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电电源的产生及其应用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见附表:)在我国的造船厂订造符合其标准和频率、电压要求的各种船舶,以及维修各种船舶。在进行船舶修造时,船上大量的设备均需要60 Hz电源供电方能正常使用。由于我国电网供电电源频率标准为50 Hz,在船上发电机在没有正常投入使用之前,这些需要60 Hz电源供电的设备,接入我国电网使用是不能正常工作的。过去修造船业的传统供电方式为:是由三相380V/50Hz电动机(同步或异步)带动440V/60Hz发电机向船上供电,缺点较多,噪音大、效率低;故障率高,维修不方便,必须由专人管理,突加重负载时输出电压动态特性差,频率不稳定等等。作为一种为修船造船业提供的专业供电设备--船用静止式岸电电源,应运而生,因其具有50Hz转变成60Hz电源功能,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可以向不同制式的船舶提供岸电;与发电机比较,节能20﹪以上,更省去了发电机带来的噪声大、运行成本高、损耗大、有污染、维修困难、须专人管理等诸多不便;功能上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可以实时监控电源的运行情况等优点,广泛的被国内各大造船修船企业使用.岸电电源比普通变频电源标准更高,核心逆变模块组主要由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开关电源、散热器、电解、吸收电容、驱动板、铜板等部件相互连接组成,该模块组采用IGBT逆变技术,可靠性高,体积小,大幅度节省制造材料,重量轻,移动方便;自动匹配最优技术参数,减小了布线电感。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使电容分布更均匀,结构更紧凑、简洁、美观。据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06年,第03期报道:国家有关部门对上海港区和靠港船舶实施岸电技术情况进行调研和考察,并对船舶接用岸电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船舶接用岸电时,岸电电制与船电电制要尽量一致;船舶实施岸电技术的关键是对港区码头进行岸电技术改造,船舶电力传输方式以低压供电为主;上海港区船舶接用岸电后,船舶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92﹪以上,可见船舶接用岸电的必要性。