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pu
百燕之家 / 信息详情
我国的国产CPU龙芯到底怎么样?先前听说它有造假嫌疑?是不是真的?
性能是10年年INTEL的CORE2还差点的水平,主要是没有X86授权只能用linux这些非主流开源系统没造假啊,造假的某自称国产的浏览器,用的CHROME改的
龙芯CPU再进一步,国产CPU们追上英特尔还需多久?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近日,据“中科院 科技 创新亮点成果筛选”活动页面的结果显示,龙芯中 科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基于自主LoongArch指令系统的龙芯3C5000服务器CPU的研制,国产服务器CPU再向前迈出了一步。 龙芯3C5000服务器CPU(图源:龙芯中科) 对于CPU的命名,一般A系列为桌面级CPU,而C系列则是服务器CPU。从公开信息来看,龙芯3C5000服务器 CPU内部集成了16个高性能的龙芯LA464处理器、32MB的共享偏上高速缓存和4个64位DDR4-3200内存控制器,主频为2.1-2.3GHz,单新品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超过0.5TFLOPS。 单从性能上来看,龙芯这款3C5000已经与市面中的主流CPU相当,已经可以满足当下云计算与数据中心的性能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LoongArch也就是龙芯自主指令系统架构已经实现了完全自主、技术先进、兼容生态三方面的特点,其中拥有近2000条指令,并不包含MIPS指令系统。该架构今年正式被龙芯对外发布。 在今年7月份,龙芯中科发布了3A5000CPU,作为桌面级CPU,其性能已经逼近市场的主流产品,据相关机构评测数据显示,龙芯3A5000单核SPECCPU 2006 Base定浮点分值在2.5GHz主频下性能超过了26分,平均每GHz性能超过了10分,已经与市场主流X86产品相当接近。 其中,龙芯处理器除了CPU核心是自研的以外,包括GPU核、内存控制器和PHY、高速IO接口控制器和PHY等上百种IP均自主研发。 国内的CPU生力军除了龙芯以外,还有如兆芯、飞腾等。如兆芯在2015年便发布了一款ZX-C4600/4610处理器,算是价格门槛较低的国产通用型X86 CPU。主频为2GHz,采用28nm制造工艺。 兆芯ZX-C4600(图源:兆芯) 根据测试,这款兆芯的芯片性能基本等同于英特尔在2007年发布的奔腾双核E2160的两倍,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办公需求,同时由于采用了X86架构,因此可以兼容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 飞腾也发布过处理器产品,如经典的FT-1500A/4四核处理器,不过由于采用了Arm V8的架构,因此无法与Windows兼容,基本只能运行国产化Linux系统,距离普通消费者就更远了。 图源:飞腾 如今飞腾还发布了FT-1500A/16的16核心处理器以及FT-2000+/64的64核心版本的服务器平台。 除了以上几款之外,国产CPU还有如鲲鹏、海光、申威等品牌,如申威的CPU便被曾经全球第一的超算神威·太湖之光所采用。 上文已经了解到国内的部分国产CPU相关产品,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并非是业内人士,可能基本没有听闻过这些国产的CPU。一方面是由于国产CPU市场份额过小,知名度只局限于相关专业人士,另一个原因在于价格原因导致国产CPU推广更加困难。 首先说价格,可能一般用户会认为,既然国产CPU性能相比英特尔、AMD还存在差距,甚至可能还不如上一代的奔腾、赛扬,那么售价也必须要比这些产品更便宜才对。 但事实上,正是因为国产处理器受众较小,大多数用户并不买单,销量较低,而研发成本又摆在这里,平摊下来每块CPU成本并不低。假设研发出一个新系列耗费1亿元(成本已经很低),但最终只卖出了10万套不到(10万套基本已经是国产CPU销量天花板),那么每一套的成本就达到1000元,这还没有算渠道费用以及存储、运输等额外的支出。 对比英特尔、AMD动辄数百万以上的销量,国产CPU的成本很难降低,这就导致如今的国产CPU价格甚至比这些国外CPU产品更高。 当成本降不下来,性能还不如国外同类产品的情况下,普通消费者基本不会支持,只能依赖于政府采购为主。如果想要普通消费者买单,如今只能走补贴的路线来将价格降下来。 除了成本以外,另一个问题还在于生态。兆芯CPU采用了X86架构,可以兼容Windows,其生态环境稍好一些。但对于龙芯以及飞腾而言,由于采用的分别为自研架构LoongArch以及Arm架构,因此与Windows并不兼容。 这对于用户而言就不太友好了,没有相应的软件生态环境,就意味着没有国产CPU施展能力的空间。如果想要软件生态,就只能放弃自研,采购通用架构,制造服务器CPU,来帮助企业迅速回本。不过这样一来,一旦被国外“卡脖子”企业很难有还手余地。 如今国内掀起了一股国产替代的浪潮,而CPU作为计算机系统运算和控制的核心,如何实现CPU的自主可控,并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实现替换,是国产崛起的关键。 当前已经多款国产CPU产品,那么距离替换英特尔还有多远呢? 如果光从性能上来看,龙芯3A5000性能与2015年的英特尔i5水平相当,这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在过去国内外CPU在性能上的差距就能达到10年以上。因此只看性能的话,大概5-8年左右就能够替换英特尔。 但CPU除了性能以外,生态也非常重要。简单地打个比方,在海外,安卓手机大多都会使用GMS框架,只有拥有了GMS才能运行谷歌应用及需要GMS支持的应用,而大多数海外的安卓应用都需要GMS支持才能够使用。当有手机被禁止使用GMS时,在海外市场就意味着除了打电话以外,基本干不了什么其他的事了,这就是生态。 由于英特尔CPU的强大市场地位,Windows基本是基于X86而开发的,对于其他的CPU而言,会产生兼容性的问题。 而其他CPU稀少的市场份额,很难吸引到开发者愿意去为这一架构开发相应软件,最后陷入恶性循环,强者恒强,弱者越弱。 好在如今一些CPU开始着力打破这个生态系统,如龙芯也开始走兼容模式,已经能够运行一些Windows程序,未来随着能够运行的程序越来越多,相信也会在市场中慢慢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市场来带动国产CPU技术的迭代与发展。 那么答案很明显了,如果只看性能的话,可能需要5-8年才能完全替代英特尔,如果没有那么极客,如今的国产CPU已经可供日常使用。但生态的缺陷让国产CPU境地较为尴尬,虽然喊出要打造第三套生态系统,但显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之前,与另两个生态兼容将是国产CPU的必由之路。
国产CPU第一股诞生!龙芯中科登陆科创板
在自主研发CPU上深耕20年后,6月24日,中关村科学城国产CPU企业龙芯中科登陆科创板,成为国产CPU第一股。募集资金将用于先进制程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高性能通用图形处理器芯片及系统研发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目前,龙芯中科基于信息系统和工控系统两条主线开展产业生态建设,面向网络安全、办公与业务信息化、工控及物联网等领域,系列产品在电子政务、能源、交通、金融、电信、教育等行业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 “龙芯中科将抓住登陆资本市场的重要契机,开启从CPU和操作系统技术补课走向产业生态建设的新征程,从政策性市场走向开放市场的新征程,从跟随性发展的"必然王国"走向自主发展的"自由王国"的新征程。”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说。 2001年,10来个人、100万经费,在一间50平方米的实验室,龙芯课题组成立。2002年,龙芯一号诞生,终结了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 历史 。不过,这一切成果,仅在实验室成立,距离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还十分遥远。 2010年,从事了10年国产芯片研发的胡伟武,带着他带领的龙芯课题组技术骨干集体从中科院辞职下海。“中国不缺院士,但缺一个像英特尔这样的企业。”胡伟武留下这样一句话。 国产CPU从无到有,到产品性能只有国外同行产品的二十分之一,再到逼近世界主流先进水平,胡伟武和龙芯走了20年。 在其产业化的进程中,北京对国产CPU自主创新的支持,成了龙芯启动产业化最重要的一笔投资。胡伟武仍清晰记得,北京市为了给龙芯产业化公司拉来第一笔投资如何费尽周章——中关村管委会开了26次协调会,最终,国企注资并带动民企跟投,龙芯获得了来自北京的2亿元股权投资,其中有5000万来自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 2015年,龙芯销售收入首次破亿元,并首次实现盈亏平衡。而就在龙芯开始盈利之后,胡伟武却再一次面临了一场艰难抉择——要不要采用自主指令集? 在CPU研发中,自主指令集是最底层的技术。指令系统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最基础界面,如果把设计芯片比作写文章,指令系统就好比是语言。要想做完全自主创新的CPU,必须在指令集这个底层技术层面也实现自主。然而,当时龙芯主攻的党政办公市场正在全面采购招标。在这个紧要关头,一旦更换新的指令集系统,可能意味着龙芯此前的不少工作成果需要推翻重来,对市场拓展可能带来很大影响。 “就像中国人可以用英文写文章,但不可能基于英文发展民族文化体系,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指令集系统来做CPU。”胡伟武最终作出了决定。 2021年4月,龙芯重磅推出自主指令系统架构LoongArch。它从整个架构的顶层规划,到各部分的功能定义,再到细节上每条指令的编码、名称、含义,都进行了自主重新设计,具有充分的自主性。与此同时,当年龙芯3A5000 CPU研制成功,性能接近市场主流产品的水平。 如今,登陆资本市场的龙芯又有了新的目标——打造更完善、聚集更多产业伙伴的生态,和性能上的进一步提升。 “如今手机APP都会有苹果版和安卓版,而未来,大家开发电脑应用时,除了有Windows版,还会有龙芯版。”胡伟武说,争取干完今年,龙芯能赢得自主性最强、性能最高、生态最好的口碑,到下一代产品推出时,龙芯CPU将从“逼近”国际主流产品性能,跃升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产工控:板载国产CPU,Mini-ITX主板(170*170mm)目前市面上有这样的主板吗?
看看淘宝上面能找到吗?
