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分级
百燕之家 / 信息详情
最新法国葡萄酒分级制度
法国的葡萄酒,无论红酒白酒,可分为四种等级:1. 日常餐酒(Vins De Table):这是法国葡萄酒75%产量的酒,也是法国人日常当饮料喝得最多的酒。它不限制年份、葡萄品种、产地、包装。若是出口只要注明“法国产制”即可。2. 地区餐酒(Vins De Pays):不限制年份、葡萄品种,但限制产区且不得混合酒。通常在Vins De Pays字样后会紧接列出产区名。3. 优良地区餐酒(VDQS-Vins De Limites De Qualite Superieure):它的限制条件和下面将提到第一级AOC的限制条件差不多,但执行较为宽松。这类产区可升级为AOC产区,因此可被视为那些尚未成名的产区向AOC级产区的过渡。4. 法定产区酒(AOC-Appelation Dorigine Controlee):简称AOC的酒,是法国第一级的酒。凡属于AOC的酒,必须符合AOC的规定,其中规定的范围很广泛,从土壤成分、葡萄品种、种植方法、酿制过程、酒精含量、木桶储存期等全有详尽规定。酒瓶标签上在Appelation 和 Controlee二字之间会注明该酒产区的名称,产区越大酒质越差,且价格也便宜些。(如一瓶产于波尔多Bordeaux的葡萄酒,合乎该产区的AOC控制要求,就可在酒标上印上“Appelation Bordeaux Controlee”的字样。)举例而言,大家都知道山东烟台出产的烟台梨是最好的,品质优良,清香适口。如果买的是山东出产的梨,则可能混掺了山东省其他地区出产的梨,结果就不那么精纯了。
据说法国葡萄酒分级制度有改变?高人请指教!
法国的葡萄酒,无论红酒白酒,可分为四种等级:1.日常餐酒(vinsdetable):这是法国葡萄酒75%产量的酒,也是法国人日常当饮料喝得最多的酒。它不限制年份、葡萄品种、产地、包装。若是出口只要注明“法国产制”即可。2.地区餐酒(vinsdepays):不限制年份、葡萄品种,但限制产区且不得混合酒。通常在vinsdepays字样后会紧接列出产区名。3.优良地区餐酒(vdqs-vinsdelimitesdequalitesuperieure):它的限制条件和下面将提到第一级aoc的限制条件差不多,但执行较为宽松。这类产区可升级为aoc产区,因此可被视为那些尚未成名的产区向aoc级产区的过渡。4.法定产区酒(aoc-appelationdoriginecontrolee):简称aoc的酒,是法国第一级的酒。凡属于aoc的酒,必须符合aoc的规定,其中规定的范围很广泛,从土壤成分、葡萄品种、种植方法、酿制过程、酒精含量、木桶储存期等全有详尽规定。酒瓶标签上在appelation和controlee二字之间会注明该酒产区的名称,产区越大酒质越差,且价格也便宜些。(如一瓶产于波尔多bordeaux的葡萄酒,合乎该产区的aoc控制要求,就可在酒标上印上“appelationbordeauxcontrolee”的字样。)举例而言,大家都知道山东烟台出产的烟台梨是最好的,品质优良,清香适口。如果买的是山东出产的梨,则可能混掺了山东省其他地区出产的梨,结果就不那么精纯了。
格鲁吉亚葡萄酒分级是怎么分的?依据什么来划分等级的呢?
根据皱眉深度决定等级。喝酒之后微微舒展为特级。微微皱眉一级,深锁眉头劣质!~
葡萄酒分级制度的美国葡萄酒分级制度
美国葡萄酒分级美国没有正式的葡萄酒分级制度,只有葡萄酒产地管制条例。所以对葡萄酒好坏的定位除价格外,还有重要评酒人士的打分,以及葡萄酒竞赛和得奖情况等作为参考,要想买到优质的葡萄酒,特别是性价比高的酒是需要对具体的厂家有所了解和研究的。美国的烟酒和枪械管制局于1983年颁布了葡萄酒产地管制条例(Approved Viticulture Area,也可称为AmericanViticulture Area,简称AVA)。该条例虽以法国的法定产区管制系统(AOC)为参考,但没有那么多限制。条例只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土壤类型及气候划分产区,对产区可栽种的葡萄品种、产量和酒的酿造方式没有限制,这也是与法国原产地控制条例最根本的区别。目前美国有大大小小170余个AVA葡萄酒产区,其中有90多个是在加州。AVA的面积大小差别很大,常常是大包小,大产区里包含着几个中产区,中产区里又有小产区,最小的AVA可以是单一葡萄园或单一酒庄的所在地。
葡萄酒分级制度的西班牙葡萄酒分级制度
