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牛哥
-
“老巴夺”,哈尔滨卷烟厂的一种香烟牌号。连续两年成为全国500强企业之一,正在为振兴哈尔滨做出更大的贡献。
1950年6月8日,老巴夺烟厂与我国政府签订买卖契约书,"于签字日期起,老巴夺的一切财产归我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M·E老巴夺也离开哈尔滨经香港去美国。解放以后,老巴夺烟厂获得了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恢复老牌号,开发新品种,其中灵芝、侯爵、老巴夺牌号,代表了国内90年代的卷烟水平。
扩展资料:
老巴夺开始建厂时,原料多数是从俄国进口,所制的烟卷倾销于北满和中俄边境地区,后来转而使用中国的烟叶,当时的宁古塔(宁安)、镜泊湖附近、牡丹江流域以及五常拉林河一带都是烟叶产地。老巴夺每年从这些地方购进大批烟叶,主要生产两头烟和纸嘴烟,年产量约达5万余捆(1捆5万支),生产的品种有惠斯尼、明亚勒、御用、百利、烟叶、美人头、合意、金钟、金十字、双鱼等。从此,老巴夺的烟牌子创出了名。老巴夺兄弟俩也成了百万富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巴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烟
- ardim
-
历史不会忘记一个犹太人的名字,那就是“老巴夺”,现在是哈尔滨卷烟厂的一种香烟牌号。
1900年夏天一个晴朗的早晨,一列从莫斯科开来的火车徐徐地驶入松花江车站(1903年改为哈尔滨站),一群外国人纷纷走出车厢。人群中有两个相貌相仿的商人,矮胖子、大额头、黄眼珠、半秃顶、40多岁,他俩就是“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的创建人,波兰籍犹太人伊利奥·阿罗维奇·老巴夺和其弟阿勃拉·阿罗维奇·老巴夺,他们是头脑机敏而又一筹莫展的商人,哈尔滨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梦。
老巴夺很快发现外籍员工有吸食木斯斗克(烟斗)及大白杆烟的嗜好,而市场上又无制烟厂家,看准未来烟草行业乃是生大财之道,便从俄国亚斯莫罗维、米萨格苏等烟厂购进大批烟丝和大白杆烟,雇用一名中国工人叫卢采亭,每天走街串巷贩卖烟丝和大白杆烟。
由于哈尔滨刚刚开发,没有像样的烟卷和烟丝。老巴夺采取低价收购,高价出售成品的办法,很快就赚了一大笔钱。1902年,在道里中央大街今马迭尔饭店附近买了一个小门市房,并购置了俄式手摇制纸嘴烟机和普通烟机各一台,雇了七八个中国工人切烟丝和手工制造俄式大白杆烟及卷烟,有50支、100支、250支包装。老巴夺为了扩大香烟销售,曾雇用了一个名叫李广文的童工,让他身穿一件用五颜六色绸布缝制的长袍,戴着一顶高帽,上面贴满了各种烟盒商标,从早到晚,走街串巷,摇铃叫卖,一年四季为其充当活广告,使老巴夺大白杆烟占据了哈尔滨烟草市场,老巴夺兄弟二人也从此由商贩变为作坊主。
从1902年到1904年间,老巴夺制烟作坊不断扩大,添置设备,增加人员,提高产量,小作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进而于1904年5月,在道里中国十三道街16号,创办了一所手工制造俄式纸嘴烟的小工厂,名为“葛万习阳庄”,工人由几个增加到几十人。1909年,老巴夺又增购了制简机、填烟机,变手工操作为机制卷烟,并成立“A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到1911年,工厂开动切烟机4台、制筒机4台、填烟机3台、制造纸嘴烟机10台、普通烟机5台。当时的装烟部就雇用了七八百人,其中女童工占多数。这些童工十二三岁,干的是大人的活儿,劳动时间长,每天只拿到一角五分的工钱。在工厂所谓的轻活是撸烟梗,工人们常常把手撸得又红又肿,甚至流血。重活儿是搬烟盘子,把30多斤重的烟盘,从这个车间搬到另一个车间,工作长达十三四个小时,累得腰酸腿疼,头昏眼花,一天工资只拿到几角钱。在雇用的成千名工人中,大部分是从关内逃荒来的农民,毕竟找到一碗饭吃。
老巴夺开始建厂时,原料多数是从俄国进口,所制的烟卷倾销于北满和中俄边境地区,后来转而使用中国的烟叶,当时的宁古塔(宁安)、镜泊湖附近、牡丹江流域以及五常拉林河一带都是烟叶产地。老巴夺每年从这些地方购进大批烟叶,主要生产两头烟和纸嘴烟,年产量约达5万余捆(1捆5万支),生产的品种有惠斯尼、明亚勒、御用、百利、烟叶、美人头、合意、金钟、金十字、双鱼等。从此,老巴夺的烟牌子创出了名。老巴夺兄弟俩也成了百万富翁。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香烟供不应求,老巴夺顿感资金周转困难,遂与“英美烟草公司"合作,1914年改组更名为“英商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不久,英美烟草公司控制了老巴夺烟厂的80%股份,总办换上英国人阿克曼。老巴夺兄弟目睹大势已去,走为上策,遂携带巨额资本于1930年去了巴黎,入了法国籍,做了悠哉悠哉的寓公。