国产CPU跟国际主流CPU差距有多大?最好提供一下数据
现代电子制造与SMT(表面贴装技术)密不可分,任何一款手机、任何一台电脑的制造,都离不开SMT。而事实上是,全球电子制造领域以SMT为主体技术的生产线,正大规模地向中国转移,中国对核心设备贴片机的需求量已占全球需求量50%左右。在PCB和IC元器件继续小型化的趋势下,0201甚至更小规格的01005等微型元件以及CSP、BGA和密间距器件已在中国实际生产中应用,这就势必要求先进的电子生产设备和新材料需与全球同步进入中国市场。 西门子物流与装配系统部已将其最新的MicrobeamTM和模块化的SIPLACE系统与全球同步进入中国。西门子物流与装配电子装配系统部主席Tilo Brandis表示,中国有一天会成为我们的生产基地,因为吸引我们的不仅是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高质量的工程师也是我们德国所需要的,但我们绝不会因为搬迁生产基地而降低自己的产品质量。据Tilo Brandis介绍,公司已在深圳建立了一家全球最先进的电子产品制造示范工厂,以向业界展示其SIPLACE完整解决方案最优化程度。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安必昂也认为中国不仅是低成本制造基地,更是全球重要的市场和技术驱动关键力量之一。安必昂C EO Cor Scholten举例说,在移动电话市场,彩屏及可拍照实际上已成为中国市场的标准配置,但在其他国家却还不是这样。这些都向SMT工艺技术及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安必昂已计划将其部分AX系列模块化贴片机的制造转移到中国。而先行一步的环球仪器宣称,到05年底环球仪器50%的贴片机产自中国,并在目前70%本土配套率基础上实现100%本土制造。 2004年中国三大电子整机产量增幅 世界最先进的制造设备进入中国,客观上也表明中国电子制造商在生产先进的产品。NEC通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卢雷2004年10月在深圳举行的3G手机发展论坛上表示,“在即将到来的中国3G市场仅有单项优势是不够的,NEC的3G业务重点在中国,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到销售与服务的产业链建设上,除供应日本市场外,NEC的3G手机全部在中国制造,并且1/3~2/3的技术研发会移到中国。” 来自SMT设备采购大户的Flextronics上海及北中国区营运总经理苏明存反复强调:Flextronics在中国已将传统意义上的EMS服务进行上下延伸,具备了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能力,包括创新的产品设计、测试方案、生产、IT专业技术,及后勤、物流、保修服务等。 中国本土的电子产品供应商向产业纵深发展的势头更加令人鼓舞。为中国彩电业成功占领国内市场立下头功的长虹,目前自我生产的数字器件不仅规模庞大,而且还被东芝、NEC、三星、LG等国际大公司所采用。大显集团下属全资及控股电子类公司计有20家,但在这其中又有50%属于配套企业。方正集团继03年9月收购珠海多层电路板公司后,目前还准备通过合资方式进一步向芯片制造业渗透。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004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国际电子产品及零件跨国采购会上,美国最大的手机销售商Radio Shack全球采购副总裁汉弥尔顿表示:“当前,如果一家公司不从中国采购产品,就根本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据悉,Radio Shack的目标是希望04年在中国的采购额占到其全球采购总额的75%。可见,中国电子制造商的产品是完全被世界需求市场所认可的,不仅价廉而且物美。 生产的小型化和产品的无铅化在成为中国电子制造技术提升机会之时,在多层板、挠性板以及高密度互连(HDI/BUM)基板和IC封装板基板(BGA、CSP)正在成为主流需求的今天,在中国电子制造大军中有76%为外来者的现实,试问还有轻视中国电子制造的理由吗?SMTA国际委员会副主任Sammy Yi在2004年上半年就说过:“在中国从事直接电子制造的公司,或是材料、设备供应商,如果仍以传统的低技术、低成本来定位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方向,恐怕会很快跟不上形势。” “国产CPU已经跨出国门,开始走向世界舞台。”昨天上午,国内第一家CPU提供商方舟科技总裁李德磊博士宣布,该公司与全球最大的网络计算机厂商美国慧智公司正式结成战略联盟,并同时向后者提供自主研发的CPU产品。由此,国产CPU将被大量用在销往欧美市场的网络计算机中。可见,国产CPU在国际市场上终于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据方舟新闻发言人透露,日后将被投放市场的产品,占到慧智一年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有数据显示,目前仅欧美网络计算机市场一年就可销售200万至300万台,并且每年还在以20%~30%的速度向上增长。而慧智是目前网络计算机市场上的领导厂商,占据着全球50%以上的份额。因此,这一数字将会非常可观。 据了解,2001年7月,方舟就发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颗商品化CPU“方舟一号”,然而在对国产CPU欢呼庆贺的同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因为,不同于其他芯片产品,更换CPU产品意味着更换一个产品的心脏,它牵扯到主板、固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方方面面的环节。因此,国产CPU能否获得国内外企业的认可,将直接影响到这一产业的存亡。 事实证明,“中国芯”已经得到了肯定。不仅像神州数码、联想、长城等国内著名企业纷纷采用方舟CPU产品,长期采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X86CPU的慧智公司与方舟的合作,进一步证明了国产CPU正式获得国际上的认可,这无疑将带动国内的CPU产业继续发展。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不过,这不意味着市场上立刻能见到装有“中国芯”的网络计算机产品。方舟新闻发言人表示,具体产品的推出时间还需要根据测试结果而定。并表示说,产品在欧美大规模上市前还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千龙新闻网) □2001年7月,我国第一枚实用化的CPU芯片———方舟1号诞生,从此结束了中国没有CPU相关核心技术的历史。 □被主流CPU厂家忽略了的1GHZ以下266MHZ以上的CPU市场,如中低端服务器,为国内生产厂商提供了机会。 □目前我国具备一定设计规模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有20多家,每年设计的品种约300种,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 □在政府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国产CPU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3-5年后在国内市场上国产CPU将占有一定地位。 (行业现状)近两年取得较大进展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CPU的全称是“CentralProcessingUnit”,即中央处理器,它担负着解释执行各种指令、完成各种数学和逻辑运算的任务,是计算机最重要的核心部件。CPU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是做PC用,如INTEL公司的奔腾系列、AMD公司的Athlon系列;第二种是做工作站或服务器用的Alpha芯片、Pow鄄erPc芯片;第三种是做嵌入式控制用的MIPS、ARM等。目前CPU已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支柱及核心。 国产CPU研制取得成果。自2001年7月我国第一枚实用化的CPU芯片———“方舟1号”在中芯微系统公司诞生,国产CPU的历史也从此开始。之后中科院计算所、北京大学、北京多思公司等都先后发布了开发研制CPU的消息。近两年国产CPU的研制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中科院计算所开发的我国第一枚商品化的通用高性能CPU———龙芯1号正式亮相,结束了中国没有相关核心技术的历史。 总体设计水平不高。目前,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具备一定设计规模的单位有20多家,每年设计的集成电路品种约300种,大部分设计公司的技术水平在0.8—1.5微米之间,少数公司设计水平可以达到0.25微米,整体设计水平仍然偏低。北京中芯微系统公司用0.25微米标准单元工艺,实现了一个32位的RISC处理器“方舟1号”,主频166MHZ,面向嵌入式应用,如电子教室安装NC(网络计算机);“方舟2号”也于不久前完成,是一款SOC(SystemonChip)芯片。复旦微电子中心研制出的“神威1号”,兼容386指令系统,主频66MHZ,可用于嵌入式控制。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中心先后设计了“众志”系列16位和32位嵌入式处理器,主要面向网络计算机青鸟嵌入式芯片,已经研发出8位CISC核、16位RISC核,面向信息家电。中科院计算所从2000年10月开始,启动了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高性能通用CPU芯片研制”,于2002年8月“龙芯1号”流片成功。 产品市场日趋细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家电(InformationAppliance,简称IA)需求剧增,数字化政府和数字化城市的驱动,国内对CPU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服务器端对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安全的通用CPU和操作系统(OS),路由器需要安全的嵌入式CPU和嵌入式OS;而客户端对安全的要求一般:对PC来说,防病毒是最主要的要求,设备则基本没有安全要求;国家对安全CPU的要求主要是需要自主设计的CPU。 竞争在不同层次展开。目前市场上的主要趋势仍然是英特尔(INTEL)与超微(AMD)双雄争霸,持续追求CPU的高主频与性能。台湾威盛(VIA)、全美达(TRANSMETA)则以低成本、低耗电量作为切入点,着重于IA(信息家电)市场以及低价笔记型计算机市场领域,IBM、SUN、SGI、HP、DEC等公司在中高端服务器领域展开竞争。事实上,目前主流CPU厂家一味关注主频的提高,而忽略了1GHZ以下266MHZ以上的CPU,如中低端服务器,这为国内厂商占领这一市场提供了机会。而在中低端CPU、嵌入式CPU、嵌入式DSP处理器,嵌入式片上系统SOC等领域,国内外CPU厂商在不久的将来会展开拼杀。 结合国情是关键。主要包括6个方面:一是我国CPU设计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国情,从目前情况来看,这还是一个幼稚产业,与CPU产业相关的EDA设计工具、生产工艺、测试、封状等相关配套环节均很薄弱。二是随着国内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信息设备种类众多,国际大公司在国内CPU市场上很难垄断。三是与嵌入式CPU配套的软件,从嵌入式操作系统到在它上面运行的应用程序,不像PC上的软件那样受到微软等集团垄断的影响,完全可以由国内公司自主开发。四是由于CPU技术壁垒比较高,知识产权障碍也比较多,国内CPU厂商大都采用RISC或VLIW指令集,也有少数是自己定义的,但都只是非主流做法。五是以中科院计算所为代表的大多数CPU开发商采用MIPS指令系统,避开了知识产权和专利问题,同时减少了兼容性的麻烦,能够尽快占领市场。六是RSIC体系结构既支持高性能CPU(做服务器),又能支持中低端CPU(嵌入式CPU/SOC),市场范围广、应用面大,基于RSIC结构的将是国产的主流CPU。
龙芯中科传出“捷报”,国产CPU是否会进入“崛起时刻”?
会,国家正在全力进行芯片的研发工作,国产cpu一定会推出自己的拳头产品
国产CPU厂家都是什么背景?商业前景如何?
龙芯、飞腾和申威是国内最早一批做CPU,早先都是国内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之后陆续独立出来成立公司,只不过方向不一样,龙芯飞腾都是通用市场,神威是超算。兆芯是在上海国资委出资收购了威盛技术成立的,海光是和ARM合作拿了ZEN 1架构出来的,华为下面的海思半导体做网络通信、移动SOC和CPU,因为太突出被美国制裁。商业前景的话,如果没有制裁最好的是华为,其次是飞腾(其实已经替代了华为的相关市场地位),之后是海光、兆芯,申威虽然面窄专攻超算但是绝对死不了还会活的更好,商业前景最暗淡的是龙芯,政府信创市场逐年萎缩,主要因为产品和生态都很差,导致实际用户体验拉跨。
国产CPU芯片技术都有那些?分别基于那些构架?都有什么特点?
MIPS, ARMuff0cX86uff0cRISC-V
适合政务办公的国产CPU请推荐一下?
我觉得有一个国产cpu品牌很适合你,那就是飞腾家的芯片。飞腾的产品谱系非常全面,像你说的政务办公啊,一些银行办公、轨道交通、还有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方面,飞腾都有着很广泛的应用。而且飞腾的FT-2000+/64高性能服务器CPU,在早些年就已经被业界内称为最高性能的ARM架构服务器芯片,实力可想而知,建议你试试飞腾cpu。
国产cpu为什么家用很少见到啊?
现在国产的就是龙芯了,叫“龙芯二号”一搬市场上是没有买的。这种龙芯CPU上搬都用在中国军事上面,很少被用来给企业或者个人,因为军事上面是不可能用国外的CPU
如果换国产CPU的电脑,现在性能和体验如何?
现在国产的高性能cpu还是很多的,比如飞腾的高性能桌面cpu,搭配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就是很不错的选择,对于一般的日常使用可以轻松应对,还能支持安卓应用直接安装直接运行,现在相当过的央企国企都是采购飞腾加麒麟这一套配置,业内说叫PKS体系。如果你想选择国产cpu的话,建议可以多考虑一下飞腾,毕竟市场占比在那摆着。
核心技术100%自研,冲破英特尔防锁线,国产CPU龙芯扬眉吐气
为了超车台积电,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宣布开放X86架构授权,以此从台积电手中抢客户。 众所周知,当前全球主流的CPU架构有两个,一个是ARM架构,另一个则是英特尔的X86。 决定利用X86架构要求客户选择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的决定,不仅体现出了英特尔在超车台积电方面的决心,也展现出了英特尔在CPU架构领域的自信。 放眼全球CPU芯片市场,除了采用ARM架构的企业,就是获得英特尔X86架构授权的公司。 受此影响,国产CPU芯片产业的发展严重受限,一旦海外在芯片架构上动手脚,中国企业就要被卡脖子。 所以,国内涌现出了一批想要自主研发芯片架构的企业,其中就包括有“国家队”背景的龙芯中科。 据公开资料显示,龙芯中科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的龙芯课题组,正式成立于2008年,由中科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出资创办。 笔者了解到,龙芯中科在还是课题组的阶段,就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款通用型CPU——龙芯1号。 多年来, 除了坚持国产CPU的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之外,龙芯中科还建立起了一套指令集系统。 与此同时,龙芯中科还自主研发出了IP内核,总而言之,龙芯中科不同于其他国内同行,在CPU的国产化方面相当彻底,走的是一条最艰难的自研之路。 正式得益于多项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龙芯中科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英特尔的垄断,且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截至目前, 该公司的CPU芯片已经迭代到龙芯3号,在2020年完成了龙芯3A5000的推出,这款芯片采用的正是龙芯中科的自研指令集Loong Arch。 而在2021年,该公司的嵌入式工业芯片GSC32A0也进入了设计流片阶段,值得一提的是,龙芯中科还在挂牌上市的过程中。 在2021年12月份,龙芯中科通过了科创板上市委会议,目前正处于提交注册环节,不出意外的话有希望在2022年正式登陆科创板。 此次IPO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升企业影响力,拓宽发展渠道;另一方面当然是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应用于项目研发。 不过,尽管龙芯中科在CPU国产化方面的成绩很出色,且能够在很大程度填补国产CPU在技术上的空白。 但龙芯中科选择的这条路异常艰难,潜在的风险和挑战相比其他路只多不少。从公司经营业绩上来看,龙芯中科正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 根据龙芯中科的招股书内容显示,除去净利润少得可怜的2018年,该公司在2019年和2020年实现了营业收入的飞速增长,在2020年突破10亿元大关。 但龙芯中科的净利润,却从2019年的1.92亿元,缩减至7223.74万元。不仅如此,龙芯中科的毛利率也在逐年下滑。 根据Wind提供的多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对比情况来看,龙芯中科自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有三个报告期均低于表格中六家中国芯片企业毛利率的平均值。 很显然,龙芯中科在经营方面的处境并不乐观,在笔者看来,这与该公司选择的全方位自主研发模式有很大关系。 以龙芯中科现有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产品销售额低于公司在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必然会导致净利润波动很大,毛利率难以提升。 所以,在笔者看来,以龙芯中科的现状来看,这家国产CPU龙头企业距离彻底打破海外垄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请问国产电脑并且用国产CPU的电脑有哪些?
国产CPU有龙芯 但属于研发试验的产品 目前没有量产的本本用 CPU最大的两个品牌INTEL 和AMD 现在的电脑基本都是用这两种CPU的 这两家公司都是美国的 还有就是台湾的威盛也产CPU 但用的不多 基本都是些轻薄型的笔记本用 电脑这东西想支持国货 就买国产品牌吧 里面的硬件想国产 现在还不可能 还有现在的电脑基本都是台湾三大代工厂代工的 所以也算是变相支持国货吧 别太较真了
办公系统国产改造方面,国产CPU的选型上是否有建议?
