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
-
我国的诸多革命将领中,很大一部分人都爱抽烟,是几十年的老烟民。在漫长而艰难的行军生涯中,他们全靠香烟来提神,就连毛主席、聂荣臻元帅等人也不例外。
而在开国将领中,有一位“嗜烟如命”的开国上将 邓华 ,有着令很多开国将领都望尘莫及的点烟技术, 点烟从不用第二根火柴。
因为“嗜烟如命”,邓华还曾跟毛主席之间发生过一段趣事。而他与彭老总之间感人至深的情谊,也被邓华寄存在了一只烟盒当中。
那么,邓华与毛主席和彭老总之间,究竟都有过怎样的故事呢?
在1955年举行的“五五授衔”仪式中,新中国共授予了57位开国上将,其中便包括邓华将军。 他似乎没有其他开国上将,比如许世友、杨成武等将军那样大的名气,但是单论指挥作战和战功战绩,邓华将军在全军将领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甚至在授衔之前, 邓华将军的名字还曾出现在22名大将的候选名单中 。光凭这一点,邓华将军的实力就不容小觑。
邓华年少时便投身革命,南征北战,戎马一生, 还曾被外军战史列为“韩战四杰”之一。 不过除了行军打仗的强悍实力, 邓华还有一项“独门秘技”,令很多开国将领望尘莫及,甘拜下风。
这项“独门秘技”就是点烟。
抽烟是邓华将军除了唱戏之外的人生另一大爱好,而为了抽烟,邓华练出了超强的点烟能力。
曾经给邓华将军做过警卫员的战士后来回忆说, 邓华将军在行军打仗的时候,无论站着还是坐着,走着还是跑着,甚至是骑着马,还刮风又下雨,邓华总能轻轻松松将自己嘴上的香烟点着。
警卫员还笑道: “我们将军点烟,从来都不用第二根火柴!”
长征时期物资极度匮乏,吃饭穿衣都是问题。而邓华却是个擅长苦中作乐的人,艰苦的长征也让他走出了乐趣来。
有一次,邓华率领部下攻打安州公路,将守在那里的敌军一部全部歼灭,还缴获了大量的物资,为当时经受着很长一段时间物资短缺之苦的红军解了燃眉之急。
等这一仗打完,邓华带着几个小战士迫不及待地去清点战利品,不仅发现了不少衣服和弹药枪支, 他还从其中找到了五箱“白金龙烟”。
这种烟直到现在仍是许多香烟收集爱好者的心头宝。在当时,这种烟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除了“白金龙”,还有“黄金龙”、“红金龙”以及“金金龙”等几个大受欢迎的种类。
邓华收缴的这箱五箱“白金龙烟”是红军中绝对稀罕的宝贝, 在看到这些烟的时候,邓华乐得比打了胜仗还高兴,笑得合不拢嘴。他把烟上交中央纵队,同时还留了一部分在身边,珍惜得不得了,轻易不拿出来抽。
不过他藏得再好,邓华带兵打仗收缴到了宝贝烟的消息,很快还是被军中见到那一幕的“大烟枪”们传了出去,很多人都惦记上了他那点宝贝,就连毛主席都有所耳闻。
不久之后,邓华随红军大部队来到陕北,在这里参与到军队建设中来。当时在陕北延长县临真镇召开了一次师级以上干部出席的会议, 时任红1军团2师政治部主任的邓华也参加了。
主持会议的毛主席作出了关于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的部署报告,邓华听得十分专注。
与会成员几乎全是有着多年烟瘾的“老烟枪”,会议中途休息,一帮人全都跑出来抽烟借火,同时与身边人讨论一下刚刚在会议上听到的内容。邓华也跟着出来,抬眼就看到毛主席在不远处站着,正与聂荣臻等人说着什么。
邓华凑过去,本想进一步与毛主席探讨一下作战部署的问题,结果毛主席一看到他,顿时笑了,还用打趣的语气说: “你那‘白金龙"还有没有啊?”
邓华吓了一跳。他知道消息传得快,却没想到连毛主席也知道了。邓华想到这儿,顿时意识到自己今天必然要大出血一回,一边心痛一边从军服的上衣口袋里摸出一支烟来,递给了毛主席。
递完之后,邓华又发现毛主席身边的聂荣臻和朱伟等人也笑眯眯地看着自己,正所谓“见者有份”,邓华心中滴着血,刚放下的手又抬了起来,从口袋里一支一支地往外拿烟,分发给在场人。
从开始分发到分发结束,邓华竟然始终没有把烟盒露出来,大家都笑着看向他放烟盒的口袋,知道这个邓华肯定还留了一手。
毛主席也一边看着邓华笑,一边同在场的同志们打趣道: “好你个邓华,你还真是财不外露啊!”
邓华看到在场的大家从他这儿拿到烟后那高兴的模样,似乎摆脱了长征以来的连日阴霾,他心中其实也很是高兴。听到毛主席的打趣后,邓华故意装出惶恐又不好意思的模样,回答说: “非也非也,这不是为了细水长流嘛!”
