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境漫步
-
燕京入主惠泉二线啤酒企业急寻靠山
上海报道近日,国内两大上市啤酒企业燕京啤酒(000729)与惠泉啤酒(600573)联合发布公告,宣布燕京啤酒出资现金3.624亿元,受让福建惠安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持有的福建惠泉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8.148%的股权,交易完成后燕京将成为惠泉啤酒的第一大股东。这是国内首家两大上市啤酒公司间的并购活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传出,海内外媒体纷纷报道。公告休市一天后,7月29日两只股票就以跳高开盘欢迎,显示市场对这一交易的追捧。
惠泉出嫁,早晚的事
地处福建惠安县的惠泉啤酒是福建省第一大啤酒企业与第一啤酒品牌,产能达到50万吨,2002年啤酒产销量41万吨,在全国啤酒企业排名第八位,并逐渐辐射到江西、浙江、广东和上海等市场。
今年2月,惠泉啤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发行6300万A股,筹得资金4.5亿元,成为国内啤酒企业第二方阵中少有的既具品牌优势,又具资本实力的强势企业。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掩盖惠泉啤酒的困境,业内人士早有断言:惠泉重组是早晚的事。
2002年,福建省啤酒年生产能力达180万吨,而实际市场容量不到120万吨,啤酒生产厂的开工率只有60%左右,竞争十分激烈。同处福建的另一大啤酒厂商雪津啤酒专注于本地市场,产销量逐步攀升,去年一举刷新了福建最高啤酒产销量记录,跃居福建第一。随着2003年6月福建雪津对原福建日月星啤酒厂改造完工,雪津啤酒年产将突破50万吨大关,直接挑战惠泉长期以来在福建的龙头位置。
外来者如青啤、燕京者同样咄咄逼人。
青岛啤酒于2001年就收购了其在福建的第一家啤酒公司———福建酿酒厂下属企业福州榕城,2002年3月,又以1.42亿元取得厦门银城股份有限公司整体资产,2002年7月,青啤在福州榕城、漳州五星、厦门银城公司和厦门青岛啤酒销售有限公司基础上组建成立东南事业部,至此,青岛啤酒在福建市场拥有40万吨产能,并完成对福建的市场布局。
燕京啤酒也于2002年成功地收购了福建惠源啤酒公司,并将在此基础上扩建成年产30万吨的生产基地。同年,燕京啤酒还斥资收购桂林漓泉啤酒,并宣称将在今年继续加大在湖南、福建、江西等地的收购力度,以构建自己在这一区域的霸业。
惠泉啤酒的市场空间正逐步被压缩。公司上市以来,销售业绩一直呈下滑趋势,二级市场上,惠泉啤酒的表现也是一路疲软。2003年7月惠泉啤酒发布预警公告,称由于受“非典”影响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原因,中期业绩将下降50%以上。公司高层早就意识到这点,在上市之前,就开始与美国、日本包括青岛、华润等啤酒巨头商谈过合资事宜。惠泉啤酒原第一大股东——惠安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少功透露,去年下半年,惠泉曾与比利时啤酒巨子英特布鲁(Iterbrew)商谈过合资事宜。但事与愿违,后者于2002年11月参股邻近的珠江啤酒,考虑到啤酒存在一定的销售半径(业内一般认为是500公里),因此,英特布鲁收购了珠江啤酒之后,就不太可能再收购惠泉啤酒。断绝了惠泉与外资合作的美梦。
燕京半途杀入,成就其在东南市场上的谋局。
“惠泉与燕京合作,考虑到燕京强大的品牌、资金、技术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燕京啤酒副总经理毕贵索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道,“而我们看重惠泉的是它作为一个地方品牌的强大影响力,双方的合作有利于我们尽早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一次双赢。”
福建不仅是燕京与青啤、华润等企业争夺华南市场的重要砝码,也是企业进军台湾的桥头堡,这也是青岛把东南事业部设在厦门的原因之一。成功并购之后,燕京啤酒在沪深两地拥有上市公司,再加上香港红筹背景,从此在资本市场上便游刃有余了。燕京在此役上可谓是得势又得分。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惠泉啤酒国有大股东此次做出的减持国有股的决定。
国有股减持,燕京就势而入
惠泉啤酒上市前,国有大股东惠安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持有其中51%的股份,上市之后调整为38.148%,但仍为惠泉啤酒第一大股东。“国有股比例过高,从股权结构上看也不合理,所有股东都没有专业做啤酒的。”陈少功说道。