首先要看你的需求是什么,如果你是主要面对日常办公的话,建议选择飞腾,现在很多政 府 单 位、央企国企都在用飞腾芯片的设备进行试点或大规模采购,在行业里口碑比较好,用户基数和市场占有量也都很大,软硬件生态相对较为健全,整机和集成商可以选择的也更多。应该可以满足你对于国产CPU的需求。另外飞腾的CPU还得过国 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产CPU最近发展很快,为什么之前发展的那么慢?
国 家其实一直重视核心芯片CPU的发展,各种明面侧面的补贴支持,但你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尤其是集成电路这种科技水平极高、产业链极其庞大、全球化还如此深入的行业,只是2018年中兴、华为等事件开始,芯片短板这个概念贯彻给了全体国人,大家都达成了一个共识,让自主芯片这块发展大大提速了。其实能有现在快速的发展,也是前十几年铺垫的结果,不然怎么能抓住现在的时代机会?像之前耕耘十几年二十多年的龙芯、飞腾、申威都找准了自己的定位,现在发展的都很好,尤其是飞腾最近一两年发展实在太快了。
为什么民用电脑上很少有像美国WINODWS一样的中国国产CPU?
电脑硬件为软件提供。
国产CPU芯片设计公司的发展前景如何?
国产自主芯片集成电路国产化 ,提供进口芯片国产替代替换解决方案,半导体原厂专业供应国产电源芯片,放大器/ADC/DAC/USB控制器等集成电路
国产CPU如果x86这条路不好走,那ARM和RISCV哪个才是未来?
我国的CPU之前依赖国外进口,这是我国计算机行业的一大硬伤,也进一步促使我们不断实现技术突破。近年来我国产CPU也算是小有成就。就拿飞腾举例,飞腾公司技术团队起步于1999年,目前是国资比例最高(CEC通过中国长城控股)的国产CPU企业,是聚焦国 家战略需求和重大项目的CPU国家队。在2012年获得ARM指令集授权后,开始研发全自主处理器内核,形成了覆盖桌面、服务器和嵌入式等领域的完整自主CPU产品线,目前已经成为CPU产品和产业双领先的芯片设计企业,产品应用于政府办公、大型集团企业内网、银行、通讯和交通基础设施、工业制造、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有力推动了国家关键领域信息系统的转型升级。
我国的国产CPU龙芯到底怎么样?先前听说它有造假嫌疑?是不是真的
据我所知,龙芯的总工程师是那种兢兢业业的学者,所以从没有相信造假的新闻,另外龙芯从没有吹牛说自己的CPU世界领先了,所以造假应该是子虚乌有的龙芯发展背景:龙芯的CPU采用MIPS架构/指令集,这本身是比较小众的架构了,MIPS早已经不复当初的辉煌,其母公司都被Imagination公司收购了况且Imagination已经朝不保夕,这意味着整个MIPS正统血脉或者行业标准遭受了重创,龙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只能靠自己,可以说找不到任何参考,很多技术只能自己摸索。这对于本来就能力和资金不足的龙芯来说挑战大于机遇。性能:现在龙芯最新的处理器3A/B3000.从制程上看还停留在28nm(我记得是28),这导致了三个问题,一个是频率上不去,另一个是性能上不去,还有就是发热和功耗。单纯看性能,看了一些评测,比ARM a7X稍强,在桌面端超越了intel的atom系列处理器,功率30w。比起现在Ryzen和intel core系列差距还很大,我猜测某些方面能比肩i3 2xxx,但整体上依然落后于i3 2xxx,一来稳定性上还没有得到市场的检验,二来应用的优化上比起主流处理器还有不小的差距,三来虽然龙芯的某些性能指标已经跟上来了,但是依然要受到短板效应的影响。龙芯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差,更没有某些人吹嘘的那么好。在国产通用处理器中处于领先地位(不要拿DSP和龙芯比较)。其性能对于满足目前的普通使用比如办公视频等等都已经不再掣肘,但是对于那些高计算的领域性能依然捉襟见肘。简言之,如果玩大型游戏,经常加压和压缩大型文件这些真正压榨CPU性能的场景那就绕开,如果只是刷刷网页,看看视频那么龙芯完全满足。虽然说得很乱,希望对诸位有所帮助
有没有好的国产CPU推荐啊?
国产CPU芯片这几年很不错,想用国产CPU的电脑是个很好的想法,不过要看你对于芯片的需求如何了,如果说仅仅是用来办公和日常使用,建议选择国产飞腾的芯片,飞腾在桌面电脑cpu方面发展的还是很不错的,并且很多事业单位的电脑用的也是飞腾的cpu,日常办公室使用绝对ok,而且还能带一些安卓软件,还是很方便的。
国产cpu芯片如何选择,选哪个公司的产品更好?
2019年12月19日,飞腾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同心筑生态,前路共飞腾”的首届生态伙伴大会,吸引了包括两院院士、业内专家、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用户单位、软硬件厂商、系统集成商、媒体、金融机构在内的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共计2000余人参加,参会单位和企业超过500家。足见产业界对于国产CPU代表厂商飞腾的关注。与此同时,飞腾还携手数十家厂商还在大会上发布和展示了近百款基于飞腾CPU的终端新品,展示了日益繁荣的飞腾生态。一、国产CPU的路线之争众所周知,在高端CPU市场,一直都是英特尔X86架构的天下。目前英特尔在服务器市场占比高达90%以上。而且得益于PC时代的Wi在此背景之下,一直以来,我国在高端通用芯片高度也是严重依赖进口,尤其是CPU芯片,在PC和服务器领域,国产厂商存在感很小,基本被国际大厂所垄断。在此背景之下,要想实现国产CPU的自主,只三条路线。1、从零开始构建CPU软硬件生态显然,这是最难的,也是不现实的。且不说能不能做出来,做出来性能到底有多强,因为即使做出了好的CPU内核,没有生态,只有少数中国厂商自己玩,依然还是“废品”。2、拿到X86架构授权,来设计自己的X86 CPU。这是最省力的方式,毕竟可英特尔的X86架构在性能上有着很大的优势,起点高,而且还可以充分共享英特尔在服务器和PC市场的生态。但是,X86架构是英特尔的知识产权,国产芯片厂商要做X86架构芯片,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X86技术授权的问题。对于英特尔来说,显然是不会愿意向中国大陆芯片厂商授权X86架构的,所幸的是AMD和台湾威盛都有着X86技术的授权。不过,根据英特尔当初与AMD、威盛的X86技术授权协议,他们均无权向第三方授权X86技术。因此,国产CPU厂商选择与其成立合资公司来获得授权。比如2013年成立的上海兆芯(上海国资委下属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与台湾威盛合资公司)就通过威盛获得了X86架构的授权(威盛很早就有X86架构授权)。此外,2016年成立的天津海光(AMD与中国天津海光先进技术投资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通过AMD获得了X86架构和SoC IP,用于芯片开发。为此,AMD还获得了价值2.93亿美元的现金,包括特许权使用费 。
国产cpu品牌都有哪些?
国产处理器比较具有使用价值的包括兆芯(x86)、飞腾、申威、龙芯等移动处理器设计商包括华为海思、大唐联芯、展讯、全志、瑞芯微,还有中国台湾MTK的MTK6573MTK6575MTK6577的芯片,大陆展讯的SC8810等智能机芯片等。国产CPU分这么几类吧:先不谈制造,只说CPU设计:1.龙芯这种从下到上都是自主设计,指令集虽然是模仿的,但也勉强算是自主的,现代CPU架构下指令集的差异性已经不大了。2.用开源的硬件方案的,代表类型有SPARC架构下的一些CPU,比如神舟飞船上用的就是这类,拿别人开源的东西改改就可以用了。3.直接买别人的硬件方案,这了指的是买了全套东西的那种,代表类型有alpha架构,也就是申威系列,太湖之光用的。4.拿别人的授权,然后生产CPU的,代表类型是华为海思这种,拿到ARM的授权,然后重新设计的,虽然ARM会提供公版,但像拿来直接用还是有点难度的。5.破解、抄袭、打磨别人家的CPU的,有一些研究所在做。以上只是分类,就现状来说:龙芯这种其实意义是最大的,基本上把CPU设计中所有的水都试过,虽然也出过能跑Linux的桌面版本,但整体技术来说有点落后,并且市场前景也不乐观,MIPS自己都快死了。龙芯肯定会活着,至少作为国家战略的技术储备,也会有人让它活着,但活的好不好就难说了。玩硬件太烧钱了,看Intel挣的多,烧的钱更多。SPARC和alpha其实在实际中差不多,一种是开源的,另一种是整体买过来的。问题在于,不管是开源还是买的,基本上搞不到太好的东西,虽然申威拿到的超算的第一,但申威自身的问题很多,比如内存设计就很弱,适合做并行计算,但不适合民用。当年太湖之光拿下超算第一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国产CPU成气候了,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民用领域对单核性能要求很高的,申威的单核可能还不如龙芯(没研究过具体数据,可能有偏差),申威的优势在于浮点性能强悍,但普通用户要那么强的浮点性能干嘛?SPARC多用在航天领域,欧洲人一直在用,我们在后面跟着学(之前写的有误,老美用的是PPC,欧洲人用SPARC),我们自己造的SPARC整体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只是使用的话,已经足够了。再次强调,这两类不太适合民用。第四类就是拿授权,自己设计Soc之类的,这类包含很多,广义一点来说,兆芯(x86)、飞腾(ARM)、海思(ARM)、展讯(ARM)等等,好像PPC指令集在国内也有拿到授权的。龙芯拿到MIPS授权以后,其实也可以归到这类,但毕竟龙芯早期确实是全自主设计,只不过是“兼容”MIPS指令,而且龙芯发布的年代国内缺人缺钱,条件要困难的多。狭义的看,像兆芯这种其实不算,因为没有什么自主性可言,其实就是VIA,但要是哪天VIA卖给国内也许不是什么坏事,起码可以合法生产x86的CPU了(评论里说最新的兆芯已经重新设计IP了,如果这样就跟海思之类的差不多)。拿到的授权不同,自主的程度也不一样,有些可以做深度定制,有些就只能简单改改,因为这类厂商实在是太多了,我了解的不全,不好一一评价。但我个人认为,从商业化的角度上看,这条路是最好走的。兼容性上没有门槛,前期不需要烧特别多的钱(但也不少),对于商业化来说相对比较容易。最后一类是拿别人的片子搞破解抄袭之类的,基本没有什么市场可言,要么是打着科研的旗号,要么打着国防的旗号,要么就是纯粹骗钱,当然可能两三种情况并存的也有。还有,特别注意区别一下龙芯是自己做出来的,汉芯是靠打磨骗钱的,两个不是一回事。以上都是CPU设计方面的。
国内做桌面电脑的国产CPU芯片公司哪家更专业?
说起CPU,大家第一想到的肯定是intel,然后是AMD,毕竟在电脑CPU领域,这两家厂商占了95%+以上的份额。当然,现在随着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崛起,很多人习惯将手机的芯片也称之为CPU,其实是不对的,CPU一般指电脑芯片,手机芯片叫Soc,是含CPU、GPU、NPU、DSP、MODEM等等组件的。目前国内研发手机Soc的厂商有2家,分别是华为、紫光展锐,而国产CPU厂商则有6家,品牌分别是龙芯、华为鲲鹏、兆芯、海光、飞腾、申威。如上图所示,龙芯采用的是MIPS架构,自研了LongISA指令集,最新的芯片是2019年推出3A4000系列,采用28nm工艺,目前已经用于台式机、笔记本等,但在行业上应用较多,性能大约是5年前AMD28nm时的水平。而鲲鹏是华为的芯片,采用ARM架构,7nm工艺,主要用于服务器,2019年就推出了,性能非常强悍。飞腾最新的芯片是16nm,也是ARM架构,主要也是用于服务器,与华为鲲鹏相比,工艺其实落后一些。
记得小学或初中某课本上提过国产cpu“龙芯”,求给张图片
基于MIPS架构,非现在流行的X86架构,现在有正式的笔记本和台式机产品,具体网上有资料的.
国产cpu 叫什么?性能如何?目前主要应用于什么电脑上?我国的电脑芯片发展历程?
龙芯 前几年在电脑报上见过 性能嘛.... 呵呵....
国产CPU到底如何做大做强?