西班牙葡萄酒分级西班牙的葡萄酒分级可以说是很细致繁琐的,最新的葡萄酒法于2003年修订,将葡萄酒分为五级,后两级为普通酒。西班牙葡萄酒的级别,由国家产区管理机构(INDO)负责制定再由各产区当地管理委员会(Consejo Regulador)负责管理。共有五个级别,下面是从最低级别开始介绍。一般等级(VDM):最低一级,不管是哪个产区的酒混合的,只要其品质不符合其他更高品质规定的都可以标这个级别。就中国人的看法,只要是100%的葡萄酿造的酒就可以称这个级别。(VC ):这一级别稍微高一点,要标出葡萄的产区,但没有生产方面的规定。(VDLT):相当于法国的地区餐酒,产区的范围比下面的DO级别要大而且要笼统,规定少而简单。高级别酒等级(DO):法定产区等级葡萄酒。称为(DO)产区必须要建立严格的管制系统,同时所产的葡萄酒还必须符合传统和具有相当的知名度。目前西班牙已有一半的葡萄酒产区被评为(DO)。(DOC):比DO更高一级,1991年创立,各方面要求都很严格。目前只有少部分地区符合这个规定。窖藏级别西班牙很重视(窖藏)橡木桶储存和瓶中陈年,前者是(发酵后)入桶,后者是经过橡木桶的储存后入瓶再放一段时间,这都令酒更加醇厚稳定。西班牙的酒法对每一级酒的窖藏时间都有明确的规定,只要看酒标就知道,酒的窖藏时间越长,酒的品质越好,价格就越贵。Crianza ,一般窖藏级,葡萄酒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窖藏的;最低规定,在(1年瓶中)和(1年小橡木桶)的时间共两年。Reserva,珍藏级,列入珍藏的红酒,至少要窖藏36个月,其中12个月在桶里;白酒和玫瑰红酒最少要窖藏24个月,桶里时间为6个月。Gran Reserva,特级珍藏级,列入特级珍藏的红酒,至少要用木桶放24个月,瓶陈时间为36个月。白葡萄酒和玫瑰红酒要48个月,其中6个月在桶里。酒标上有没有上述字样的,则表示酒没有经过窖藏,或藏得时间不够,这叫(年轻酒)
葡萄酒分级制度的德国葡萄酒分级制度
德国葡萄酒分级德国葡萄酒分级较繁杂,也很特别,是以葡萄的成熟度为标准来分级,而成熟度则主要以葡萄所含糖分的高低来划分。简单地说德国葡萄酒分为两大类――高品质酒和普通酒。高品质酒对于原产地葡萄的品种选定、采收时期、所产酒的酒精度、酒标上所标注的内容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其中又分为QbA和QmP两个等级。普通酒又分为地区餐酒(Landwein)和日常餐酒(Afelwein)两个等级。
葡萄酒分级制度的法国葡萄酒分级制度
法国葡萄酒总共可分为四级。若以金字塔来表示价格,由基部至顶部的顺序为:日常餐酒 (Vin de Table)、地区餐酒 (Vin de Pays )、优良地区餐酒(V.D.Q.S)、法定地区葡萄酒(A.O.C)。一般来讲,越接近金字塔顶部,价格越高。 1、日常餐酒 (Vin de Table)可用法国同一产区或不同个产区的酒调配而成。法国酿酒历史悠久,调配技术高超,因而日常餐酒品质稳定,是法国大众餐桌上最常见的葡萄酒。此类酒最低酒精含量不得低于8.5%或9%,最高则不超过15%。2、地区餐酒 (Vin de Pays )由最好的日常餐酒升级而成。其产地必须与标签上所标示的特定产区一致,而且要使用被认可的葡萄品种。最后,还要通过专门的法国品酒委员会核准。3、优良地区餐酒(V.D.Q.S)等级位于地区餐酒和法定地区葡萄酒之间。这类葡萄酒的生产受到法国原产地名称管理委员会(Institut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Origine)的严格控制。4、法定地区葡萄酒(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ee 简称A.O.C)最高等级的法国葡萄酒,其使用的葡萄品种、最低酒精含量、最高产量、培植方式、修剪以及酿酒方法等都受到最严格的监控。只有通过官方分析和化验的法定产区葡萄酒才可获得A.O.C证书。正是这种非常严格的规定才确保了A.O.C等级的葡萄酒始终如一的高贵品质。
希腊葡萄酒的希腊葡萄酒分级