解放以后,老巴夺烟厂获得了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恢复老牌号,开发新品种,其中灵芝、侯爵、老巴夺牌号,代表了国内90年代的卷烟水平,连续两年成为全国500强企业之一,正在为振兴哈尔滨做出更大的贡献。
- 侠客
-
老巴夺
童培莉
--------------------------------------------------------------------------------
p p 50年前的哈尔滨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哈尔滨独一格,南岗上坡老巴夺,地窖择烟叶,二楼糊烟盒,三楼包烟卷,四楼“马神”客。”当年人们称机器(machine)为“马神”,这里指的就是卷烟机。
p p 老巴夺父子烟公司是哈尔滨卷烟厂的前身,始建于1902年,是全国卷烟行业建厂最早的烟厂之一。1953年正式更名为“国营哈尔滨卷烟厂”,老巴夺就成了那个时代对哈尔滨卷烟厂的代称。
p p 老巴夺坐落在南岗区山街(现一曼街)。从道外一上坡就能闻到浓烈的烟草味,看到顺“山坡”之势耸起的厂房,黄砖墙非常醒目。那时,生产车间都在这一栋楼里。地下室是一车间,完成拆包、码烟、抽梗切丝等工作。这里四面不透风,喷雾扇随时打开以使烟叶保持标准湿度。若在冬天,为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地下室的双向弹簧大木门不但总是关着,而且里面还要挂上一对厚厚的棉门帘,室内雾气腾腾,对面看不清人。又潮又热的车间里黑乎乎的,只有门对面那堵墙上排列着几个布满灰尘的小玻璃窗,但起不到采光作用,常年靠灯光照明,给人一种夜间作业的感觉。工人们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更衣,他们一年四季都穿着单衣操作,在温度高、气味大的条件下工作着。经过摄氏50度高温人工发酵后的烟叶就是在这里打开包通过圆桶卧式旋转加湿机加湿。有一天刚上班,加湿机开始慢慢地旋转,进烟口刚吃进烟叶出烟日就吐出一个人,掉进装烟叶的大木车里。幸好车里还有许多烟叶,此人才没受伤仅仅湿了衣服。原来他是在机器开动前钻进加湿机肚子里搞清理的工人。
p p 二车间在四褛,切好的烟丝从地下室通过电梯送到这里,在卷烟机上加工成烟支。每台卷烟机由两名工人操作,每分钟出卷烟不到一千支,烟文入箱等工作都由人工完成。虽然生产环境比一车间强许多,但还是灰尘飞舞,机器轰鸣,讲话要大声喊才能听见。工作条件虽差,工人们劳动热情很高。管理上实行作业计划,推行班组核算、单机核算,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涌现出许多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在三楼包装车间,熟练的包装工人用手一抓准是20支烟,再放入模盒,眨眼之间已包好一盒烟,速度之快几乎与当时的机器包装一样。
p p 50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南岗上坡,却不再是昔日老巴夺。厂区扩大,新厂房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老巴夺黄砖墙的老厂房显得那么矮小、陈旧,仿佛向我们诉说着哈烟厂发展的历史,那是烟草行业在中国产生和成长的缩影。如今厂房宽敞明亮,自动化的设备洁净如新,车间地面找不到一丝尘土,工作中只能听到沙沙的出烟声。机器生产取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千人大会战的劳动场面被排列整齐的生产线所替代,卷烟产量和质量都是过去不能比的。站在烟厂院内只觉得空气清新,老巴夺随着消失的噪音和粉尘气味渐渐被人们淡忘,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勃勃生机的现代化烟草企业。
- tt白
-
"老巴夺",哈尔滨卷烟厂的一种香烟牌号。连续两年成为全国500强企业之一,正在为振兴哈尔滨做出更大的贡献。
历史不会忘记一个卡拉伊姆人的名字,那就是"老巴夺",现在是哈尔滨卷烟厂的一种香烟牌号。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其中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