我觉得国内之前做CPU的都犯了一个毛病,CPU做出来不给市场去用,反倒成了纯科研成果写论文然后搞宣传用的工具,CPU作为计算机里的最底层的硬件,首先要有人用,商业上市场和销量做起来,才能反哺研发和软硬件生态,不然最后不是死就是半死不活。就比如龙芯这种,零几年就在说什么为人民造芯、什么广大农民用上中 国芯,都2021年哪个实现了,开放市场根本看不到。最近听说国 家采购市场也都被挤到边缘地带了,还是不如华为、飞腾这些踏实做实事的靠谱。
国产CPU性能测试:多核华为排第一,单核兆芯排第一
众所周知,虽然国内的芯片技术在全球来看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尤其是制造工艺上,更是落后国际顶尖水平较远。 但事实上,国内的芯片企业可不少,据说光IC设计的企业就有1600多家。同时芯片品牌也不少,甚至可以说为了找出适合中国芯发展的道路,中国厂商将国外的所有架构,比如X86,ARM,MIPS,Alpha,Power,RISC-V等架构都尝试了个遍。当然目前国产CPU的成绩也是有的,像电脑处理器有龙芯、兆芯、海CPU等,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处理器有申威CPU,手机处理器有华为麒麟,有紫光的虎贲等。 也正因为品牌众多,所以消费者的好奇心就来了,一直想知道到底哪些CPU是最强的,哪些处理器又是相对较弱的。 而近日,有人就发布了一张国产CPU的性能测试图,主要测试单核和多核下的跑分,看看谁最强。测试采用的是SPEC2006。测试的处理器有兆芯 KX-6000,华为麒麟980、鲲鹏920、申威、龙芯、虎贲等等最近比较出名的国产CPU 通过单核测试成绩,我们可以得出如果单论单核跑分,采用X86架构的兆芯KX-6000最强,有29.2分,而麒麟980排第二,鲲鹏920排第三。并且很明显这个单核跑分成绩和主频有很大关系,兆芯是3.0GHz的,麒麟980有2.6GHz,而鲲鹏920也是2.6GHz,他们也正好位列前三名。 而多核测试成绩上,由于鲲鹏920、飞腾CPU是有于服务器的,所以核心多,是采用64核的,所以成绩大幅度领先,分列第一、二名。不知道你对这个成绩是怎么看的呢?当然有人表示,这些里面有些是服务器CPU,有些是手机CPU,有些是PC使用的CPU,所以单这样测试单核多核不公平。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测试成绩还是可以给大家一点参考的,你觉得呢?
国产CPU现在能打什么游戏吗?
真正的国产大规模民用的CPU,不存在,都是用欧美的指令集和芯片设计
国产CPU的研制历史
你就说的是龙芯嘛,只闻雷声不下雨的东西
国产CPU历史性跨越,打破ARM和英特尔垄断,龙芯这次太争气了
导读:国产CPU历史性跨越,打破ARM和英特尔垄断,龙芯这次太争气了! 众所周知,在经历了华为事件以后,很多人都明白了自主研发半导体芯片的重要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同时又是一个 科技 大国,所以我们每年对半导体芯片的消耗量都是巨大的,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芯片规模都超过了2万亿,这不仅超越了石油,而且还成为了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足见国产 科技 企业对国外芯片的依赖程度有多深;而严重的依赖国外半导体芯片,也导致国产 科技 企业的发展很容易被人卡脖子。 如今在国内芯片市场上,已经掀起了一股研发和生产芯片的潮流,很多 科技 企业都开始加入到了自研芯片的阵营中,但其实造芯片就和盖房子是一样的,也需要打地基,而芯片的地基就是芯片设计架构;虽然很多人的注意力一直都放在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上,但是芯片的架构设计研发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 芯片的底层架构,也就是芯片指令集,这是CPU芯片的专用语音,在CPU芯片执行任务命令时,需要将执行的命令给翻译成CPU语言,而这种语言就是我们所说的指令集,它也是芯片最底层的架构;而目前全球主流的芯片架构主要有三大巨头,它们分布是X86、ARM、MIPS,在这三大芯片架构里英特尔的X86和ARM架构几乎垄断了大部分的芯片底层架构市场。前不久,全球三大芯片架构之一MIPS就突然倒下,这一芯片架构所属公司宣布将放弃继续设计该架构,并全身心的投入到RISC-V阵营进行研发。 据悉,RISC-V架构是一种免费的、开源的芯片底层架构,目前在全球芯片市场上也正在不断地兴起。因为它不受到美国 科技 巨头的垄断,同时又不受美国芯片禁令的限制,所以深得国产芯片企业的青睐,而马云阿里巴巴旗下的平头哥半导体就一直在研究RISC-V架构芯片,经过多年的努力,阿里平头哥曾发布了玄铁910芯片,而这一芯片正是RISC-V架构芯片,从性能上来看,与ARM架构的芯片相比,也几乎没有太大的差距。 除了阿里平头哥半导体以外,还有我国的龙芯中科也在自主研发自己的芯片底层架构,近日,龙芯已经正式宣布,成功研发自主指令集架构Loongson Architecture,这一架构此前是依托MIPS指令集架构所研发,但现在龙芯已经完全抛弃了MIPS指令集架构,所以就成为了第一款国产自主研发的芯片架构,可以说这一次龙芯的突破,不仅打断了ARM和英特尔对芯片架构的垄断,而且还成为了国产CPU的 历史 性跨越。 龙芯架构(LoongArch)为了证明完全自主研发,龙芯甚至还专门对其进行了深度的知识产权评估。基于这一芯片架构,龙芯自主研发的3A5000处理器芯片已经成功流片,这对于国产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发展来说,意义十分的重大,可以说这一次龙芯实在是太争气了,目前国产 科技 企业大多数都还在使用美国的芯片架构进行芯片研发,像华为就使用的是ARM架构,虽然说华为已经买断了ARM架构的研发权限,但是依然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一天会受到打压,而龙芯的这一次突破,就给了华为等国产 科技 企业全新出发的机会,不知道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国产CPU哪个好?
国产cpu有华为鲲鹏、飞腾CPU、海光CPU、龙芯、兆芯、申威。其中华为鲲鹏、飞腾CPU采用的是ARM架构,龙芯采用的是MIPS架构,而兆芯、海光CPU采用的是X86架构,申威采用的是Alpha架构。先说采用ARM架构的鲲鹏、飞腾CPU,由于采用的是ARM架构,所以无法安装windows,再加上ARM架构的原因,用在个人PC上不太合适,目前也主要用于服务器,一定程度上而言,只能部分取代intel的服务器芯片。再说说龙芯,龙芯采用MIPS架构,也无法安装windows,而最新的龙芯芯片3A5000系列,其水平大致也只能与3年前的英特尔台式机芯片的i3系列水平相比。所以龙芯要替代intel,在个人CPU领域,也是有点困难的,大多用在工控,以及一些教育、行政等等对性能、生态要求不高,但对安全、自主可控要求高的地方。再说说申威,申威主要用于超级计算机,比如神威.太湖之光,曾拿下全球第一超算的称号,目前其性能也排名全球第4名。同样的申威也有用于服务器的,但同样由于是alpha架构,所以装不了windows,也很难用于个人PC领域,只能部分取代intel的服务器芯片、超算芯片。最后说说海光CPU、兆芯,这两种CPU采用的是X86架构,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安装windows,满足大家对于windows生态的要求,比较适合个人消费者PC产品。但海光CPU主要用于服务器,兆芯可以用于个人PC,但性能方面,与intel相比,基本上也是落后3-5年左右的差距,主流的台式机、笔记本采用的还是相当相当少的。
如何看待国产CPU龙芯、飞腾、鲲鹏的未来发展,更推荐哪一个呢?
国产 CPU 厂商得到了相应指令集的架构授权,发展成为6大主流厂商:龙芯、飞腾、鲲鹏、海光、申威、兆芯。. CPU 的指令集分为复杂指令集 (CISC)和精简指令集 (RISC)两大类。. 复杂指令集以x86架构为代表,精简指令集则包括 ARM、MIPS、Alpha、Power 等。. 6 大主流
国产CPU龙芯中科上市意味着什么?中国的芯片未来将怎样发展?
意味着芯片行业最难走的一条路正在慢慢的走通了!我们国家目前号称自主通用CPU的一共有6家,分别是:龙芯、申威、海光、兆芯、飞腾和鲲鹏。其中自主程度最高的(我认为的真正自主的)是龙芯和申威,其次是飞腾和鲲鹏,然后是海光和兆芯。1)龙芯出自计算所,刚开始起步时采用MIPS指令(对的,只是采用MIPS的指令,IP核代码是龙芯自己写的),到2020年的时候推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LoongArch架构,龙芯算是从根上完成了自主。而且从2020年到现在,LoongArch架构的开源生态已经大大超过了预期。2)申威目前采用其自主研发的SW64指令集,主要应用在了超级计算机领域,从我国超算的排名来看,申威做的很不错。申威在面向普通消费者做的比较少,所以一般人了解的也不多。3)飞腾采用的是ARM架构,目前其最先进的是日本软银的ARM公司开发的v8架构的IP核,据我所知ARM推出的ARMv9,飞腾目前还没有买到,去年有报道飞腾公司的后端设计外包给了台湾的世芯公司,只能说背靠大树真好!4)鲲鹏来自于华为,采用的也是ARM架构,目前其最先进的是日本软银的ARM公司开发的v8架构的IP核,据我所知ARM推出的ARMv9,鲲鹏目前还没有买到。5)海光采用的是x86指令集,技术来自于AMD,当年在AMD快要咽气的时候,曙光公司和AMD签订的协议,目前海光有没有独立演进其IP核的能力还尚不知道。6)兆芯采用X86指令集,技术来自于台湾的威盛电子(HTC他哥哥),威盛电子当年还可以,现在已经日暮西山了,这点由兆芯目前芯片的IPC就能看出来,兆芯有没有独立演进其IP核的能力也尚不知道。最近几年国内开始了信创市场,真的是有利益的地方人鬼横行啊,只管自己吃饱,国家的未来谁爱考虑谁去考虑!国家早年间被纯自主的芯片耽误过一段时间(纯自主的芯片公司走了弯路了,做研发不走弯路是不可能的!!!),然后调头走引进技术的道路。当前(2022年),国家的政策就是养蛊,谁能胜出就是谁!前方是光明的,道理是曲折的!
国产cpu哪家好?