葡萄酒的特点取决于葡萄品种、种植的区域,以及酿制和陈年的方法。为了让消费者知道这些特性,立法者创造了一系列的概念,区分葡萄酒的种类和类型。根据欧盟的法律,葡萄酒分为法定产区酒(AOC)和日常餐酒(Table wines)两大类。 法定产区酒(AOC)是以一个地区的名字命名的,并以此作为商品交易的名称。根据国际法,这个特定的产品必须产自其名称代表的地区,其特点必须是这个地区特有的自然因素(比如,生态系统)和技术因素(比如,生产技术)。因此,一瓶在市场上标注法定产区酒(AOC)应该:◇ 来自特定的葡萄种植区域,该区域的名字列示在酒标上;酿酒的葡萄品种的种植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使用一种或几种精选葡萄品种酿制,而且一旦选定,就不得有变。这些品种完全适应该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葡萄园的葡萄产量低,但是品质高。◇ 其生产过程基于该地区传统的酿酒技术,同时适合现代技术的各项需求。◇ 在特定的条件下成熟和陈酿。◇ 根据生态系统的不同,具有特别的口味特征和个性。这些就的特性很“典型”,代表了生产该葡萄酒地区的条件,他们展示了特质、特点和个性。希腊的法定产区(AOC)都是高品质的葡萄种植地区,根据欧盟的法律,也称作V.Q.P.R.D,该术语来自法语词Vin de Qualité Produit de Région Déterminé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希腊的法定产区酒又分为“优良法定产区酒”和“控制法定产区酒”在希腊,有28个法定产区酒,其中20个为“优良法定产区酒”,8个位“控制法定产区酒”。 餐酒又分为3大类:指定产区酒,传统列名酒和品牌葡萄酒指定产区酒是餐酒和法定产区酒之间的过度桥梁。这类酒关注点包括:标明产区地理位置,一定的生产条件,酿造的葡萄品种,酿酒方法,他们的最低酒精含量,以及口味特征等。传统列名酒就是在某特定的地区或国家根据传统的方法制作的酒。这类酒的名字是专属于或传统上用于来自专指的某国家或一个国家专指的某地区的产品特性。希腊的传统列名酒就是“热茜娜”(Retsina)。当今,“热茜娜”(Retsina)专指干型希腊葡萄酒,使用传统方法酿造,在葡萄汁中加入了松树松脂。其他在市场上常见的瓶装葡萄酒都属于品牌葡萄酒,也就是说,这些酒以各自的商业名称在分销。特别说明Special indications只有那些标明是法定产区酒或指定地区酒才可以注明葡萄园、种植园、酒庄、修道院、小庄园或大庄园的名称,只要这些酒酿制的葡萄来自某某葡萄园和在某某特定的地区酿制的。 目前,希腊也有一套仿自法国的葡萄酒分级系统,有相当于法国AOC等级的OPE等级共8个;以及品质较为一般的OPAP等级共25个,这与法国的VDQS等级相当。在这个划分等级的体系中,主要针对传统品种的应用、产区(或者酒庄)的历史、生产技术(倾向于法国的技术体系)以及葡萄园的海拔高度和朝向等等几个方面进行。O.P.A.P. (Onomasía Proeléfseos Anotéras Piótitos):OPAP标准相当于欧盟制定的“产于特定地区的高质量葡萄酒”(VQPRD) 标准,符合这个要求的产区有25个,分布于9个行政区。O.P.E (Onomasía Proeléfseos Eleghoméni):OPE标准相当于欧盟制定的“产于特定地区的高质量甜葡萄酒”(VLQPRD) 标准的甜型葡萄酒,共有8个产区,分属于4个行政区,比如采用小白玫瑰香酿造的举世著名的Samos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上述这两个级别的酒中,可以标注“Reserve”、“Grand Reserve”,但是,必须满足这样的条件:白葡萄酒Reserve:达到2年陈酿,其中不少于6个月的桶内、6个月的瓶内陈酿Grand Reserve:达到3年或以上陈酿,其中不少于1年的桶内、1年的瓶内陈酿红葡萄酒Reserve:达到3年陈酿,其中不少于6个月的桶内、6个月的瓶内陈酿Grand Reserve:达到4年陈酿,其中2年的桶内、2年的瓶内陈酿Topikos Inos:这个级别相当于法国的VDP,地区餐酒;一些生产者可以使用“酒庄(Ktima)”“修道院(Monastiri)”“城堡(Archondiko)”等字样。以显示与众不同。Epitrapezios Inos:这是相当于法国的VDT级别,指普通餐酒,也是受到限制最少的级别,不乏令你惊喜的酒。
匈牙利葡萄酒分级
匈牙利葡萄酒分4级,其中最高等级根据术语又分7类,各代表不同风格和品质。匈牙利自古即为葡萄酒生产大国,在法国文章诗词中,常常可以看到来自匈牙利的名酒,尤其是著名的都凯甜酒Tokaj,是当时欧洲皇室贵族最爱的葡萄酒之一。红酒,比较特别的是匈牙利秋季特殊的气候,惯有的阴霾常笼罩天际,有利于酿造出可口的贵腐甜酒。
关于波尔多葡萄酒分级的详细介绍,求详解。
