得了。
嫦娥漫不经心地浏览着网页,忽然发现,今年月饼不仅仅有用面、馅做成的,还推出了网上电子月饼。嫦娥心血来潮,立即买下一只,用电子邮件发给萨达姆,让他在生存危机的困惑中尝尝中国的月饼。嫦娥打开收件箱,发现了一份电子邮件,原来是唐僧发给他的。打开一看,是一份电子月饼,发出动听的音乐,变换这精美的动画。(嫦娥上网,构思不俗,很有现代气息。虚构电子月饼,更可见作者的想象力超凡。这是值得鼓励的。)
嫦娥异想天开地想用她那半生不熟的电脑技术办一个电子月饼展览会,发现已经有人办了。仔细一查看,原来是玉兔办的。嫦娥气冲牛斗,吼得整个月宫都震动了:“玉兔,过来!你不好好地捣你的药,跑到网上来捣什么乱?”玉兔不以为然地说:“就只允许你上网,不允许我上?再说,现在月宫都机械化了,什么全自动洗衣机,全自动微波炉……就连我的捣药器也称全自动的了,几百年的捣药任务,早就完成了,现在我还在网上推销我捣的药呢!连流氓兔也十分欣赏我捣的药,他还向我高价收购呢!我们早就成了朋友,谁像你呀,在网上玩了这么久连个网友都没有,差劲!”嫦娥觉得十分没面子,自己好歹是月宫的主人,中秋节的主角,竟让玉兔抢尽了风头。嫦娥气得抓起玉兔就打
突然,“轰”的一声传来。不知怎么回事,嫦娥跑去一看。原来吴刚丢弃了斧头,用高科技激光技术,把月宫上的桂花树砍倒了。今年人间中秋节为什么没有月亮?因为遍地的桂花遮住了月亮。细心的人还可闻到一股淡淡的桂花香
- 牛云
-
早晨,我刚刚起床,人就异常兴奋。因为今天是八月十五号,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来了。今天一大清早,爸爸妈妈还有我就一起到超市买菜,月饼等食物。 下午爸爸妈妈都在厨房里忙着杀鸡,杀鱼,切肉,切菜,忙的真是不亦乐乎。
吃晚饭的时候,我埋头吃饭,简直有点狼吞虎咽似的。不一会儿,我就第一个吃好了饭。我马上去做好了赏月的准备工作。
等啊等,等啊等,我始终没能揭开月亮神奇的面纱。不禁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还令我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李白思念家乡的感情。使我不时想起了驻守边疆的战士在中秋节这个日子里不能与家人团聚。
这月亮怎么还不现出真面目,我想一睹书中所说:多么圆,亮,大,美丽的中秋月亮啊!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去询问家长,原来我的是受第13号台风“森拉克”的影响。虽然今天没能如我所愿的看到中秋节的月亮,但是我还是十分开心。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吧!
------------------------
中秋那天晚上,月亮是那样的圆。人们总是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十六的圆。星星也是那样的多,那无数的星星围绕着圆月。有些星星喜欢独处,但是当它们看见那圆圆的月亮时,也想往那边靠拢,似乎所有的星星都是月亮的孩子,在这一天,它们从不同的方向赶来与月亮团圆。
许多人由于工作忙无法与家人团圆。当他们站在窗前凝望月亮时,可能会想起李白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思乡、思亲,对月亮总有说不完的话,那是因为月亮里同样塞满了对亲人的思念,怪不得月亮是那样的圆。月饼也象征着团圆。每当人们吃月饼时,不仅只是在品尝月饼那香甜的味道,更多的是对亲人的思念。同时更享受到亲人给的爱是那样的温暖。
小时侯,妈妈总给我讲嫦娥的故事,我听了许多遍,可还是听不烦。只要是关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觉得新奇,总向往着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天去,飞到月球上与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
长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如果回到过去,就会教育那时的自己“去天上并不那么容易,天上也根本没什么嫦娥,月球上没有水,温差很大,根本无法生活......”可忽然想起:儿时的自己也是挺可爱的。我还是给自己留住那想象的空间吧!