呵呵,你是指哪种国产CPU呢?如果是PC用的,那么还没有量产的,如果是手机等移动平台的,那么是华为的麒麟系列。
国产CPU和国产操作系统大揭底:究竟都有啥
近日,龙芯在北京开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并声称和Intel最强技术只有30%的差距。因为从某个角度上看,龙芯更是一个自主设计的产品,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应该感到兴奋的。但龙芯的发布会又让我们对国产CPU的真实状况和搭配的国产操作系统倍加关注,于是我们在知乎上找到了一篇对比较好的揭底文章:先不谈制造,直说设计,打着国产旗号的CPU有很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 龙芯这种从下到上都是自主设计,指令集虽然是模仿的,但也勉强算是自主的,现代CPU架构下指令集的差异性已经不大了。2. 用开源的硬件方案的,代表类型有SPARC架构下的一些CPU,比如神舟飞船上用的就是这类,拿别人开源的东西改改就可以用了。3. 直接买别人的硬件方案,这了指的是买了全套东西的那种,代表类型有alpha架构,也就是申威系列,太湖之光用的。4. 拿别人的授权,然后生产CPU的,代表类型是华为海思这种,拿到ARM的授权,然后重新设计的,虽然ARM会提供公版,但像拿来直接用还是有点难度的。5. 破解、抄袭、打磨别人家的CPU的,有一些研究所在做。哪个是国产CPU的最好选择?龙芯这种其实意义是最大的,基本上把CPU设计中所有的水都试过,虽然也出过能跑Linux的桌面版本,但整体技术来说有点落后,并且市场前景也不乐观,MIPS自己都快死了。龙芯肯定会活着,至少作为国家战略的技术储备,也会有人让它活着,但活的好不好就难说了。玩硬件太烧钱了,看Intel挣的多,烧的钱更多。SPARC和alpha其实在实际中差不多,一种是开源的,另一种是整体买过来的。问题在于,不管是开源还是买的,基本上搞不到太好的东西,虽然申威拿到的超算的第一,但申威自身的问题很多,比如内存设计就很弱,适合做并行计算,但不适合民用。当年太湖之光拿下超算第一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国产CPU成气候了,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民用领域对单核性能要求很高的,申威的单核可能还不如龙芯(没研究过具体数据,可能有偏差),申威的优势在于浮点性能强悍,但普通用户要那么强的浮点性能干嘛?SPARC多用在航天领域,欧洲人一直在用,我们在后面跟着学(之前写的有误,老美用的是PPC,欧洲人用SPARC),我们自己造的SPARC整体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只是使用的话,已经足够了。再次强调,这两类不太适合民用。第四类就是拿授权,自己设计Soc之类的,这类包含很多,广义一点来说,兆芯(x86)、飞腾(ARM)、海思(ARM)、展讯(ARM)等等,好像PPC指令集在国内也有拿到授权的。龙芯拿到MIPS授权以后,其实也可以归到这类,但毕竟龙芯早期确实是全自主设计,只不过是“兼容”MIPS指令,而且龙芯发布的年代国内缺人缺钱,条件要困难的多。狭义的看,像兆芯这种其实不算,因为没有什么自主性可言,其实就是VIA,但要是哪天VIA卖给国内也许不是什么坏事,起码可以合法生产x86的CPU了(评论里说最新的兆芯已经重新设计IP了,如果这样就跟海思之类的差不多)。拿到的授权不同,自主的程度也不一样,有些可以做深度定制,有些就只能简单改改,因为这类厂商实在是太多了,我了解的不全,不好一一评价。但我个人认为,从商业化的角度上看,这条路是最好走的。兼容性上没有门槛,前期不需要烧特别多的钱(但也不少),对于商业化来说相对比较容易。最后一类是拿别人的片子搞破解抄袭之类的,基本没有什么市场可言,要么是打着科研的旗号,要么打着国防的旗号,要么就是纯粹骗钱,当然可能两三种情况并存的也有。还有,特别注意区别一下龙芯是自己做出来的,汉芯是靠打磨骗钱的,两个不是一回事。以上都是CPU设计方面的。关于制造方面生产方面,国内芯片工艺相对落后,光刻机被卡着脖子,高端的芯片生产不了。这里的芯片类型包括但不限于CPU、内存、Flash存储等,低端的可以做一些,高端的基本没戏。设计CPU已经很烧钱了,造CPU就更烧钱,这方面除了收购别人已经没有捷径可言,可是稍微好点的又限制中国收购(镁光),龙芯过去都是委托别人制造的。光刻机虽然是别人不卖(编者按:据ASML相关人透露,现在是已经取消这个限制了),但主要原因还是工业积累的时间不够长。从科技树的角度上看,光刻机依赖于高精度机床、高精度光学设备(镜片),这些东西国产的都不行,说到尼康,都知道是做单反的,其实尼康还做光刻机,而国内就没有这样的企业,所以国产光刻机的路还很漫长。国产操作系统的“烂账”说的到国产操作系统,这个话题就太大了,因为广义上说国产操作系统太多了。大致分这么几类:1. 全自主设计的;2. 拿开源的改的;3. 合法的拿闭源的改的;4. 不合法的。以上所有大类又可以细分为民用市场和专用领域两大块,其中2、3条又分为改logo改皮肤的,以及深度定制的。软件不像硬件那么好界定,毕竟指令集什么的,是一下就能看出来的,软件想要搞清楚究竟是借鉴还是抄袭还是原创,有一定难度。下面挨个细说一下:全自主设计的,这个怎么说呢,要说多,也非常多,一个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水平高的就能自己搞一个简单的内核,16位的、32位的、64位的,基于SMP/SMT的,甚至带虚拟化的,我自己都写过类似的东西。难度一点也不高,但操作系统重要的是生态,这方面全自主设计的国产系统基本上是零。全自主设计的国产系统,一般都在专用领域,总之民用的不多见,比如嵌入式的DJYOS(我不是太了解,只是听说)等等。拿开源的改的,是国产系统里最常见的方式,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生态系统的困局,但也很容易招骂,比如过去的麒麟、红旗之类的。基本上都是改Linux,或者BSD系列。这里也有一些深度定制的,比如deepin之类的。安卓家族从广义上说也是这类,几家手机厂商都在搞,另外像阿里云之类的也属于类Linux系统。普通用户接触的“国产”操作系统,大部分属于拿开源的改的这一类。同时,在超算、嵌入式领域,这种思路也行得通。合法拿闭源的改的,这类里也有不少,只不过很多人不了解。跟硬件一样,软件一样可以拿到完整的授权(源码级),然后就可以自己DIY了,只不过要掏很多钱,代表类型是VxWorks这类,在嵌入式里很常见。我在上家公司做交换机的时候,OS的核心也是买的。还有一类是不合法的,但这种却没人管,因为管不了,主要集中在国防,航天军工这类行业里。前面我已经说了,国内喜欢抄老美的方案,不管硬件还是软件,硬件的CPU抄完,操作系统也跟着抄,但因为不敢明面上直接抄,只好打着兼容XXX系统这种旗号了,究竟这类系统是全自主的还是全抄袭的还是混合的,我也搞不清楚,民用领域很难接触到,不做评价。就出路而言,2、3、4其实差不多,论自主可控程度,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都有源码)。别觉得抄的东西不一定就好,其实抄别人的,本身也不那么容易,抄好了反过来把对方吞并,也不是不可能。有些领域因为要紧跟着老美的步伐,不得不采用抄袭的方式,这其实是一种省钱办事的好方法,自己去试水需要付出的时间和金钱的代价都太大,本来我们就落后,再挨个试水,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有人会说源码不是中国人写的,不安全。我想说的是:源码都给你了你还觉得不安全,那什么是安全?中国人自己写的就安全无bug?简直是笑话。是从头写一个操作系统更容易更稳定,还是拿现有的源码研究更容易更稳定?至于民用系统,走Linux的路子其实也没什么问题,将来国内企业有钱了,保留Linux上层API,把内核换了就完事了,况且Linux社区里华人的贡献也不少呢。Linux是属于全世界的。同时,也别把国产系统想的多么重要,从科技树的角度上看,国产系统依赖国产硬件,国产硬件依赖国产工业设备(机床、光刻),先把依赖性搞清楚了再看看哪个才是最重要的。真有一天美国对中国搞技术封锁了,最大的问题是芯片,而不是什么操作系统之类的东西。而且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需要很多很多钱,可能是几倍十几倍三峡工程、京沪高铁的钱,国内缺钱的地方很多,搞IT的千万别觉得自己是个程序员,国内的所有资源都应该投放到软件行业。代码不能当饭吃,代码不能当水喝,代码也不能给谁生孩子。
国产cpu品牌都有哪些谁知道
抄袭抄得不错,以上内容来自知乎
半导体系列(三):芯片设计篇之CPU研究,国产CPU到底行不行
CPU又称中央处理器,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是半导体产业技术最密集、最具战略价值的产品,是一个国家技术势力的象征。 目前CPU的市场基本被美国的两大公司垄断,分别是大哥Intel和小弟AMD,两家几乎占领了99%的市场份额。 目前Intel和AMD以X86指令集和微软共同建立了庞大的生态系统并且不对外开放,这样一来,中国队想要自己做CPU的空间不多了。 01 CPU定义 CPU在半导体行业中是人们常接触到的一种芯片,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在电脑中,其中有名的有Intel的 i9-11980HK 和AMD的 R7-5800X 。 按照CPU种类来分类,可以分为服务器CPU、家用电脑CPU、嵌入式设备CPU和手机CPU,服务器CPU需要更出色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服务器365天开机运行,连续工作,一个服务器可以安装多个CPU;而家用电脑CPU性能要求相对较低,容量较小,不要求连续工作,一个电脑只能安装一个CPU;嵌入式设备和手机对CPU的性能要求相对更低。 按照CPU指令集架构来分类,CPU可以分为RISC和CISC。 CISC 即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物如其名,CISC是比较复杂的,指令系统比较丰富,有特定的指令来完成对应的功能,可以处理特殊任务。 RISC及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把精力集中在经常使用的指令上,对不常用的功能,通过组合指令来完成,实现简单高效的特点,一次RISC不能处理特殊任务。通俗来说就是经常用的功能简单化,不经常用的功能复杂化。 这其中CISC代表的指令集有X86,RISC代表的指令集有ARM、MIPS、RISC-V、Alpha、SPARS,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我国自主研发的指令集DEC和LoongArch。 02 六大国产CPU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CPU的生态环境, CPU的生态环境就是一块CPU推出后,系统和软件对它的支持和优化有多少, 比如国产CPU龙芯就没有一个好的生态,不论是采用MIPS还是自主研发的LoongArch都不能支持Windows系统。 自主建立生态环境又难于上青天,而生态如果没有建立,软件商店就不会有软件(比如QQ在Linux中停更),这也是国产CPU发展最大的瓶颈之一。 目前国内有六大CPU设计厂商,他们是华为、飞腾、兆芯、申威、龙芯、海光(均未上市),他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参与CPU的设计。 CPU国产替代的故事得从Intel开始。 Intel趁着PC的东风迅速发展,建立了X86架构,标识了一套通用计算机指令集合,并且与微软一起在X86指令集上建立了庞大的生态。 目前的X86指令集不对外授权,只被英特尔和AMD所掌握,而X86又是PC、服务器领域做得最好的,别的指令集的生态环境远远抵不过X86,留给中国队的发展空间实属有限。 中国队CPU分为3个路线。 其一是由 龙芯 和 申威 代表的:自研指令集 龙芯最初采用的是MIPS精简指令集,制作通用CPU,主要产品是自主可控消费类例如服务器、台式机、嵌入式、航天器等领域。 申威最初采用的是Alpha精简指令集,主要应用在超级计算机和军事领域。 龙芯和申威都因为生态的原因,很难发展起来,尤其是龙芯,想要打入服务器和台式机市场必须有很好的生态。 龙芯因为MIPS的分崩离析,开始发展自己的指令集—— LoongArch ,它是完全有龙芯自主研发,可以兼容MIPS生态, 并且开始尝试用二进制翻译兼容ARM、X86处理器,龙芯的目标是在2025年消除指令集之间的壁垒,彻底搞定兼容问题。 申威也因为Alpha被收购,开始发展自主研发的指令集—— SW64 ,它是由Alpha改进而来,申威制作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便采用SW64指令集,被称为“国之重器”,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多项指标全球第一。 第二路线是由 华为 和 飞腾 代表的:ARM指令集授权 华为芯片“四大天王”麒麟、鲲鹏、巴龙、升腾中,除了巴龙以外,均采用ARM指令集授权来开发。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麒麟”了,在手机领域一度领先,直至海外因畏惧华为的崛起,开始了制裁华为事件,就此“麒麟”短暂隐身。 飞腾也是国内目前使用ARM架构制作CPU的厂商之一,其技术不弱于高通,目前公司也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其芯片制造环节同样被卡脖子,可能成为第二个华为。 除了华为和飞腾以外,国内以ARM架构制作芯片的厂商还有很多,例如贵州华芯通、展讯通信等。 第三路线是由 兆芯 和 海光 代表的:合资获取X86授权 兆芯的X86架构授权是源自于VIA公司将部分X86处理器相关技术、资料等IP产权以1.18亿美元价格卖给兆芯。兆芯基于X86的生态和技术,性能方面普遍高于龙芯,但还是不能和英特尔比肩。 海光的X86架构授权是通过和AMD合资公司来拥有AMD授权IP,但并不是完整的技术转让,而是阉割后的残缺版,所以性能上面和AMD锐龙、高通骁龙差一个档次。 03 RISC-V RISC-V近些年流行的新型指令集,它是一种开源式指令集,对使用者免费开放,也是这种特性使它被众多专家认为是中国处理器产业的一次机会,而且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 目前全球CPU的市场格局是以X86架构垄断PC、服务器行业;ARM架构垄断移动设备行业,这两家几乎涵盖了所有CPU市场需求。 X86架构归“Wintel”(英特尔+微软)所属,是一种封闭指令集,不对外授权, 简单说就是谁也别想用,就我自己能用 ;ARM架构属于可授权指令集+可授权设计, 简单说就是你用需要经过我同意并且收费,你想再它基础上设计还得再经过我同意并且再收费。 正因为如此,RISC-V作为开放式指令集,被中国队大力支持,看作救命稻草。 那RISC-V究竟有没有那么好呢?我们主要得看两方面: 一个是它的生态好不好,生态是决定指令集发展空间的最大因素;另一个就是它到底是不是彻头彻尾的免费,日后会不会再被卡脖子。 第一,RISC-V的生态怎么样。 RISC-V具有性能高、功率低、面积小、易于扩展等技术特点,最重要的是它的开源、免费的独特属性,为其带来众多合作商,影响力逐步扩大。 从2015年组织RISC-V基金会成立是的25个成员,到现在已经有超过300多个单位的加入,其中包括阿里、谷歌、华为、英伟达、高通、中科院、麻省理工等等。 日前,有知情人士表明,英特尔将以20亿美元收购RISC-V领域的重量级公司SiFive,这也表明了英特尔的态度。 虽然英特尔靠X86架构在PC、服务器领域无人能敌,但是移动设备一直是他的心病,ARM在移动设备领域是他无法抗衡的,而RISC-V的出现,给了机会。 但是看好归看好,ARM的垄断地位依旧很难撼动,RISC-V后续可能与X86联手对抗ARM,但更大的可能是打入嵌入式设备市场中,做物联网领域的“一哥”。 总体来说,不论是PC、服务器,还是移动设备,都很难被RISC-V介入,相反一些嵌入式设备比如空调、冰箱、扫地机器人、电动车等等发展环境更好。 第二,RISC-V是否永远免费。 RISC-V源于201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研发,当时他们因为市场已存在的指令集相当复杂,且成本和门槛太高,所以建立了新的指令集。 “开源架构RISC-V将永久免费,成为人类共有财产。相较于X86和ARM架构的高门槛,开源架构RISC-V将带来芯片设计的革命”——RISC-V架构开发者之一Krste Asanovic博士。 这是RISC-V架构开发者的原话,表明该指令集是完全开源免费的,到目前为止他们也很好的履行了,甚至把基金会总部搬离美国,迁移至瑞士(永久中立国)以防止美国地方政策的限制。 尽管RISC-V从表现来看做得很优秀,但抽丝剥茧,终究还是有隐患在的。 实现RISC-V指令级架构的处理器内核有很多个不同的微架构实现,而微架构实际的模式是分不同类型的,其中有开放的、需授权的以及封闭的。 虽然基于RISC-V开发CPU不需要支付授权费用,但如果直接用RISC-V内核设计,也是需要支付授权费的。通俗来说就是你用我不需要收费,但是想在它的基础上设计得经过我同意,甚至收费(我们目前是全免费,但我有权利在以后收些钱)。 总结来说,目前全球的指令集呈现以X86、ARM、RISC-V三足鼎立的局势,RISC-V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得到了各大厂商的认可,有发展的空间,但它不足以撼动其他两个指令集的地位,不过可以预料到的是,等RISC-V成长起来,仍然有可能对我国CPU发展卡脖子,我们需要保持隐患意识,在跟随洋人步伐的同时,发展自身CPU业务。 纵观国内厂商在电脑CPU领域,龙芯以自研为主,开发属于中国的指令集,目前已经可以满足一些党政领域以及机密工作的需求,但打入家用电脑领域仍需要提升CPU的生态和性能;服务器CPU中,申威在超算上小有成绩;华为近期也有消息称完成40nm去美化工作线投产,在明年更将攻破20nm的工作线,麒麟可能会重新归来;一些未上市公司如芯来 科技 、平头哥等也有在尝试RISC-V领域。 种种迹象都在证明,虽然我们起步慢了30年之久,但国产CPU一直在突破,路途艰辛却一路披荆斩,长夜漫漫,但黎明终将到来。 全文由各种资料查证,如有专业领域上的错误,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有所探讨。 芯片全产业链图(绿底已经写完) 今天在后台回复『硬核干货』,主编送你一个 财经 知识锦囊。 (特别说明:文章中的数据和资料来自于公司财报、券商研报、行业报告、企业官网、百度百科等公开资料,本报告力求内容、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人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国产cpu品牌都有哪些谁知道
国产CPU处理器知名品牌有:龙芯、兆芯、申威、飞腾。龙芯:2002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所授权的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研发成功,在2016发布了采用自主设计高性能GS464E微结构的最新一代3A2000处理器,其同频性能已接近Intel Ivy Bridge架构水平。兆芯: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是成立于2013年的国资控股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厂商,在北京、西安、武汉、深圳等地均设有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是国内仅有的同时掌握CPU、GPU、Chipset三大核心技术的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高质量的国产芯片。申威:申威CPU,简称“SW处理器”,由江南计算机所(属于军方研究机构即总参56所)负责研发的,其研制得到了国家“核高基”专项资金支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器系列。飞腾:飞腾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自主研制成功,2014年,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其综合技术性能优越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主流型高档数字信号处理器,打破了一直由国外技术垄断的局面,标准着我国的这项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015年,发布了采用ARM指令集的FT-1500A系列处理器。
国产CPU真的在用了吗?为什么普通人还是接触不到?