boe波尔多分级系统村庄分级系统 波尔多根据每个地区的不同的一个AOC分级之上更为严格的地区分级系统,以1855年的巴黎世博会为标准制定沿用至今。总数61家。 5个一级,14个二级,14个三级,10个四级,18个五级 圣埃米利永分级制度 1955年有法国原产地命名管理委员会颁布。 15个特等一级(A、B) Saint-Emilion 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46个特级酒庄(Saint-Emillion Grand Cru Classe)圣埃米利永优等(Saint-Emilion Grand Cru) 中级酒庄分级“Cru Bourgeois”时常会出现在梅多克地区葡萄酒的标签上,这个词往往意味着比较便宜的好酒。2003年6月法国政府评定公布了一份中级酒庄的分级名单,共分为三个等级 ,共有247家酒庄入选索甸与巴萨克区酒庄分级索甸与巴萨克区酒庄分级列表是在1855年巴黎万国博览会所做的酒庄排名,只分为三个等级。目前,列级酒庄总数达到了27家: 勃艮第的分级系统勃艮第的分级是根据葡萄园自然位置和风土条件划分,只有地理条件最好的葡萄园才能评为最高级别。波尔多是根据不同的酒庄来划分。地区级(Regionales):23个法定产区 Bourgogne+产区/品种/酿造类型/颜色 Bourgogne Pinot Noir/Bourgogne Passe-tout-grains/勃艮第帕斯-图-格拉斯Bourgogne Grand ordinaire勃艮第普通酒 村庄级(Villages):44个村庄级葡萄酒可以直接用村名来命名,著名的有夏布丽(Chablis)波马尔(Pommard)尚博勒-穆西尼(Chambolle-Musigny)或是2个村庄共用一个名字Pouillly-fuisse.一级葡萄园(Premier Cru)或是1er Cru : 635个以上 包括村庄名+一级葡萄园分级+葡萄园名称组成或是村庄名+一级葡萄园分级。 特级葡萄园(Grand Crus):33个,32个在金丘,1个在夏布丽大区 香贝丹特级葡萄园(Chambertin Grand Cru)蜜思妮特级葡萄园(Musigny Grand Cru)蒙哈榭特级葡萄园(Montrachet Grand Cru) 中国葡萄酒俱乐部期待为您解答更多问题。酒意人生 从这里开始!
葡萄酒分级v d f, v d c e,v d P区别
VDF属于餐酒,入门级的红酒。VDCE 是欧盟的葡萄酒分级标志,有时法国出口的葡萄酒酒标上也适用VDCE标识。 法国葡萄酒分级,2011年以后称谓略有变化,为了和欧盟统一标准及其称呼,原来的AOC或改为AOP级别。 2011年,低于AOC的 VDP(地区餐酒)、VDT(日常餐酒)。法国葡萄酒开始执行和欧盟接轨的新酒标级别标准,VDP变成IGP;VDT取消,取而代之的是VDF葡萄酒。VDF是地区餐酒的意思,以前老的标记是VDT。 另外,大家还会看到 VDCE,表示葡萄原汁来自于欧盟国家的葡萄酒。 VDCE是欧盟酒的等级分类
葡萄酒分级 葡萄酒怎么分等级划分
1、葡萄酒分级 :葡萄酒的等级根据每个国家法律规定进行划分,大家最熟悉的法国AOC葡萄酒,就是法国葡萄酒等级的最高级,法国葡萄酒其他等级还有VDQS、Vin de Pays、Vin de Table。 2、法国:葡萄酒从1936年开始建立了全世界最完善的分级制度和法律。分AOC法定产区,VDQS优良地产区,Vin de Pays地区餐酒,Vin de Table普通餐酒。 3、意大利:葡萄酒从1963年开始建立分级制度。分DOCG保证法定产区,DOC法定产区,IGT(地区餐酒),Vino da Tavola(日常餐酒)。 4、西班牙:葡萄酒也建立了分级制度,分DOCa(DOQ)、DO、Vino de la Tierra、Vino Comarcal、Vino de Mesa。
求意大利葡萄酒分级制度。
意大利葡萄酒分级制度与法国有什么不同 意大利葡萄酒重振雄风大概是这几十年的事,而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其从1963年开始制定到1966年正式实施的葡萄酒分级制度,当时只有两个等级分别是DOC和VDT,在1980年,增加了DOCG等级,在1992年又增加了IGT等级。 虽说判断葡萄酒品质的好坏,极受个人口味影响,每个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评判。可是,人类饮用葡萄酒的历史已经超过二千年,被大众所接受的品质评论标准也逐渐建立起来了。