在这圆月之夜,我们送给每一个人爱的祝福。正是这爱让月亮变得更圆、人变得更亲。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 苏州马小云
-
汉服中秋
编辑本段节日简介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秋节从2008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节日起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 嫦娥传说
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节也称为 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编辑本段中秋月饼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1]。 民国年间,南京的月饼市场为广(帮)式、苏(帮)式和本地(帮)产“三分天下”,广式的馅料以火腿、枣泥、椰蓉等为主,厂商以冠生园为首,其次有大三元、康乐园等。它们以声势浩大的广告战为手段,在报上刊登巨幅广告,于橱窗布置霓虹灯。著名的苏帮厂商有小苏州、太平村、稻香村,在广告制作上颇具海派特色,爱搞噱头;苏式月饼质量不逊于广帮,价格则较之便宜,故而节后盘点,财源滚滚胜于广帮。广帮的顾客是达官贵人、豪商巨贾;苏帮的顾客多为小康人家;而广大普通市民则乐趋本帮,虽然其馅料不过是荤五仁、素椒盐两种,全市100多家本帮点心铺的店容店貌亦老气横秋,既不布置橱窗,更不打广告,但都靠质量和诚信及价廉赢得顾客盈门,市场份额相对广帮、苏帮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秋月饼
。
编辑本段节日习俗
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拜月
民间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 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舞火龙
- 康康map
-
怀着无比轻快的心情,我们迎来了上中学以来的第一个中秋佳节。
原本打算好好赏一赏月的,我家楼顶是最好的赏月场所。可是原计划糟到暗算,学校在中秋节那一天,突然传来了一个不知是好是坏总之破坏了我原来计划的骇人消息:按上级领导规定,中学生中秋节将在学校度过,晚上6点30分到校组织看露天电影《走进毛泽东》,全部学生自带报纸“席地而坐”。我们一听,全部傻眼了。接着,发出一声声叹息:“唉——”“真讨厌——”刹时全班变成菜市场。
可再怎么叫也没办法,我们当即决定:既然如此,就要使这个中秋节过得别具一格。于是,我们便密谋了一个开心的“赏月计划”。
中秋节晚上,我“密谋”的要求,带了一个双黄月饼。呵呵,着不是单我一个人吃的,是……哦,My got,不能说,说了这个计划就完了。
一到校,刚好六点半。我们在愤骂声中勉强坐下后,便把报纸连接铺在一起,那时准备用来放月饼和吃月饼的!呵呵——可能你已猜到一半了,我们将在这里一起吃月饼!
一开始,我们混混沌沌地看了一点电影,然后就是挤成一堆聊天。忽然聊到月亮,便一齐抬头望月。呵,月亮呈红铜色,活像月食发生了。圆倒挺圆,只是……这颜色也真倒挺另类。不过,我们的计划也很别样,也就不计较这么多了。红月亮就红月亮,月亮还不一个样,颜色的差异或许会更具吸引力。
八点种悄悄地来临了。这是我们吃月饼的“神圣时刻”。徐倩华、钟伟、我、李澜涛各自带了一个不同的月饼来吃,恰好凑成一盒多元素月饼——白莲蓉、哈密瓜、双黄蓉、五仁香。我们兴致勃勃地切开一个又一个月饼,六七个人围成一圈“品尝”四种不同味道的月饼,气氛热热闹闹,轻松搞笑。边吃又边看电影,还在“赏月”(实际上就是随意看一眼,没有多少人认真看它)。班长陈秀烨发话了:“我们吃得这么开心,不妨把廖韶婷的双黄给老师吃吧。”不愧是班长,我们举双手赞成。如果老师也能分享我们的快乐,那岂不是“皆大欢喜”?因为“快乐也是一种传染病”,把我们闹翻天的快乐通过一个小小的蛋黄月饼所传达给老师,希望老师也和我们一样过个开开心心的中秋节。
这个中秋节十分特别,这或许是上中学的第一份“友谊加固礼”吧?!
- 我不懂运营
-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来临了。一大清早,爸爸妈妈就上街买菜去了。我就在家里剪“喜”字,贴在墙上,给家里增添喜气。
下午,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乎着杀鸡、切菜等```````我就在卧室里折纸鹤,每11个串成一串,表示欢迎中秋节的到来。
晚上,爸爸妈妈姑姑做菜时脸上都洋溢着欢笑,动作比以前利索多了。爷爷奶奶看着丰盛的晚餐,看在眼里,甜在心里。我们早早地吃过晚餐,做好准备,等待月亮的出现。
月亮隐隐约约地出现了。我们洗过手,手里拿着塑料叉,我等不急了,叉起月饼咬了一口,爷爷看见了,刮了我一下鼻子,说:“小馋猫。”弄得我怪羞的。月亮慢慢地,越来越圆,越来越亮,发出皎洁的月光,洒落在我们的身上,好像披上了银色的衣纱,漂亮极了。我指着月亮 说:“快看呀!快看呀!月亮好美呀!”爷爷奶奶看了看了月亮,说:“月亮真美呀,让我们共同品尝月饼吧!我们一边谈笑风生,一边赏月吃饼。爸爸妈妈各拿着一杯陈年老酿,双双走到爷爷奶奶的跟前,齐声说:“祝爷爷妈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永远不老。”爷爷奶奶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深夜,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吴叔叔把我接到月宫里去了。台湾的小朋友在那里等着我。嫦娥阿姨给我们表演了节目,还给我们吃了兔子糕、桂花蜜……
- echo
-
找了4篇,将就将就吧.