国产的一直有在用但是没有平民化,都是供给特殊单位使用的。
国产cpu有哪些品牌
国产cpu有华为鲲鹏、飞腾CPU、海光CPU、龙芯、兆芯、申威。其中华为鲲鹏、飞腾CPU采用的是ARM架构,龙芯采用的是MIPS架构,而兆芯、海光CPU采用的是X86架构,申威采用的是Alpha架构。先说采用ARM架构的鲲鹏、飞腾CPU,由于采用的是ARM架构,所以无法安装windows,再加上ARM架构的原因,用在个人PC上不太合适,目前也主要用于服务器,一定程度上而言,只能部分取代intel的服务器芯片。再说说龙芯,龙芯采用MIPS架构,也无法安装windows,而最新的龙芯芯片3A5000系列,其水平大致也只能与3年前的英特尔台式机芯片的i3系列水平相比。所以龙芯要替代intel,在个人CPU领域,也是有点困难的,大多用在工控,以及一些教育、行政等等对性能、生态要求不高,但对安全、自主可控要求高的地方。再说说申威,申威主要用于超级计算机,比如神威.太湖之光,曾拿下全球第一超算的称号,目前其性能也排名全球第4名。同样的申威也有用于服务器的,但同样由于是alpha架构,所以装不了windows,也很难用于个人PC领域,只能部分取代intel的服务器芯片、超算芯片。最后说说海光CPU、兆芯,这两种CPU采用的是X86架构,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安装windows,满足大家对于windows生态的要求,比较适合个人消费者PC产品。但海光CPU主要用于服务器,兆芯可以用于个人PC,但性能方面,与intel相比,基本上也是落后3-5年左右的差距,主流的台式机、笔记本采用的还是相当相当少的。
国产CPU哪些比较好
国产cpu有华为鲲鹏、飞腾CPU、海光CPU、龙芯、兆芯、申威。其中华为鲲鹏、飞腾CPU采用的是ARM架构,龙芯采用的是MIPS架构,而兆芯、海光CPU采用的是X86架构,申威采用的是Alpha架构。先说采用ARM架构的鲲鹏、飞腾CPU,由于采用的是ARM架构,所以无法安装windows,再加上ARM架构的原因,用在个人PC上不太合适,目前也主要用于服务器,一定程度上而言,只能部分取代intel的服务器芯片。再说说龙芯,龙芯采用MIPS架构,也无法安装windows,而最新的龙芯芯片3A5000系列,其水平大致也只能与3年前的英特尔台式机芯片的i3系列水平相比。所以龙芯要替代intel,在个人CPU领域,也是有点困难的,大多用在工控,以及一些教育、行政等等对性能、生态要求不高,但对安全、自主可控要求高的地方。再说说申威,申威主要用于超级计算机,比如神威.太湖之光,曾拿下全球第一超算的称号,目前其性能也排名全球第4名。同样的申威也有用于服务器的,但同样由于是alpha架构,所以装不了windows,也很难用于个人PC领域,只能部分取代intel的服务器芯片、超算芯片。最后说说海光CPU、兆芯,这两种CPU采用的是X86架构,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安装windows,满足大家对于windows生态的要求,比较适合个人消费者PC产品。但海光CPU主要用于服务器,兆芯可以用于个人PC,但性能方面,与intel相比,基本上也是落后3-5年左右的差距,主流的台式机、笔记本采用的还是相当相当少的。
国产cpu有哪些
1、龙芯:龙芯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通用CPU,采用自主LoongISA指令系统,兼容MIPS指令。2002年8月10日诞生的“龙芯一号”是我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龙芯从2001年至今共开发了1号、2号、3号三个系列处理器和龙芯桥片系列,在政企、安全、金融、能源等应用场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申威、飞腾:申威处理器或申威CPU,简称 “SW处理器”。其研制得到了国家“核高基”专项资金支持。在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支持下、采用自主指令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器系列。腾CPU产品具有谱系全、性能高、生态完善、自主化程度高等特点,目前主要包括高效能桌面CPU、高性能服务器CPU和高端嵌入式CPU三大系列,为从端到云的各型设备提供核心算力支撑。 3、海思:海思的产品覆盖无线网络、固定网络、数字媒体等领域的芯片及解决方案,成功应用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数字媒体领域,已推出SoC网络监控芯片及解决方案、可视电话芯片及解决方案、DVB芯片及解决方案和IPTV芯片及解决方案。
国产CPU群雄逐鹿谁主沉浮?
麒麟CPU。因为麒麟CPU是华为研制的,是国产CPU的顶级制作,和高通的CPU不相上下,所以麒麟CPU最厉害。
国产cpu有哪些品牌
国产cpu有华为鲲鹏、飞腾CPU、海光CPU、龙芯、兆芯、申威。其中华为鲲鹏、飞腾CPU采用的是ARM架构,龙芯采用的是MIPS架构,而兆芯、海光CPU采用的是X86架构,申威采用的是Alpha架构。先说采用ARM架构的鲲鹏、飞腾CPU,由于采用的是ARM架构,所以无法安装windows,再加上ARM架构的原因,用在个人PC上不太合适,目前也主要用于服务器,一定程度上而言,只能部分取代intel的服务器芯片。再说说龙芯,龙芯采用MIPS架构,也无法安装windows,而最新的龙芯芯片3A5000系列,其水平大致也只能与3年前的英特尔台式机芯片的i3系列水平相比。所以龙芯要替代intel,在个人CPU领域,也是有点困难的,大多用在工控,以及一些教育、行政等等对性能、生态要求不高,但对安全、自主可控要求高的地方。再说说申威,申威主要用于超级计算机,比如神威.太湖之光,曾拿下全球第一超算的称号,目前其性能也排名全球第4名。同样的申威也有用于服务器的,但同样由于是alpha架构,所以装不了windows,也很难用于个人PC领域,只能部分取代intel的服务器芯片、超算芯片。最后说说海光CPU、兆芯,这两种CPU采用的是X86架构,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安装windows,满足大家对于windows生态的要求,比较适合个人消费者PC产品。但海光CPU主要用于服务器,兆芯可以用于个人PC,但性能方面,与intel相比,基本上也是落后3-5年左右的差距,主流的台式机、笔记本采用的还是相当相当少的。
CPU性能大乱斗!国产CPU实力揭露
一直一来,缺芯少魂一直是中国信息产业的心病,中国的CPU市场也一直被Intel、ARM等国外厂商垄断,龙芯、申威、飞腾等国产CPU在社会上也往往遭到别有用心之徒诸如“打磨芯片”、“骗经费”、“政绩工程”等舆论抨击。不久前,采用申威26010的神威太湖之光在TOP500刷榜,飞腾也公布了采用ARM指令集的飞腾1500A和飞腾2000,龙芯的3A3000也顺利完成流片,那么这些国产CPU的性能到底如何呢?如何评价CPU如何评价CPU的性能呢?从体系结构的角度来看,有个指标叫MIPS,即每分钟执行多少条指令,执行指令数量越多,性能就越好,但这存在一个问题,当CPU指令集不同的时候,比较MIPS就意义不大了——比如A一条指令只算一个加法,B一条指令能做一个1024点的FFT。特别是在不同指令集的情况下,如何评价CPU的性能呢?评价CPU性能必须考虑应用的多样性,比如科学运算重视双精浮点性能,但是如果数据供不上,运算能力再强也没用;比如PC日常使用更偏重于定点性能;再比如计算中心多任务环境关注的是吞吐率......因此单纯用某一个指标来衡量CPU性能是不科学的,必须综合考量。业界也推出了很多基准测试程序,比如针对CPU的SPEC,针对嵌入式应用的EEMBC等。SPEC测试是比较权威的测试程序。和一些黑箱测试程序调整计分方式和计分权重后测试结果就发生变化不同,SPEC测试到底跑了什么程序,以及各项程序跑分和计分方式全部公开透明,而且覆盖范围广——SPEC2000有12个定点程序,14个浮点程序,而且有比较强的代表性,比如gzip、vpr、gcc、mef、eon等。而SPEC2006则把定点程序扩展到14个定点程序和16个浮点程序。在计分方法上,SPEC在计分上采用归一化的几何平均方法来进行综合性能评估——将不同CPU的执行时间与参照对象相比较后得到一个相对值。SEPC2000的参照对象是Ultra SPARC 2工作站的主频为300Mhz的CPU。如果运行测试程序1的时间是参照对象的十分之一的话,测试就是1000分,测试程序2的耗时是参照对象的八分之一的话,则为800分.....最后再算几何平均——比如SEPC2000有12个定点测试,就将12个测试成绩相乘再开12次方,SPEC2006相对于SPEC2000而言仅仅是扩展了几项测试程序,使测试更加科学合理。这里,我们以三星猎户座7420和华为麒麟950为例计算SPEC测试成绩。以上为两款芯片的跑分成绩,由于两款SOC均是购买ARM的IP授权做集成的产物,猎户座7420的成绩其实是ARM Crotex A57的成绩,华为麒麟950则是ARM Crotex A72的成绩,将12个子项相乘再开12次方后,得到ARM Crotex A57在2.1G主频时定点测试成绩为1376分,换算一下就是655/G,ARM Crotex A72的定点成绩则为749/G。不过SPEC也非尽善尽美,测试存在容易受编译器影响的问题。举例来说,SUN曾经通过编译器优化提升SPEC跑分50%,龙芯的某一代产品也曾用自主研发的LCC编译器,比使用GCC定点跑分提升了60%。另外,即便同样是GCC编译器,不同版本的GCC编译器下,测试成绩也会有很大差异。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并非SPEC测试的缺陷,反而用事实说明了,最后的用户体验是软件+硬件的结果,充分说明了软硬件磨合的重要性。可能有的读者对不明白什么是编译器,在此说明一下,程序员在编程的时候写的是编程语言,但是计算机运行的时候是机器语言,编译器就是将程序员的编程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工具。龙芯、飞腾、申威和Intel的比较现在,我们先就龙芯和飞腾的桌面芯片与Intel的CPU做比较。由于桌面芯片更加注重单线程性能——单核性能是基础,很多程序都依赖单进程的处理速度,如果单核性能上不去,核心数再多也没用,这也是AMD 六核、八核芯片打不赢Intel 四核芯片的原因。另外,对于桌面芯片来说,日常使用中更加倚重定点性能。因此,在这里我们以单线程实际测试的定点成绩做比较。在编译器为GCC5.2的情况下,Intel I5 4460在3.2G主频下SPEC2006的定点成绩为32分;在编译器为GCC4.4.7的情况下,龙芯3A3000在1.5G主频下的定点成绩为11分;在编译器为GCC4.8的情况下,飞腾1500A在1.8G主频的定点成绩为10分。诚然Intel在编译器上占有一定优势,这里为了方便比较就忽略编译器带来的差异了,就定点性能而已,龙芯3A3000和飞腾1500A的单线程性能大约为Intel I5 4460的三分之一。差距在哪里呢?主要是在主频上,其次在微结构。龙芯3A3000的主频只有1.5G,飞腾1500A的主频只有1.8G,而Intel I5 4460的主频达3.2G,而且如果需要的话,还能睿频到3.4G,很显然,在主频上龙芯3A3000只有Intel I5 4460的一半不到,而飞腾1500A也只有Intel I5 4460的一半多一点。微结构也就是常说的CPU核,在主频相同的情况下,两款CPU的性能差异取决于微结构的差异,像龙芯GS464E、Intel的Haswell、ARM的Crotex A72都是微结构。龙芯3A3000在1G主频时,SPEC2006测试定点成绩为7.3,飞腾1500A主频为1G时,SPEC2006测试定点成绩为5.5,而I5 4460在1G主频时的定点成绩为10。