现在大部分的主要欧洲产酒国都建立了自己的法定评级制度,提供一套较为客观的葡萄酒品质鉴别标准,如法国葡萄酒分级制度。意大利葡萄酒重振雄风大概是这几十年的事,而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其从1963年开始制定到1966年正式实施的葡萄酒分级制度,当时只有两个等级分别是DOC和VDT,在1980年,增加了DOCG等级,在1992年又增加了IGT等级。意大利葡萄酒的法定等级由低至高依次为:一、佐餐酒 Vino da Tavola 简称V.D.T.英文直译是Wine of Table, 意指此类酒是意大利人日常进餐时佐用的葡萄酒。佐餐酒在酒标(label)上不必列出葡萄品种或产酒区名称。V.D.T.泛指最普通品质的葡萄酒,对葡萄的产地、酿造方式等规定的不是很严格,但实际上有些酿造精美的佐餐酒,由于所用的葡萄品种或酿酒方法不符合法律规定,未能获得较高的等级,但却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喜爱,售价也不低。二、典型产区酒 Indicazione Geografica Tipica 简称I.G.T.欧共体市场批准了意大利的这种葡萄酒与法国的VINS DE PAYS(地区餐酒)和德国的LAND WEIN葡萄酒等级相同。规定这种葡萄酒应产于典型的特定地区和特定的健康葡萄,并把这一情况在酒标上注明。与可以用意大利任意地区的葡萄酿制的V.D.T. (佐餐酒)所不同的是,典型产区葡萄酒IGT要求使用限定地区采摘的葡萄的比例至少要达到85%。这一等级的葡萄酒在意大利产量较大,其中也不乏品质优秀、售价不菲的精品,特别是在意大利一些著名的葡萄酒杂志(如:《Civilta del bere》等)上经常有这一等级的葡萄酒与意大利花样繁多的地方特色烹饪搭配的例子。在此等级中, 法国酒只有小产区出现, 大产区全被纳入更高级的「法定产区」中;但在意大利, 大产区如皮埃蒙特Piemonte或托斯卡纳Toscana的酒也可在此等级中出现, 换而言之, 意大利的IGT酒比法国的VDP酒整体质量更佳。另外, 有某一类的I.G.T., 其实是最高质量的意大利酒, 由于有关法例严格, 意大利酒庄使用外国葡萄(如法国的Cabernet Sauvignon)酿成的酒, 品质即使很高, 也不能使用更高的平级(如后面所提的D.O.C.或D.O.C.G.), 只能用I.G.T.甚至V.D.T.。这些「名小于实」的葡萄酒多来自Toscana(托斯卡纳, 英文是Tuscany), 于是专家们称其为「超级托斯卡纳」(Super-Tuscan)。三、法定产区酒 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 即"控制原产地命名生产的葡萄酒" 简称D.O.C.在指定的地区,使用指定的葡萄品种,按指定方法酿造。葡萄的产地应当遵守量化要求,葡萄到葡萄酒的产量应当在规定的数值之内;实际上,生产周期,从葡萄园到装进酒瓶,都要符合规定,按照规范行事。DOC葡葡酒的生产得到确认后,葡萄种植者必须按DOC酒法进行生产,向当地农业部门申报葡萄每公倾产量和总产量,如果这一数量超过了DOC酒法规定的最大允许量,此葡萄不能作为DOC酒生产,只能做为一般葡萄酒和蒸馏酒。与D.O.C.相对的法国评级是A.O.C., 但以整体素质而言, 可能较后者更平均。与意大利国内的I.G.T.比较, 法例对D.O.C.的管制较多。以Piemonte为例, 只有多姿桃Dolcetto、巴贝拉Barbera及纳比奥罗Nebbiolo等较适合此地区酿酒的葡萄品种才可得到D.O.C.评级;较次的葡萄品种只能是I.G.T., 甚至V.D.T.。在意大利DOC酒中,白葡萄酒占41.74%,红葡萄酒占58.26%。四、保证法定产区酒 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 e Garantita 即“保证控制原产地命名生产的葡萄酒”简称D.O.C.G巴巴莱斯科这是对DOC酒的补充,以保证优质的DOC葡萄酒的可靠性。它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的生产者自愿地使其生产的葡萄酒受到更严格的管理标准。已批准为 DOCG的葡萄酒,在瓶子上将带有政府的质量印记。DOCG是意大利葡萄酒的最高级别,无论在葡萄品种、采摘、酿造、陈年的时间方式等方面都有严格管制,甚至有的还对葡萄树的树龄做出规定,而且要由专人试饮。