一:
吃月饼要看着月亮,这样眼睛会变得更明亮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上网给我查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我看到资料上说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中秋节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所以,中秋也称“团圆节”。
爷爷给我讲了中秋吃月饼的来历,在元朝的时候,朱元璋和他的部下已经做好起义的准备了,但朝廷的官兵查的很严,传递消息很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了一个办法,命令属下把“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月饼里,派人把月饼送到每个家里。很快,徐达就攻下了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朱元璋很高兴,将月饼赏给大家。
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下来。
中秋节的晚上,奶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吃完饭后,我们把月饼和柚子搬到阳台上,这时月亮已经升到天空了,奶奶告诉我,吃月饼要看着月亮,这样眼睛会变得更明亮,我们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
这个中秋节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这真是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二: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 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三:
中秋节的晚上,月光柔和,凉风习习,我们全家聚在一起,正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月饼。突然,爸爸兴致勃勃地说:“我们来猜谜吧!”我和妈妈都同意了。
这是抢答谜语,大家轮流出题,另外两个人抢答。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错一题扣十分,从一百分开始计数。
第一个是爸爸出题:“一间小黑房,不能开门窗,窗儿开一开,万物能进房。打一日用品。”大家思考起来,我也手托着下巴思考起来。忽然,我看到了桌子上的照相机,就没往下想,说:“是不是照相机?”爸爸连连点头,说:“给你加十分。”我高兴地吹起了口哨。
轮到我出题了,我故意放慢速度:“一个老头九十九,天天早上喝冷酒。打一日用品。”大家有沉入思索。妈妈说:“是不是杯子?”我摇摇头。大家又想了起来。爸爸突然发疯似地喊道:“水瓢!水瓢!”我连忙点点头,说:“给爸爸加十分,妈妈减十分。”爸爸得意地望了望我们,哼起了小曲儿。妈妈则无奈地摇摇头。
好不容易轮到妈妈出题了,只见她先想了一会儿,说:“我出一个超难度的谜语,一物生来两面坡,坡顶好像马蜂窝,对着蜂窝吹口气,陪你唱起动听歌。打一乐器。”“是排箫吗?”我问。“是小号吧?”爸爸说道。妈妈对我们摇摇头,因此我们非常生气,因为好不容易夺来的十分被抢走了,我和爸爸都气得咬牙切齿直跺脚。我想起了电子琴上写的一些乐器:大号、圆号、唢呐、单簧管、口琴……对了,口琴!我连忙说:“口琴!”妈妈说:“对!给你加十分。”
“现在我宣布:获得第一名的是谢文君同学,第二名是我本人,第三名是妈妈!”爸爸像个主持人似地说。
这个中秋节过得真愉快!
四:
中秋,对我来说,也只不过就是吃个月饼,没有多大的乐趣。这几年都是在学校过的,老师也会发个月饼以表示节日到了,大家聚在一起热闹热闹。
嘿,今年的中秋可不同了,节日在星期五,我可以回家过中秋了。想着一家人围着桌子坐着,桌上放着一盘月饼,然后大快朵颐,心里便美美的,只是——表哥和表姐居然凑热闹说要来我家,看来我可得早做准备了。表哥表姐学问好,每次在一起,就会合起来“对付”我。表哥自诩李白,只不过人称“诗窃”,他专门改别人的诗,然后就“名正言顺”地成了自己的了。表姐也不差,应付应付表哥还是绰绰有余的。最可惨的还是我,他们的长处恰恰是我的短处,正好这又是中秋,诗兴大发的日子啊!
一放学,我就往家赶,还没进家门就傻眼了:表哥表姐早已到我家了。我几乎什么也没准备!唉,不管了,豁出去了,只能随机应变了,准备应战!我很快跑上了楼,把身上的大包小包甩个满地,然后“哗哗”地一阵乱翻书,几乎把家里所有有关“月”的诗句都抄了下来,还读了好几遍——到时候把这些纸条拿出来可不好意思啊!