可以说,龙芯的GS464E大约有Intel的Haswell性能的73%,而飞腾的FTC660大约是Intel的Haswell性能的55%。那么如何提升主频和微结构呢?提升微结构需要在指令分支预测,寄存器重命名,多指令通路,乱序发射,功能部件,访存性能等方面做文章,目的是使整个的指令流水的效率尽可能高,因为如果有一个环节设计不好或不匹配的话,整个系统效率就发挥不出来,这是CPU的核心技术。提升主频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后端设计能力,也就是要指物理层电路的具体优化,包括单元布局、时序优化等放方面下苦功。接下来就国产服务器CPU与Intel的服务器CPU做比较,以国产服务器CPU中多线程性能最强的飞腾2000为例。在编译器为GCC4.8的情况下,飞腾2000在2G主频的单线程SPEC2006测试成绩为定点12.4,浮点11.3,换算一下飞腾2000的CPU核FTC661的定点成绩为6.2/G,和Intel Haswell 10/G的成绩依旧有不小的差距,由于飞腾2000为64核芯片,在单线程性能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依靠核心数量的优势,FT2000的多线程SPEC2006测试成绩为定点570,浮点482,全芯片性能与Intel Xeon E5-2695v3相当,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由于科学计算倚重双精浮点性能,超算芯片的比较中就以双精浮点性能为指标进行,申威26010的双精浮点性能为3T,和Intel目前最好的超算芯片KNL相当,更难人可贵的是这是在制造工艺与Intel相差2代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这充分体现出申威26010在设计思想上的先进性。结语在桌面芯片上,龙芯和飞腾目前最好的桌面四核芯片的单线程定点测试成绩大约为Intel I5 4460的三分之一,虽然和Intel的差距依旧比较大,但目前龙芯和飞腾还没有大型游戏等对CPU性能要求较高的软件应用,现在的性能对于绝大多数应用来说都是够用的,特别是对党政军办公电脑和一体机,龙芯3A3000和飞腾1500A的性能已经属于性能过剩了,只要软件跟得上,在党政军领域能替换Intel的CPU。在服务器CPU上,飞腾2000虽然在单线程性能上和Intel有一定差距,但其全芯片性能颇为不俗,能与Intel Xeon E5-2695v3相当,已经是全球全芯片性能最强的ARM服务器CPU,如果ARM等国外厂商能完善其服务器CPU的软件生态,飞腾则有可能借着ARM的生态一飞冲天。在超算芯片上,申威26010完全可以和Intel最好的加速器KNL硬碰硬的较量。出品:科普中国制作:铁流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产cpu有哪些品牌
龙芯:龙芯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通用CPU,采用自主LoongISA指令系统,兼容MIPS指令。2002年8月10日诞生的龙芯一号是我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国产龙芯GodSon,是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处理器,目前已经有2代产品。国产cpu有华为鲲鹏、飞腾CPU、海光CPU、龙芯、兆芯、申威。其中华为鲲鹏、飞腾CPU采用的是ARM架构,龙芯采用的是MIPS架构,而兆芯、海光CPU采用的是X86架构,申威采用的是Alpha架构。国产CPU处理器知名品牌有:龙芯、兆芯、申威、飞腾。cpu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其功能主要是可以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cpu的品牌有Intel,AMD,IBM和Cyrix,IDT,VIA威盛,国产龙芯等,介绍如下:Intel。
国产cpu的制作工艺是多少?
CPU是现代计算机,手机的核心部件,又称为“微处理器”。对于PC而言,CPU的规格与频率常常被用来作为衡量一台电脑性能强弱重要指标。Intelx86架构已经经历了二十多个年头,而x86架构的CPU对我们大多数人的工作、生活影响颇为深远。许多对电脑知识略知一二的朋友大多会知道CPU里面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晶体管了,提高CPU的速度,最重要的一点说白了就是如何在相同的CPU面积里面放进去更加多的晶体管,由于CPU实在太小,太精密,里面组成了数目相当多的晶体管,所以人手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只能够通过光刻工艺来进行加工的。这就是为什么一块CPU里面为什么可以数量如此之多的晶体管。晶体管其实就是一个双位的开关:即开和关。如果您回忆起基本计算的时代,那就是一台计算机需要进行工作的全部。两种选择,开和关,对于机器来说即0和1。那么您将如何制作一个CPU呢?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一步一步的为您讲述中央处理器从一堆沙子到一个功能强大的集成电路芯片的全过程。KIA-MOS管 制造CPU的基本原如果问及CPU的原料是什么,大家都会轻而易举的给出答案—是硅。这是不假,但硅又来自哪里呢?其实就是那些最不起眼的沙子。难以想象吧,价格昂贵,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充满着神秘感的CPU竟然来自那根本一文不值的沙子。当然这中间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制造过程才行。不过不是随便抓一把沙子就可以做原料的,一定要精挑细选,从中提取出最最纯净的硅原料才行。试想一下,如果用那最最廉价而又储量充足的原料做成CPU,那么成品的质量会怎样,你还能用上像现在这样高性能的处理器吗?解析CPU制造工艺以及生产全过程除去硅之外,制造CPU还需要一种重要的材料就是金属。目前为止,铝已经成为制作处理器内部配件的主要金属材料,而铜则逐渐被淘汰,这是有一些原因的,在目前的CPU工作电压下,铝的电迁移特性要明显好于铜。所谓电迁移问题,就是指当大量电子流过一段导体时,导体物质原子受电子撞击而离开原有位置,留下空位,空位过多则会导致导体连线断开,而离开原位的原子停留在其它位置,会造成其它地方的短路从而影响芯片的逻辑功能,进而导致芯片无法使用。除了这两样主要的材料之外,在芯片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一些种类的化学原料,它们起着不同的作用,这里不再赘述。CPU制造的准备阶段在必备原材料的采集工作完毕之后,这些原材料中的一部分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工作。而作为最主要的原料,硅的处理工作至关重要。首先,硅原料要进行化学提纯,这一步骤使其达到可供半导体工业使用的原料级别。而为了使这些硅原料能够满足集成电路制造的加工需要,还必须将其整形,这一步是通过溶化硅原料,然后将液态硅注入大型高温石英容器而完成的。解析CPU制造工艺以及生产全过程而后,将原料进行高温溶化。中学化学课上我们学到过,许多固体内部原子是晶体结构,硅也是如此。为了达到高性能处理器的要求,整块硅原料必须高度纯净,及单晶硅。然后从高温容器中采用旋转拉伸的方式将硅原料取出,此时一个圆柱体的硅锭就产生了。从目前所使用的工艺来看,硅锭圆形横截面的直径为200毫米。不过现在intel和其它一些公司已经开始使用300毫米直径的硅锭了。在保留硅锭的各种特性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横截面的面积是具有相当的难度的,不过只要企业肯投入大批资金来研究,还是可以实现的。intel为研制和生产300毫米硅锭而建立的工厂耗费了大约35亿美元,新技术的成功使得intel可以制造复杂程度更高,功能更强大的集成电路芯片。而200毫米硅锭的工厂也耗费了15亿美元。在制成硅锭并确保其是一个绝对的圆柱体之后,下一个步骤就是将这个圆柱体硅锭切片,切片越薄,用料越省,自然可以生产的处理器芯片就更多。切片还要镜面精加工的处理来确保表面绝对光滑,之后检查是否有扭曲或其它问题。这一步的质量检验尤为重要,它直接决定了成品CPU的质量。新的切片中要掺入一些物质而使之成为真正的半导体材料,而后在其上刻划代表着各种逻辑功能的晶体管电路。掺入的物质原子进入硅原子之间的空隙,彼此之间发生原子力的作用,从而使得硅原料具有半导体的特性。今天的半导体制造多选择CMOS工艺(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其中互补一词表示半导体中N型MOS管和P型MOS管之间的交互作用。而N和P在电子工艺中分别代表负极和正极。多数情况下,切片被掺入化学物质而形成P型衬底,在其上刻划的逻辑电路要遵循nMOS电路的特性来设计,这种类型的晶体管空间利用率更高也更加节能。同时在多数情况下,必须尽量限制pMOS型晶体管的出现,因为在制造过程的后期,需要将N型材料植入P型衬底当中,而这一过程会导致pMOS管的形成。在掺入化学物质的工作完成之后,标准的切片就完成了。然后将每一个切片放入高温炉中加热,通过控制加温时间而使得切片表面生成一层二氧化硅膜。通过密切监测温度,空气成分和加温时间,该二氧化硅层的厚度是可以控制的。在intel的90纳米制造工艺中,门氧化物的宽度小到了惊人的5个原子厚度。这一层门电路也是晶体管门电路的一部分,晶体管门电路的作用是控制其间电子的流动,通过对门电压的控制,电子的流动被严格控制,而不论输入输出端口电压的大小。准备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在二氧化硅层上覆盖一个感光层。这一层物质用于同一层中的其它控制应用。
为何国产超级计算机已经领先全世界了,而国产cpu却依然落后?
搞芯片要是像搞中国足球一样难,使尽办法都没招那就危险了
国产CPU现在发展得如何了?
CPU中文名为中央处理器,它在计算机中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进行诠释和执行。为了让CPU读取诠释指令的效率更高,CPU内部会有叫做“指令集”的东西,指令集就是人们预先设置好的一套工作(读取、诠释、执行指令)方法和指南。当CPU外部接受到某种指令时,CPU就开始找预设的工作方法中对应的指南去执行。因此CPU指令集先进与否,也往往决定了CPU性能有多强。按照指令集的复杂程度划分,我们可以把CPU简单划分为两种架构,一类是RISC(精简指令集处理器),另一种是CISC(复杂指令集处理器),它们的区别在于设计理念的区别。早期CPU全都是CISC,这类CPU设计目的就是让外部生成的非常简单指令就能被机器读懂,方便编译器开发(编译器就是将“更接近人语的高级语言”翻译为“电脑能读懂的低级语言”的程序)。但为了达成这一目的CPU内部会集成非常复杂的指令读取,翻译和诠释的逻辑,也对CPU的架构和电路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类处理器的代表就是我们个人电脑常用的X86处理器。RISC则是指令集比较简单,因此外部指令要被RISC处理器读懂,配套的编译器需要非常强大,能将复杂的指令简单化。相应的,RISC的制造会简单许多,在同等工艺下能制造出特定功能性更强的CPU,这类处理器的代表就是手机上的ARM处理器和IBM的Power处理器。更加简单通俗的区分就是CISC强调用硬件去更有效率地执行工作,而RISC则更依赖软件(编译器);CISC处理器上的指令集丰富而全面,是个全能选手,RISC处理器通常只保留特定常用指令集,让处理器某项性能非常强(比如为挖矿优化的特定RISC矿机),更适合打造专才。
有国产CPU吗?