当葡萄酒的标签上写着“Denominazione di Orgine Controllata e Garantita”字样时,就说明除了DOC葡萄酒的要求之外,该酒还要符合下列规定:进入消费的葡萄酒基本是瓶装的,在5升以下容量的容器里;每个瓶子都应该有国家的标识,实际上就是意大利的保证包装装瓶的一条带子。带子是按照产量配发给装瓶生产商的,也就是说,按量产要求配发给多少条带子(而DOC葡萄酒没有这个要求)。DOCG的字样是用于特别高贵的葡萄酒,就是那些通过一系列的监督检查,给予了相应的承认的名酒。另外,葡萄酒要达到DOCG的档次,至少要有五年DOC的经历。DOCG葡萄酒要经过两次品尝感受的检测,以确定其品质(DOC葡萄酒是进行一次品尝感受的检测)。保证限定产区酒,简称D.O.C.G. 。这些意大利的最好产区多来自Piemonte及Toscana此两大酒区, 意大利传统四大名酒各有二种归属其下:Barolo(巴罗洛)及Barbaresco(巴巴莱斯科)酒区来自Piemonte; Brunello di Montalcino(布鲁奈罗.蒙塔奇诺)及Vino Nobile di Montepulciano(蒙特普齐亚诺贵族红)来自Toscana。D.O.C.G.相对的法国评级是高级酒及特级酒。一般而言, D.O.C.G.比法国高级酒为高;某些酒庄的D.O.C.G.尤其出名, 英国酒评家Hugh Johson每年更新一次的Pocket Wine Book是很好的介绍。以Barolo为例, Hugh Johson于2000年的此书中列出35间生产最好的Barolo酒庄。选择之严, 比起波尔多的各名酒榜(G.C.C. - Grand Cru Cellar)有过之而无不及。意大利葡萄酒主要有以上四个等级。另外,对DOC酒的区域分布、加糖的政策、商标等都有相应的法律。因此,可以说意大利的葡萄酒是在法律的保证下生产出来的。全国可分20区,共有 246 DOC (Denominizaione de Origine Controllata) 和13 DOCG(Denominizaione de Origine Controllatae Garantita)。尽管DOC和DOCG之间或有重复,但已使消费者有足够的信息就个人喜好来选酒。当然特许资格并不保证产品的质量,它只说明酒的出处和该区法定的条件
意大利葡萄酒分级是怎么进行的?
u200du200d意大利葡萄酒分级是通过按照附件的阶梯形式实现“金字塔”式的,就是以日常餐酒为基础,最终达到保证法定地区餐酒的顶级层次。金字塔的第一层:日常餐酒(白葡萄酒,玫瑰红葡萄酒,红葡萄酒):实际上,当我们看到“日常餐用白葡萄酒”或者“日常餐用红葡萄酒”的标签,就意味着该葡萄酒是没有任何产地说明的白葡萄或红葡萄生产的,因此是一种很泛泛的,没有特殊奢求的,也没有什么特征的葡萄酒。金字塔的第二层:地方餐酒(IGT):当葡萄酒的标签上标明了“马尔凯的红葡萄酒”,则说明我们面对的是一种要说明特别地域的葡萄酒IGT。这样,该产品应当是产自特定区域的,并要与法律规定的地域范围相吻合。金字塔的第三层:法定地区餐酒(DOC):现在我们进入第二类葡萄酒,就是高贵的要注明产地的DOC葡萄酒,即法定地区餐酒。在葡萄酒瓶上“DenominazionediOrigineControllata”的字样就是说明该葡萄酒是在指定的区域生产的,有着自己的葡萄化学性能和可感受到的特征,这些都是预先根据一些标准确定的,葡萄的产地应当遵守量化要求,葡萄到葡萄酒的产量应当在规定的数值之内;实际上,生产周期,从葡萄园到装进酒瓶,都要符合意大利法律规定,按照“生产规范”行事。金字塔的第四层:保证法定地区餐酒(DOCG):当葡萄酒的标签上写着“DenominazionediOrgineControllataeGarantita”字样时,就说明除了DOC餐酒的要求之外,该酒还要符合下列规定:进入消费的葡萄酒应当应当基本是瓶装的,在5升以下容量的容器里(而DOC餐酒可以是桶装的);每个瓶子都应该有国家的标识,实际上就是意大利共和国出具的保证包装装瓶的一条带子。带子是按照产量配发给装瓶生产商的,也就是说,生产了多少升葡萄酒,就配发给多少条带子(而DOC餐酒就没有这个要求);DOCG的字样是用于特别高贵的葡萄酒,就是那些通过一系列的监督检查,给予了相应的承认的名酒。另外,葡萄酒要达到DOCG的档次,至少要有五年DOC的经历(而DOC餐酒的官方认定要更加简单一些);DOCG餐酒要经过两次品尝感受的检测,以确定其品质(而DOC餐酒是进行一次品尝感受的检测)。u200du200d
德国葡萄酒分级有那几级呢?
补充下,qmp中分晚收,珍藏,精选, 逐粒精选,逐粒精选葡萄干,冰酒。是根据葡萄质量和含糖量划分的。
求各国葡萄酒分级细则??中英文均可!!