吃过晚饭,月亮出来了,又大又圆,好一个明亮的大银盘!我们在院子里摆好桌子,放上茶水、月饼、果盘,兄妹几个围着桌子,喝茶,嗑瓜子,天南地北地畅聊。
没一会儿,表哥终于熬不住了,说:“大妹,小妹,我们来玩个游戏吧!简单点,就看谁说的诗句多,前提是诗中必须带‘月"字,怎么样?”表姐自然不甘示弱,当场叫好。我也长长嘘了一口气,这个还算简单,毕竟在学校里还读过几首古诗词的,应该还能应付。
作为东家,他们要我带个头,从我开始。我连忙随口说了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表姐接口:“明月当空照。”表哥装出一副书生模样,摇头晃脑道:“玉梯横绝月中钩。”就这样,我们依次“接龙”带“月”的诗句:“蓬莱宫中日月长”,“行宫见月伤心色”,“泗水文章昭日月”,“两表于今悬日月”……
表哥越说越来劲,还没轮到他说,就接了下去:“明月几时圆?”“十六!”突然响起一个稚嫩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弟弟。表姐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表哥咧着嘴说:“过来,也算你一个,小子!”
这一声“十六”打断了我们诗句接龙的气氛,表姐说:“算了,各人作一首诗就是了,别在这儿充当诗人了!明天就要回学校了,今天可是特地回来,我们兄妹几个好久不见了,正好趁这个节日聚一聚。”对啊,听表姐这么一说,还真是!到底有多长时间没有相聚了,我还真记不清了。
言归正传,表姐提议作诗,这下完了,我哪会作什么诗啊,作出来还不笑掉人家大牙!表哥似乎看出我的心思,就笑着说:“你们啊,也就别在这大好月光下丢人现眼了,听我作一首就好了。”说罢,站起来面朝明月,吟诵道:“明月几时圆,把茶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夜是何节……”还未等表哥念下去,弟弟就嘲笑道:“平时都要偷李白的诗,今天改行偷苏东坡的词啦!”弟弟说完撒腿就跑,表哥紧追了出去,我和表姐笑成了一团。
唉,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有聚必有散。待表哥表姐走了之后,我收拾“残局”时才发现月饼一个也没动过,我笑着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只见里面有一张纸条,写着一句诗:“更入清风明月。”原来这些月饼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做的,肯定花了他们不少心思和心血……
这个特别又新鲜的中秋“圆月诗会”,让我难忘。
- 天涯
-
中秋赏月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在这天,人们坐在月亮下赏月光、吃月饼。这不,趁着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也开始赏月光、吃月饼了。
我们全家人围站在阳台上,把大团圆月饼分成几块,分着吃。这时,我望向了远处的月亮。虽然说“月到中秋分外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周身围绕这一股叫做“思念”的愁云。这时,我想起了远在他乡的好朋友----苗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描述了我此时的心情,不知她现在是否也在望着月亮,思念着远在他乡的我呢?只是月亮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那股愁云已经消失了,仿佛在告诉我不要太悲伤。现在的月亮特别明亮,圆月像一只雪球高悬中天,皎洁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几朵灰白色的、轻纱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纱巾翩翩起舞。月光洒满了我的衣服,温暖着我的心。我觉得太阳的温暖过于热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能这般地恰到好处。我的周围被月光照得雪亮。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挂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月光照得树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婀娜多姿的柳树的稀疏的倩影,别提有多美了。
爸爸告诉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那天,相传,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那里面有黑色的影子,那就是广寒宫里的嫦娥、吴刚、玉兔和桂花树。
我凝神望着月儿,口里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家乡的好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在我快乐的童年里,有一件让人一“闻”就笑的事,很搞笑哦!大家请看!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了。听老人们说:“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落竿。”到奶奶家打枣,是我每年最快乐的事。
金色的阳光洒在奶奶的小院子里,映红了那枣树上的“玛瑙”。你看那一堆堆、一簇簇挂满枝头的枣,真是好看。他们给中秋节带来了丰收的喜庆。
我不顾一路上的疲劳,操起与我手腕一样粗的竹竿,吃力的举起来,没头没脑地向枣树乱打,枣子噼里啪啦的砸在我的头上,疼的我哎哟哎哟直叫唤,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奶奶说:“傻孩子,哪有这样打枣的?应该有方法呀!”