没有
国产CPU发展前景如何?
前景的话还是有的,因为中国的人口就在那里放着,但真正想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估计会很难,因为有AMD和Intel两大巨头在压着。再说以中国如今的应试教育模式,很难出现创新型人才,而如果仅以爱国热情来当国产cpu的卖点的话,其很难走向世界。
国产CPU服务器 u盘启动不了
需要设置硬盘模式。如果你的电脑主板开机从U盘启动到主菜单,无法进入PE系统,或者是进入了但是无法识别硬盘等等,这时候,你需要重启电脑进入BIOS设置页面,将硬盘模式AHCI设置为IDE&SATA模式即可。
6大国产CPU,6大国产操作系统,正在全面替代intel+Windows
其实早在1999年,倪光南院士就发文,呼吁发展国产操作系统,发展国产CPU,建立起中国自主的、完整的信息化产业体系。 但20多年过去了,国内的信息化产业体系,还是以INTEL、AMD的X86芯片为主,而操作系统主要还是以windows为主,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还远远不够。 按照数据, 国内Windows操作系统的份额目前仍在90%以上,国内PC产业的CPU,INTEL+AMD,也占了90%以上的份额。 但事实上,虽然国产CPU、国产操作系统,还远远不能与INTEL芯片、WINDOWS媲美,但大家也都没闲着,一直以努力 目前国内已经有了6大国产CPU,还有了6大国产操作系统,大家都在努力的、想方设法的,全方面的替代INTEL+Windows。 先说说6大国产CPU,分别是龙芯、兆芯、华为鲲鹏、海光、飞腾、申威。 这6大CPU分为三类,一类是采用ARM架构的华为鲲鹏、飞腾,利用ARM架构,更多的还是用于服务器,在服务器层面对INTEL的CPU进行替代。 另外一类则是采用X86架构的芯片,分别是兆芯、海光。其实海光主攻服务器芯片,而兆芯则个人PC、服务器都有涉及。 第三类则是走自主可控道路的龙芯、申威。龙芯之前采用MIPS架构,后来自研指令集,而申威也是采用Aplha架构,再自研指令集,龙芯在服务器、个人PC端都有涉及,申威则主要用于超级计算机。 很明显,6大国产CPU、已经从个人PC领域、服务器领域、超级计算机领域,三大主流领域,对INTEL、AMD的X86芯片进行全面替代。 接着说说国产操作系统,目前较为成熟的国产操作系统包括六大品牌,分别是:麒麟、统信、普华、中科红旗、中科方德、中兴新支点。这6大品牌中,目前较有竞争力的就是两家:麒麟和统信。 在这6大操作系统也是全面从个人PC端,服务器对windows展开替代工作,特别是统信UOS,累计装机已经超过300万套,与几千家合作伙伴进行了适配,已经有几十万应用了。 另外更重要的是,除了传统PC时代的操作系统之外,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国内各种跨终端、全场景式操作系统也在不断跟进中,比如华为鸿蒙、欧拉,阿里飞天、龙蜥等国产操作系统,更是全面开花,在各个领域表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 可以预料的是,国产CPU、国产操作系统已然成为国产替代的必然之路,只是时间问题,虽然现在与INTEL、windows差距大,但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国产cpu品牌都有哪些谁知道
国产CPU处理器知名品牌有:龙芯、兆芯、申威、飞腾。龙芯:2002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所授权的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研发成功,在2016发布了采用自主设计高性能GS464E微结构的最新一代3A2000处理器,其同频性能已接近Intel Ivy Bridge架构水平。兆芯: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是成立于2013年的国资控股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厂商,在北京、西安、武汉、深圳等地均设有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是国内仅有的同时掌握CPU、GPU、Chipset三大核心技术的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高质量的国产芯片。申威:申威CPU,简称“SW处理器”,由江南计算机所(属于军方研究机构即总参56所)负责研发的,其研制得到了国家“核高基”专项资金支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器系列。飞腾:飞腾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自主研制成功,2014年,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其综合技术性能优越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主流型高档数字信号处理器,打破了一直由国外技术垄断的局面,标准着我国的这项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015年,发布了采用ARM指令集的FT-1500A系列处理器。
国产cpu品牌都有哪些?
国产处理器比较具有使用价值的包括兆芯(x86)、飞腾、申威、龙芯等移动处理器设计商包括华为海思、大唐联芯、展讯、全志、瑞芯微,还有中国台湾MTK的MTK 6573 MTK 6575 MTK6577 的芯片,大陆展讯的SC8810等智能机芯片等。国产CPU分这么几类吧:先不谈制造,只说CPU设计:1. 龙芯这种从下到上都是自主设计,指令集虽然是模仿的,但也勉强算是自主的,现代CPU架构下指令集的差异性已经不大了。2. 用开源的硬件方案的,代表类型有SPARC架构下的一些CPU,比如神舟飞船上用的就是这类,拿别人开源的东西改改就可以用了。3. 直接买别人的硬件方案,这了指的是买了全套东西的那种,代表类型有alpha架构,也就是申威系列,太湖之光用的。4. 拿别人的授权,然后生产CPU的,代表类型是华为海思这种,拿到ARM的授权,然后重新设计的,虽然ARM会提供公版,但像拿来直接用还是有点难度的。5. 破解、抄袭、打磨别人家的CPU的,有一些研究所在做。以上只是分类,就现状来说:龙芯这种其实意义是最大的,基本上把CPU设计中所有的水都试过,虽然也出过能跑Linux的桌面版本,但整体技术来说有点落后,并且市场前景也不乐观,MIPS自己都快死了。龙芯肯定会活着,至少作为国家战略的技术储备,也会有人让它活着,但活的好不好就难说了。玩硬件太烧钱了,看Intel挣的多,烧的钱更多。SPARC和alpha其实在实际中差不多,一种是开源的,另一种是整体买过来的。问题在于,不管是开源还是买的,基本上搞不到太好的东西,虽然申威拿到的超算的第一,但申威自身的问题很多,比如内存设计就很弱,适合做并行计算,但不适合民用。当年太湖之光拿下超算第一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国产CPU成气候了,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民用领域对单核性能要求很高的,申威的单核可能还不如龙芯(没研究过具体数据,可能有偏差),申威的优势在于浮点性能强悍,但普通用户要那么强的浮点性能干嘛?SPARC多用在航天领域,欧洲人一直在用,我们在后面跟着学(之前写的有误,老美用的是PPC,欧洲人用SPARC),我们自己造的SPARC整体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只是使用的话,已经足够了。再次强调,这两类不太适合民用。第四类就是拿授权,自己设计Soc之类的,这类包含很多,广义一点来说,兆芯(x86)、飞腾(ARM)、海思(ARM)、展讯(ARM)等等,好像PPC指令集在国内也有拿到授权的。龙芯拿到MIPS授权以后,其实也可以归到这类,但毕竟龙芯早期确实是全自主设计,只不过是“兼容”MIPS指令,而且龙芯发布的年代国内缺人缺钱,条件要困难的多。狭义的看,像兆芯这种其实不算,因为没有什么自主性可言,其实就是VIA,但要是哪天VIA卖给国内也许不是什么坏事,起码可以合法生产x86的CPU了(评论里说最新的兆芯已经重新设计IP了,如果这样就跟海思之类的差不多)。拿到的授权不同,自主的程度也不一样,有些可以做深度定制,有些就只能简单改改,因为这类厂商实在是太多了,我了解的不全,不好一一评价。但我个人认为,从商业化的角度上看,这条路是最好走的。兼容性上没有门槛,前期不需要烧特别多的钱(但也不少),对于商业化来说相对比较容易。最后一类是拿别人的片子搞破解抄袭之类的,基本没有什么市场可言,要么是打着科研的旗号,要么打着国防的旗号,要么就是纯粹骗钱,当然可能两三种情况并存的也有。还有,特别注意区别一下龙芯是自己做出来的,汉芯是靠打磨骗钱的,两个不是一回事。以上都是CPU设计方面的。
申威是国产cpu吗
是的,申威是中国自主研发的CPU。它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国防科技大学共同研制,并由申威公司生产。申威CPU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在超级计算、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申威CPU的成功开发标志着中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重要突破,对于国家信息安全和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产cpu中最好的是什么品牌?
国货一般高通的cpu安卓的有三星的猎户德州高通
国产cpussd性能跑不起来
国产cpussd性能跑不起来是由于CPU设置了节能模式。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CPU节能模式能比智能地根据应用状态调整硬件性能,给人一种跑不起来的体验,关闭节能模式即可。cpu即中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为什么国产cpu,少之又少,怎么没有属于我们中国自主研发的cpu呢?
不是少之又少,是不可能会有,CPU是不可能山寨的,生产CPU不是哪里都可以生产的,不然也不会只有两个品牌的CPU
现在购买的电脑可以使用国产cpu吗
可以。截止2022年11月23日,由我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芯片已经正式投入民用市场了,所以买到的电脑是可以使用国产cpu的。cpu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
国产CPU现在发展得如何了?
近年来我国产CPU也算是小有成就。就拿飞腾举例,飞腾公司技术团队起步于1999年。目前是国资比例最高的国产CPU企业,是聚焦国 家战略需求和重大项目的CPU国 家队。在2012年获得了ARM指令集授权后,开始研发全自主处理器内核,拥有覆盖桌面、服务器和嵌入式的自主CPU产品线和配套套片芯片,目前已经成为技术和产业双领先的芯片设计企业,有力推动了国 家关键领域信息系统的转型升级。
国产cpu有哪些品牌
cpu主要品牌有:1.Intel公司Intel是生产CPU的老大哥,它占有80%多的市场份额,Intel生产的CPU就成了事实上的x86CPU技术规范和标准。最新的酷睿2成为CPU的首选。2.AMD公司目前使用的CPU有好几家公司的产品,除了Intel公司外,最有力的挑战的就是AMD公司,最新的Athlon64x2和闪龙具有很好性价比,尤其采用了3DNOW+技术,使其在3D上有很好的表现。3.IBM和Cyrix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IBM和Cyrix公司合并后,使其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芯片生产线,其成品将会日益完善和完备。4.IDT公司IDT是处理器厂商的后起之秀,但现在还不太成熟。5.VIA威盛公司VIA威盛是台湾一家主板芯片组厂商,收购了前述的Cyrix和IDT的cpu部门,推出了自己的CPU。6.国产龙芯GodSon ,是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处理器,目前已经有2代产品。
龙芯CPU再进一步,国产CPU们追上英特尔还需多久?
1、如果光从性能上来看,龙芯3A5000性能与2015年的英特尔i5水平相当,这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在过去国内外CPU在性能上的差距就能达到10年以上。因此只看性能的话,大概5-8年左右就能够替换英特尔。2、龙芯处理器和英特尔AMD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至少10年的时间。从2002年的龙芯I号,也就是狗剩CPU。3、近日,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在采访中表示,到2023年要正面应对英特尔。龙芯中科是2008年成立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等工作。4、除此之外,我国的北斗导航使用的芯片也是龙芯芯片,使用国产芯片可以更好地保证国人的信息安全。经过十八年的研发,龙芯也已经推出了三个系列的处理器,目前龙芯最新的是龙芯3A3000,但与英特尔和AMD相比,龙芯的差距还是很大的。5、就一定可以在芯片领域完成超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我们现在芯片的技术还处于别人10年前的技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别人花50年才能达到的技术,我们用很短的时间就达到了,我相信国产CPU崛起的时刻已经来临了。
申威是中国产cpu吗
是的,申威是中国产的CPU。申威是中国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自主研发的一款高性能处理器。它在设计和生产方面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申威系列处理器在性能、功耗和可扩展性方面都有很高的竞争力,已经在多个超级计算机系统中得到应用。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自主研发和生产高性能处理器的发展,申威的成功是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
国产cpu有哪些品牌
国产CPU品牌有龙芯、海光、兆芯、华为鲲鹏、申威等。1、龙芯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通用CPU。龙芯从2001年以来共开发了1号、2号、3号三个系列处理器和龙芯桥片系列,在政企、安全、金融、能源等应用场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海光是通过AMD获得了ZEN1架构和X86指令集的永久使用权,后续海光可以基于X86指令集,随意自研。海光的CPU主要作于服务器,目前有7、5、3系列,分别定位于高、中、低档。3、兆芯基于X86指令集,使用wintel生态进行开发,其通用处理器产品涵盖“开先”、“开胜”两大系列,开先面向PC,开胜面向服务器。4、华为鲲鹏采用的是ARM指令集,基于ARMV8架构,获V8永久授权,主要用于服务器,但也有厂商将其用于个人PC,但非常少。5、申威CPU是国之重器,因为主要用于超级计算机。申威CPU采用自主指令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器系列。早期采用Alpha指令集,后期拓展了自己的SW-64指令集,目前在神威、太湖之光中就使用的是SW26010芯片。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申威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