任何产品,不论是自然生成的还是加工形成的,只要是用来交换,即产品作为商品,就必定要符合某种约定或标准,才能进行交易。符合社会公认或国家规定标准的产品,叫合格品,可以上市交易。合格品是产品最起码的要求,不合格则不能生产和销售。 合格品的质量档次也有高低之分,为了更明确地表示合格品的质量档次,就需对合格品分等分级。通常分为优等品、一级品、二级品等。由于使用目的或消费需求的不同,人们并不一定总是用高档产品,产品分等级既便于生产者降低成本,又利于消费者有目的地选用适宜的产品。 一、葡萄酒质量分级制的由来 葡萄酒的质量分级认证,最早是1855年在法国的波尔多地区实施的。几位从事司法助理职务的波尔多葡萄酒经纪人,利用巴黎万国博览会的机会,热情地承担了建立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分级制工作。他们做得很认真细致,按照实际价格把波尔多地区所有葡萄酒庄园的葡萄产地分成五级: 一级有四家:拉菲特(Lafite),拉杜尔(Latur),玛尔告(Margaux),奥布里昂(Haut-Brion) 二级有穆顿(Mouton)等15家 三级有基尔万(Kirwan)等14家 四级有圣?彼埃尔(Saint-Pierre-Sevaistre)等11家 五级有蓬戴(Pontet-Canet)等18家 干酒共62家。1973年穆顿上升为一级庄园。 另外,对24家苏黛尔纳(Sauternes)著名的自然甜酒产地分为三级: 一级是伊干姆(Yquem)1家 二级有白塔(La Tour Blanch)等11家 三级有米拉特(Myrat)等12家 这样,对波尔多地区的86家葡萄庄园进行了分级。 这种按葡萄产地把葡萄庄园分级的办法,是一种静态的、固守“风水”(terroir)决定论的传统思想方法。事实上,一级葡萄产地未必全是一级葡萄酒,二级葡萄产地也未必没有一级葡萄酒。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葡萄庄园地域在不断调整,即使地域范围差不多保持原样,庄园主也更换了,酿造方法也有变化,一些庄园的葡萄酒质量超过了原来的等级,另一些则相反。所以,这种分级结果也只能就大体而言是相对真实的,并不能动态的反映出葡萄酒质量的真实价值。 1861年,布尔哥涅博恩农业委员会着手统一规划布尔哥涅地区的葡萄酒庄园,对该地区的葡萄酒首次进行质量分级认定。他们成立了原产地命名机构的雏形INAO(Institut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es Vins et Eaux-de-Vie),即“国家葡萄酒和蒸馏酒命名研究院”,对葡萄酒品牌进行严密监控。这种原产地质量控制命名分级,不仅对葡萄庄园分级,而且对原产地的葡萄酒产品品牌进行分级。到1878年后,对整个布艮地产区进行了原产地命名。1930年最终法定了布艮地产区的范围界限。1935年起在全法国实行了法定产区葡萄酒命名制(AOC)。从1855起到1935年,共用了80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分级管理制度。 法国葡萄酒质量分为四级,最高级是法定产区原产地质量控制命名酒AOC,第二级是优良地区的优质酒VDQS,第三级是地区餐酒Vin de Pays,第四级是日常餐酒Vin de Table。法国葡萄酒质量分级制的原则,被推行到全世界,不过各国依据自己的情况也有所不同。葡萄酒“旧世界”基本采用法国模式,如意大利也分四级,DOCG是保证法定地区酒,属一级;DOC是法定地区酒,属二级;IGT是地方餐酒,属三级;VaT是日常餐酒,属四级。葡萄酒“新世界”大多也用原产地命名,但有些国家只把原产地命名作为地理标识,用作商标控制,一切以酿制出好酒为原则,实行酒质分级。 二、对葡萄酒质量分级制的利弊分析 葡萄酒的质量分级管理制度,无疑对规范整个葡萄酒行业、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原产地质量控制命名(AOC)制规定,AOC葡萄酒必须符合由法国INAO制定并经农业部认可的生产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原产地、葡萄品种、葡萄栽培修剪方法、最高亩产、酒的最低乙醇含量、酿造方法、陈酿方法、质检监督、市场销售等。所有AOC葡萄酒必须经过理化分析和正式品尝才能获得由INAO授于的证书,也才可以用AOC的名称销售推广。这些非常严格的规定,保证了AOC级葡萄酒始终如一的高品质和来源的真实性。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分级制度过分严格、呆板、教条,申报审定程序过分繁琐,它也严重地阻碍了生产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限制了人们与时俱进地吸收时尚精神,酿造出适合各类消费者和各种场合的葡萄酒,使得生产不能迅速适应市场和消费的需求,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酒业的状态也在改变。在远古自然经济形态下,人们寻求温饱,酒业处于手工作坊状态,产品满足自然消费需求;在工业经济形态下,人们追逐资本、利润,酒业变成工业化、商业化状态,产品满足量的需求,仍然是物质需求;在知识经济形态下,人们追寻知识、文化、艺术,酒业处在酒文化状态,产品满足人们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需求,传统的酒业不再表现为一般意义上量和质的发展,物质需求退而求其次,酒类消费呈多样化、个性化、艺术化等特点,精神价值需求越来越重要。生产者如果拘泥于旧的教条不变,就难以提供更具时代特色、更富文化内涵的产品。这就是近年来葡萄酒“新世界”迅速崛起而葡萄酒“旧世界”萎靡不振的根本原因。这就是法国农业部最近提出要对AOC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的原因。 