我又向奶奶要了一把大椅子,站在上面,再拿起竹竿吊住树枝使劲地摇。没想到树枝竟把我的竿吊了上去。我一失手,脚也踩了个空,身子一晃,“啪”地来了一个“后空翻”坐在地上。
表哥看我那狼狈相,笑得直不起腰来,用手指着我:“瞧瞧瞧,表弟还会‘武术"了!”我哭笑不得。连奶奶也笑得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我不服气地想:“我不就是手没握紧竿吗?这回我一定打下好多来,让你们看看。”
我又上了椅子,瞅准有一大串枣的枝条,把竿勾了上去。这回我拽住竿,使劲往下拉,然后上下来摇。枣子劈里啪啦往下掉,我开心得大喊:“下枣子雨啦!下枣子雨啦!”
打了一会儿,我放下竹竿,找来竹篮,和兄妹们一起开始捡枣。枣多得怎么也捡不完。这时,我多么想变成一只小刺猬,只要在地上打一个滚,就能捡到那么多枣。我们捡完了,再一看,嗬,这儿一盆,那儿一筐,真不少。
晚上,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享受这劳动的成果。我们吃啊笑啊,奶奶也笑得合不拢嘴,望了我一眼,意味深长地说:“打枣也不易呀!”是啊,干什么事都不容易。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我嚼着这脆脆的枣子,觉得格外的香甜。
这一件事让我很快乐,令我难忘。
- 苏萦
-
每个人都看见过月亮,中秋的月亮更圆更亲切,像一个可爱的小娃娃。
看完央视新闻联播,全家人走出家门赏月。今晚的月亮多明亮啊!市民广场一片欢呼。圆圆的,圆圆的月亮的脸,像极了我可爱的小妹妹。月亮看见很多人看她,像小娃娃一样害羞地把身子慢慢地藏到云妈妈身后。云妈妈看见了,说:“不要害羞,你出去玩一下吧,还有好多小朋友在望着你等着你。”月亮娃娃经过云妈妈的再三劝说,终于一点一点地从云妈妈身后探出头来,露出欢喜的笑脸,那么天真,那么可爱。我们又欢呼起来!谁知,在我们的欢呼声中,月亮娃娃又害羞了,半边脸儿露出来,半边脸儿又隐藏在云妈妈身后。
我焦急地望啊望,盼啊盼……过了很久很久,已是深夜十点半了,奇怪的是月亮还像娃娃一样害羞,躲在云妈妈身后不肯出来呢!
又过了一会儿,微风吹来,云妈妈向北移了移身子。终于,月亮娃娃勇敢地望着我们,完全露出了她那胖乎乎、圆都都、笑眯眯的脸蛋儿。月亮娃娃散步在深蓝深蓝的夜空,给赏月的人们带来了光明、憧憬、欢乐……
秋天,嫩嫩的季节,树叶一不小心就掉了;八月,浓浓的月份,桂花香飘中有着欢乐的气氛。八月中秋,点缀着整个漫长而无生机的秋天,使秋天更具有魅力。在桂花树下,泡一壶好茶,在欢乐的气氛里和亲朋好友一起肆无忌惮得聊天,这就是故乡八月中秋最美的时候了。
一年的中秋总在国庆节前后,这可乐坏了我们这些小孩,因为学校通常会在星期六、日不可,然后来一个特长假,那样我们就可以尽情地玩了。大人们也很高兴,因为可以跟家人好好团聚一下。所以,气氛在不知不觉中融洽起来。中秋前,人们就开始忙了,为小孩买衣服,为祭祀祖宗而准备,为赏月买月饼、鞭炮,等等,都有。在故乡,人们不会去买精装的月饼,通常是在一些附近的面包店里买自己乡人做的月饼,没有装饰得很漂亮,却实惠,2元一块,里面还有鸡蛋。但尽管很便宜,在故乡那片穷土地上,这算是奢侈的了。小时侯最喜欢吃这种月饼了,金黄色的诱惑,常常使我向妈妈恳求切给我吃。结果第二天喉咙嘶哑,于是就不能吃了。但经常会忍不住去偷吃,或者忍着痛大声喊,以欺骗爸妈喉咙不痛了,后来在一次谈话中得知妈妈那时是知道我喉咙还痛的,但还是给我吃了。现在想来,觉得很好笑。在吃的时候,还经常为鸡蛋的大小而和姐姐争吵,最后通常被爸妈打,不欢而散。吃月饼好时,没有用刀子或叉子,也没有如同绅士般慢吞细嚼,这样的吃法在村里会被人当另类——这小子给我装起斯文了!通常我们都是狼吞虎咽的,管他什么风度不风度的,有得吃,吃得多就风光。最后,咽着了,用手捂着喉咙吓转,这时妈妈会给我端来茶水,让我慢慢解渴,还拍着我的后背说:急什么啊!家里有没有让你给吃穷了。现在想来,大概是那时对月饼的渴望吧!毕竟在平常的生活中上很少有的。现在搬进了城里,扮起了斯文,觉得对不住老乡,后来回老家看时,发觉大家一样,都被“时代的文明”所影响,也就不会怪自己了。