中国啤酒行业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现在正进入一个整合期。十六大之后,国家政策鼓励国家资产从那些不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中逐步退出。据陈少功介绍,这次惠安县转让其持有的惠泉啤酒全部国有股的目的,一是对惠泉啤酒股权结构的调整,考虑到惠泉以后的长期发展,与啤酒行业巨头强强联合,可以让惠泉啤酒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壮大后,能为政府带来更多的长期效益。政府同时可以利用转让得来的资金投资到基础产业,改善投资环境,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惠安县县委书记黄源水也曾谈到,顺应国有股减持的大方向,政府退出市场竞争行列,有利于惠泉股本的优化和企业的发展。
“现在一些地方政府观念在转变,对企业要求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青岛啤酒一位高层说道,只要企业还能够很好的存活下去,税收还在当地,可以解决地方就业问题,政府还是愿意在适当时机退出这些竞争激烈的行业。
中企东方 资产管理 有限责任公司食品行业项目经理陈石良认为,惠安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选择这个时机出让国有股非常恰当,根据惠泉啤酒的公告,2002年第一季度,惠泉啤酒每股净资产为3.58元,而此次燕京的收购价为每股3.80元,每股溢价0.22元,溢价总值约为2098万元。无疑,政府在这次股权转让中成为最大的赢家。
燕京成为惠泉啤酒第一大股东后,燕京啤酒公司在福建市场拥有两个啤酒生产企业,总生产能力达到70万吨,超过了青岛啤酒40万吨的生产能力,在福建市场上占有了优势。惠泉对内化敌为友,减少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免去心头一大患;对外可以凭借燕京强大实力与先进的管理经验,迅速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这也是惠安县当初考虑燕京的主要原因。
二线啤酒企业纷纷寻求靠山
就在燕京入主惠泉之前,中国啤酒业内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自2002年10月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Busch,以下简称AB公司)增持青岛啤酒的股权至9.9%以来,外资啤酒巨头在中国攻城略地,二线啤酒企业和一些地区性强势品牌也纷纷引进外资作为靠山。2002年11月份,珠江啤酒改制后,引进比利时啤酒巨头英特布鲁公司,后者以持有珠江啤酒24%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2003年4月,英特布鲁又以3500万美元现金收购浙江开开集团啤酒业务70%的股权。
2003年1月,浙江开开将旗下的云南华狮啤酒以8500万元价格转让给嘉士伯(Carlsberg);同年6月,嘉士伯整体收购大理啤酒,占据云南啤酒市场半壁江山。南非SAB(SouthAfricaBreweries)也于2003年6月份以6.76亿港元购入哈尔滨啤酒(0249.HK,以下简称哈啤)28%的权益后,使其持有量达到29.64%,成为哈啤第一大股东。
“至此,2002年排名前十位的二线啤酒企业中,除了河南金星、重庆啤酒没有明确的合作对象外,其他企业或找到战略合作对象,或被别人并购。这是我国啤酒行业发展到现在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国泰君安分析师王峰分析道。但一直与重庆啤酒长期合作生产“麦克王”品牌啤酒的英国老牌啤酒厂商纽卡斯特,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更加广阔的啤酒市场,准备进一步在中国投资。有报道称纽卡斯特与重庆啤酒有进一步的合资计划。
燕京与惠泉的联合也将促进国内啤酒行业重组并购的进程加快。王峰预计,三年后,中国啤酒市场前十位企业的啤酒产销量将占市场总额的70%,远高于现在的43%。要达到这种水平,主要方法就是“大鱼吃小鱼”,靠兼并重组整合一些中小啤酒厂家,尤其是二线啤酒企业。
第一集团军中的青岛啤酒依靠前几年不断的兼并重组,已经在全国各重要地区完成其战略布局。自从金志国掌管青啤以来,由原来的“做大做强”调整为“做强做大”,现在不大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并购一些10万吨以下比较小的啤酒厂家。纵观燕京与华润的并购对象,是以地方性强式品牌为主。
现阶段,国内各啤酒生产企业产能普遍大于实际产量。青岛啤酒2002年啤酒产量为299万吨,而实际产能已经达到400万吨,有100万吨产能的闲置。惠泉啤酒的产能也有50万吨,其实际产量也只有41万吨,这些产能利用率能超过全国60%的平均水平的企业,已经是不错的了。可以预见,现在第一集团军急于抢占市场份额,外资啤酒巨头强势进军中国,二线品牌拼命突围的这样三方夹击情况下,将来中国啤酒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趁现在市场格局没有稳定之前,二线企业寻求更大的靠山是比较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