三、我国葡萄酒质量分级的进展 近年来,我国的葡萄酒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葡萄栽植面积已达600万亩,其中酿酒葡萄栽植面积近百万亩,葡萄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五位。葡萄酒的产量达到40多万吨,生产厂家约500多家,葡萄酒产值每年以两位数字的幅度增长。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产品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和大城市,葡萄酒的消费已成为时尚。 但是在我国,葡萄酒不像白酒和黄酒那样,有悠久而广泛的传统习惯,又不具备啤酒的廉价,国人对葡萄酒的饮用知识和口味特点认知度仍然很低,葡萄酒市场从本质上来说还属于不稳定市场,并没有形成真正稳定的生产和消费群体;在葡萄栽培方面,酿造品种多是世界通用名种,区域特色种并不多见,产区沿袭鲜食葡萄栽培体系,存在不少田间管理缺陷;在酿酒技术方面,工艺几乎千篇一律,创新科技采用很少,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质量管理方面,只有合格和不合格,葡萄基地多为农民分散种植,厂家“顶单”收购,价格随行就市,果农一味追求产量,葡萄质量关难以把握,葡萄酒产品也在合格标准下,以牺牲质量来降低成本;葡萄酒的营销方面,无论在中间环节还是在终端,形成层层障碍,产品到了消费者手中,价格已翻了数倍。 总之,13亿人一年只消费30多万吨葡萄酒,这是极不成比例的。我国的葡萄酒业还处在发展期的前期阶段。 为了规范葡萄酒行业生产管理,2003年国家行业主管部门领发了《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废除了半计葡萄酒生产标准;审批通过了烟台、昌黎、贺兰山原产地认证;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把葡萄酒列入市场安全准入产品,对生产企业的硬件进行强制性控制;为规范流通秩序,商务部正在制定《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国家认证认可监管会即将发布《食品质量认证细则-酒类》;葡萄酒新的国家标准也即将出台。这些法规的制定和颁发,必然对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 对于葡萄酒产品的质量管理,许多从事葡萄栽培和葡萄酿酒工作的专家学者,都提出要求制定《中国葡萄酒质量等级管理办法》,推行产品分级管理制。早在1999年郭其昌先生就着手起草了该办法,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先后组织了三次会议对该“草案”进行讨论修改,时过六年,至今尚未定稿。中国园艺学会在不久前召开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上,众多专家又提出建议,制定中国葡萄酒产品质量等级制,既要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更要着重我国的实际情况,把地理问题和质量问题分开,以酿制出好酒为出发点,允许在全国范围采购原酒。建议把我国的葡萄酒分为三级,即特级酒、优级酒、佐餐酒。通过实施,反复总结,由点到面推行质量等级管理制。 实行葡萄酒产品质量分级管理制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只是时机和怎样做确需认真研讨,问题的难度就在我国的实情上。我们实行葡萄酒质量分级制,当然不是为实行而实行,是为了强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信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参与国际公平竞争。那么,国际上的一些惯例就要遵守,而国际上多数国家的分级制是与葡萄品种及栽培方式区化,加工技术及酒种区化,质检技术和市场准入等环节联在一起的,特别是等级和价格是密切相联的,这一切都需有成熟而明确的标准,需要长期而艰苦的实践,反复总结才会形成。我国的这些法规有的刚刚公布,有的尚在讨论,有的还未考虑,形不成稳定而成熟的标准,每个等级的产品标准如何定才能做到既科学准确又符合实际,是很困难的。如果定得不好反而会妨碍酒业的发展。另外,500多家企业的成千上万种产品,把它们分成若干个等级,工作量是巨大的,不仅需要有专门的权威机构,还要有充足的人、财、物力支持才有可操作性。就目前的状态而言,不用说实施,就是制定也是很困难的。 至于《食品质量认证细则-酒类》的颁布和实施,更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工程。包括白、黄、果、露、啤所有的酒种,每种都有成千上万个产品,再把它们分为三级,多么巨大的工作量啊!而且是自愿参加认证的,牛年马月才能完成?那些总在排队等候的企业,会长期的失去公平待遇。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于2002年制定了《中国葡萄酒A级产品认定及管理办法》,同时制定了实施细则,并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A级产品商标标识,对葡萄酒A级产品实施标志管理。2005年4月已对9家葡萄酒企业的24个产品进行了A级产品认证,并授予A级产品标志使用权。这种做法是首先对我国葡萄酒的高档产品进行分级认证,这些产品比较规范,认证易于操作。然后,在总结A级产品认证经验的基础上,待条件成熟时再对其他等级进行认证,从而实现对整个行业产品的分级管理。这样做比较切合实际,既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矛盾,又能比较顺利的实施质量等级管理。 如果能够把上述各家的做法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既科学又可行的办法,那将是大家共同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