到了中秋那天,故乡在前几天所积蓄的热闹才爆发出来。在早,小孩就穿着新衣服满大街乱跑,早餐也没有吃多少,因为中午要祭祀祖宗,所以留着肚子去“吃大餐”。其实对与我们现在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餐,但对于那些孩子们就不一样了,父母在这天不会管你,你只管玩,玩累了回家有东西吃,这就很不错了,在平时是没有这么好的。在祭祀祖宗之后就将“祖宗炉”搬掉,然后开始吃祭祀的东西了,意思是祖宗想吃,家人再吃,表现出对祖宗的尊敬。吃完后,大人们还在收拾碗筷时,小孩已经在床上睡了,因为晚上还要熬夜赏月,可见赏月在孩子的心中很重要。大人们在收拾碗筷就会去准备晚上拜月亮和赏月的事情,最后才和孩子们要一起睡觉,等待美丽的夜晚。大约在晚上七点半的时候,人们就在街道上摆起了自家的桌子,然后把月饼和一些食物放在桌子上,开始拜月亮。整个街道很热闹,大人小孩都很高兴。这时,我们会到村里的其他地方看看,或者去放鞭炮。我们的村子很大,约有一万多人,我们几个伙伴会趁这个时候把全村逛一遍,随便去放鞭炮。路上遇到了有人恶作剧向我们扔鞭炮,我们就会反扔他们。但这很少,我们通常去村后面的一个土堆上,看青年男女在拥抱时,就在旁边放一颗鞭炮,“啪”的一声,女的吓着了,往男孩身上扑过去,羞涩地依偎着,然后回头小声地说:臭小子!我们就会偷偷地笑。但也不是总能当“媒婆”,有时我们会在人拥抱的时候吓一吓他们,结果被追着跑,但还是觉得很好玩。在逛的时候,看到别人家的月饼在外面的桌子上,觉得很好吃,不禁指指点点,这时在同村的姐姐们就回叫我们这些小的别丢人显眼,想来,一定被别人笑掉了很多大牙。在逛完回来的时候,正好拜完了,就开始大吃特吃,水果啊,月饼啊,饮料啊,胡乱地吃,疯狂地吃,反正没有人怪我们。在院子里,大人们把茶具拿出来,开始泡工夫茶,并且在桌子上摆着月饼,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孩子们吃着月饼,在院子里快乐地奔跑着,游戏着,累了就喝茶,吃月饼。大人们就谈天说地,聊家常,气氛十分好。天晚了,有的孩子已经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没睡的孩子就有幸吃到美味的面条……
最后,在老灯的熄灭中渐渐静了下来,乡村被中秋点缀得焕发光彩……
- 小n
-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 可品
-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中秋赏月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 还要旺仔
-
早晨,我刚刚起床,人就异常兴奋。因为今天是八月十五号,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来了。今天一大清早,爸爸妈妈还有我就一起到超市买菜,月饼等食物。 下午爸爸妈妈都在厨房里忙着杀鸡,杀鱼,切肉,切菜,忙的真是不亦乐乎。(*^__^*) 嘻嘻……
吃晚饭的时候,我埋头吃饭,简直有点狼吞虎咽似的。不一会儿,我就第一个吃好了饭。我马上去做好了赏月的准备工作。
等啊等,等啊等,我始终没能揭开月亮神奇的面纱。不禁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还令我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李白思念家乡的感情。使我不时想起了驻守边疆的战士在中秋节这个日子里不能与家人团聚。
这月亮怎么还不现出真面目,我想一睹书中所说:多么圆,亮,大,美丽的中秋月亮啊!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去询问家长,原来我的是受第13号台风“森拉克”的影响。虽然今天没能如我所愿的看到中秋节的月亮,但是我还是十分开心。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