现场顿时笑声一片,气氛更加融洽了。
趁着此时的良好气氛,毛主席便将东渡黄河的任务再次重申了一遍: “这次东渡黄河能不能成功,希望都寄托在你们红1军团和15军团身上了。”
他知道这项任务十分艰巨,困难很大,还特意为领命的将领们吟诵了 “涉远祁连外,来从晋地游” ,作为送行。
邓华是书香门第出身,自小到大读了很多书,算得上是文武双全。听到毛主席这样说,现场气氛有些沉重,邓华看了看大家,从容地解释道: “主席该用了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来为我们送行呢!”
说罢,还将这首诗完整无误地吟诵了一遍,让大家叹服不已。
而邓华这次给大家分烟的经历,也让毛主席记了很久。以后每次见到邓华,与他谈事时,毛主席总会主动拿出烟来,分给邓华。
邓华刚参加革命的时候还非常年轻,只有17岁,自湘南起义参军后,邓华从井冈山打到太行山,从东北的白山黑水打到海南的天涯海角,又从鸭绿江畔打到“三八线”以南, 毛主席几乎是看着邓华从毛头新兵,成长为了新中国的开国上将。
战争的洗礼,让邓华逐渐变得沉稳,他年少时读过的书都成为了他能力的一部分,一提起邓华,人们给他的评价总是文化水平高,又热爱学习,是天生的指挥官,更是难得的名将。
毛主席对邓华的能力非常放心。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邓华担任了志愿军的第一副司令,是彭德怀手下的得力干将。
其实直到全国解放前夕,彭老总跟邓华因为不常见面,彼此间职级相差又比较大,两个人彼此还不是很了解,直到来到了朝鲜战场,彭老总才与邓华有了相识的机会。
在彼此认识后,很短的时间里,邓华就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收获了彭老总的赏识 ,彭老总还因为邓华而对军事决策做出过几次较大的改变,第一次作出的改变是针对志愿军司令部的设置。
彭老总入朝时带了个用着顺手的小型班子,后来他发现邓华所在的13兵团司令部无论是战前组织准备,还是拟制作战计划等方面,总是做得让人非常满意, 意识到邓华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就以他所在13兵团司令部为基础,组建起了志愿军司令部。
彭老总的提议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 邓华便成为了志愿军的第一副司令,兼任副政治委员。
而在邓华印象中,彭老总是一员猛将,但因为只听说过传闻,没接触过真人,邓华难免对彭老总的印象有些刻板。
如今在彭老总身边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邓华发现身为统帅的彭老总高瞻远瞩,心细如发,的确如传闻一般严肃,但这份严肃之下也包含着诚挚的爱护,邓华对此十分感动,真心实意地为自己能够成为彭老总的助手而高兴。
后来到了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时,邓华主动找到彭老总,建议总部调整一下领导的位子。彭老总有些不解,还对邓华说道: “毛主席选你来朝鲜是对的,你我一起共事,我认为你干得很不错。”
但邓华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希望彭老总和志愿军总部能调整一下: “我知道陈赓同志要来了,我提议让陈赓同志来担任第一副司令兼副政治委员的职位。”
彭老总对邓华的主动让贤颇为感动。他也仔细斟酌了邓华的提议,考虑到 邓华已经来朝鲜很久了,更熟悉志愿军的工作,也是一位善于思考的优秀将领 ,于是还是回绝了邓华的请求。
不过邓华依然觉得不妥,又给毛主席发去电报,告知了毛主席自己的看法。彭老总知道后,亲自执笔致电毛主席,认为: “志愿军司令部应该增加陈赓同志为第二副司令员。” 这也意味着,邓华的位子应当保持不变。
最终经过毛主席的仔细考量,中央军委复电,同意彭老总的提议,邓华的位子保持不变。虽然没让成,不过邓华主动让贤的谦虚举止,依然让知道此事的人感到非常敬佩。
除了在部队工作上保持着谦虚的心态,邓华在日常生活中,也一直坚持谦虚做人的态度,从不向组织提要求。 他不喜奢侈,始终过着廉洁清淡的生活,不管去到什么单位工作,从来都不会为了私事花组织上的钱。
1977年后,邓华重返军队,担任了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此时的邓华年事已高,又有着几十年的烟瘾,患上了严重的肺气肿,身体很不好。
他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多为军队做些事,这位“老烟枪”说戒就戒,把前后50多年的烟瘾戒掉了,并为了军队事业坚持下来。
在1978年,中央为彭老总举办追悼会时,邓华含泪出席,并站在悼念会上,久久不愿离去。
之后,彭老总的遗孀浦安修找到邓华,将彭老总生前使用过的 金质烟盒 交给邓华。
这只烟盒,是邓华与彭老总相熟后,送给彭老总的礼物, 可以说它见证了彭老总与邓华之间真挚的战友情谊。 此时早就戒烟的邓华郑重地收回这只烟盒,还含泪告诉浦安修: “看到它,就仿佛看到了彭老总。”
邓华的晚年,始终妥善地收藏着这只烟盒,到他弥留之际, 这只烟盒还成为了他唯一摆放在床头上的物件,陪他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
他从未利用职务之便,为子侄们安排工作,反而一再向他们强调,人要有一技之长,不能依靠父母。这些家训如今依然在邓家薪火相传。
邓华将军智勇双全,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他的事迹不会被岁月埋没。致敬邓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